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唐枭贼 > 第67章 不许跪

大唐枭贼 第67章 不许跪

簡繁轉換
作者:曲墨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2:40 来源:源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早发白帝城》,乃是诗仙李太白写自蜀中白帝城顺流而下,越过三峡直抵江陵的情景。

然而从江陵起锚,顺流而下至蕲州水面,也慢不到哪里去。西北风将船帆张满,船行似箭,先向东南行至岳州洞庭湖口,顺风顺水,异常迅捷。

洞庭湖碧波万顷,无边无际,初春时节,水面上薄雾缭绕,恍若云中仙境,仿佛只要调头进入此地,便能脱离浮世,由此升入白云之上的天阙之中。

若非不得不去蕲黄一带救援柳彦璋副盟主,草军多半不会冒险继续东下,而将乘船穿过洞庭,分散进入湖南的湘资沅澧诸水,而后要么进入江西,要么进入岭南。

但眼前明知有陷阱,亦不得不跳。

继续东行,长江水道折向东北,便需调整船帆方向,但因仍是顺流,速度亦相当之快。一路好风吹拂,仿佛上苍也急于见证两军决战的壮阔场面。

抵达江夏(注:在唐代又名鄂州,即今天的武汉)之后,江水再折东南,又是顺水顺风。

一如尚让所料,颍州葬刺史围困柳彦璋的兵力并不多,不超过万人。

柳彦璋部是被翻越大别山的淮西骡军一路往东驱赶到蕲州黄梅县一带的。

黄梅县位于大别山尾南缘,南濒长江,地形逼仄。

发现王仙芝主力抵达,葬刺史马上放弃了围困,上山扎营,又当道挖堑筑垒,依托雷池与若干水汊,死死封住草军在陆上的前路。

上山扎营这个思路,颇为类似三国时代街亭之战的马谡,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正月的大别山余脉上满是积雪,官军压根不可能被切断水源。

封锁并非没有漏洞,但要从中穿过,就必须冒被以骁健著称的淮西骡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冲击的风险。

而江面上则被一重重的铁索和铁锥封锁,拦住了草军顺流去往江东,或者渡江进入江西的去路。

大别山与长江之间,位于淮南地区的逼仄地带,向来是大军的坟场。三国时的曹魏大将曹休,也是在此被东吴名将陆逊打得大败,不久惭恚病逝。

但真正来到此间,才意识到这是一片怎样的绝地。

大别山向东延伸至此,已经南北厚达数百里,望不到边际的无垠山峦横亘在北方,还在平原上延伸出一座座起伏的山丘。

雷池之水在东面如汪洋般浩渺无际,如同长江一般冬日也不封冻,万顷烟涛在草军将士们眼中,却宛如数不清的索魂水鬼。

滔滔长江江面上,则是密密如罗网般的铁索,依托浅水带与江上沙洲而设,其中还有官军的战船来回巡弋。

沙洲边缘,更有密密麻麻如群星的水寨船坞。

王仙芝令人放下木筏,硕大的火炬烟炎张天,顺水漂流而下。

官军迅速出动了大批单层甲板的小船,这些小船在草军缴获的大舰的眼中,就像高大的楼台俯视低矮的草屋,完全不对等。

小船却能在铁索之间灵活地穿梭,船上的水军士卒使用钩拒钩住木筏,将木筏俘获,又可以拒住火炬,令其无法靠近铁索。

草军马上令新近收伏的江汉水贼和江陵一战被俘虏的水手们,操控大船,前去与官军水师交战。

这些战船中有中大型的黄龙战舰,更有耸立如危楼的楼船,旗幡招展,壮观无比。它们本是朝廷制造之后,准备顺流开到沿海,平定江南民变用的。

此前草军乘坐这批战船沿江东下,舳舻蔽天,船帆掩日,简直像复制了昔年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东下赤壁的场景。其浩大景象,骇得沿江的百姓瞧见之后一个个目瞪口哆,震撼不已。

然而面对敌方小船如同水蜘蛛依托铁索进退穿梭的轻捷战术,缺乏专业水军的义军,却很快陷入了乏力的局面。

抵达蕲州水面后,天公便放弃了对义军的帮助,江面上大风止息,波澜不兴,大船遂失去了顺风的优势,而操桨摇橹而行的唐军小船,在无风环境下航行起来,也更加平稳。

巨大的拍竿,很难击中来去如飞的小船。小船却能以强弩射杀大船上的战士与水手。

激战之中,甚至有十余船被敌军钩住,而后用跳帮战术夺取。

设于江心沙洲上的大型床弩以及投石机,也给予了大唐水军以极强的火力支援,只要稍稍靠近沙洲,泼天的投石和弩箭,便能轻易将船只打得粉身碎骨。

尚让之兄尚君长郁闷地道:“也是天公不遂人愿,倘若西北风一直持续,我军借着风势,说不定早已攻破了官军的横江铁索。且若有顺风相助,我方也不会打得这样憋闷。”

“王濬能够破解铁锁横江,是因为他训练了整整七年的水师,战斗力已经远超吴人引以为傲的水军。而我们缺乏顶流的水战兵员,被俘获的水手又不肯用命,即使拥有这许多大船,亦难以突破敌人以小船守护的防线。”

尚让瞧着这几日的战局,终于给出了一个极为丧气的结论。

他从官军的水寨和铁索布置中,甚至隐隐看到了诸葛武侯九宫八阵图的味道。这架势实在极有章法,虽然小船攻击力不足,但是防守却绰绰有余。恐怕就算西北风不停,己方一样拿敌人的防线束手无策。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结论一般,阵前又带来了有两船的水手突然暴动,击杀上边的草军将官,而后投向官军的糟糕消息。

这些水手大多是江陵人,他们亲眼看见了繁华的江陵是如何被烈焰所覆盖,心中怀着对草军的仇恨,又怎可能为草军拼命?

江汉水贼们倒是很有斗志,然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不足。哪怕大船给他们提供了坚固的外壳,处于下游的敌人也难以发动火攻,但他们同样没能力突破官军的防线。

一代绝世高手王仙芝,在楼船顶上亲眼看着己方如陷泥泞的舰队,颓败的士气,终于意识到,他陷入了平生以来,所遇到的最大的绝境。

江陵完全就是焰帅甄燃玉布下的一块香饵,将五万大军诱向漫漫冥途。

焰帅完全算到了成分复杂,号令不一的草军,杀入富庶却民风并不太柔弱的江陵,会爆发怎样的流血事件。

草军从江陵获得的巨量物资,也只有船只才能运输,不然的话,牛马不足,势必抛弃大半。

但面对这样一块香饵,谁又能保持理智,谁又能不心存侥幸?

四帅用兵,天下莫当。阴谋一旦被看破,也不过是化作阳谋,只要落入他们布好的局,就很难再得到一条生路。

“号令三军,下船决战罢。”

王仙芝终于做出了这样的决断。

多年的故友柳彦璋对已水米未进整整一日的王仙芝道:“盟主,本来你实在不该来救我的。”

王仙芝长叹一声。

如果不来救柳彦璋,他就不是义薄云天的武林盟主王仙芝了。

然而对手的性格特点,永远是四帅这个层次的绝世智者布局的重要一环。

王仙芝无言良久,而后用手缓缓摩挲着霜白的须髯。

他抬起头,遥望江面,只见一道残阳铺于水中,江边荒草随江风飘摇,更显萧瑟。

但枯黄的荒草中,也杂着些初春新生的绿芽。

“如果这就是我王仙芝的终末,老夫亦只能坦然面对。”王仙芝长叹一声:“我已经老了,但无论如何,总要尽可能让年轻人活下来。”

“老师!”尚让惊道:“决战尚未开始,怎能出如此丧气之言?老师您天下无敌,乃是武林的脊梁,只要您活着,草军就还有希望。”

“弟子拼着鲜血流尽,也要护卫师尊杀出重围!”

王仙芝微微一笑:“江湖的脊梁?世上尚无王仙芝此人的时候,江湖莫非便没有脊梁了么?”

尚让陡然怔住。

“我们一路征战过来,杀过贪官污吏,分过田地钱粮,也犯过大错,让无辜百姓流了太多鲜血。江陵之事,本是老夫治军不严之过。”

“自祖师王伯当创下本门,振衣盟举义反唐,也并不止一次两次。虽有妥协,却从未与官家真正合作,只因朝廷是李家的朝廷,是士族门阀的朝廷,却不是我等寒门子弟的朝廷。”

“天下游侠,善善恶恶。吾辈可向世间一切弱小低头,唯独不该向强权屈膝,这就是为草野之间不受皇权庇护的寒士,守住一盏不灭明灯。为师前番被执迷所困,企图谋取招安,若非巢弟劝解,几乎铸成大错。”

“焰帅智谋,胜老夫百倍,这一局败了,非你尚让之错,老夫自担全责。但她以为杀了老夫,就能折断江湖的脊梁,却是实在想得太错。”

“只要我王仙芝站着死,这江湖的脊梁,便永远挺立如山,刺破天穹!”

王仙芝迎风大笑起来,眼中已尽是绝代宗师独有的傲岸狂介之气。

“你们怕死吗?”

不待众将回答,王仙芝已戟指缓缓指向众人:“无论你等怕不怕,记住三个字——‘不许跪’。”

“不管老夫活着,还是死了,你们都要将这三个字,牢牢记在心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