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唐枭贼 > 第77章 宣武穆仁裕

大唐枭贼 第77章 宣武穆仁裕

簡繁轉換
作者:曲墨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2:40 来源:源1

王仙芝盟主死了,极为悲壮。

但朱温心中并无悲伤。

男人死时,最好的良伴不是亲友的眼泪,而是敌人的鲜血。

像王仙芝这样的绝世豪杰,又何必他作小儿女态,洒下眼泪相送?

江湖之大,也不过庙堂一角。譬如天下第一大派振衣盟,也不过是昔年瓦岗魏王之国,留下来延绵二百年的一点余烬。

但王仙芝已用鲜血证明了,蚍蜉可以撼树,蝼蚁亦能噬天,江湖儿女的豪气,也足以令天地颤栗。

所以在这个大地上方有无数英魂随风飘荡的日子里,朱温并不感到恐惧,也丝毫没有绝望。

长江江水,已经彻底染成鲜血的颜色。

几百名担任王仙芝亲卫的振衣盟门人被俘获,拱手而列。焰帅甄燃玉亲口向他们劝降,得到的回复却一模一样。

“为王盟主死,不恨!”

行刑时排成一队,每斩落一个首级,都招降下一人,却没有一位降者。

他们的勇气和意志,彻底让焰帅失去了耐心,下令将俘获的一万余名义军将士与家眷,无论怕不怕死,就地斩杀或沉入江中溺毙,尸首全部扔进长江喂鱼。

此后三个月,沿江的渔人剖开鱼腹,都时常发现未能被消化的指甲和人发。

可不知为何,哪怕是亲友可能死于草军之手的江陵士兵们,也全然感受不到复仇的快感。

他们面对惨烈的杀戮场景,眼神反而有些悚惧。

此时山河尽作血色,空气中充斥着粘稠的血腥味,令人想要掩鼻。但更北一些的山峦中,仍充斥着干净的山雾和流岚。

氤氲的薄雾之中,草军残部整队转向西北而行,为了节省体力,用大车运载武器盔甲。

这就是所谓的“卷甲而趋”。王仙芝部草军长期流动作战,马匹虽然不多,牛驴之类的畜力却较为充足,这些牲畜能极大提高队伍的机动性。

事实上,步兵长期披甲行军,也绝非体能所能负担。行军过程中,只能由一小部分战士轮流披甲,与骑兵配合,作为警戒力量。

但这意味着,行进中的部队若以步卒为主,面对突袭、埋伏,会较为缺乏抵抗能力。

军队贴着大别山边缘而行,分出哨骑警戒,夜间则派人值夜。通宵值夜的士卒,白昼以大车载行。

敌人终究发现了有大批部队躲过他们的侦查,向西潜越黄梅山,遂派出轻兵追击上来。虽然焰帅所部畜力并不充分,但这追杀而来的数千锐卒,除了五百沙陀战士为首的骑兵队之外,还有大量骑马步兵。

蕲州之战,官军歼灭俘杀,超过三万之数,但己方也付出了死伤数千的代价。作为骨干战力的河洛之师与淮西骡军,皆受创不轻,相当疲惫。加上王仙芝的舰队亦被俘获,官军得到了草军从江陵城劫取的大量金宝物资,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越发没了斗心。

但两翼的宣武军和襄阳军,在损失不大的同时,分到的战利品也较少。而宣武节度使穆仁裕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就带着憋着一口气的两道战兵,负责追击的任务。

若能剿灭草军逃走的一万多残兵,还能缴获不少东西。

至于掳掠……虽然官军军纪一向不好,但周边也没有江陵那个级数的大城可抢,而且要是官军抢了江陵级别的大城,想来朝廷上是不好应付过去的。

当然这只是李福和穆仁裕两位节度使目前的看法。今后铁一般的事实会证明,即使官军自己抢了江陵,比王仙芝部草军下手还狠得多,一样有办法应付过去,抢的人甚至还能加官进爵。

宣武军的穆仁裕节度使骑着一匹浑身赤色的骅骝马,马鞍上镶着金饰,列身在阵势最前方。他长着宽脸庞,高颧骨,肤色较浅,头盔缝里露出的一头黄毛更是令他看起来异常醒目。

穆节度使是科举出身,又有一身好武艺,每战必身先士卒。

他在宣武镇里却没什么威望。

因为大家都知道,穆家世世代代都有官当,他们家本姓丘穆陵氏,是关陇集团的鲜卑勋贵,国初也被顺带塞进了太宗皇帝所编的《氏族志》里。但这种鲜卑丘八出身的所谓“士族”,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经学传承。

士族会打仗当然不丢人,但是只会打仗就很丢人,会被人骂成“将种”,似乎是好话,其实是丘八的意思。所以国初的薛仁贵大帅被人说将种之后,依托着河东薛氏多代的经学研究积累,写了一本《周易新注本义》拍在对方脸上。

很明显,穆家既没有这个家族底蕴,也没有任何一代有这个水平。

至于穆节度家历代的科举功名——他们都是考明经上来的。

何谓明经呢?考试时要求帖经,范围不出五经之外,或是给上句要求默写下句,或是给下句要求默写上句,只要把书本背得熟就能过关。

隋唐科举有句名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三十岁考取明经,已经算很迟了。五十岁考取进士,一点不晚。

大唐的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考生的名字,考官可以瞧得清清楚楚。稍微有点眼力见的人都能瞧出来,这明经科主要是为哪些人准备的。

穆仁裕节度使与朝中宦官关系很好,历任多个方镇。但节镇的丘八们并不把他太当回事。

葬自勉身为颍州刺史,按理是穆仁裕的部下。然而宋州之战时葬自勉带着颍州兵接受兼任诸道行营都统的忠武军崔安潜节度使命令,去给宋州城解围,这次又带着颍、蔡两州兵受焰帅调遣,独为一军。

宪宗朝元和改革强调属州镇军隶属刺史,“诸道节度、都团练、防御、经等使所管支郡,除本军州外,别置镇遏、守捉、兵马者,并合属刺史”,所以葬自勉的做法在规矩上一点问题都没有。然而自己手下的刺史完全抛开自己单干,怎不让穆仁裕窝火到了极点?

这次葬自勉所部分到了大量战利品,穆仁裕自带的将士却只获得一点清汤寡水,更令穆仁裕心里憋了很大一口气——哪怕老子在绞杀王仙芝时表现平平,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甄燃玉你这个婆娘,怎能如此对待我这个关陇士族之后!本节度祖上跟着宇文黑獭流过血,跟着高祖李渊入过关!

不过,焰帅打发穆仁裕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一起来追击,令穆仁裕将一腔怒火,都转到了这帮草寇残军的头上。

这些人看上去还有不少驴马,加上甲仗之类,如果吃掉了他们,也能让麾下的兄弟们满意,提升自个的威望。

想到这里,穆仁裕节度使情绪又高涨起来,扬刀指天,长啸道:“诸位弟兄,随吾冲锋,将落荒而逃的草贼们杀得片甲不留!”

正当他说出这话时,敌阵中一个身量高挑的女子,却和穆仁裕的一员从骑对上目光。

“高思继,你怎么在这里?”田珺打量着对阵中面容冷峻的少年人,大声问道。

对方自然是寇谦之“星云二十八骑”当中的“玄武”。

高思继一下也懵了,随即露出耗子见到猫的神色。

“大……大姊头……”高思继说话都带上了点磕巴:“你怎么在……草军那边?”

“朱温营将给的钱不少,就这样。”田珺干脆利落道:“宣武军穆仁裕是个没用的家伙,你跟着他一定不会有什么前途。还不如回幽州,万一又发生兵变,你说不定还能混个刺史当当。”

高思继还在踌躇,却只听田珺一声如雷似的怒吼:“小崽子,还不给姑奶奶滚?”

原来高思继在泰宁军被田珺逼着搭手,搓圆捏扁似地欺负了四年,早欺负出心理阴影了,恐惧简直是深入骨髓。

加上田珺虽然不是什么聪明人,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田珺出身靠着黄河的魏博镇,而高思继出身幽燕地区的卢龙镇,都属于大名鼎鼎的河朔三镇,这个地方出来的人,对朝廷本来就没什么忠心。而田珺与高思继同为河北人,反而有同乡之谊。

幽州高家虽然远比不上同姓的士族名门渤海高氏,但放在幽州也是地方一霸,在军中影响力相当可观。幽州又是个三天两头闹兵变杀节度使的地方,丘八比魏博牙兵还能来事,高思继回老家,恐怕更有上升空间。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高思继突然自穆仁裕节度使身边拍马就走,向两边山上逃去。

得益于穆仁裕节度使喜欢像突将们一样呆在阵前的习惯,高思继仗着马快,出逃甚至没人来得及拦阻。

“看来跟着我这样的智谋之士,不仅芷臻那小丫头长进神速,就连你这么愚蠢的人,也可以变得聪明一点。”

朱温将脑袋贴过去,靠着田珺耳朵小声道。

田珺不由眉头一皱,狠咬银牙才忍住当场挥拳揍朱温的冲动。

但是临场出了这种破事,把穆仁裕节度使的老脸都丢尽了。不仅草军将士们纷纷哄笑起来,战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就连官军中也有不少士兵强忍着不笑出来。

“高思继,枉本节度诚心待你,爱你才气,提拔你做亲兵,给予厚禄……”

说着,穆仁裕节度拍马扬刀,直接冲向山上,向高思继追杀而去,摘了腰间雕鹊弓,一箭射向高思继后心。

穆节度用的虽是骑弓,弓力也甚大,发出的破甲重箭能洞穿重甲,若射实了,高思继一命难逃。

但高思继身为幽州人,又曾为星云二十八骑中的骨干,岂不知避箭之法,马上一个镫里藏身躲过去,小声嘟哝道:“穆节度账面给得是不少,但都欠饷三个月了,还好意思说呢。”

听得此言,宣武军士兵纷纷心有戚戚焉,暗暗点头。看来欠饷在宣武军已经是个老大难题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