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32章 大家一起发财 噶!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32章 大家一起发财 噶!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132章大家一起发财噶!(第1/2页)

六月初十,莫子布没有留在尖竹汶见证潮州人争先恐后的去投靠郑信,他在得到披耶安戴的封爵之后,立刻就赶回了自己封地。

但第一站不是北大年,而是洛坤。

洛坤港,莫子布再次登陆这里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年之后,他竟然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人。

妈的,早知道当初就不杀的太狠了,那可是几千壮劳力啊!

莫子布悔不当初,有种自己把钱撕了的感觉。

与莫子布一同到达洛坤的,还有王闰之。

这位老哥还真是个厉害人,别的能力没有,但是他特别会站队,次次都能以小博大,赚的盆满钵满,这也算是一种本事吧。

虽然现在他只得到了一个坤的爵位,但作为跟着莫子布一起,第一个投资郑信的潮州人,王闰之得到的回报是惊人的。

郑信已经当面对他允诺了,只等新朝建立,就册封他为披耶叻武里。

对比起地处边荒的洛坤,叻武里无疑要富庶的多,虽然人口上叻武里的二十五万,比二十万上下的洛坤多不了多少。

但叻武里的这二十五万人全是泰人和纳真以及少量华人,秩序井然、物产丰富,王闰之只需要发挥他的内政特长,就能治理的很好。

而洛坤看着有二十万人上下,但绝大部分都是马来人和孟人、高棉人,他们并不驯服,生产力也与泰人,特别是华人有极大差距。

这二十万人提供不了多少产出不说,还需要花大力气去压服,在王闰之眼中,根本不算财富,而是负担,是累赘。

“龙头,洛坤王氏的族人我起码要带走一万五千,这样才能保证叻武里的施政能够执行的下去,还请龙头见谅。”

两人并行走了一段,王闰之首先开口说道。

莫子布点了点头,这是理所应当的,王闰之要去叻武里这种好地方,怎么也要带上自己族人的。

他们王家跟明香人差不多,脑袋上没有辫子,故乡的族亲隔了几百年,血缘疏远早就不怎么联系了。

所以这点族人,对王闰之还是很重要的,能给莫子布留下五六千算是很够意思了。

看见莫子布没有半点不满,王闰之吸了两三口凉气,才鼓起勇气继续说道:

“英英专将要去郑王身边了,王家需要一位能在郑王面前说上话的人,不然富贵是很难保证的。”

王英专?

莫子布想起来了,好像就是那个在王家后院被他调戏的小姑娘。

王闰之当初是很想与莫子布结亲来着,但莫子布看不上王家这小小的家业,很干脆的就拒绝了。

“我明白,闰之做事还是这么妥帖,未来王家一定可以继续发达的。”莫子布对于王闰之把王英专献上去,一点不满都没有。

本来就是他不要的,总不能让王英专这种身份给他做小妾吧,至少目前的莫子布还没这个逼格。

王闰之听到莫子布这么说,心里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别人看莫子布,觉得他是个古道热肠、讲究仁义,打起仗来勇猛无比的郑王麾下第一猛将。

但王闰之知道,这是个心思极深,胆大心黑的人间太岁。

他到现在也忘不了,莫子布当着他的面,把自己没出五服的堂孙子砸成球的场面。

太骇人了!

而松了一口气之后,王闰之就开始把洛坤一府的户籍图册、山川地理图交给了莫子布。

还告诉莫子布洛坤府中各个部落的构成和特点,哪些是可以信任的泰人族群,哪些是可以利用的高棉人、孟人族群,哪些是必须要震慑的马来人族群。

最后,王闰之还一礼到地,对莫子布感慨的说道:“虽然在下将要去往叻武里,但还是要感谢龙头的再造之恩。

洛坤王氏虽然人走了,但永远记得龙头的恩典,这昆仑山堂执扇一职,只要龙头不嫌弃,闰之愿意继续当下去,直至传给子孙。

日后只要龙头有任何差遣,命人到叻武里知会一声,王家绝不推辞。”

“闰之兄,你我能同行一路也算是缘分,日后就一起辅佐郑王,把这暹罗乃至南洋,建成我们华人的太平天国吧,这也是本龙头一直以来的愿望。”

莫子布不禁有些感慨,就说王闰之这样的人,挪到北京做个部堂大臣绝对合格,这情商,这眼力劲绝了。

莫子布只在洛坤呆了五天就离开了,王闰之则留下没有走,因为叻武里现在还被缅军占着呢。

王闰之得等到郑信收复叻武里之后,才能前去上任。

因此莫子布就干脆让王闰之继续管理洛坤。

两天后,莫子布一登上北大年的土地,就看见李献文那张幽怨的苦瓜脸。

莫子布哈哈大笑:“二哥,你这是怎么了,北大年之王当的不开心吗?”

“龙头,下次能不能换个人坐镇,我在这北大年听到你们在暹罗大杀四方,难受的心里像是一百只猫在抓一样。”李献文没说谎,这就是他的真正感受。

可怜他老李家从来就是四处闯荡、征战不休的个性,这安顿下来治理地方,真是要多不习惯,就有多不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2章大家一起发财噶!(第2/2页)

“哈哈哈,没问题,刘知三你可要多多学习啊,以后咱们这边坐镇留守的,就得靠你们了。”

莫子布这次把会安明乡人刘家的刘知三,留在了北大年给李献文做副手。

用意也是培养他治理一方的本事,现在莫子布这个小团体中,这样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

“二哥,安排信使,通知宋卡吴让、高头廊庄春德、吉打叶丰昌、陶公叶宪阳,让他们都到北大年来。”

莫子布大声说道,这些人加上北大年魏家的魏大款,就是莫子布下边所有的地方实力派了。

而看着莫子布终于有了自己的势力,李献文也大为高兴,他高声喊道:

“没错,是得让这些人来北大年,来参拜下他们的披耶!”

“魏长乐,你亲自去会安,请罗阿爷和我大哥魏日坤到北大年来。告诉我大哥,这北大年以后就是魏家的了,让他来坐镇。

再禀告罗阿爷,日后会安若有不谐,这北大年就是所有明乡人的退路。”

听到莫子布这么吩咐,魏长乐也极为高兴。

“王无楚你亲自去哥打巴鲁,告诉吉兰丹苏丹,让他五日内到北大年来,不然老子要他好看!”

吉兰丹苏丹国按法理,并不是一个独立苏丹国,他们臣服暹罗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现在莫子布成了暹罗南边国土的披耶安戴,自然要把吉兰丹国收回来。

吉兰丹苏丹要是识趣,莫子布还可以允许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苏丹,要是不识趣,他就等着去尖竹汶蹲大狱吧!

莫子布其实还挺希望他不识趣的,那样借口都不用找了,简单省事。

魏日坤来的非常快,甚至比吉打的叶丰昌来的还快,甫一下船,老魏头眼泪都下来了。

太他妈不容易了,想当初他这五十多岁的老头被莫子布和李献文架着来当大哥,然后又被莫子布顶起来用他制衡李献文。

魏日坤怕啊!

那李献文一看就是杀人如麻的积年悍匪,惹毛了灭你满门都是干得出来的。

等到莫子布带着舰队走了,魏日坤更加提心吊胆,一会担心舰队在缅甸全军覆没,魏家的儿郎和几十年积攒的家业赔个精光。

一会又害怕顺化的广南朝廷前来逼迫,罗阿爷顶不住,把他这个凶犯莫子布的结义大哥交出去。

现在好了,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北大年,原苏丹王宫中,今夜灯火通明,儿臂粗的蜡烛不要钱般的点燃了几十根。

莫子布坐在正首,频频向下面的人劝酒。

收获的则是潮水般的拍马屁声,就连陶公城叶宪阳这样的客家人,也用蹩脚的官话,开始了蹩脚的吹捧。

不过吹捧中,他们还是带着带着几分忐忑。

因为莫子布原本只是拉他们当执扇,说白了他们那时还不是莫子布的下属,只是客卿。

但现在,莫子布成了他们头上的君王,将要如何安排他们,全在于莫子布的心情,这里面的可操作性就太大了。

莫子布则把这些人的忐忑尽收眼底,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莫子布把手按了按,示意他们安静,随后缓缓说道:

“诸位同胞,郑王新朝将要建立,我等华人在这南洋,总算也有了一个小小的依靠。

如今我当了披耶,自然不会忘记大家。

本爵准备上报郑王,为大家一一请爵为坤,另外各家地盘以现在为准,下面官吏名单都报到我这来,不日就刻印造服。”

说着,莫子布看向了义兄魏日坤,“这次我能成事,兄长出力甚多,也应该有一个坤的爵位,北大年以后就要多靠兄长镇守了。”

众人大喜,莫子布这表态,相当于是除了洛坤之外,其他的地方他完全不插手啊!

当然,该缴纳的赋税他们这些人肯定不能少。

“龙头,你这是要把开府的权力也给我们啊!是不是放权太过了?

别人说这南洋荒芜,但臣可不这么认为。

宋卡如今有土民六万,华民三千,比不得故乡州县,但也真不小了,这么多人就让我们这些大老粗统治,不应该。”

这些人中,宋卡的吴让最是鬼精,他有点害怕莫子布是引蛇出洞,因为莫子布下放的权力真的太大了,所以赶紧出来表忠心。

有了吴让的打样,其他人纷纷附和,都说莫子布放权太厚。

莫子布哈哈一笑,挥了挥手,“昔日诸位入山堂之时,本龙头就说过。

吾不愿自身富甲天下,惟愿我同胞在这南洋,遇事有依靠,遇事能商量。

愿我们自今日起,摒弃只照顾乡党的陋习,大家一起发财,噶!”

见到莫子布确实是这么想的,下面的坐地虎们不禁兴奋地手舞足蹈,马屁拍的更响了。

个个表示马上就开始大力招揽乡党到南洋来,把这安戴地区填满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