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33章 何处可为王霸之基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33章 何处可为王霸之基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133章何处可为王霸之基(第1/2页)

莫子布为什么放权那么大,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这安戴地区,华人不过三四万,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华人填满这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你把高官和好土地都划拉到自己人这边了,吴让、叶丰昌他们还会大力拉乡党过来?

他们不跑路就算是脾气好的了!

至于莫子布自己,他一个明乡人,李献文一个四川来的土匪,拿头去大陆上拉人头啊。

人家凭什么相信你,还要跟你八生二死的下南洋。

至于抢人,那就更搞笑了,不提满清水师打不打你,你这是为华人在南洋建太平天国呢,还是蓄奴呢?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莫子布不准备在马来半岛搞大开发,确切地说,是不准备在这里搞工业化。

因为马来半岛没有这个条件。

这里是有一定的铁矿和煤矿,但不仅品相低而且开采难度巨大,全部在马来半岛中间的山脉中。

要想开采这里的煤铁矿的话,还要先修路。

那这个成本,就太恐怖了。

原始热带丛林修路,别说现在了,后世都是难题。

而且你没有高标水泥,没有钢筋,地基扎牢和路面硬化等问题都无法解决。

所以就只能修原始泥巴路,但这是热带原始丛林啊,哪怕历尽千辛万苦修了一条泥巴路,结果一定是几场暴风雨后就没法用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路修成了,面对马来半岛中央山脉的高山,在这个没有炸药的时代你拿什么打矿井?

打完了矿井,你拿什么运输,人吗?

就这自然条件,一个人一天能运出来三十斤粗矿石就算不错了,这还没算极长的开采过程。

你把全马来半岛的土著累死了,也开采不出来多少矿石。

什么?你说澳大利亚有煤有铁,那就更是开玩笑了。

南洋和澳大利亚之间,隔着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宽的赤道无风带,没有风,没有洋流,你靠什么过去?

划船吗?恐怕船稍微大一点,澳大利亚没到,水手全部累死了,更别说还要装载极为压秤的矿石。

就以现在莫子布在北大年的兵工厂为例,莫子布从广州走私佛山精铁来,都比在马来半岛自己挖矿便宜的多。

别说铁块了,连木材,不是广州来的,就是会安来的。

没有熟练工人,北大年连木材加工厂都开办不起来。

真要在马来半岛搞工业化,别说莫子布没钱,有钱也是等于打水漂,亏不死他。

工业化,这可不是一个浪漫的词,不是说你工厂一开,钞票就滚滚来。

成本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现在和未来都赚不到钱的工业化,根本建立不起来。

工业化,是要用血汗与财富去垒砌的。

别说马来半岛,就是整个南洋,那也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工业化。

北郑的红河平原。

这才是天选的王霸之基。

首先红河平原在整个南洋来说,都是极为富庶的大平原,这里的粮食产量比珠三角还高,人口足足有四到五百万之巨。

有充足的劳动力下矿进厂,也有充足的粮食可以养活这些劳动力。

其次红河平原河网纵横,且都是自西北山区往东南海边流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不管在哪挖出来的矿石,都可以快速通过水运运到钢铁厂。

矿藏方面,红河平原有丰富的煤铁矿藏,开采难度远比南洋其他地方小,人力、物力、运输的成本都可以压到最低。

从资金和技术方面来说,红河平原临近大陆,可以从容吸收珠三角的资金前来投资,还可以吸纳大量珠三角成熟的煤铁技工和学徒前来参与建设。

最后,从人种方面来说,红河平原的汉越壮侗各族后裔基本归于儒家的范围,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这些方面,还真不是种族歧视,绝对要甩马来人、占婆人几条街。

这样有易开采矿藏,充足的人力资源,便捷省钱的运输路线,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来源的地方,才有资格成为工业基地,才能把工业化给办下去。

莫子布也只有占据红河平原后,才有资格建立一个等同于奥匈、普鲁士、北意大利这样的中等偏上列强。

当然,这个目标还是很遥远的,需要经历一系列与满清的博弈甚至战争,是在未来才能形成的格局。

而现在,莫子布能拥有的,就是尽量在法国人的支持下,在安戴地区建立一个年产燧发枪八千到一万支,火炮五十门以上,黑火药十余万斤左右的几个兵工厂。

材料什么的,全部从满清控制的中国大陆,印度,日本等地采购,洛坤和北大年单纯只做来料加工。

不考虑赚钱,只为满足军队需求,成本比买低一些就行。

而有了这样的规划,莫子布看不上马来半岛就很正常了。

他不需要在这里扎下根,日后肯定会成为分封之地,不是他的基本盘。

安戴地区在未来可见的二十年内,为莫子布承担的作用除了每年提供三到五万两银子的税收外,再就是提供八千到一万的辅兵。

这些辅兵可以用来划船、运输甚至战场上牵引火炮等。

也可以提供一点战兵,但数量注定不会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3章何处可为王霸之基(第2/2页)

像吴让这种的,发展个五年后,大概可以为莫子布提供三五百的合格士兵就不错了。

对了,安戴地区还可以为莫子布的施政理念打个样。

那就是从现在起,只要是华人,管你是哪里来的,就算广西来的壮族人,江浙甚至是山东来的人,来了就一视同仁。

南洋华人是一家这种理念,就从安戴地区开始做起。

当然,莫子布不准备在这里投入太多,扎根太深,但不代表对下面人就不掌控。

对于吴让、庄春德、叶丰昌等人,未来会陆续削到他们的兵权,只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警察队伍,除了基层治理外,其余权力全部收回。

欢宴过后,莫子布就在北大年,宣布建立一个议事机构,由负责内政的金山堂管理。

以后每三月召开一次,各地都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到这里来集中商议。

同时,莫子布准备向郑信保奏他们为坤爵,改宋卡为宋城,吴让为坤宋,吉打改为吉达,高头廊、北大年、陶公等名字则不变。

庄春德、叶丰昌、叶宪阳等都保举为坤。

北大年的魏家则被莫子布移了一下,移到了北大年南边的惹拉城。

这里农业发达,北大年魏家的良田也大多在这里,反正他们已经失去了祖先的海盗本色,退化成了耕种家族,去惹拉正合适。

其余北大年的地盘,则被交给了大哥魏日坤来掌握,也保奏为坤爵。

这相当于将北大年交给了会安明香人和投资了莫子布的会安华人,作为对他们庇护和投资的回报。

会安的罗阿爷虽然没来,但罗阿爷的长子来了,他非常满意。

会安明香人最大的心病就是会安城不大,万一顺化不顾一切来打,会安一座孤城,跑都没地方跑。

现在有了北大年这个退路,跟着罗阿爷长子一起来的会安明香人代表极为欢喜。

他们表示将在半年内,拉出两千明香人和五千明香人的越人佃户到北大年充实人口。

七月中,吉达苏丹国的莫哈末吉瓦沙二世苏丹,哭丧着脸来了。

他本来不想来的,但陈光祖特意带了两百兵去请他。

二世苏丹殿下知道自己打不过,再不识趣全家都要没了,于是只能到北大年来参拜。

莫子布其实也没怎么为难莫哈末吉瓦沙二世苏丹,只是热情的邀请他在北大年住下,至于国内事务嘛,就交给他女婿叶丰昌主持就是。

莫子布将北大年原本的苏丹宫一分为二,一半为坤北大年魏日坤办公的署衙。

实际上魏日坤已经老了,子孙也不怎么争气,就想过过一地之主的瘾,真正掌权的是会安明香人刘知三。

另一半就是莫哈末吉瓦沙二世苏丹的王宫,一切吃穿用度都用俸禄支付,莫子布一年给他一千两银子,以后就老老实实在北大年养老吧。

过了没几天,吉兰丹苏丹国的苏丹也拖家带口的来了。

他更惨,因为吉兰丹的金矿多,苏丹已经被下面的小封臣万和端给架空了。

嗯,没想到吧,总共只有十几万人的吉兰丹苏丹下面,还有封臣。

而且多达上百位,大者掌握数千人,小者就几十人。

由于有金矿,很多万和端有不错的经济实力,能养起一定量的武士,他们说是听苏丹的,每年也就上贡三瓜两枣听调不听宣。

吉兰丹苏丹名头挺响,但卫队只有三百人,国家的维持和本人的安全保障,其实是靠华人金矿主和几个不愿对方独大的万和端在维持。

好几次荷兰人以及他们的打手武吉斯人垂涎吉兰丹,都是被华人矿主们给击退的。

而现在,华人金矿主们有了新的大腿,闪亮登场的未来暹罗王朝披耶安戴,洪门昆仑山堂龙头,仁德公莫五爷。

在莫子布宣布他只收钱不管事之后,这些华人大豪,纷纷投靠了莫子布,宣布加入昆仑山堂做外围成员。

吉兰丹苏丹立刻就被抛弃了,只能眼泪汪汪的从哥打巴鲁来到北大年。

对于这样毫无根基的家伙,莫子布见了一面,直接给扔河仙去了,准备让父亲鄚天赐给他弄块地,每年给个几百两银子自生自灭去吧。

同时,莫子布勒令吉兰丹苏丹国其余的万和端,将原本上交给苏丹的贡赋提高五倍上缴给他。

这相当于是在逼迫吉兰丹的万和端们做出选择,愿意臣服保命就多交钱,不愿意臣服那就等着被杀鸡儆猴。

莫子布和大量的华人矿主可是有共同心愿的,华人矿主想要直接交钱给莫子布,莫子布也想不被二道贩子过一次手。

果然,命令下达后,吉兰丹的大小万、端就反了,莫子布压根不惯着他们,直接出动军队去剿灭。

有了各处华人金矿主的配合,这些最多也就管辖六七千人的万和端,哪是昆仑山堂士兵的对手,纷纷被打的丢盔卸甲,不知道多少不听话的丢了脑袋。

莫子布对于这些土著的要求不高,好好种地就行,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子不管,每年贡赋不能少,金矿的收益全到我这来。

以后看谁听话,那就给个三瓜两枣,不听话的,就**兜上去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