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72章 你,终将为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72章 你,终将为王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172章你,终将为王(第1/2页)

满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六月初一。

就在清缅第四次战争即将打响的时候,莫子布赶到了吞武里城。

今天的吞武里城花繁锦簇,才完工不久的新都,各处都挂满了珍贵的丝绸作为装饰。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白象,也一头头嘶鸣着出现在了街头。

除了百姓以外,最多的则是和尚,似乎全暹罗的僧侣都到吞武里来了。

而之所以这么多人来,是因为今天,是郑信正式加冕为暹罗王的日子。

在莫子布搞定土瓦和丹老,成功麻痹了白象王的这段时间里,郑信先后讨灭了六七股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其中最大的两股,就是阿迦达王胞弟昭披迈和北边的披耶彭世洛。

其中昭披迈被鄚天赐擒获,送到郑信这边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这属于双方的心照不宣。

披耶彭世洛则在三月前被讨平,彭世洛城回到了暹罗的怀抱。

披耶彭世洛在城陷之前急火攻心病死了,少量亲族和亲信逃往了万象,依附于万象王。

至于另一位割据者拍凡和尚,他实际上并非传统的暹罗人,而是在暹罗和万象之间玩邪教的宗教人士。

手中的暹罗领土只有一小块,其余大部分属于万象王国。

拍凡和尚也不像昭披迈和披耶彭世洛那样,有强烈的与郑信争夺暹罗王位之企图,因此暂时可以不管。

是以,除了还被缅人占据的达城、甘烹碧和半独立兰纳王国以外,郑信基本上收复了阿瑜陀耶王朝的绝大部分土地,还多了莫子布拿回来的小丹那沙林地区。

可以说,凭借赶走缅军,拯救灾民,收复国土这三大功劳,郑信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王朝了。

于是,六月初一这天,在所有人的推戴下,郑信乘坐一头巨大的白象赶到王宫东侧的王室寺庙。

他按照暹罗的习俗,在释迦牟尼像之前,发誓维护佛陀在暹罗的荣光,保护每一位暹罗百姓。

然后登上由无花果木制成的波罗威陀莲台,接受文武大臣、高级僧侣以及百姓们的朝贺,正式登基称王。

郑信王号‘颂律拍昭恭吞武里’

意为至尊无上的吞武里王朝圣王。

定吞武里城为首都,改名为‘古隆吞武里室利摩诃砂巫陀罗都’

由于吞这个词在暹罗语中,就有财富的意思,所以新都意为佛法护佑的金银财宝汇聚之都。

说实话,真的挺俗的,作为一国之都这名字听起来太粗俗直白了,但却正与暹罗百姓的文化水平匹配。

此外,郑信也正式册立了王后,诗诗的母亲,暹罗的潮州后裔豪门吴氏之女吴萱成为了王后,尊号宫銮铢武里乍。

大封功臣的第一位,仍然是莫子布。

这是一个力排众议的结果,不是没人反对,相反,反对的人很不少,但郑信还是坚持以莫子布为功臣之首。

而莫子布这个功臣之首,也绝对有底气当,郑信把他的功劳一件件摆出来之后,哪怕就是通,也没法反驳。

于是,莫子布被郑信从披耶晋爵位昭披耶,称昭披耶室利摩诃安戴。

室利摩诃是梵语的音译,室利可以翻译成大,摩诃可以翻译成有功德的,吉祥的。

合起来意为大功德大吉祥者,同时也是佛教吉祥天女的名字。不过用在莫子布这,摩诃主要还是指功劳。

同时由于在梵语文化中,室利摩诃的尊号,一般是王者才能拥有。

于是,昭披耶室利摩诃安戴,就可以翻译为功劳绝大的安戴亲王,或者大功臣安戴亲王。

册封完莫子布之后,出乎他意料的,郑信册封的下一个人,不是通,而是披耶碧武里郑敏成。

他的披耶前面,也被加上了象征王的昭。

郑信对外的解释,一是为了奖赏郑敏成的功劳,二是为了怀念、告慰郑敏成的父亲。

这位暹罗最著名的潮州纳真后裔,披耶碧武里郑泰,在对抗雍籍牙、白象王两代缅王战斗中始终冲在第一线,最后以身殉国。

但莫子布明显感觉到了,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好像是针对通的一次安排。

嗯,莫子布这么以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时间线。

历史上,洛坤王家在治下马来土著骚乱后,就一蹶不振了,华人陆陆续续离开了洛坤。

留下来的这个权力真空,则被原本属于洛坤王族支系,一个从山田长政刀下逃得性命的暹罗人占据。

他趁乱从阿瑜陀耶城带着一些卫兵逃脱,回到洛坤,自称洛坤王。

也因为洛坤的重要性,郑信讨平贴披碧之后没有像现在这样去打披耶彭世洛,而是南下打洛坤。

而披耶碧武里郑敏成,就在这场战争中阴沟里翻船,作为大军主帅的他,在重重保护中非常意外的被流弹击中战死。

这个人,对于郑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可以弥补郑信身份上的缺陷。

因为郑信实际上不能称为纳真,他是个父亲从大陆来的商人,是出身在暹罗的第一代华人。

比如昭披迈之前就以中国商人之子来称呼郑信,意在说明他不是暹罗纳真。

那什么样的是纳真呢?

得是家族已经在暹罗扎根数代,至少祖父这一辈是出身在暹罗的,最好还得是在暹罗做官的,这样有华人血统的人,才会被称为纳真。

比如郑敏成,他就是标准的父系纳真,比如通,他就是标准的母系纳真。

而郑信,他现在的身份,其实仍然是华人。

这导致了纳真集团在追随郑信上,一直有点若即若离,昭披迈麾下仍然有大量纳真拥护,就是明证。

历史上郑敏成战死之后,郑信就失去了招揽纳真效忠的一杆大旗。

加上彼时通以其能力,逐渐成为了郑信麾下文武方面都不可或缺的那个,为日后他造反,提供了人心基础。

而这个时空,郑敏成没有战死,他不但分流了大量原本投靠通的纳真,同时,他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那就是,郑敏成打仗的手艺一般般,可他出身名门,祖上五六代人都是披耶,在暹罗树大根深,有这样的家族,使得他他从小就是被当成治理地方的藩主培养的。

可以说,郑信和通两人在郑敏成面前论出身的话,前者是暴发户,后者是破落户。

郑信和通,两人都没受过系统的行政能力教育,这两人的行政能力,绑一块也不如郑敏成。

所以,现在有了郑敏成这个行政能力很强的世家子弟在,通在郑信集团中的行政地位,降低了很多。

更惨的是,在军事上,通完全不能跟BUG一般的莫子布比,望其项背都做不到,只配提鞋。

悲剧的通,本来是个文武全才,可是在郑敏成和莫子布的夹击下,表现的治国理政不如郑敏成,打仗不如莫子布。

硬生生从文武双全,变成了有点似乎两方面能力都平平的感觉。

以至于现在从历史上原本的二号人物,活生生被挤到了四号。

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他们家族系出古老的彭世洛王族,又是母系纳真,从出身上来说,最能为暹罗人接受。

果然,册封完了郑敏成,郑信第三个册封的才是通。

而且通并未拿到他希望的禁卫军大将职位,而是被封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武沙木罕,约等于中国的太尉。

实职则是被册封为披耶柯叻,镇守刚刚被平定的,原本属于昭披迈的地盘。

莫子布看着通那张强颜欢笑的脸,心里为他默哀了一分钟。

要是之后真的被锁死在了披耶柯叻这个职位上,这家伙的未来,那就一眼能看到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你,终将为王(第2/2页)

不过也不一定,郑信这边,能治国理政的人才还是少,虽然有了郑敏成,郑信也不大可能长期把通放在暹罗东部的高原上浪费。

登基大典完毕,郑信立刻就把莫子布给召进了王宫。

莫子布左右看了看,宫内多了很多他不认识的人,有些甚至连辫子都还没剪,心里立刻明白,这是郑信老家的亲戚来了。

郑敏成看到莫子布在东张西望,终于把通击败了一次的他很高兴,过来悄悄说道:

“王昨天还在骂你呢。”

“骂我,骂我什么?”莫子布有些不解,不过肯定不是真骂,是真骂的话,郑敏成不会这么说话。

“你派人回故国一通宣传,现在全潮州上下都知道信成为了暹罗王。

看吧,华富里姓郑的,只要身体还行几乎全来了,王正在头疼如何打发他们呢。”

莫子布恍然大悟,这骂他挨的不冤。

郑家来了这么多人不说,而且好多人连辫子都舍不得剪,看样子其实是准备来要一笔好处,还是要回潮州去的。

这对郑信来说,这样的亲族完全没有意义,反而还要威胁他本来就不充裕的财政。

不过郑信见面了,可一点没有责怪莫子布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富贵还乡,在亲族乡党面前华丽丽的装个逼,只要是人就没有能抵抗住这种诱惑的。

郑信虽然要付出大笔银钱,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子布,快过来见见叔爷们。”郑信拉着莫子布的手,把他介绍给了一票华富里郑信的亲戚,其中甚至还有郑信的亲伯父和叔父以及姑父们。

人是真的多啊!莫子布到最后都记不住谁是谁了。

不过郑家亲戚们见到活的南洋玄德公后,那也是十分兴奋,吹捧的话给了几箩筐。

“子布,长辈们很多要回家了,你这孙女婿可得好好送一份程仪,让咱家乡人都知道你这潮州女婿,在南洋也很够威!”

好家伙,原来在这等着呢。

郑信的话一说完,郑家的亲戚们两眼放光,吉祥话说的跟北京城的旗人一样流利了。

看着郑信‘殷切期望’的眼神,莫子布只能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打发亲戚们下去之后,郑信用手点了点莫子布的头。

“你赶紧想个办法,把你给钱拉人下南洋的规矩给我停了。

你个害人鬼,害得我前天竟然收到了潮州府上下官吏给我写的信,狮子大开口就要两万两。”

啊!

莫子布这才是真的惊了,我草,我大清的官员们,这不要脸只要钱的劲,也太猛了吧。

竟然敢直接写信找一个海外藩王要钱,命还要不要了?

莫子布只能说,佩服!

小小坑了莫子布一把,郑信终于觉得气顺了很多,这才与莫子布聊起了最重要的事。

现在郑信虽然成了暹罗王,但还差最后一道程序,那就是中央王朝的册封。

可不要小看这个程序,后世人好像觉得中国在东南亚没太大的威信,但那是经过满清、民国劫难后的事。

在现在,紫禁城龙椅上坐着的那位,就是东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唯一的大皇帝。

虽然偶有挑战者,日本人也有天皇,安南也有大南皇帝,但那都成不了主流,甚至内部自娱自乐都有人不支持。

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郑信如果早两三年求得册封成功,通大概率不敢篡位,至少篡位了,也不敢杀害郑信。

而这个时空,没有鄚天赐给郑信下烂药,又得到了莫子布的助攻,且暹罗不像河仙。

河仙是阮氏广南国的藩臣,而阮氏广南国自己都没啥法理,法理在河内的黎朝大王手里,想要册封基本不可能。

但郑信这边好操作,只等配合满清打垮贡榜王朝,册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子布,你觉得大清这一次,能击败白象王吗?”郑信对于满清和贡榜王朝的实力对比,完全没多少把握。

他能问的,就只有莫子布,谁叫莫子布所料必中呢。

莫子布嘿嘿一笑,“岳父,在我看来,乾隆是昏了头了。缅甸那是什么地方,山高林密比咱们暹罗的瘴疫还多。

他看似调遣了全国精锐满蒙八旗,但那些习惯了北地凉爽干燥气候的北人,不等接战,就要病死大片。”

说着,莫子布来到了地图上,在扼守伊洛瓦底江险要的老官屯和新街两处要塞点了点。

“我若是白象王,必定在此两处建立坚固要塞,举全国之兵死守,哪怕死伤再重也绝不后退。

只要拖到湿热的九月十月,清军必定因为瘴疫袭击和转运困难,大大降低战斗能力。

撤兵和谈,就成了唯一的选项了。”

郑信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他点了点头,但又突然问道:

“清军此次动员,至少有四万人上下,白象王上次惨胜,精兵折损四成,他还守得住吗?”

“清军是有四万,但受限道路交通和滇省的粮食储备,真正能参与作战的,也就两万人上下。

以白象王的威望和新街、老官屯的险要,应该守得住。”

“哈哈哈哈!”郑信大笑了起来,“这次朝廷,必须要靠我们两人了,若是没有我们,他们势必只能损兵折将后退。”

莫子布也笑了起来,这正是天赐良机,白象王要用举国之兵与清军对峙,那么郑信和莫子布就可以欢快的捅白象王菊花了。

他们两应该打不过贡榜王朝的禁卫军,但是打贡榜王朝的二三线部队,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这次作战,打得好的话,不但可以狠狠从满清薅一笔羊毛,还能极大削弱贡榜王朝,从缅甸劫掠回来大笔金银财宝和奴隶,简直不要太美好。

“计将安出?子布,我已经等不及了!”郑信满脸砣红,如饮醇酒般。

“两路出击吧,岳父自领大兵北上收复达城、清迈,随后走孟鸠直捣腊戍策应清军。

我领水军自丹那沙林出发,拿下沙廉、仰光后,逆水而上,直攻阿瓦。

白象王不死,你我翁婿,不得安心啊!”

灭亡贡榜王朝是不可能的,但是弄死白象王,是有可能的。

而且莫子布说的没错,必须要弄死白象王,不然等他缓过神来,终究是个祸害。

到时候没了满清牵制贡榜王朝主力,他回头来找莫子布算账,就会极大牵扯莫子布的精力,打乱他拿下广南的计划。

郑信长吸了一口气,随后坚毅的说道:“对,必须让白象王步莽应里的后尘,若是让他活着,清军撤走之后,他必定要再次来侵。

子布,你兵力似乎单薄了些,除了陈联所部两千人以外,我把坤阿拍耶勃底的两千人也给你。”

莫子布摇了摇头,“不用,我有战船,穿梭伊洛瓦底江如履平地,士兵多了反而影响速度。

岳父此去,收复兰纳必定是场恶战,坤阿拍耶勃底的火枪手正好派上用场。

此外军费若是有些困难,我去找荷兰红毛鬼,让他们借款。”

莫子布当然不会要郑信的火枪手,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

两百不列颠火枪手,正宗的皇家禁卫军掷弹兵连,还有四百荷兰红毛火枪手,也是精兵。

至于费用嘛,莫子布答应带着他们在伊洛瓦底江平原大大的劫掠,能抢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那就太好了,不过利息还需压低一点。”

郑信脸上浮现出了喜色,他现在的财政很紧张,能得到一笔荷兰人的借款,那也是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