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90章 山沟里的洪兴皇帝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90章 山沟里的洪兴皇帝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190章山沟里的洪兴皇帝(第1/2页)

桂家人,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虽然他们的经历,比敏家人要好追溯一点,但真真假假,也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比如现在正大摇大摆坐在莫子布眼前的这个小子,他就自称大明洪兴皇帝的子孙。

还告诉莫子布,他可以封莫子布为摄国大正王,只要莫子布给他二百枝枪,一千斤火药和十挑铅弹。

我莫大王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猜想这十三四岁的小子,肯定是想说摄政王。

至于洪兴皇帝嘛,还真有这么个人,并不是杜撰,也不是浩南哥穿越了。

历史上,李晋王在缅北的掸邦高原听闻永历皇帝落到吴三桂手里,并且被绞杀之后,惊怒交加,悲愤中离世,留下了‘宁死于荒徼,不降敌国’的遗训。

但此后,李晋王尸骨未寒,南明残部马思良等人就谋害了坚持不降清的靳统武,与李晋王之子李嗣兴,刘文秀之子刘震等投降了满清。

不过,也还是有不肯投降的,晋王部将吴三省、汪公褔等人不愿降清,率部三百余人继续南走。

考虑到永历皇帝遇害,晋王驾崩,大军没有了旗帜,于是他们共推明朝宗室,韩王朱松的九世孙朱璟淳为王,号大明王,年号洪兴。

这些人在孟朗坝建立官衙之后,很快吸引了勐腊的傣族土司那喜烈。

自吴三桂就藩云南后,当地土司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侵蚀,因此那喜烈对于打着旗帜反吴三桂的晋王残部极为支持。

他更希望借着李晋王在掸邦高原的威望,聚拢人心对抗吴三桂的压迫。

在他们的支持下,吴三省甚至在李晋王悲愤去世的六年后,还能拉起了一支以傣、佤两族为主的两万人军队北伐反攻,一度拿下了宁洱,也就是后世的普洱。

但最终还是不敌吴三桂统帅的清军,死伤惨重只能退回清缅边境。

五年后,三藩之乱爆发,吴三省觉得时机已到,再次收拢数千人准备北伐。

但当地土司已经不支持他了,更无力承担大概率会失败之北伐的损失,于是他们合谋用毒箭谋害了坚持要北伐恢复大明的吴三省。

八年后,西元1681年,改名朱红珍的朱璟淳,在一场内部争权夺利中同样被毒杀。

他与那喜烈之女的后代把大明王这个称号,送给了那喜烈的儿子那和,以换取人身平安。

而没了反清这个政治诉求之后,朱红珍、吴三省、靳泰等人的后裔与那氏土司反而和谐了起来。

南明残部利用那氏的保护,逐渐在掸邦高原安定下来,并和傣(掸)人展开通婚,逐渐本地化。

那氏利用大明王这个尊号,不断吸引散落在掸邦高原的明朝遗民前来定居。

他们之间不断联姻,逐渐在傣(掸)族内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按照当地的习惯,某一族群往往被称为某家。

在傣(掸)族这个大民族概率并未被创造出来的情况下,混居融合的那氏傣族人与明之遗民,有了一个新的称呼。

桂(贵)家人。

有了桂家人的称呼以后,连带着原本那氏土司首领的称呼,逐渐变成了宫里雁,并不断被延续了下去。

所谓宫里雁,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代代相传的首领称号,大概意思是,住在雄伟漂亮房间里处理重要事情的人。

或者说,这就是一句汉语-宫里人,通过与当地傣佤土语不断交融、魔改、以讹传讹后形成了宫里雁这个词。

莫子布对面大摇大摆坐着半大小子,见莫大王突然之间愣住了,以为成功拿捏住了对方,心里还在得意,祖宗留下来的办法就是好用。

见人就用洪兴皇帝的名义大洒官帽子,基本上无往而不利。

不过就在他为自己机智自鸣得意的时候,莫子布走上前去,对着这傻小子,直接就是一个**兜。

啪的一声,傻小子直接被打蒙了,他还没来得及还手,莫子布一把揪住他的手,噼里啪啦的劈头盖脸给了他一顿。

傻小子虽然也有股子力气,但哪是莫子布这种壮汉的对手,打完了他,莫子布把这个口鼻来血的傻小子一把提了起来,怒吼道:

“你知不知道大明皇帝这个称号意味着什么?你根本就不明白这背后的血泪,就敢出来招摇撞骗!”

“我告诉你,那不叫什么摄国大正王,而是叫摄政王,而且那是满人弄出来的,咱们汉人,只有权摄国事,没有摄政王这一说。”

“再说了,洪兴皇帝是自称的,你祖上只是韩王系的宗室,就是朱红珍自己,也只是礼部侍郎衔的奉国将军而已。

他连郡王都不是,韩王系自初代韩王朱松后,也没出过皇室近亲,是没资格自称皇帝的。”

“最后,你知道老子是什么人吗?老子是明香人,你这个僭越称帝之人的后嗣,敢来我这招摇撞骗,是嫌命太长了吗?

不是看你还能说汉话,老子现在就把你脑袋给砍了!”

莫子布每说一句,就打了他一个耳光,打的这傻小子眼冒金星,站都站不稳了。

随后莫子布再一挥手,把李全叫了进来,“给他二十两银.等等,不要给银子,尽量给布、盐、糖等,然后让他滚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0章山沟里的洪兴皇帝(第2/2页)

总军法官武世秀看着莫子布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不由得佩服不已。

“大王,你觉得这个小子,很可能真的是那个所谓洪兴皇帝的后人?”

武世秀还是很懂行的,他知道莫子布看似是在打人,其实是在点醒对面,故意把洪兴皇帝的正统性批驳的一点也不剩,也是在避免以后麻烦。

所以,莫子布如果认为对方是假的,一刀砍了就是,不会劈头盖脸的一顿打后又来否定正统性,最后还给些东西施放善意这么麻烦。

莫子布点了点头,拿出手里的一封信给武世秀看,这是傻小子带来的册封‘诏书’。

武世秀本来有些忍俊不禁,但看着看着,也长长叹了口气。

“格式、用语虽然错漏很多,但用对的地方也很多。

且很多处不是别的错了,纯粹就是有些词他们不能理解意思,单纯用音记下来的,所以字错了,但读音勉强是对的。”

莫陈两家都有昔年大明皇帝敕封的诰书等其他物件,所以能很快速的辨别这些东西的真假。

莫子布也长叹了一口气,“大明皇帝在此时,可不是什么有好处的尊号,反而是会带来厄运的引祸之源,一般人不会想到来冒充这个的,因为没有好处。

看他们现在如此孤注一掷,应该也是穷途末路了,且看他们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证据吧。

如果是真的,我想把吴三省、靳统武、汪公褔等人的遗骨起出来带回河仙安葬,并建庙祭祀。”

“大王仁义!”武世秀有些感慨的拱手称颂,当然,他也知道,除了仁义以外,这一招还可以进步收紧明香人的向心力。

要鸠占鹊巢占据广南,忠臣义士的人设,就是最好的助力,明香人的忠义,可以更加团结心腹部众。

针对广南莫大王亲自编撰的忠义事迹,则可以减轻广南人的反抗之心。

莫子布猜的没错,这个傻小子就是出来送的,桂家人也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他们会落到如此地步,也是有原因的。

桂家的最后一代宫里雁称得上有雄才,他在缅族攻陷阿瓦,灭亡东吁王朝后,也动员掸邦高原各族人以桂家为主力,参加了缅甸的缅、孟、傣(掸)的三方吃鸡争霸赛。

结果本来占据优势的宫里雁,遇到了命中的克星,贡榜王朝的开国之主雍籍牙,也就是白象王他爹。

这家伙在缅人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也算是相当猛的雄才大略君王了。

这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既生瑜何生亮了。

双方打打停停历经八年,桂家宫里雁最终战败,部属仅剩下了三四千人,只能北上投靠实力强大的孟连土司。

结果孟连土司刀派春看上了宫里雁之妻,美艳的囊占,清廷侦之桂家人的来源后,双方一拍即合。

孟连土司刀派春霸占囊占,清廷处死宫里雁以绝后患。

虽然最后囊占不肯屈服,在洞房前设计杀死了刀派春,但宫里雁却被清廷诱杀。

剩余的桂家人中,除了数十人被清廷擒获发配迪化外,基本都被孟连土司之兵堵截杀死了。

嗯,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吴岩乐最后就成功跑了出来,带着几百人回到了勐腊。

但勐腊已经在他们离开的这些年,被从云南南下的其他土司占据了。

这群吃鸡不成的余部,就只能到处流浪,靠给人打短工、组建马帮经商过活。

“国狗儿曰滴,凶哒狠噶!”傻小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带着哭腔在哭诉。

“哐哐哐就是几个大耳矢,差点没把他幺爸我打死。”

吴岩乐眨巴了下眼睛,断盐好多天,身上都没力气了。

现在终于有盐,自然要赶紧煮一顿肉吃,他甚至都没听清傻小子的哭诉。

一直等他身体里对于盐分的渴求,减轻很多之后,他才开始细细盘问。

不愧是跟着宫里雁去阿瓦当过几天贵族的,吴岩乐一听莫子布这做派,就喜上眉梢了。

“你这顿打没白挨,这个河仙王,果然跟我们是一样的身份,他打你,才是对你好嘞,不然早就把你一刀砍死了。

老子以前在阿瓦的时候,就听说河仙那边也有明人,果然不假!

快点吃,吃完了这顿,我们就一起去阿瓦,去拜见莫大王,让他当宫里雁。”

正说着呢,外面的哨探就哭丧着脸被李全等人押了进来,小小山寨中的百来人都被逮住了。

“盐水煮野猪肉,还是公猪,尿骚味这么大,你们也吃的下去,走吧,去阿瓦吃好的!”

李全一脚把吴岩乐他们的锅给踢翻,冲鼻青脸肿脸上血都没洗干净傻小子,咧嘴一笑。

这一章太难写了,资料少不说,他妈的,昭链写的啸亭杂记,满清自己的高宗实录,贡榜王朝的新史,三本只相隔几十年的史书,竟然持三种不同的观点,记录也大不一样,简直逆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