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13章 对下限估计严重不足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13章 对下限估计严重不足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213章对下限估计严重不足(第1/2页)

陈大力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并非没有能力。

在嘉定陈家处境这么艰难的时刻,叔父陈大胜又常年多病,他毅然挑起了家族的重担,至少目前还干的算过得去。

但陈大力的能力又没有多么强,他并不是一个乱世安邦之才,连勉强守成的裱糊匠都做不到。

在他的苦苦支撑下,陈家的基业到了此时,已经事实上走向了末路。

从陈大力的内心来说,他喜好读书,精通春秋,与嘉定著名处士武长缵交游密切,时常参与其组织的经会、诗会。

由于家学渊源,也因为有庞大的家业需要保住,陈大力也熟读兵书,是个古典军事学的学院派,有知兵的名声。

但他并不热爱兵事,因此读起来非常痛苦。

比起看纪效新书,做一个将军,他更想做一个衣食无忧的游学处士,所以他视武士缵为偶像。

历史上就在差不多这个时候,因为河仙鄚家处于一种强大又不是很强大的如强阶段,嘉定陈家受到的逼迫更甚。

因为河仙强大了,就有可能鄚陈合一,嘉定的广南人就开始加剧排挤明香人和陈家,以达成在鄚陈合一前,削弱陈家的目的。

同时,河仙又没有它看起来的那么强大,不说庇护,连接纳陈家这几万人的实力,都没有。

于是在这种极度的压迫下,明面上的掌舵人陈大胜,忧虑成疾病逝。

作为陈上川唯一还在世的子嗣,陈大胜的象征意义非常大,他的逝世,给了陈大力重重一击。

同年,嘉定陈家在湄公河畔的水田被大水冲毁泰半,损失惨重,走投无路的陈大力,选择带上部属前往河仙投靠姑父鄚天赐。

嘉定、藩安、边和、定祥、永清五镇的明香人听到陈家要走,拖家带口,儿嚎妻啼的拿上不就不多的家产跟随,相曰:‘今又去乡,死无葬身之地也!’

果然一语成谶。

此次出走,陈大力带走了陈家核心部属一万人左右,此外湄公河的明香人还有三万余人跟随,一共走了接近五万人。

彼时鄚天赐正与郑信相争,听到陈大力率部前来,又闻这妻侄有知兵之名。

于是从嘉定明香人中挑选丁壮一万余,河仙粤西乡党出兵一万,征发两万高棉人,凑了五万大军,战船百艘给陈大力。

鄚天赐希望他这知兵的侄儿,可以拿下尖竹汶,行围魏救赵之策,逼迫郑信从柬埔寨撤军。

可怜陈大力虽然出自名门,祖父陈上川乃是水上悍将,但他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哪有这个能力。

等大军到了尖竹汶之后,久攻不下,反起疫病,包括他本人在内,五万人只有两三千逃回,其余不是病死,就是被郑信的暹罗人杀死了。

随后河仙被攻陷。

至此,明香人就只剩下了没跟陈大力走的那几万人,开始式微。

等到著名的明香人大臣,有越南李鸿章之称的潘清简之时,明香人已经完全京族化,仅仅剩下了明香社这么一个符号。

“阿耀,你回来了,听说你和小五在外面闯了好大的事业!”

所以,当陈大力看到陈光耀的时候,真是发自内心的惊喜。

而他口中的小五便是莫子布。

说起来两人虽然是亲表兄弟,但实际上陈大力比莫子布大了接近三十岁,比莫子布的母亲陈氏,也只小了不到十岁。

是以,在很少离开嘉定的陈大力心中,莫子布还是那个小小的,比他儿子还小几岁的婴孩般小表弟。

“今年的收成不太好,我刚才看见.。”陈光耀有些难受的问道,幼时嘉定陈家并未给他多么好的印象。

自从母亲**被骗,他还被说成是越人杂种之后,伴随陈光耀童年的,就是奚落、嘲笑甚至霸凌,以及母亲的泪水与祖父(外祖)的责骂。

但当成年后再次回来,宗祠中的陈家人,都用一种敬佩的希冀目光看着他,原本他觉得高高在上的本家大少爷,也很是和善,甚至有点平庸。

好似,那段难过的时光,就像是一缕烟尘,被时间的风吹散到了远方一般。

“是咧,八月发了两次大水,咱们的稻田被冲了不少,不过好在还有点积蓄,总不至于饿死人。”陈大力说着,转身就在身上摸索着什么。

陈光耀则左右看了看,祠堂中的人可不少,还有几个面孔他都有些生,但看起来应该是陈家各小支的耆老。

他不禁有些无语,已经让人通知陈大力了,结果他还是搞了这么多人来,万一走漏风声就麻烦了。

“阿耀,这个给你。”摸索了半天,陈大力将一个盒子双手托起,郑重的给了陈光耀。

陈光耀甚至都不用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忠贞公的兵符,大哥还是先留着,等大王到了再给他吧。”

陈大力愣了一下,大王这个词,难道是指小五?

“无有兵符,你如何能调动龙门兵?”

嘉定陈家的武力,其实也分两部分。

其一是陈上川的陈家红袄银刀兵,但人数历来并不多,最多时也不过六七百人,另一部分是龙门兵,也叫龙门卫军。

龙门兵最先并不是陈上川的武力,而是嘉定明香人二圣之一杨彦迪的部属,战斗力甚至要比陈上川部下还高一些。

这是因为当初南下的时候,陈上川是先在钦州湾海战中被满清击败,随后才收揽部众,带上家人亲属撤退的。

他南撤时,虽然有三四千人,但已经兵不过二百了。

而杨彦迪,他其实是郑氏海商(盗)集团的一员,其南下嘉定,并不是因为眼见复兴大明无望选择南走。

而是受郑氏,确切的说是受郑克爽委派,到当时还属于柬埔寨的嘉定,为明郑集团谋后路的。

以至于杨彦迪的家属,一直都是放在东宁作为人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3章对下限估计严重不足(第2/2页)

历史上刘国轩兵败澎湖岛之后,郑克爽就有意南奔柬埔寨,但最后被劝阻,于是投降满清,去了北京。

也就是说,杨彦迪实际上是明郑的正规军,他到嘉定的时候,哪怕经历风暴损失惨重,但仍然有六十艘战舰,两千余人的兵力和千余家属,号为龙门军。

这支军队,连续击败暹罗和柬埔寨的讨伐,在嘉定一带站稳了脚跟。

及至明郑灭亡,龙门军发生内讧,部将黄进杀杨彦迪,又狂妄自大,引起各方讨伐。

陈上川也在阮主阮福溱的逼迫下,不得不出面随同阮军剿灭黄进。

黄进死后,阮主发现自己掌握不了剩余的龙门军,于是就把他交给了陈上川。

陈大力此时看重这个能号令龙门军的兵符,就是因为在他的心里,陈家自己的红袄银刀兵不过是乡团、家丁这种性质,有传承的龙门军,才是正规军。

陈光耀淡淡一笑,没有收陈大力的兵符金印,而是环视了祠堂内一圈。

“各位宗亲家门,广南人欺压、侮辱我们数十年,个中苦难,你们是知道的。

仁德公不但是河仙老公爷的嫡孙,还是忠贞公的亲外孙,素有大志,英武仁德。

今愿提大兵为外祖家雪恨,拿回咱们明香人的东西,这是陈家最后的机会,就算没有兵符金印,我们也应该支持。”

说罢,陈光耀把手一招,“阿东,让你的人封锁整个祠堂,从现在起,不准任何人进出。

包括你的手下,谁都不许离开,每一刻钟清点一下人数。”

陈光东看了看陈大力,见他还在一脸震惊,犹豫了一下后把手一拱。

“得令!”

“大言,你选二十个信得过的族亲,立刻通知各村寨的管事,带上敢战的丁壮,明日卯时前,到槟知来集合。”

看到陈光耀飞速的下达着命令,明知自己权力被拿走了,但陈大力心中却没有半分反感。

反而这种有人做决定,不用什么事都要他操心的感觉,竟然让他觉得轻松了很多。

而陈光耀也明白,陈家现在哪怕就是龙门兵也打不了硬仗,甚至顺风仗都不一定能打。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封锁消息,集结丁壮。

等广南兵出城奔河仙之后,组织人手为正规军带路,运送弹药补给,协助维持治安等事就行。

昆仑岛,探查近海与西贡河口水文的侦查小队回来了,大军的准备也已经完全到位了。

但是,但是广南的嘉定五营兵,仍然龟缩在嘉定周围没有出动,就他妈跟河仙完全无事发生一般。

这.,把没有经历过王朝末期军队到底有多烂的莫子布,给整不会了。

在他想来,河仙出了这么大的事,嘉定方面至少要在收到消息的十天左右集结大兵,二十天做好可以出兵的准备。

然后等消息得到确认,十天内出兵平叛。

这种才是常规操作啊!

可这会他妈快一个月了,连军队都没有集结,是个什么操作?

莫子布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于是再次召开军议,“如果我们选择强攻嘉定,是否可以取得快速成功?”

听到莫子布的问题,所有将领都点了点头,只有陈成山面露难色。

“大王,嘉定城有明香人数千,唐人数千,且多是做小生意的,求学的,更以妇孺居多。

若是大兵出动,万一不能速胜,他们被围在城内,谨防广南人狗急跳墙啊!”

这就是莫子布的难点,他要的不光是嘉定这个地盘,还有城内的人口资源,特别是嘉定周围那些明香人中的读书人。

此时,嘉定的文风远比河仙兴盛,城中有府学,有文庙,有大小私塾二十余家,乡间更是私塾遍地。

之所以明香人这么狂热的学文,那是因为要传承文化,保住衣冠,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不读书的话,三五十年他们就会与越人无异了。

日后在越南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的嘉定三子,也就是著名的明香人文学家吴仁静、郑怀德、黎光定,以及吴从周等人,都在这一片生活。

这些跟莫子布一样出身,饱读诗书,还跟安南文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分子,是未来莫子布政权文官的基本盘,可不能随便乱打,让他们死在了战火之中。

就是北面的大清,读书人都要算比较珍贵的了,在南洋就更别提了。

更何况,这些人是他控制汉化京人和京化汉人这种越南诗礼之家的触手,怎么能自己斩断呢。

就是他这忠义驸马的名号,大多都是靠这些人吹起来的,没有这些掌握舆论者的支持,就不可能把越南重新拉回来。

可是,继续等下去也不是头,要不出五百精兵,搞斩首作战?

而此时,一直跟在莫子布身边的吴元盛说话了。

莫子布身边的其他人,对王朝腐朽之军和政治没什么了解,吴元盛就太了解了,他见过了太多垃圾绿营兵和垃圾官吏。

“大王,我见宗室烔按兵不动,是否存了息事宁人之心?

他这种人,只要不闹大,什么事情都愿意遮掩,咱粤省老家那些大小官吏就是如此。

且一旦动兵,人吃马喂,开拔银,盐菜钱,上阵赏,哪个都不能少,花银钱如流水,如果能不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极好的。”

草!

莫子布不禁骂出了声,好像还真是这样,他来回踱步几下,忽然把手一拍。

“元盛,你带两百客家兵去找陈团总,让他直接在槟知闹事。

我就不信了,宗室烔没胆子去打河仙,他连陈家闹事,也不敢去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