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54章 砸碎汉越之间的鸿沟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54章 砸碎汉越之间的鸿沟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254章砸碎汉越之间的鸿沟(第1/2页)

如果要把广南的京汉高门分个等级的话,顺化这里的高门,才是整个广南京汉高门的最高级别。

甚至嘉定地区的京汉高门,实际上就是这一两百年中,从顺化地区迁过去的。

安南是小中华嘛,去归仁、嘉定‘教化’占城和高棉人,自然还是得走地主豪强高门的路线,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学礼教沐王化。

哪怕有些是在嘉定等地自己发展起来的京人高门,他们在实力起来之后,也往往会回顺化攀附远亲。

所以阮善泉还真不是自谦,他这样身份的,在顺化士林中,确实不算什么。

陈家的庄园在顺化香茶县,此地还在顺化以北十六公里处,因此莫子布是不可能到香茶县陈家庄园去的。

他所说的登门去请,也不过是亲自出城十余里,到陈家在会安北边的庄园去请。

此时的华夏文明哪怕已经落到满清手里了,但实际上还并未暴露出早已衰败的内核。

因此别看在后世,特别是2010年以前,连越南人都很不乐意说自己祖先是从中国来的这话,好像粘上了这个就有些丢份一样。

但这个时代,就如同2020年以后许多越南人开始说他祖先其实是从中国来的一样。

安南的京汉高门,其实很愿意标榜祖先是从大陆来的上国华民。

回归中国,自然没几个人愿意,这就像孩子大了,经济自由了,肯定不愿意回家继续受父母的管束一样。

但标榜一下出身,拿来抬高身价,那还是很乐意的。

当然,家世如果能直接追溯到唐末吴权及十二使君时代,那是最好的。

因此陈家不单是士林领袖,还跟会安的明香人联系很紧密,他们与会安明香人中的香山县茶东陈家来联过宗。

就如同蔡生要跟老蔡续族谱一样,香茶陈家也需要用大陆的同宗,来强化他京汉高门的属性。

莫子布来到陈家庄园之前,羽林近卫团的两个连就已经完成了安全检查和简单布防。

他到的时候,也是由龙骧近卫骑兵营的一个连护送。

阵仗摆的如此之大,莫子布就是不想让这些京汉高门误会。

真要是这些京汉高门把自己当成高卧草庐的诸葛卧龙,把莫子布当成了只有新野一地的昭烈皇帝,那就会搞得大家都尴尬。

所以莫子布把排场弄大了点,也是一种提醒。

提醒这些人,他们现在需要莫子布,远比莫子布需要他们迫切。

果然,得到了莫子布的提醒,香茶陈家总算没有摆错位置,陈家上下,都到了庄园外面来迎接。

莫子布的卫兵,也顺利掌控了庄园内的一切安保。

既然别人识趣,莫子布也不会故意摆高姿态,看到陈太理白发苍苍在外面迎接,莫子布赶紧下马快步走过去。

“这么热的天,兄长何必亲自出来迎接,在正堂受阿弟拜见即可。”

陈太理看了莫子布一眼,默认了他这声兄长。

香茶陈家跟会安的茶东陈家联过宗。

茶东陈家跟陈上川的龙门陈家,自然也有一个基本的字辈匹配,因此虽然字辈不同,但也能分出辈分高低。

所以这么一来,虽然陈太理快七十岁了,但确实是莫子布的同辈。

嗯,祖父、父亲和外祖都是超级高寿翁,本身又是小房的话,这点好处还真不错,走到哪都比人大上一辈。

陈太理的儿子们都五十出头了,照样得叫二十啷当的莫子布一声叔叔,甚至陈太理的孙子都有人比莫子布大十多岁的。

“大将军亲提王师,公务繁忙,老朽岂敢怠慢,请进屋说话。”

陈太理虽然身材瘦小又兼白发苍苍,但声音洪亮,步履矫健。

莫子布与他把臂同进屋内,但不是在正堂,而是直接穿堂过院来到了后院。

莫子布拿起熏香,给陈太理的父祖上了一炷香。

这是一种非常亲近,视你为自家人的表示,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后世中国这种习俗不多见,但越南人一直保存了下来。

后世的越共中,下一代目往往在春节前后,都要去为上一代、上上一代目烧香的。

坐定之后,陈太理把房中站着的各人都给莫子布介绍了一下,都是各家高门的代表,但基本都是年轻人,真正有辈分的没几个在。

介绍完毕之后,陈太理请莫子布上座,随后才解释道:

“黄五福这阉贼一进富春,就挟持了王孙旸,国府中官员也大多被拘押。

老朽是靠着年老体弱,身体有疾为由,方使北兵放松监视,有机会南下来见大将军一面。”

不愧是顺化的高门,用词就是比南边的这些要严谨的多。

严格来讲在嘉定时,个个称顺化为朝廷,视阮氏举办的乡试为抡才大典,这都是不正确的。

因为安南虽然已经南北对立两百年了,但黎利建立的后黎朝并未宣告灭亡。

此时,后黎朝的显宗黎维佻还在位,年号景兴,因此南阮北郑都不是君主,而是僭主。

北郑的郑森官职为‘钦差节制各处水步诸营兼掌政机太尉靖国公,开谅国府’

一直到前年的1771年,郑森才晋封为王,称‘大元帅总国政师上尚父睿断文功武德靖王’

南阮的上一代阮主官职为‘节制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保晓郡公’,后面1744年才私自称王。

这两都是幕府政治,北郑的统治机构称为府僚。

南阮则称为国府或者府,一直等到阮福阔私自称王后,才有朝廷的称呼。

但京汉高门很少认阮福阔的王位,还是称富春的阮主为国府。

所以,莫子布在阮氏衰微之后,开兴唐幕府自称保国安民大将军,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这就是安南二百年来的基操。

而传统上,南阮在富春举行的科举,只能叫顺化乡试。

通过这个乡试之后,需要到东京(河内)去参加真正的会试,之后才能取得进士的头衔。

而听到陈太理这么说,莫子布明白为什么出现在陈家庄园的其他高门来人都比较年轻了。

因为老一辈的掌门人,全部被黄五福给扣押在了顺化王宫中。

除了广南的文武官员以外,王孙阮褔旸,莫子布大仇人国傅张褔峦等,也都被郑军扣押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主要是这些年轻人一一来拜见莫子布,混个脸熟之后,就下去了。

房间内,只剩了陈太理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三四个侥幸没被黄五福扣住的高门耆老。

陈太理轻轻咳嗽一声,“今日大将军大驾光临,还愿意称老朽一声兄长,那请恕老朽就倚老卖老一次,今日此门中,我就把大将军当一回从弟。”

这是要上真格的了,莫子布点点头,“正该如此,今日只有昆仲,无有君臣,兄长请畅所欲言。”

陈太理闻言,战术性的喝了一口茶,斟酌了半晌,才慢吞吞的说道:“大将军早在顺化时,忠义为国,不屈奸佞张褔峦,我等是知晓的。

今又提正义之师,吊民伐罪,先灭西山黠贼,又欲驱逐北河兽兵匡正国府,更是天下典范,但是.。”

说了一大堆好话,关键的地方来了,陈太理脸色有些怪异看着莫子布。

“大将军乃是明之遗民,怀念故国乃是自然德行,但为何要号为‘兴唐’呢?

我大南自先主(吴权)起,就脱离大朝,迄今已近千年,早就自成一系。

历来南下豪杰要在此地建功立业,无不先入南国风俗再一展抱负。

而大将军号为兴唐,似乎有不愿为南人之意,请恕老朽实在看不出来,这对大将军有任何的好处?”

陈太理确实很不理解,在他看来,莫子布完全可以不号为兴唐的啊!

随便换一个名字,只要不是唐、明这种,只要能号召人心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4章砸碎汉越之间的鸿沟(第2/2页)

现在号为兴唐,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

难不成?陈太理哆嗦了一下嘴皮子,这位本家的大将军,不会是要在安南搞反清复明吧?

他还真猜对了,不过,莫子布不能说也不能承认。

而且,反清复明这种事,安南人是想参加就参加的?

别做梦了,不得到反复的磨炼,他们别想搭上我莫大将军这般富贵列车。

是以,莫子布拿出另一个东西,一本厚厚的词典,递给陈太理等观看。

“兄长,诸位,这是一本词典,一百二十年前,也就是大明永历五年(1651)。

欧罗巴富浪沙(法兰西)巴黎外方教会的番僧亚历山德罗,历经两年辛苦编纂,写出了这本词典。

这本词典,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汉语无法完全为南人所用,南国百姓学习汉语,难度极大的问题。”

说着,莫子布把这本由罗马教廷传信部出版,名为越葡拉词典的玩意拿了过来。

指着上面的拉丁文字,大概说了下拉丁文字的发音规则,随后在下面写下了汉字以及汉喃字。

此时,越南的通用文书汉字和汉喃字各占一半。

其中正式诏令,古籍、文物,宗族寺庙等都是用汉字。其余一般性的文字,已经全是汉喃字了。

而汉喃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汉字孳乳文,它有六大种,十一小种用法。

为的就是协调某些越南语发音汉语没有,以及字形无法一一应对的问题。

简单来说,其中一种用法叫借音。

就像是固这个字,他的南方方言发音近似于CO,而CO这个音,在越南话中表示有无的有。

所以在汉喃字中,写作固,读作方言CO,意思却是有。

还有一种用法,叫做形声。

比如汉喃字中一年两年的年,写作南年,其中左边的南用来表读音,右边的年字用来表示实际意思。

复杂吧,这他妈要考虑到方言读音,要撇开汉字本来的意思,还要自创字,最后还要注意这六大十一小的用法区别。

汉字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在越南推广开,那就真他妈有鬼了。

反而越葡拉词典就要简单的多,在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莫子布以上一代阮主为例子,用这种异化的拉丁文字写下了其与汉喃字。

“诸位请看,武王的尊号武王二字,用拉丁文字,就可以写作VVng”

“称号慈济道人,写作TToNhn”

“谥号乾刚威断神毅圣猷仁慈睿智孝武王,写作KinCngUyoánthnNghThánhDuNhnTDuTríHiuVVng。”

“这些虽然是固有汉语字词,是以更容易借读,但以此推之其他平日所言,也不难读写。

甚至相信,在座的饱学之士,只要先学会了拉丁语的读音规则,二三日之内,就能通译这本词典。”

拼音嘛,在完全知晓读音的情况下,只要你认真学了,不考虑准确性等等因素,一定比学方块字更容易。

因为它要牢记的东西不多,不过就是按规律组合而已。

陈太理埋头看了半晌,足足一刻钟后,他猛地抬起头来看着莫子布。

“大将军,这泰西富浪沙人想干什么?这些番僧如此处心积虑,该杀!”

“想干什么?”莫子布冷哼一声,“他们一百二十年前,就在已经把这词典琢磨完成,想干什么已经昭然若揭了。”

“他们想断了南国的道统,掀翻南国的文华之家,他们想把在天竺的所作所为,也在这天南之土上来一遍!”

莫子布这还真没说错,虽然法兰西国可能不太了解越南,但作为法国侵略的急先锋,法国天主教会一定非常了解越南。

想把越南置于什么天主护佑之下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些人,一百多年前就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编纂词典,老鼠打洞般找机会传教,说他们没野心,谁信啊!

陈太理有些憋不住火气的来回走动了几下,“我大南虽不是北国那样的天朝上国,那也是天南中华,丁口千万,带甲十万。

富浪沙贪心不足蛇吞象,它真有这能力来挑衅我大南?这大清国会允许?”

“兄长。”莫子布站了起来,“你以为阿弟我是闲的没事干吗?若是富浪沙没有吞并大南,挑战满清的能力,我会这么紧张?

年前,我派使团不远万里去过富浪沙之都巴黎,见到了富浪沙的路易王,始知泰西早就不是昔日的蛮夷之地了,他们已经强大起来了。

国力早已在大南之上,虽然现在不敢来挑战满清,那十年、二十年呢?

满清立国已经百五十年,后汉百五十年时,已经开始党锢之祸。大唐百五十年时,安史之乱都平定了。

大明百五十年时,土木堡都过了七八十年,武宗都在江南落水了。

试想再过五十年,满清该是如何**,它还能坐稳东方之主的地位,能庇护咱们这些儒教之国?

我们现在不自救,翌日子孙该如何办?”

这一番话,莫子布是大声喊出来的,只吓得陈太理等人大汗淋漓。

因为莫子布说的这些,可能对越南百姓威胁不大,但对他们,威胁就太大了。

这些京汉高门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那就是垄断汉文化的传播权力,掌握礼教和文明的释经权,形成小圈子,以保证家族富贵的传承。

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汉字,或者说汉喃字那变态般的学习难度。

只有隔绝并垄断了知识的传播,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圈子和生态位。

不过,莫子布突然发现,他未来要干的,好像跟法国人要干的差不多,都是要用打破越南高门对文化的垄断来通知越南。

只不过法国人是直接砸碎了,给越南安上法国文化。

而莫子布呢,则是希望用拼音系统,来重新把越南话变成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夹壮话这种方言。

不过,看着这些人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莫子布计上心头,他拉着陈太理的手。

“兄长,我有一物,可使诸位知晓西番诸国已经发展到如何地步了,请随我来。”

莫子布要让这些家伙看的,就是他的立国重器,原法兰西皇太子号,现在的靖宁号三级风帆战列舰。

正好靖宁号最近例行训练,航行到了会安。

秋盆河口,一群安南土豹子看着远处那艘高如城垣,甲板跟城墙一样厚,载炮七十四门的巨舰,被震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陈太理目瞪口呆的看着莫子布,颤抖着问道:“如此巨舰,想来富浪沙国也不过二三艘吧?”

莫子布板着脸,“兄长,这都不算大,仅仅只是三级战舰,富浪沙的一级战舰皇家路易号,有此舰两个大,载炮112门。

且此舰最大炮不过三十六磅约八千斤,皇家路易号的最大炮有四十八磅,足足一万二千斤!”

其实,此时的舰炮,不能用斤来衡量,因为完全不能展示出火炮的性能,但为了方便,莫子布做了一个简单的兑换。

听到舰船上都能安装一万二千斤的巨炮,陈太理只觉得世界观都开始不断崩碎了。

这时,莫子布再在他耳边低沉的说道:“富浪沙国有一级战舰二十艘,二三级战舰百艘,一艘船,就比全南国所有的火力还猛。

兄长,你现在知道,我为何要号兴唐了吧?

这个可不是兴我明香人之唐,还有这南国的道统!

若是我们不来复兴它,我们的子孙,恐怕都要成富浪沙人的奴才了。”

陈太理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大将军,三日之内,顺化的汉人高门,都会派人到会安来拜见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