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68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68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268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第1/2页)

高晋可不姓高,因为他不是汉人,而是满洲镶黄旗人,老姓高佳氏,入关后为了方便,他们就世代以汉姓高为姓氏。

于敏中也猜的没错,高晋就是故意在这时候上书的,而且如何说话,在什么时候说,都是有人指点的。

而这个指点的高人,正是福康安的老妈,已故大学士傅恒的妻子叶赫那拉氏。

有这样熟悉乾隆的人支招,高晋当然愿意帮这个忙。

这位上三旗的满洲贵人轻轻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极品翡翠戒指,帮个小忙,就有一枚戒指和一尊上品玉佛送到家,还顺带得了富察家的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于敏中很敏锐的扫到了高晋手上的翡翠戒指,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来还是富察家在中间动的手脚。

话说这些年,我莫大将军与富察家合作的翡翠生意,那是越来越好了。

富察家负责在北京、天津两地找能工巧匠加工,莫子布负责出上品的翡翠和玉石。

并且派人协助富察家运作,硬生生把这玩意分出了很多的对应的等级。

每个等级如何鉴定,如何定档等等,都非常系统,让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价格,非常适合显摆与收藏。

此外,莫子布还支招,让富察家雇佣一批文人来做出诗词歌赋推销,为本就有很浓文化属性的翡翠和玉石,再狠狠增加了一层光环。

经过三年的推广和品牌打造,两家合力,非常成功的把这门本就开始兴起的行业,给推上了一个高峰。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珠宝,此时也还算个盛世,北京城里也不缺有钱人,是以缅甸翡翠很快就变得极度风靡。

而这一切,不但让莫子布在很多旗人心中有了印象,还是个好印象。

因为此时的富察家地位,很是微妙。

原本他们是毫无争议的满洲第一亲贵,可是随着傅恒、明亮这两个家族支柱,以及福灵安等人的战死、病死。

富察家现在的顶梁柱男人,竟然是十几岁的福康安。

而此时的福康安还没有开始大放异彩,显然他这么个小年轻,还顶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家族。

虽然乾隆确实有圣眷在,但这份圣眷也要有地方放啊!

就像是本来关系很好的亲朋,你一旦几十年不联系,感情必然会变淡,皇帝面前就更是如此。

每天讨皇帝心欢的人多了去了,富察家这样的,再不出个真正能跟皇帝合拍的人才,衰落也不过就是几年的事情。

是以在翡翠、玉石这行业起来之后,有数不清楚的满清亲贵家族,甚至阿哥们联系莫子布。

希望莫子布能把合作者换成他们,为此还不惜动用明里暗里的威胁。

但莫子布坚持不为所动,哪怕是河仙在锡矿和广州的走私方面受到了些损失,他依然坚持跟富察家合作。

开什么玩笑,马上福康安就要崛起了,自己再过几年也要逐步跟满清翻脸了,谁会在这个时候来折腾。

而莫子布的这个坚持,虽然有些人看不惯,但绝大部分的旗人,还是觉得这河仙莫五虽然是明香人,但人品靠得住,是个可以交的‘朋友’。

叶赫那拉氏今年四十九岁,但她就这么端坐着只看背影的话,还如同十几二十岁的少女一般。

哪怕就是看相貌,在此时已经算老人的叶赫那拉氏,仍然称得上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一张细长的瓜子脸,双眼灵动有神,肤色异常白皙,随时都香喷喷的。

话说,就十几万人的满洲上层圈子中,能出个这种级别的美人,绝对算非常稀罕了。

几声脚步传来,叶赫那拉氏不用看也知道是谁,这富察家的后院,脚步踩的咚咚响的,就只有她的次子,额驸福隆安了。

叶赫那拉氏本来有四个儿子,长子福灵安为了征缅之战,病死在了云南。

除了福隆安以外,三子福康安正在大小金川前线,幼子福长安今年才十三岁,走不出这么重的脚步。

果然,不一会福隆安走过来给叶赫那拉氏请安了。

“额娘,老三跟着阿学士呢,安全的很。

而且也不用为木果木大败担责,刘统勋、于敏中他们已经主动请了罪,陛下已经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了。”

叶赫那拉氏微微一笑,他可不担心福康安的安危,因为有人比她更加着急。

你要问福康安到底是不是那个人的种,叶赫那拉氏只能说如是。

因为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个种是谁播下的。

不过从福康安十八岁就已经是镶黄旗副都统,户部侍郎充军机大臣来看,还是有人比较确定的。

“高学士把奏疏递上去了吗?”所以,叶赫那拉氏问的是这个问题。

“递上去了,妥帖的很。”福隆安点了点头,“万岁爷当即就不耐烦了。

还大骂安南郑氏和阮氏都是僭主逆臣,不知好歹,准备让李侍尧派人去河仙查,钟音派人去北河查。”

叶赫那拉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容,“看来,皇上终于不怀疑李侍尧已经被河仙收买了。”

笑着,叶赫那拉氏也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乾隆这么眼高于顶的人,总对河仙莫氏好像有几分警惕呢?

这莫家虽然是明香人,但已经逃到天南瘴疫之地了。

就算再能打,再从大陆拉人过番,基本盘也不过就是靠十几万一钱汉镇压几十万土著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8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第2/2页)

跟大清比起来,这点势力算什么!

福隆安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迟疑的说道:“我看莫五给咱们的信倒是说的很明白,他就是想当广南王,打下个基业留给子孙。

但,会不会.,这莫五说的基业不只是广南,而是他想当安南王?”

“有这个可能。”叶赫那拉氏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看来万岁爷确实比咱们这些人看得长远些。

莫五来信张口就要买两万石川硝,这是在囤积军用,应该确实存了要当安南王的心思。”

福隆安也紧张了起来,“安南可是外藩大国,国力还在暹罗之上。

这莫五怎的如此贪婪,他想当广南王,咱们还可以帮帮他,安南王可不行,这对咱们都没好处,不能把川硝给他。”

在此时来说,南洋倒是不缺硫磺,登嘉楼州就不少,后世马来西亚就是靠登嘉楼的硫磺,在世界硫磺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除了登嘉楼外,还有婆罗洲和印尼一些岛屿上都有丰富的硫磺矿。

但硝石就不行,虽然东南亚不是没有硝石矿,但在此时还很难开发,很多地方还是茂密的热带丛林,有也运不出来。

同时,历史上供应东方的大户印度硝石,也还没被英属东印度公司开采出来。

所以与朝鲜和日本一样,南洋诸国的硝石,非常依赖中国大陆供给。

我莫大将军倒是真会狮子大开口,一写信就是两万石,这可是一千二百吨,他自己的采硝队十年都挖不出来这个数。

叶赫那拉氏淡淡一笑,“得陇望蜀是人之常情,当个广南王,就有了半个安南的领土,他焉能不想全有。

此人前两年对咱们也算有恩,富察家现在每年超过二十万两进项,也是从这来的。

川硝得给,不给就是咱们家理亏了。”

但她把牙齿一咬,“但是不能给两万石,这些硝石看来就是为了拿下全安南准备的,要给了莫五就真的会搞大事。

咱们就给两千石,这样既不太伤和气,也不会把莫五一下就壮大。”

“隆儿,你亲自派人去四川,告诉康儿,让他办两千石川硝到广州,走粤海关的官船送到海上去交给莫五。

你再写封信,选个口齿伶俐的去告诉在广州的河仙番官,就说得了顺化,咱们还可以给他遮掩一下,但要是想的太多,恐怕会引来九天之上的雷霆!”

叶赫那拉氏看着精明,但实际上跟乾隆有一样的缺点,那就是从未真正在最底层和第一线见识过。

她已经在极力想象莫子布境况,觉得只给一成,莫子布肯定也干不成什么大事。

但实际上,莫子布的心理底线是一千石,甚至是八百石他也可以接受。

而两千石硝石听起来少,但也有二十四万斤。

在不缺硫磺的情况下,就算考虑到运输损耗、纯度和浪费等问题,也能做出二十几万斤火药了。

这足够莫子布进行一次几万人的决战还有富余,而且北郑已经在事实上被打垮了,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火药。

这些,是给未来清兵南下用的。

广州,诏令到的很快,看到乾隆让自己去查河仙,李侍尧也长长松了口气。

这些年,他是一句河仙的好话都不敢说,就是怕乾隆误会。

而看到现在皇帝让他派人去查河仙,就知道基本上洗脱嫌疑了。

不过由于隔得近,李侍尧还是对莫子布有更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警惕,他把莫子布的老熟人李与隆找了过来。

“你直接去跟莫五说,要是还想好好挣钱,安安稳稳的当王,就不要打安南北河的主意。

想都不要想,他一个明香人,朝廷没讨伐他就不错了,别不知足。”

李与隆有些兴奋的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个任务没什么难度。

看着家奴这么兴奋,李侍尧也有些头疼,这老狗跟着莫子布可捞足了,不但有钱还有军功拿。

以至于李与隆已经在走路子抬旗了,只要抬旗成功,马上就外放做个四品官。

“老爷可是说认真的,你别漫不经心把事情搞砸了。”

不过到底是从小跟自己一起长大的,伺候自己三十多年了,李侍尧也不好把话说重。

李与隆见李侍尧这态度,立刻就把脸放严肃了,“老爷放心,见了莫五,我一定让他当面发誓不进北河。”

福建福州,闽浙总督驻地。

钟音看了看乾隆的上谕,漫不经心的甩了甩手。

派人去北河查,哼,有什么好查的!

查他这些年是怎么和河仙莫五来往的吗?

这些年,乾隆一味追要河仙动向,而钟音根本拿不出来。

最后还是在蔡新之子和林乔荫的牵线搭桥下,钟音跟莫子布达成了协议。

河仙每过一段时间,就把动向和情况发一份过来,钟音直接选择性的抄录,然后发给乾隆交差。

不然还能怎么办?

而且钟音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区区蕞尔小番,远在南洋能翻出什么浪,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重视?

这位闽浙总督大人想了想,还是先派人去河仙吧,再让河仙搞一份北河的情况发回来交差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