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97章 意外的大鱼(二合一)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97章 意外的大鱼(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297章意外的大鱼(二合一)(第1/2页)

顺化的京汉高门对于莫子布来说,就是一盆美味的水煮鱼。

虽然鱼肉里面会有刺,生姜刺客偶尔会鱼目混珠骗过你,不小心吃到一口花椒更会嘴巴发麻。

但剔除这些小小缺点后,它仍然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甚至有这些缺点,也不妨碍它的价值。

所以陈太理被逼着回去清理门户的时候,不但顺化左卫和中卫的卫所军去了,莫子布还让负责管理卫所军的兵部专门派右侍郎武长竹去督军。

就是怕左卫和中卫的官兵们做的太过火,把不应该扩大的矛盾扩大化了。

此时的兴唐王国中,兵权是分成了三部分的,卫所军这样形同预备役的屯垦兵由兵部管理。

嘉定镇、唐山镇这样的国家支柱武力,基本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加了近卫称号的绝对精锐,则是由内司的参谋军官处负责调遣。

看起来好像有些令出多门,容易造成各军之间配合不到位甚至互相敌视的情况,但实际上这些权力都捏在莫子布自己手中。

兵部管着的屯垦兵是莫子布亲自安置的,其中好多都是退下来的有功之臣,他们大部分人的土地、房屋,完全都是以大王赏赐的名义交付的。

因此这些人对于莫子布,那是五体投地一般的崇拜,有他们在,别说地方上有人造反,就是有人说了莫子布一句坏话,他们都要冲上去给人两巴掌。

五军都督府就更不用说了,堂堂一个五军都督府,但是却连一个都督都没有,最高的官职就是几个佥事,且独立对莫子布负责,所以这就是一个大都督府,莫大王就是那个大都督。

至于内司的参谋军官处,基本等同于一个弱化版的枢密院,直接由莫子布指挥,近卫军两团两营从军饷到赏赐,都是莫子布自己掏腰包,这就是他的私人武装。

之所以要搞得这么复杂,除了莫子布麾下人多且成分复杂,需要分散方便控制以外,最主要还是收入的问题。

兴唐王国的财政收入太少了,莫子布又不能直接把自己的产业充公,于是就只能把最精锐的部队转化成私兵,以王室的财产,来养最精锐的部队。

而说到钱,兵部右侍郎,边和伯武长竹看了看直接被抄家,男女老少哭嚎着被锁拿出来的顺化京汉高门摇了摇头。

真是何苦来哉,也太没眼力劲了,把洪武皇帝这号子的狠人当成孝宗弘治皇帝这样的老好人来欺负,你不死谁死。

“世叔,你这完全不够啊,才交出来两千斤紫铜,五千斤黄铜,要是这样的话,小侄我可没法在大王那里帮你脱罪咯。”

被擒到武长竹面前的甘露社李家族长听到武长竹这么说,顿时睚眦欲裂的嘶吼了出来。

“寻常一贯钱不过七八斤,两千斤紫铜就是全部用来铸钱也有近三百贯。

何况这是紫铜,一贯钱中最多加个二三两调调色,两千斤紫铜足足可铸数万贯钱。

我甘露李氏乃是李朝太宗苗裔,家族数百年积累方有这点积蓄,你们全拿走了还不知足,我看是存心要我们李家的命!”

武长缵十分无语的冷笑一声,“世兄明算倒是学的挺好,铸钱的门道更是信口拈来,如此聪明才智,用错地方咯,若是能多研习圣人大道,知道忠君爱国,哪会有今日!”

“刘佥事,这就得麻烦你们了,如今国家初立,各处都要用钱。”

被武长瓒称作刘佥事的男子咧着嘴嘿嘿一笑,只是这个笑容比哭还难看,怎么看,怎么渗人。

“爵爷放心,来的时候,按察使梁大人就吩咐过,让我们提刑按察司的吏员拿出百分百的手段来,保管没有撬不开的嘴巴。”

李家族长猛地一抖,绝望的看向了武长竹身边的陈太理长子陈太兴。

在兴唐的官场上,人人都知道驸马都尉、银川侯李献文的来历。据说他家有李闯传下来的祖传夹棍,乃是地狱鬼差所赠,往手上一夹,能把人痛的三魂七魄都离体。

而如今的归(仁)顺(化)二道提刑按察使就是李献文的妹夫梁文英,他与李献文一样,祖上皆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闯贼。

“仁弟!”想到这些,李家族长痛苦的朝陈太兴嘶吼了一声,怀着万千期盼的看着他。

陈太兴面色苍白,李家跟他们陈家,可是好几代人的姻亲啊!

但是,他们的胆子太大了,竟然敢组织商队绕过灵溪长墙去跟北河乂安的人联络,据说还有输送军械到北边的罪证,属于肯定全家死光光的那种。

“李兄,国法森严,无论谁干犯国法,都是要以律严惩的。”陈太兴努力绷着脸,缓慢又苦涩的说道:

“我们陈家也是一样,兄长还是早点交代吧,我尽力向王上求情,给李家留个后。”

“陈太兴,你这忘八东西,你出卖我们,你们陈家出卖我们,你记着,我们李家没了,陈家也落不到好的,莫五这狗贼不会放过你们的。”

陈太兴本来没什么,但听到出卖两个字,脸上却出现了奇怪的表情。但很快就消失了。

“丢你老母!”几个士兵听到李家族长骂莫子布,拿起包了铁皮的短棍,对着他的嘴巴就是一顿猛抽,只打的满嘴鲜血,牙齿飞落,妻儿子女一阵阵惊恐的大哭。

陈太兴不忍再看,他刚要转过身去,就看见边和伯武长竹,自己的女婿顺化中卫千户李卓,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陈太兴吸了口气,硬生生止住了转身的动作,目送着已经被打断双腿,由两个士兵拖着向远方去的李家族长。

“世兄不必怜悯这样的蠢材,读了几十年圣贤书,心中却没有半点家国天下,还看不清形势,有什么资格称为高门。”

武长竹终究还是属于京汉高门的一员,看到陈太兴这样,怕他也搞不清形势,于是低声劝解。

“伯爷说的没错,外父大人,王上英明神武,是天命的真主,未来是要一统南北的,咱们这些人,都要跟着鸡犬升天了。

现在剔除了李家这样的蠢货,才能好好辅佐王上成千秋伟业。”

听到李卓叫自己外父,陈太兴一万个不适应。

他的次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又兼贤良淑德,本想嫁一高门,但没想到却要嫁给一个矮壮的上岸海盗,真是.。

“我自然省得,陈家也都是知道家国天下的。”心里虽然不舒服,但陈太兴知道这个强塞过来的女婿说的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很明白,莫大王没有要把他们赶尽杀绝的意思。

只不过以往那种一家几百甚至上千口人聚居在一起,阡陌连片,控制几千上万佃农的人身,使得乡间只知大户,不知大王的日子不可能再有就是了。

而整个顺化的京汉高门是涵盖非常广的,其中有李家这样胆大包天不知死活的,也肯定有走错了棋但转弯转的非常快的。

蓬山陶氏就是这样的,家主陶维德虽然被士兵押着,妻儿子女都被锁拿在庄园里,随时准备像李家那样全家下狱,但他并没有慌乱。

“武氏子,你们这些南八营的倒是好命,得了从龙之功还能保有食地。”

陶维德身材高瘦,穿着一件葛布长袍,浑身尘土,颧骨高突,头发也只是胡乱束了一下,看起来不像是个京汉高门的家主,而更像是个老农。

他被士兵推搡着往这边走了几步,就看到了一脸难受的陈太兴,陶维德叹息一声。

“你父亲不容易啊,咱们这一代人被张褔峦害了不少,有能力的都死了,剩下就没几个出挑的了,只能让他老人家年近古稀还要硬挺着。”

“看到先生,我就知道忠良公的风范尚在,只是为何也一叶障目呢?”

李家的族长武长缵可以随便羞辱,因为李家的高门不过是靠着血脉和巧取豪夺弄来的。

陶家则不一样,他们祖上陶维慈是南阮的开国谋主,此人出身倡优之家,硬是靠着才华坐上了阮氏第一谋主的位置。

其在朝能国富民强,挫败强敌,在野是著名诗人和戏曲家。擅写诗词歌赋,著得了兵法策论,名声响彻安南南北,有安南诸葛亮之称。

他传下来的蓬山陶氏,是靠功勋和做学问保持住高门身份的,在安南南北都有些名声。

是以武长竹丝毫不给李家面子,但面对陶维德,还是要恭敬一些。

听到武长竹的疑问,陶维德掸了掸身上的破旧葛布衣服,苦笑一声。

“子孙无能啊,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干,家里几百上千口人开销颇大,四处都要用钱维持。

且铸私钱这事,咱们干了几十年了,谁能料到雷霆变幻莫测呢。”

武长竹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陶家这是缺了在上层活动的族人,导致没法看清最上面的政策而栽进坑里面了。

“既然是陶公问我,晚生后辈那就直言了,陶家几百口人世居一处,子弟中知书、知兵者不知凡几,进可把持朝政,退则虎踞一方,这对国家,对陶家都不是好事。

分家吧,去西婆罗洲,去那里屯垦,文华长房留在顺化效命朝廷,偏房支脉去西婆罗洲生根发芽。

把顺化的大部分土地都交出来,换取西婆罗洲一部分庄园熟地和大片生地,只要陶公愿意,后辈这就去求大王,总要给陶家安排的妥当一点。”

陶维德脸色灰白,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武长竹坚定的摇了摇头,“就是这个办法,陶公也要纳个投名状,不然后辈可不敢去王上那里求情。

陶公,不要犹豫了,西婆罗洲虽然苦一点,难免要折损一点丁口,但只要坚持下来了,日后就是世袭的县令甚至太守了。

而留在顺化的,只要愿意出山,大王也还是要重用的。”

陈太兴看了陶维德一眼,突然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大王近日多与家翁谈及莫朝之事,言及王气风水。

曰:

中兴朝权柄皆操于下,王室如同豢养的豚犬,庄宗来历不明,身世多有诡谲莫测之处,如何能承天命称中兴。”

黎利开创的这个后黎朝,国祚实际上是被莫登庸直接给打断了的,在事实上已经灭国。

但后来南阮的祖先阮淦与继承者女婿北郑初代目郑检,打着兴复后黎朝的名义把莫登庸的莫朝干翻,又夺回了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7章意外的大鱼(二合一)(第2/2页)

当时阮淦和郑检拥护的黎朝庄宗大王黎宁,就成了黎朝的中兴之主,为了与之前区分,自黎宁后,后黎朝就被称为了中兴朝。

也就是说,黎朝自中兴开始,国王就没有任何一点权力,完全是傀儡。

且中兴的庄宗黎宁身上还有一个大BUG,那就是按照越南自己的记载,庄宗黎宁的父亲昭宗黎椅只比他大九岁。

算上十月怀胎,这要是是真的,那就是黎椅八岁就有生育能力了,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安南民间一直认为中兴的庄宗黎宁是阮淦用儿子假冒的,后黎朝的宗室早就断绝了。

陶维德听完,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因为莫子布的这个表态,代表着这位兴唐大王未来进了东京后,不会像郑阮两家这样继续玩幕府僭主政治。

而是要自开一朝,所以要提前布局,在文化上动摇中兴朝的法理。

“贤弟,为何不早说!”震惊过后,陶维德就有些咬牙切齿了,因为要干这样的事,必须要他们这些高门才行。

早知道莫大王有这样的野心和**,有这么重要的地方用得着他们,谁他妈还在乡野间跟老鼠一样铸私钱啊!

这可是为新朝奠定法理的超级大功,足够子孙后辈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

而听了陶维德的责问,陈太兴有些兴奋又有些痛苦的一笑,“太祖大王是驱逐大明驻军而建这份基业的。

要推翻他后嗣的法理,寻常庸主可做不来这事,我们陈家也是最近才准备出手的。”

在此时的安南,黎利起兵掀翻大明的直接统治,是属于最高级的政治正确。

这也是莫登庸为了稳住地盘,举安南国内附之后,反而更难维持统治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动黎中兴朝的法理,是一件非常冒险,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事情。

这自然就不可能上边给点好处就主动去做,你还得看看要搞事的人,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才好决定是不是下注。

“太公好好厉害的心机!”陶维德沉默半晌,一股寒意从心底直冲头顶。

难怪陈太理做了次辅协理大学士后,没有半点压制、规整顺化高门的动作,原来就是在这等着呢。

顺化这直接控制几十万,间接影响上百万人口的高门,已经盘踞在此百多年了,连张褔峦实际上都属于这个圈子。

历来阮主对他们都只能哄着,非真正的雄主狠人,是没那个狠劲,也没那个能力来犁庭扫穴整治的。

陈太理放纵下面的京汉高门作死,就是要看莫子布敢不敢收拾这些人,如果莫子布连顺化高门都收拾不了,那就别提挑落黎朝法理的事了。

只有莫子布显现出一个真正雄主的本事,陈太理才会压上香茶陈家一千三百口的性命,来为莫大王办这个事。

现在试出来了,陈家立刻就决定开始下注,配合莫子布拿下京汉高门就是他们献上的投名状。

而以武家为首的南大营高门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投名状顺化朝廷还在的时候,就已经交了。

“香云阮家要起事,他们已经联络了十几家人,凑了数千佃农丁壮,有火铳数百杆,老旧大炮十余门,还招募了一批上人生番,估计有三四千人。

具体时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很多人潜入了顺化,只等左中右三卫的兵到处去平乱,顺化兵力空虚之后,就会立刻起事拿下武库,号召所有高门起来,共诛北人!”

此时的安南京汉高门还没有像北边的满清儒生那样,完全丧失夏君夷民的教化功能。

这些安南高门手底下大多有自己的武装,家族高层多多少少也还懂点军事,直系丁壮学文的同时也还要学武,因此还有点战斗力。

武长竹大喜,有人在顺化西边的香云社密谋他是知道的,但还不知道是谋划的什么,以何人为主,现在有了陶维德的情报,马上就是大功一件到手了。

他冷哼一声,“蚍蜉撼树不知死活,不说别的,单就顺化三卫他们也打不过。”

“他们能成!”陶维德摇了摇头说道:“三卫在顺化周围不过两千余人,而哪怕只动用一半的高门,也有数十万人。

这些天,阮家他们一直在散布三卫官兵是外人,是来抢地的谣言,且三卫军中确有官兵耀武扬威甚至欺男霸女之事发生。

只要声势造起来,把怒火激出来,三千人根本挡不住几十万以为自己在保住家业,保护妻女的农夫。

大王始终是明香人,是北人,还没有完全成为南人。”

“不,我看他们根本就没指望能成事,他们想的只有杀了三卫兵,烧了顺化城。

在这些人看来,大王不可怕,可怕的只有我们这些三卫兵,因为只有我们是真的在挖他们的根基,没了三卫兵,大王的力量,就永远深入不到最底层去。”

中卫千户李卓眼中射出了愤怒的火焰,他只听陶维德分析,就敏锐猜到了这些高门的心思。

武长竹此时也反应过来了,“原来如此,兴唐幅员辽阔,大王本就缺人,顺化三卫这三千官兵已经是砸锅卖铁抽调出来的,没了这三千,就控制不住顺化周围了。

到时候就算大军来血洗,他们还可以退到上人的地盘甚至北河去,而越血洗,仇恨就越深,还是不能实控,除非大王愿意把顺化这百万人杀光。”

这就是现实,在香云阮家这样的高门看来,莫子布把人杀光,顺化就不值钱了。

若是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在已经不可能短时间控制顺化后,很可能会选择与他们妥协。

“他们一定还跟北河有联系,不然不会这么激进,陶兄,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宗室中是不是还有人在?”

武长竹和李卓不太了解这些人,但陈太兴就很清楚了,毕竟陈家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是宗室昇,他没有死,被黄廷宝带到了北河。”陶维德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照实说了,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陶家的投名状。

交了这个投名状,他就可以跟陈家和武家一起来做挑动黎中兴朝天命这事了。

“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瞒着我们陈家!”陈太兴愤怒的低吼一声。

宗室昇叫做阮褔昇,是上上一代阮主武王阮福阔的第十八子,上一代阮主阮褔淳的弟弟,今年十二岁。

“仁德王还没入顺化,就到你们家去拜访了,他们自然要瞒着你们。”陶维德苦笑着回答到。

感情谁都不是什么好人,陈家把其他高门当试金石,其他高门就瞒着陈家在下面憋大招。

会安,莫子布接到武长竹亲自赶来报告的消息,立刻就被吓了一大跳。

他是想钓鱼来着,但没想要钓一条鳄鱼啊!

武长竹看莫子布在思考,他还以为莫子布是在担忧是否走漏风声了,因此赶紧低声说道:

“王上请放心,臣已经让从兄假扮在顺化,对外就称感染了风寒,要静养一两天,而臣自己是藏在运碳车中出来的,绝对没人知道。”

说着,武长竹还故意伸了伸手,好让莫子布看到他手上、衣袖上乃至整个青袍上的木炭黑粉。

“士衡心细如发,又立一大功了,不过为了保险,你还要尽快赶回顺化,当做无事发生。”

莫子布非常赞赏,不管武长竹做的这个有没有用,他能做,就证明他是有这个警惕性的。

“你回去之后,立刻大张声势的把陶维德下狱,然后直接抄了陶维德的家。

另外还务必摆出一副南八营高门小人得志的模样,让人以为是你心胸狭窄陶维德才遭难,千万不要引起那些人的警惕。”

为我莫大王效命就是这么苦逼,武长竹刚到会安不久,立刻又要准备回去了。

陶维德纳了投名状都不够,还得上演一出苦肉计。

等武长竹离开之后,莫子布开始快速思考了起来。

本来他没准备把顺化高门惩治的太狠,毕竟影响太广,他是准备分几步慢慢消灭的。

但现在敌人已经主动跳出来,且跳到了一个这样的高度,那就没必要姑息了。

而且莫子布还想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足足布置了八个月,还让林通牵头,形同的锦衣卫的内司安全处都去侦查了。

结果铸私钱倒是摸的七七八八,但香云阮家要搞事的消息,却完全没摸到。

这足以证明,他现在的力量确实不能深入到最基层去。

铸私钱的事能搞清楚,很可能是这些家伙真的在心里觉得铸私钱不算多大的罪过,因为他们已经干了几十年了。

但莫子布这次的‘不讲道理’,却无意中实现了搂草打兔子的效果。

因为与香云阮家密谋的这些家伙,很多也在铸私钱,如果他们现在不起来动手,那搞不好有人因为铸私钱的事被抓,憋不住就会把事情给抖落出来,所以他们绷不住了,就准备提前搞事。

想到这,莫子布把身边的侍从参赞郑锦水找了过来,“你现在马上去顺州城,直接去找顺州镇守陈光耀,让他带兵去顺化,按名单锁拿,一个都不要放过。”

“那些铸私钱的呢,是否还按原计划抓捕?”郑锦水知道事情重大,因为作为天使去调动陈光耀这种大将,一般都是裴长武他们的去。

现在让他郑锦水这么个毛头小子去,显然是要掩人耳目,不让敌人起疑心。

“抓,但是不能现在抓,也不能严惩了。”莫子布叹了口气,这份主要对手又变化了,铸私钱跟造反一比,压根不算什么。

只要这些铸私钱的没参与香云阮家的密谋,那就网开一面吧,不然打击面就太广了。

有件事顺化高门还真没说错,莫子布现在人少,还要进北河,还没有把顺化折腾成一片白地的资本。

更关键的是,阮褔昇被黄廷宝和阮文惠给带去了北河。

那么可以想象,下一次战事再起,北河的郑主就会披上黎朝的政治正确大旗,打着护送阮褔昇回来继位的幌子,挑动人心大战了。

所以,现在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