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42章 就你?你也配姓李!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42章 就你?你也配姓李!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342章就你?你也配姓李!(第1/2页)

东京,山西州,广威县,顺河乡。

阮庄身着绿色官服,在三十来个士兵的护卫下,正于高台,疾言厉色的怒喷几个被绑起来的家伙。

“尔祖黎银,乃是逆贼黎利的帮凶,尔等十几代人,食顺河村的民脂民膏,刮地三尺犹不知足。

今日仁德大王拨乱反正,就是你们的死期了,速速交代,还能有个全尸。”

被骂的几人,都是顺河乡大户黎氏的子弟,他们黎家五个房,都居住在顺河村,田地占了顺河村的六成以上。

自莫大王进了北河,他们就注定要完蛋,因为他们祖宗黎银,正是黎利的九十三开国功臣之一,还是黎利的远房堂弟。

下面的百姓,个个兴奋的不行,他们不太听得懂阮庄说的是什么,但他们都明白两件事。

一是黎利不是好人,跟他沾上了准没好事。

二是,等上面的知县老爷骂完了,他们就可以分黎家兄弟的田地了。

因此只等阮庄话音刚落,下面的百姓就开始起哄,跟着大骂黎利,又大骂黎氏兄弟,把自己平日受的欺压,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甚至有人跑上去拳脚相加,以报昔日被黎氏兄弟欺负过的仇。

阮庄看了看左边,顺河乡的乡老是一个跟他同科的寒门学子,只是没有中进士,是靠着投书给大王,随后被委任为乡老的。

在乡老身后,还有俩个面露兴奋之色的人,这也是从寒门中选出来的,将来这里担任村正。

莫子布自然不会把黎氏兄弟的田,完全均分给下面的百姓,这四千多亩地,需要先养出三个村正。

村正一户直接均田二百亩,让他们成为乡村中的首领,其余的才会分给村民,当做施恩。

“赵乡老,先请这三个村正演武考核吧。”阮庄把手一挥说道。

赵乡老满脸笑容的答应了,立刻,一个本地推举出来有名望的壮汉,外加两个朝廷指派的寒门子,就来到了乡中集市的平坝上。

本地村正是个壮汉,双手一提,直接各举起了一个三十斤的石锁,随后吐气开声,把这石锁当做武器,嗷嗷叫着练了半分钟,使得围观百姓一阵阵喝彩。

另外两个朝廷指派的村正也不示弱,一人使火铳,一分钟三发,八十米外,三发全部上靶。

一人擅使长矛,大喝一声,枪出如龙,只在远处看,就觉得势不可挡。

村民们被惊的连连后退,眼睛里露出了畏惧的神色,乡野中,权力的游戏就是这么简单,谁厉害,敢打敢杀,那别人就会服你。

演武完毕,见这三人立了威,镇住了百姓,阮庄立刻宣布通过,然后细心嘱咐赵乡老和三人说道:

“从今日起,尔三人就和赵乡老乃至本官一样,乃是大王恩赐下的官将了。

是以,大王要求的,所有人必须到私塾学三百千,懂汉越音,知道祖宗是从哪来,知道自己跟芒人、占婆奴有什么区别的重担,就落到你们肩上了,务必牢记,不可出半点差错。”

现在的安南,基本下层百姓早就开始说交趾土话了,这不是短时间能纠正过来的,就算要纠正,短时间也没那么多钱来搞这事,基层基础教育可是很花钱的。

所以莫子布就采取了折中方案,当官的,哪怕是村正这一级,你必须得会,不然这二百亩的田就不给你。

至于最下面的百姓,则采取熟读三百千的政策,而且这三百千不会要求他们识字,只要求他们能读音就行。

暂时这样潜移默化,真正要传播汉越音,还要靠下一代的孩子。

随后,在万众欢呼声中,阮庄宣布了黎氏兄弟的罪过,并且开始均分他们的财产,下面的百姓欣喜若狂,直接上来一顿暴打,把黎氏兄弟打的嗷嗷惨叫。

至于他们的家产,三个村正一人二百亩,其余按人头均分了下去,差不多每人能得到二亩多三亩地左右。

别看不多,但这是在红河平原,雨热同期,灌溉便利,一年三熟,一家五口人十四五亩地,日子已经能过的非常不错了。

至于其他的东西,从房屋到家具、农具,甚至稻杆和柴火,都被均分了下去。

而黎氏兄弟,先会被填充到军中做苦力,等毫无希望的未来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把他们的意志完全压垮之后,如果没死的话,才会安排到安戴地区去屯垦。

因为你直接让他们去屯垦,这些人心中一定极为怨恨,去了也要坏事。

但是让他们真正在地狱走一遭后再赦免,绝大部分会被这绝处逢生的巨大惊喜冲掉任何的不满和怨恨,就算心里还有,也大多不会再敢表现出来,这就是人性。

太原府,大慈县,安庆乡。

这里位于红河平原北边,再往北走一点,就还是与高平相接的童山山脉了,因此极为重要,也是莫子布重点关注的编户齐民重地。

“逮住他,逮住这占婆奴崽子!”一声声怒吼在一片坡地上响起,二三十个农夫手持棍棒、粪叉和猎弓,带着自家的恶犬咆哮着狂追。

而他们追击的目标,是一个身材十分雄壮的壮汉,看样子只有十**岁,但是身材比追他的农夫大了一圈。

一条猎狗扑过来,一口咬在壮汉的小腿上,壮汉惨叫一声,一回身,单手把这狗掐住脖子提起来,然后重重摔在旁边的石头上。

太过激进的猎犬嗷的一声,直接被摔的脑浆迸裂,可见这一摔,力气得有多大。

但是,壮汉被这么一耽搁,立刻就被后面的农夫追上了,眼见跑不掉,他大吼一声,反而朝农夫们扑了过去。

这些农夫又矮又瘦,战斗力还是差了些,一个不小心被壮汉捡了一根大棒,反而把他们二十来人打的连连后退。

“占婆奴休得猖狂,你汉家爷爷来了!”一声大吼,一个得了二百亩地的村正提着梭镖奔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2章就你?你也配姓李!(第2/2页)

两人的战斗力旗鼓相当,或者说,平常状态一挑一的话,村正应该打不过这壮汉。

只不过壮汉刚才被追一路狂奔,已经丧失了太多的体力,小腿又被狗咬了一口,还在库库流血。

村正又有村民呐喊助威,因此没斗几个回合,壮汉就被村正给打翻在了地上。

随后村民们一拥而上,把这壮汉捆了个结结实实,许多小孩子也涌了过来,不停把土块往壮汉头上砸,嘴里还又唱又跳的喊着。

‘打死你个占婆奴,打死你个占婆奴!’

壮汉被打的满身死伤,嘴里还在兀自反驳,“老子不是占婆奴,老子不是占婆奴,是你们这些狗东西害我!

老子要去东京找大王伸冤,老子不是占婆奴,我阿爸说过,我们家是陇西李氏,是北面南下的高门大姓,跟唐皇有血缘的陇西李氏!”

“你?就你!”一个长脸村民听了,倒转手里的柴刀,一刀把就打在了壮汉的嘴上,打的他嘴唇一片血肉模糊,高高肿起,说不话来了。

“就你这样的,也配姓李?老子这官家认证的李氏汉人都不敢说是陇西李氏,你是怎么敢的!”

“就是,他肯定是跟着黎利从南边来的占婆奴,不然祖宗怎么会得黎利的看中。”

“对,这些人太坏了,用芒奴和占婆奴的种来给咱汉人当老爷,还挑拨我们跟北人打斗,太坏了!”

“听说大王很快就要收复两广了,到时候广州来的松江布,白糖,陶碗,铁锅就会大平价了,人人都买得起。”

“是咧,是咧!到时候咱们和两广的北佬就是一家人了,他们总不好还高价卖我们,只要弄到一口铁锅,就不用再使皮锅煮饭了。”

一群村民兴高采烈的谈论着,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话说,中原历代王朝有一点还是做得比较狠的,那就是收不回安南后,就严格限制各种技术和关键矿产品往安南传。

以至于到了现在,富庶的红河平原只是粮食够吃,但冶炼,制茶,织布,制糖、陶瓷工业都还非常落后,完全不能供给百姓平日生活需要。

而能跟安南做贸易的商人又往往用天价来保证自己一本万利,唯一靠朝贡能搞来的便宜货,基本只够上层享用,下层想都别想。

以至于寻常百姓家一口铁锅都是极为珍贵的,大部分还在用皮锅,吃饭的碗钵等东西都没多少,白糖和上好的松江布,简直就是普通百姓的顶奢。

而莫子布也借着这个计划,大肆宣传打回去之后,北河的百姓都能买到平价的广东商品,着实吸引了很多贫苦百姓的畅想。

而这样的事情,在莫子布控制的北河上上下下都在发生着。

此时的北河,除开不在莫子布手里的高平,谅山,以及西北靠近云南一带的少民聚居地之外,人口竟然只有三百多万。

要知道红河平原这样的好地方,真要养的话,哪怕就是以现在的农业水平,一千万人绝对不多,所以根本不缺地,没有熟田也可以让百姓去开垦以前高门留着不让他们开垦的地。

现在掀翻了七成的高门,又消灭了站总人口两成的大地主之后,每个人都得了好处。

原本黎利几百年得来的威望,似乎在一瞬间就被雨打风吹去了,对于底层人来说,吃饱穿暖才是永恒的主题。

十月初,莫子布再次宣布了几项极为震撼人心的仁政。

首先,我莫大王宣布,只要每户农户中有一人能背诵三百千,他就赦免这家人以前所有的积欠,不管是欠高门的利钱,还是欠朝廷的税款。

其次,莫子布宣布将从后年开始,由朝廷拨款在北河无偿兴修水利工程,在北河这种水网密集纵横的地方,水利工程是比天还大的事。

而莫子布巧妙的设在后年,就是为了争取人心。

你想这些北河百姓知道后年就要修水利了,一定是极为期待的,可是这时候,满清突然出兵,打乱了这一进程,他们该有多么的愤怒。

这种被坏了好事的愤怒中,谁还记得什么黎氏,什么郑主,一个个肯定急着帮莫子布打退满清,好让莫大王承诺的兴修水利落到实处。

最后,莫子布宣布要在民户中额外征收向学税,收的不多,一户也就是每年五十斤粮食。

这税收了用来干什么呢,用来在每个乡设立一个私塾,让每个乡挑选几十个有能力的孩童,开始学汉越音。

这在后世是义务教育,但在此时,那就是后备官员培训学校了,因为只有会汉越音的,才有资格当官。

这个税一收,每家农户都觉得自己每年出五十斤粮食给别人孩子铺路,心里一定无比难受。

相信在这种心情下,一定会大大促进农夫们让孩子学学汉越音,来占别人便宜的热情。

现在超过二十五岁的北河农夫,莫子布不指望他们了,他们已经学不进去汉越音了,但是下一代,还是可以抢救抢救的。

这三条一宣布,莫子布在东京的王宫,似乎都能听见百姓们的欢呼,人心正飞速朝着我莫大王这边而来。

当然,还是有很多被莫大王政策迫害的高门和大地主悄悄跑到谅山投靠了阮文惠。

在编户齐民中,下面的官吏素质良莠不齐,也搞出了很多冤假错案和偏袒亲属,乃至贪污自肥。

但大方向还是不错的,而在这个时代,你也只能要求一个大致没问题。

当然其实呢,我莫大王还有很多手段可以用,但现在没时间了,稳住北河的人心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应对满清的干涉了,这才是决定兴唐王国未来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