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46章 广州:我是哥谭但没有小丑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46章 广州:我是哥谭但没有小丑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346章广州:我是哥谭但没有小丑(第1/2页)

广东,确切的说,是珠江三角洲所在,以广州为主的广义广府地盘,在清代,一直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

或许,我们可以叫它为满清的哥谭市。

这里有最复杂的民系,广府人,客家人,粤西闽南系,粤东潮汕人,从闽南流串过来搵食的漳泉片闽南人,水面上起伏的疍家海盗。

还有从西江来的夹杂了大量壮人的梧州佬。顺着北江下来,吃辣吃的广府人胆战心惊的韶州客家土匪。

四面八方,三教九流,最终都顺着发达的水系,汇入到了以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地区。

只看这些复杂的人口来源,你就知道,这样一个地方,在官府看不到的下面,该是一番怎样的龙争虎斗,它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哥谭市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而偏偏,另一个成为哥谭市的条件广州也有,那就是有钱。

广州有多有钱呢,这么说吧,满清没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时候,广州的对外贸易就占了全国的一半左右。

满清指定十三行之后,广州占了全国合法对外贸易的九成九,走私的七成以上。

共和国时期的珠三角很厉害,但还有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跟他竞争,甚至可以说,珠三角还有点打不过长三角。

但是现在呢,相当于北上广深都挤在珠三角这么个小地方,可想而知这里的钱得多到什么地步。

这哪怕满清上层利用十三行吃下去了最少六成的利润,但剩下来的这些,依然能让广州成为天下间财富最为集中的地方。

还可以这么说,在经历了满清上层贵族,汉族中下层官吏,十三行白手套,十三行白手套的白手套等等层层分享之后,留给下层百姓的,在此时,仍然可以让他们勉强糊口。

这也是五马六道的人,都不约而同到广州左近讨生活的原因,在广州打工十天,比在家乡种一个月地都强。

但同时,这种可以勉强糊口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又是极为痛苦的。

因为在广州这个花花世界,他们看到了在家乡做梦都做不到的奢华场面,这种极致的奢华再与他们的现实一对比,就是极致的痛苦了。

而在此时,能万里迢迢去外地讨生活的,都不会是什么老实善良之辈,因为老实善良的,基本都困在家乡穷的快死了。

在如此恐怖的贫富差距下,这么多不安分的人来到广州,注定会是个大问题,他们很快找到了另一条生路,那就是结社打劫。

同时,满清官府的治理能力低下,又为打劫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平日做工,闲时抢劫,简直就是许多外乡人的基操。

更让人无语的是,在珠三角这么个小地方,挤了北上广深,因此原生的本地人,以及某些头脑灵活的家伙,还是很容易致富的。

这些相对有钱,但又没多少自保能力的,简直就是最好的抢劫对象,抢上一把就能当打工几个月,官府还大概率抓不到你,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广州左近,一百年前就开始出现大量歃血为盟的凶徒。

他们大多抱着‘起意商同纠伙,结拜弟兄,分往各乡抢窃,’或‘出外无人照应,希图博众抢劫,遇事互相帮助’这种很‘朴素’的想法。

可是这种结拜抢劫有个问题,那就是没什么约束力。

大家都在广州附近打工搵食,今天你跟我约为兄弟,明天跟那个人结拜盟誓,就很可能会来黑吃黑我,后天你被官府逮住,也可能立刻就会把我供出来。

这风险和收益,也太不成正比了。

这时候,就有很多聪明人想到了一个‘小妙招’。

在闽粤沿海,原本有许多陈永华奉国姓成功之命建立的洪门、汉留、天地会等秘密结社反清会党。

他们在经历满清一百多年统治后,组织逐渐崩散,后人很多落魄。

这些后人没了祖宗那样矢志复国的坚持,也守不住这些秘密,于是导致汉留和天地会很多组织形式,入会盟誓仪式,流散到了民间。

这些江湖好汉中的聪明人,就利用底层江湖人大多不识字的特点,在结拜的时候哄骗自己的义兄义弟,按照汉留天地会的仪式来结拜。

比如历史上嘉庆年间,阳江人仇大钦集十一人在沦水墟观音庙结拜,他用旧日汉留会义士后裔,福建漳州人何其昌送给他的天地会盟书为凭。

仇大钦在盟书上填名改换首尾,加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恢复明祚等盟词。

这些江湖好汉基本大字不识一个,更别提明祚这种高级词汇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这是什么意思。

而等盟誓完毕,仇大钦这些盟兄弟跟他到处抢劫,获得大笔金银后,仇大钦才支使识字的心腹盟兄弟,假装发现了其中‘华点’告诉众人。

这一下,他的盟兄弟们才知道厉害,纷纷悔之莫及,但无可奈,只能认仇大钦为大佬,相约绝不相叛,稀里糊涂就成了反清义士。

后来事情败露,有人被抓后还向官府哭诉‘我们原不晓得天地会盟书,不过冀图纠约抢劫,然既已入会,悔也无及。’

同样这么操作的还有我莫大王的老乡,雷州府海康县人林添申。

这家伙结识了一个漳州陈姓人,此人祖先是天地会的成员,手里有一张天地会的表文,于是林添申如获至宝,开始用这个忽悠人结社入会。

入会中,有人看到反清复明字样吓的不轻,林添申反而宽慰说:

“如今天下结社,皆用此法约为兄弟,且此表文原系旧表,不过取大家同心协力之意,可以无碍。”

众人都汇聚到一起了,于是只能同意结社,嗯,你要不在这表上签字画押,那肯定会被当场捅死。

这一手,是真他妈的狠,得益于满清警惕汉人如同防贼一样的政策,只要在这反清复明的表文上签字画押,就完全被封死了退路。

搞到后来,直接就成了潜规则,凡是要盟誓约为兄弟,直接就用五色布做旗帜,左写反清复明,右写替天行道,不肯在五色旗上签字画押的,就是鞑子爪牙,要当场捅死。

更炸裂的是,在这股大潮的汹涌澎湃下,已经到了两人合伙做生意,也要搞五色旗或者在黄纸上写反清复明等语后各执一份,以示两人之约坚如磐石,绝不相背。

这他妈.,你不得不服两广福建人的脑洞,他们把反清复明这四个字,当成了契约来用。

这就是历史上天地会的来源众说纷纭的真正来原因,因为当初随陈永华创立洪门、汉留、天地会等的义士后人参与的少。

反而是被经济大潮猛烈冲刷的江湖好汉,用这种方式盟誓的多。

他们来源复杂,于是各自编纂出一个高大上的出处,以此打造人设,吸引更多细佬来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6章广州:我是哥谭但没有小丑(第2/2页)

好家伙,靠着黑社会党徒,反而把反清复明天地会真正给发扬光大了,以至于影响历史,孙国父都要靠他们跟满清干,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历史上到嘉庆中后期和道光年间,连广州各府县的衙役,各镇汛绿营的兵丁,乡间的中小地主,做生意的商人,你都要入天地会。

不然衙役上街收不到好处费,地主在乡间无人保证你安全,做生意的商人不入会,道上兄弟能一天来抢你十次八次。

二鸦之后,广州左近的生活条件直线下降,甚至到了街边卖菜的,打鱼的也要入会党的地步,官府根本管不过来。

而这个时空呢,嗯更加炸裂!

因为历史上没有我莫大王这么个人存在,天地会搞反清复明不过是在口嗨,别说组织了,连希望都看不到。

但这个时空,莫子布在南洋闹出的这好大事,满清高层感觉不是很强烈,但在闽粤沿海,简直就觉得我莫大王是神,真正意义上的神。

在粤西莫大王老家,请老爷的时候,打头第一个,一定是个戴着冕旒的年轻人,明显是按照我莫大王形象来臆造的。

现在到兴唐的华人差不多有五十万出头了,可以这么说,每个两广福建人中,一定至少有一个远房亲戚,在莫子布这边混饭吃。

而莫子布授权黄忠仝组建的洪门昆仑山堂,已经在事实上成了两广福建的天地会总堂。

从三年前的1772年开始,每年都有上百各地天地会小首领和得力党徒,坐着被莫子布控制的南海海盗大船到南洋来朝圣。

莫子布每次必定接待他们,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赏赐给他们金银珠宝,许以高官厚爵。

若是有人在大陆犯了事,除了忤逆不孝,欺凌弱小的,莫大王全部照单接收,哪怕你到了南洋摆烂躺平,莫大王也照样给你两餐干饭养着。

这BUFF真是迭满了,开始的时候,莫大王在两广福建沿海还只是天地会大龙头,南洋及时雨,天南小孟尝。

到了最近这一两年,海外天子的招牌,已经戴到他头上了。

而下层许多江湖好汉,不肯给人当牛马打工的年轻人,祖上有人死在满清手里的,祖上有田产被八旗霸占的,大量的按礼入了洪门昆仑山堂。

他们混迹各行各业,其中不乏衙门书吏,衙役、壮班快手,各行业黑社会打手,甚至绿营官兵。

依靠这些人,莫子布形成了极为庞大且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

这个情报网有多厉害呢,两年前黄忠仝让人在广州西街贡院杀了殿前安全处的叛徒叶宪壁,还把贡院一把火烧了以后,两广总督李侍尧和广东巡抚德保大怒,下令全城缉捕黄忠仝。

结果两年了,别说黄忠仝,就是负责刺杀的刘阿水都没抓到。

从此李侍尧就有点怂了,因为李侍尧这老狐狸知道,当下面的衙役和绿营大兵都抓不住人的时候,局面就很危险了。

这意味着下面的城狐社鼠车船店脚牙,已经全部被渗透。现在只有德保还在嗷嗷叫,到处张贴黄忠仝的通缉像。

广州府西北,顺德县,西山。

西山上有一座大庙,名叫西山庙,但供奉的却是关公。

这就跟昆仑山堂的需求对应上了,因此经过两年的整理,西山庙基本就成了昆仑山堂在明面上的总堂所在。

陈阿高腰间插着两把制作精良的手铳,手里拿着一把精钢腰刀,身着黑色劲装,头上头发稀疏,随意扎了个辫子应付一下。

这就是目前最时兴的江湖大豪标配,只凭这身打扮,走到哪,别人都得给三分面子。

“爱兄弟还是爱黄金?”

“爱兄弟!”

“有人爱黄金怎么办?”

“三刀六洞!”

“做汉人还是做奴才?”

“做汉人!”

“有人要给鞑子做奴才怎么办?”

“斩佢,斩佢!”

陈阿高刚进西山庙一会,就听到了里面起誓的声音,能到这里来起誓的,都是昆仑山堂的核心骨干了。

“原来是西江堂的梁三爷来了。”陈阿高大声笑道,远处那个矮壮的大汉他认识,是西江上游的悍匪。

这个所谓西江堂,原本就是西江上的水匪团伙,现在被昆仑山堂收编,成了重要的外围成员。

“果然都是好汉,啥时候梁三爷带着他们去会安给老豆看看,一定大大有赏!”

梁三爷当然也认识陈阿高,听到他捧场,笑得嘴都裂开了。

甚至连下面的细佬也认识陈阿高,两年前陈阿高的把兄弟林阿欲为了救他,直接在南海县县衙门口一铳打死了南海知县,把他从县衙大牢中救了出来。

这简直就是劫法场现实版,只要是在道上混的,哪个说起来都能讲个三天三夜。

这些刚刚起誓完毕的西江堂细佬们纷纷围了过来,“大佬高,老豆都在嘉西都赏你金矿了,你不做老爷还回来干什么?”

陈阿高嘿嘿一笑,“金矿是有,但没意思,天天往那一坐就等着收钱,除了吃就是吃,人都胖成猪了,这一身的功夫都浪费了,还是要回来干点事,活动活筋骨。”

众小弟被陈阿高这顿凡尔赛,给弄的两眼发光一脸羡慕。

梁三爷看着陈阿高哈哈一声,“我看阿高兄弟你不是想活动筋骨,你是想当官了!”

“哈哈哈哈!”陈阿高也哈哈一笑,“什么都瞒不过三爷,确实,老豆要跟鞑子开打了,我陈阿高得赶紧回来,看看能不能再立点功,以后老豆这海外天子成了真天子,我也做个总兵、参将啥的。”

说罢,陈阿高摸出一大块银子递给梁三爷的跟班,“这位兄弟拿着这银,带弟兄们去城里,一人一只深井烧鹅,我陈阿高请客。”

小弟们一阵欢呼,他们羡慕的看着出手阔绰的陈阿高,心里顿时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

而陈阿高则拉着梁三爷的手往里面走去,山长黄忠仝正好也在。

陈阿高看到黄忠仝,立刻就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绢布递给黄忠仝。

黄忠仝半跪接过绢布后,陈阿高才沉声说道:“大佬,老豆同意了,让咱就在广州城把广东巡抚德保给干掉!”

梁三爷大喜,赶紧上前,“龙头,这事交给我们西江堂来办,保证把德保这满狗斩成八段!”

黄忠仝淹摇了摇头,“杀德保这满狗的事,已经安排完毕,梁堂主我还另有重要任务,保证让你们西江堂立大功。”

黄忠仝说话的时候旁边一个黑衣人站了起来,梁三爷定睛一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人不是别人,竟然是番禺县的周典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