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51章 真有人甘愿当狗?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51章 真有人甘愿当狗?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351章真有人甘愿当狗?(第1/2页)

昏黄的油灯中缓缓跳跃着一颗黄豆大小的火光,昏暗的灯光,勉强照亮了这间还算宽广的大屋。

南海县赵班头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屋,他哐当一声扔掉手中的腰刀,喘息着坐到椅子上,拎起茶壶就是一阵猛灌。

妻子见他回来,赶紧在油灯上拨了两拨,使得屋内光亮更甚,随后端过来几碟小菜和一罐一直在炉火上温热的鲜肉粥。

“老爷还是要将息自己,这官家的事,哪有做得完的一天,没得累坏了也无人管,身体可是自己的。”妻子看见他累得不行,有些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妇人家家的你懂什么,头发长见识短,你不把官家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干,捕头这位置,难道就非得你来做。

你知不知道,下面多少人盯着这位置,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

赵捕头喝骂道,看样子心里的火气确实有些大,平日里在家,也不是个好说话的主。

果然,听到丈夫发怒,妻子瑟缩了一下,显得有点害怕。

但她终是放心不下,鼓起勇气劝道:“我听人说,那天地会的人可凶呢,谁要是给鞑子卖命,他们就要杀上门来。”

赵捕头心情本来就很郁闷,这一年多来,南海县可没少招事,先是知县在门口被乱党打死,还没结案,两个捕头直接就被流放到大小金川前线去了。

而现在,堂堂广东巡抚,一省封疆,还是上三旗的旗人死了,天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京城的万岁爷一怒之下,不知道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当然,赵捕头这么上心,还是因为他就是上次知县被杀的受益者。

没有原本两个捕头的充军大小金川,哪有他今日上位。

是以整个南海县衙,就属他赵捕头追捕乱党最为上心,此刻听到妻子这么说,还称朝廷为鞑子,当然会火冒三丈。

赵捕头一把将筷子甩在桌子上,震的碗碟一阵乱晃,筷子飞的老高,汤汤水水,泼了妻子一身一脸。

“遭瘟的,你少听那些街坊嚼舌根,以后再敢说一声鞑子,老子打死你。

告诉你,老子是兵,天地会那些人是贼,自古就是兵抓贼,没见过贼敢抓兵的。既然吃了皇粮,那就要为皇上办事!”

‘哐当!’

赵捕头大义凛然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门突然被踹开了,一股冷风夹杂着几片落叶,猛地吹了进来。

赵捕头惊疑的一阵张望,突然就看见三个人影出现在了门口,赵捕头第一反应就是去拿刀,但他手还没伸到,就看见两杆火铳瞄准了他。

“赵捕头,你觉得你是兵?”三人中间那个没有拿火铳,而是提着一杆长矛的人冷笑几声。

“但我怎么觉得,你是背弃祖宗,认贼作父,甘愿为鞑子效劳的汉奸呢!”

“朋友,入夜使用火铳可是会引来督标和抚标的大兵的,你要是开火,你就跑不掉了。”

赵捕头冷汗都下来了,脑海里飞速转动着在寻找来人的疏忽。

“有道理!”中间那人点了点头,旁边两人立刻放下火铳,一人掏出了一把弩机。

赵捕头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大吼一声将摆着碗碟的桌面立了起来,同时快速躲到桌后,左手拔出了腰间的短刀。

“找死!”中间壮汉冷哼一声,几个纵跃竟然就来到了屋内,随后吐气开声一个猛踹。

单手扶着桌面的赵捕头惨叫一声,跟着桌面一起飞了出去。

随后壮汉耍了个枪花,银亮的枪头,流星般的扎来,瞬时间就在赵捕头的胸口,扎了一个血洞。

赵捕头一瞬间亡魂大冒,脸色变得雪白,但很快并未感受到胸口的剧痛,只有些许温暖的感觉。

赵捕头心中大喜,以为对方没扎中他,正要扑向对方,却突然觉得一阵无力和眩晕袭来,随后身上极为寒冷,胸口的剧痛也开始向全身放射,人也站不住了,噗通一声栽倒在地上。

他还是中枪了,只不过方才是天量的肾上腺素短暂屏蔽了所有痛觉和无力感而已。

中间壮汉抽出枪头,在赵捕头身上擦干了枪头的血迹,看着在地上一抽一抽的赵捕头,满脸厌恶的朝他吐了口浓痰。

“兵?你也配,老子才是兵,你不过是个汉奸狗腿子而已!”

随后他朝着角落里抱着儿子瑟瑟发抖,要靠捂着嘴才不使自己惊叫出声的母亲神经质一笑。

“安啦,大嫂,我不杀女人的,你们赵捕头也没罪恶大到要杀全家的地步。”

第二日,南海知县升堂汇集衙门人手,结果发现人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典史惊魂未定的来向他表示,昨日南海县累计一个捕头,四个衙役,十几个快班被杀。

除了晚上被人摸上去杀死的以外,竟然还有两个衙役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回家路上被人当街用火铳打爆了脑袋的。

一想到上任知县的遭遇,这位县老爷吓得魂不附体,直接躲回了后堂,不敢出来管事。

知县大人都被吓坏了,下面的衙役当然更是吓得要死,看着知县跑回了后堂,众人赶紧跟典史一阵商议。

最后决定,人还是要抓的,但不能真的去抓天地会的人了,去抓那些没有入天地会的江湖人物凑数。

好家伙,已经在明面上完全撤出广州周围的昆仑山,反而迎来了会众大爆发和占比继续上升的诡异场面。

因为原本在广州周围讨饭吃的江湖好汉们发现,入了昆仑山,反倒一点事没有,不入反倒会被官府抓,那还不赶紧入。

好吧,原本以昆仑山为首的天地会,只占了广州附近地下势力的六成,随后官府衙门的大规模清扫,反而把比例提升到了九成。

其中有临时来投靠的,更多则是大量江湖人被抓,基数变小,市场也空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1章真有人甘愿当狗?(第2/2页)

粤秀书院中,举人温汝适等人正秘密聚集在一起,研读我莫大王的《仁德兴唐大王教北河军民檄文》、《西学东渐-罗马帝国崩溃后泰西诸国重建之路》以及《两亡天下后的华夷之辩》三文。

“再兴名教、重整山河、拓土均田、天下大同。”温汝适轻声念着,浑身不由得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此十六字方针,比之前明太祖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也不遑多让啊!”

“似乎比洪武太祖说的似乎要温和一点,不过又似乎有革命名教之意,难道这位莫大王不但要做朱洪武,还要当咱们名教的圣人不成?”

“也不是不可以,唐季之时,也称呼皇帝为圣人,这莫大王不是说大唐之后唯有大明才是大一统之朝嘛,要是他有才学,做个圣人也没问题。”

“此人之志向,还真是大啊!我原以为这家伙不过是个海盗头子,运气好混成了广南王,没想到,竟然是个藏起来的朱洪武。”

“好隐忍啊!足足十年的高筑墙广积粮,到了此刻进了交趾,才把暴露志向,走缓称王这一步,我怎么越看,他越像真的是个朱洪武呢?”

“难道.,难道咱汉人的朱洪武真的出现了,满清气数将尽?”

有人惊悚的灵魂一问,随即屋内正在准备丁酉科(1777年)科举的九位广东举人们,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有胆小怕事的,过了方才热切讨论的兴头之后,已经有些颤抖了起来。

“诸君,这要是被朝廷知晓了,方才咱们说的这些,可都是够得上杀头的啊!”

“兄长放心,方才之言,只有咱们自己知晓,无凭无据如何杀头?就是有人举报,也当无碍。

况且在下看的很清楚,谁要是告了密,朝廷不过杀我一人,但天地会的党徒,一定会杀了告密者全家。”

“对对对!是这个理。”那位明显是跟天地会有勾连的举人这么一说,屋内人顿时有了几分喜色,纷纷出言附和。

“好志向啊,就是这莫大王怎的把我们比作犬儒,也太看不起人了!”

“我看说的没错,咱们皓首穷经,蝇营狗苟,就为了满清赏给咱们的一官半职,不正像好似朝主人邀宠的狗吗?”

这话一说,又冷场了,有人不乐意的看着说这话的温汝适。

“步容兄,那听你这话,你是很想那位兴唐大王成为朱洪武咯。”

温汝适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摆了摆头,“在下可没这么说,只单纯指目前之科举制度,确实跟狗朝主人邀宠,没什么两样。”

那人还待再说,方才张口便是让天地会杀人全家的士子又说话了。

“邀宠也罢,支持谁也罢,不提华夷之辩,世间之事,终究逃不过一个利字。

旗人以一百万民占了天下官帽子的七成还多,若是没有这些人在,一如昔年大明之时,咱们就相当于多了七成官帽子,岂不美哉!

就如同刚被杀的德保德制台,他是个什么水平,大家不清楚吗?

我敢说四书五经他都没有通读过,要是个汉人,童生试他都过不了,但就因为是旗人,方得以轻松走上一省封疆的位置。

要这么看的话,咱们天下汉人士子心向莫大王,也没什么不对,至少他手里没有一百多万不事生产,全靠咱们汉人养的旗人。”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沉默,有人问道:“张兄如此说,就不怕被人知晓吗?”

张兄嘿嘿一笑,“这世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就算有什么差错,也能将美名留在青史,如咱们岭南的三忠公一般。

我有何惧,只要莫大王愿意入广州,我就敢去投靠。”

众举人听完,也无再交谈的兴趣了,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两广总督署衙,两广总督永贵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太他妈骇人听闻了,我大清立国以来,还从未发生一省封疆被当街杀死的事情。

心腹幕僚苦苦思索,随后对永贵说道:“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制台大人快刀斩乱麻吧。

若是等到阿桂将军,内大臣福康安等到了,万一有人落井下石,咱们就危险了。”

永贵担心的就是这个,现在他还是两省一把手,可以把事情控制在自己的范围中,万一阿桂、福康安或者乾隆派了什么人来,他就危险了。

“那该如何快到斩乱麻呢?”永贵问道。

“下面不是捕了很多山贼水匪上来嘛,那他们就是逆党,在下去为老爷好好审问,一定会问出刺杀德抚台的头目。

另一方面,请杨宁将军调动驻广州八旗,把城内确定是逆党的地方扫荡一空。

争取在阿桂将军他们到之前,把案子给结了,至于真凶,慢慢抓就是。”

永贵懂了,这是要让被抓住江湖人当替死鬼,然后再搞些表面工作,尽量把德保塑造成真的死于意外刺杀,不是莫五有计划搞的。

这样快快结案,把自己从危险中摘出来。

永贵突然意识到,他的上任李侍尧,也是用的这种办法吧。

玛德,这粤省的刁民实在是太多了。

只不过想是这想,但永贵的身体很诚实,“那广州将军杨宁能同意帮咱们忙吗?”

幕僚呵呵一笑,“这哪是帮咱们忙,想当初,杨将军,前任李制台,粤海关督监李文照,他们沆瀣一气,上下其手。

现在李文照督监因高云从案被锁拿进京,李制台被朝廷找回,眼看也是有问题的,现只剩杨将军一人,他恐怕巴不得咱们帮他扫除痕迹呢。”

永贵一听也对,立刻点了点头,“你去安排,从重从快解决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