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74章 承天应命光中皇帝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74章 承天应命光中皇帝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374章承天应命光中皇帝(第1/2页)

西元1777年7月21日。满清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七。农历丁酉年,丁未月,辛亥日。

卯时末,莫子布自广州内城前两广总督署衙出发,着十二章服,冕十二旒,率文武百官前往城北象岗山北麓。

而在莫子布到之前,象岗山北麓早就被元从近卫团的官兵警戒,等莫子布一到,官兵们就从北麓起出了大量尸骸。

莫家的宗亲莫宽拿着一杆大大的招魂蟠使劲的摇晃着,嘴里还在大喊着:“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随着喊声,大量纸钱哗哗落下。

“王上,一共起出了二十八具骸骨,但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刚被莫子布任命为礼部侍郎的前满清嘉应州知州陈仁懋,上前来汇报到。

而陈仁懋口中的这二十八具骸骨,就是昔日南明第三位皇帝,隆武帝朱聿键之弟,绍武帝朱聿鐭等人的。

朱聿鐭此人算不得什么英雄,与拥立他的大学士苏观生两人一样,都是糊涂蛋。

但偏偏却又在气节上,值得称道。

朱聿鐭被俘之后,不肯喝李成栋一口水,自缢而亡。

大学士苏观生为官清廉,不肯收受贿赂,做了同知却穷的老母亲都要族人接济,他亲自领兵抗击李成栋失败后,写下‘大明君臣义固当死’后自杀殉国。

这种有气节的糊涂蛋,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这群人的代表,史可法史督师,真是让你爱不起来,也不太能恨得起来。

“那就不分了,绍武君臣为大明江山义固当死,就让他们永在一处吧。”

莫子布有些萧索的说道,随后亲自赶到乱葬岗中,将被挖掘出来的尸骨,一块块装好。

绍武帝和苏观生怎么说呢,在别处可能不值一提,但在广东人心里,还是有点分量的。

绍武帝是第一个在广州称帝的正统王朝皇帝,虽然搭的是草台班子,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但至少没有像永历一样丢下广东逃跑,气节上还是值得称赞的,

苏观生就更让广东人觉得亲近了,因为他就是东莞人。

看到莫子布都亲自动手了,周围的文臣武将和一些广东士绅代表,都集体动手,不一会就把尸骨捡拾完毕。

随后君臣一起,将尸骨移到越秀山南秀湖畔,这里也是历史上朱聿鐭君臣最终的坟茔所在。

而在此之前,莫子布已经将庚寅之劫死难者的尸骨,给运到了此处,这次不过是把他们葬在一起而已,南秀湖北埋绍武君臣,南边埋死难者。

莫子布亲自手书墓碑,中写‘绍武君臣合冢’,左右两侧各写‘明之遗民莫昭敬立’和‘丁酉年丁未月辛亥日’。

写完了这些,象征性的撒了一把土,莫子布方才转身对上千文臣武将等人说道:

“我莫昭生于南洋河仙而长于河仙,原本无意北上与满清相斗。

非是不知道为祖宗报仇雪恨,而是思当今之时,百姓也算能有口饭吃,若是战事一起,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但今日又至羊城,乃是因为莫某发现,你反抗也好,不反抗也罢,鞑子始终都不把咱汉人当人。

今人苟延残喘,来日后人也会遭劫,就如同这些一百多年前的死难者一般。

既然如此,何不趁今日兵强马壮,作殊死一搏呢。

胜则光复华夏,重拾河山,为万世子孙铭记。

败,那也无愧祖先血脉,衣冠文华。

是以,莫某对着这数十万死难者起誓,既入此城,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就是死,也绝不再作东虏的奴隶了!”

“对,我们都跟着大王,绝不再做奴隶!”

“今日我等拼死一搏,必不使子孙后代还要留着这猪尾巴!”

文官武将们纷纷怒吼了起来,俄尔不知道谁带头,所有人全部都跪在了这南秀湖畔。

“既如此,请大王承天应命,身登大宝,驱逐鞑虏,护我华夏万民!”

到了此刻,莫子布也不继续推辞了,三个内侍送上来了三碗酒,莫子布端起第一碗。

“上敬皇天后土,昭告八方神祇,某莫昭,愿承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安天下万民之责。”

“次告大明历代先帝,甲申以来,先后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及鲁监国不屈鞑虏,虽各有不足,然大节无亏。

昭今承华夏大统,愿为诸帝报仇雪恨,复我汉人江山。”

第二碗酒算是说好话了,至少弘光朱由崧,很难称得上大节无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4章承天应命光中皇帝(第2/2页)

“这第三碗酒。”莫子布端起酒碗,随后把他泼洒在地上。

“愿诸位与我一起,众志成城,报祖先血仇,救天下百姓!”

文武大臣,士绅勋戚闻言,齐齐再次拜伏于地,同声高喊,“报血仇,救百姓,复中华。

我莫大王,也算是历朝历代独一份了,他应该是唯一安葬了上一代汉人王朝的皇帝后,赌咒发誓才愿意登基的。

随后的仪式倒是简单多了,莫子布按照传统程序,前往广州南郊新建的祭坛和家庙,祭祀天地祖宗,登基为帝。

而关于国号,莫子布没有多少选择。

按照常理来说,他最应该选的是徐,因为他祖宗莫仕平就做过徐闻知县,莫家也在雷州徐闻县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但徐作为国号,实在太小了,连韩这个没什么人用的都远远不如。

其次雷州府的雷,就更不行了,他连个周天子大封天下时的小国都没捞到过。

同时莫子布也想过,如今快到十九世纪了,封建王朝的家天下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不如直接称华夏或者中华算了。

但这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连父亲莫天赐也大为不满。

他认为国号华夏就是多此一举,因为你不号华夏,人家也知道你是华夏,为何要再画蛇添足呢?

所以就只剩一个选择,那就是虞。

此源自莫姓始祖之一的虞幕,他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儿子,大舜的五世祖。

莫这个字,就是幕省去下半截的简化,后来才发展出单独的意思。

只不过呢,虞幕只是莫姓的始祖之一,往虞幕身上找,确实有点远了,莫氏属于是偏房,陈、胡这样的姓氏,才是嫡系。

不过也不存在,莫大王,哦不,莫大皇帝的外祖家姓陈嘛,反正怎么都是对得上。

国号定好之后,莫子布追封三代祖先,只不过他们谥号以前就有,现在搬过来用就是。

祭祀完毕之后,莫子布正式下诏,继皇帝位,国号对内称大虞,对外除开朝鲜以外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则称中华帝国。

年号光中,取光复中华之意。历史上阮惠这家伙就年号光中,结合他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人不联想此人的真正目的。

尊父亲莫天赐为太上皇,母亲陈氏为慈圣太上皇后,立郑诗诗为皇后,小表妹陈依珍为贵妃,始终没能生个儿子的叶仪真为德妃。

三位兄长皆封郡王,两个姐姐皆封公主,几个儿女年幼,就暂时没有册封爵位。

同时,莫子布以奖赏祖先忠义为名,封陈邦彦四世孙陈松峰为龙山伯,陈子壮四世孙陈绍文为南海伯,张家玉的五世孙为增城伯。

为屈大均上谥号文贞,追封番禺侯。

其余原本属于兴唐的文臣武将皆有封赏,陆军与海军的称号不变,还是以兴唐军号之。

行政单位上,原本的道则立刻废除,改用明制的省府州县四级,道则用在兵备、盐铁、商贸、税务等方面。

分全国为六省,原有广东省不变。

以北河为主的安南北部为广南省。

原广南国除开嘉定与河仙以外,也就是顺化、归仁等为日南省。

嘉定、河仙和柬埔寨为兴唐省。

安戴地区为安戴省。

整个婆罗洲被莫子布设为了嘉庆省,直接把未来嘉庆皇帝的路给他堵死了。

只是莫子布目前只有西婆罗洲,于是就只设了一个嘉西府,但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同时,莫子布废除河内的东京称呼,改为升龙。

改广州为承天府,俗称承天广州府,定为临时之都。

河仙改为神京河仙府,作为名义上的都城。

其余中枢和地方的官职设置,完全按照明制来,莫子布甚至都没根据五德终始说来搞一套那种有何德,尚何色,直接来个省时省力的全盘接收。

以此凸显这莫氏大虞朝虽然是新朝,但延续的是前明,肩负的主要使命不是改朝换代而是驱逐鞑虏。

自然,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当莫子布的这个大虞朝建立好了之后,与满清的彻底开打,就不过是时间问题的。

甚至就是等七**这三个极为炎热的月份过去之后,大虞朝立刻就会开始扩展,至少是要拿下广西大部和福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