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76章 汉臣皆不可信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76章 汉臣皆不可信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376章汉臣皆不可信(第1/2页)

紫禁城,上书房,四库全书总编纂处。纪昀纪大烟袋正在仔细校对。

此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由安徽学政朱筠提出,历史上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基本目录和初稿完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完成所有。

这套书涉及面有多广呢,清史说它共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禁毁书籍3100余种,67000卷。合计13354种、239860卷。

所谓的著录,就是乾隆允许的,觉得可以流传后世的。

存目则属于不想著录到四库全书中,但要禁毁呢,又好像理由太牵强了,说不过去,所以只存档,而不著录。

至于毁禁那就很好理解了。

其中存目者,因为保管不当,后世也遗失了很多,残缺则更多。

也就是说,乾隆这老货,修了一部四库全书,收集了各种类型书籍一万三千多种。

但进了四库全书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千多种,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千种。

这实在太恐怖了,对中华文化造成的浩劫,让即使莫子布这样的理科生了解起来,都忍不住头皮发麻。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极限了,那就大错特错,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因为在征集各种民间藏书的时候。

乾隆还下令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删改。

最后查缴**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这狗东西,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一丁点不利于满清统治的,都给删除了。

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一个最浅显的比喻,那就是后世人看到的明朝皇帝事迹,很可能其中三成以上是假的。

他妈的,乾隆老儿删就算了,他还篡改,给你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东西上去,完全掩盖住了真相,这是整个华夏史学界,最巨大的灾难,没有之一。

其中明末的思想家,比如张煌言、黄道周、吕留良、顾炎武、黄宗羲、屈大均等人的著作思想,大部分被删改,小部分被焚毁。

特别是吕留良和屈大均,九成以上的著作都被焚毁了。

满清甚至连钱谦益都没放过,以至于后世学界猜测,钱谦益说没说过‘头皮痒,水太凉’都存疑。

这就是为什么,哪怕蔡新这种给满清效命几十年,在很多人眼里要算半个汉奸的人,莫大皇帝都愿意放他,放他全族一条生路的原因。

四库全书修到现在,才进入第五个年头,毁禁的工作大约才进行到三成左右,还可以抢救,也必须要抢救。

“纪大人,蔡学士的家人从漳州带来了一些地方好酒,派小人来请您去一聚。”纪昀正把浩如烟海的明实录翻到最前面几页,就接到了蔡新的邀请。

如今的蔡新,是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在汉人臣子中可以说是天花板的存在,他的邀请,纪昀可不敢不给面子。

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了紫禁城最外围偏东的一处偏殿,这里已经要算是宫墙外了,是以人声鼎沸。

唯一让人意外的地方,就是这么多人不是太监和宫女,而是一大群读书人。

因为四库全书重新誊写是个巨大的工程,因此最多时期,光是抄书员就有接近四千人,而现在虽然没那么多,但也有一千四百多人了。

蔡新是故意选择这里的,人多嘈杂,很轻易就能把编纂四库全书的一些满人给隔开。

同时乾隆在二十年前废除了粘杆处监察百官,搜集情报的功能,将这些职权,交给了内务府和来华传教士负责。

因此隶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被极大削弱,这使得蔡新这种大臣,完全可以做一点自己的小动作,而不被乾隆知晓。

以前蔡新从来不这么做,因为没必要,但现在嘛,很有必要了。

纪昀跟着抄书员朝一个角落走去,终于在一片小湖边的凉亭中,见到了蔡新。

纪大烟袋还没来得及见礼,心中就忍不住叮咚了一下,因为这里除了蔡新和两个漳州籍官员外,还有另一个人,我乾隆的大宠臣,于敏中。

但这个大宠臣已经要加一个前字了。

高云从泄密案爆发以后,种种证据都指向了于敏中。

被最亲近的心腹背叛,这让乾隆对于敏中恨之入骨,现在要不是因为抹不开面子,不想让天下人知道他这皇帝被心腹臣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话,于敏中早死八百遍了。

“晓岚啊!这四库全书被禁毁多少册了?”蔡新笑呵呵的给纪昀倒了一杯酒,还给他递上了一盘果品和一盘糕点,嘴里问的,却是让纪昀摸不着头脑的话。

“回蔡翁,毁禁多少册,现在还没一个具体的数目,但大约有两千卷上下了。”纪大烟袋这倒真没撒谎,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

“那这些毁禁的书卷中,你身为总纂官,可有底稿,还能记得多少?”蔡新进一步问道,纪昀更加莫名其妙。

“毁禁者,基本没留底稿,但散碎的誊写是有一些,如果给下官一些时间,应该还有一半能复原出来。”

别看四库全书有一大堆的正总裁,副总裁,总阅官等等,但这些都是挂名,来刷声望的。

真正办事的,就是三个总纂官。

这三个总纂官中,孙士毅因为战事紧急被派往北河与莫子布交战,差点被打死,现在正在昆明辅佐海兰察。

陆锡熊因为毁禁、篡改数目不太合乾隆的心意,被重罚之后,调往了奉天沈阳,正在努力应和乾隆的要求,将功补过呢。

所以目前在京城的,掌握编纂实权的,就是唯一剩下的总纂官纪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6章汉臣皆不可信(第2/2页)

而听到纪昀这么说,蔡新缓缓松了口气,只损失了一千余卷,还不到一成,应该能让带信的人满意了。

“如此甚好,那就幸苦纪大人将毁禁的尽量复原出来,日后毁禁者,也尽量多留一份底稿。”

“啊?”纪大烟袋人都傻了,愣愣的看着蔡新,迟疑了半晌方才问道:“这是皇上的旨意吗?以前可不是这么要求的。”

“哼!”于敏中憋不住了,冷哼一声,“你难道以为我与蔡学士专门来这消遣你?我们是来救你性命的!”

纪大烟袋听了于敏中的话,被吓得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一瞬间他立刻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又犯禁惹怒了皇上,马上就要被杀头流放了。

看到纪大烟袋快被吓尿,蔡新才笑呵呵的把他拉起来,“咱们的万岁爷,正忙着北狩木兰围场,一时半会是管不了京城之事的。

今日找你来,是另一位万岁爷,有事情拜托你。”

雾草,这更吓人了好不好,纪大烟袋浑身瘫软,喉咙里咯喽一声,身体开始如同癫痫一般抽动,看起来要多吓人都有多吓人。

蔡新呵呵一笑,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脚还挺麻利,他抽出一把水果刀,几根指头一动,雪亮的刀光,瞬间闪瞎了纪昀的眼睛。

纪昀立刻停止了‘癫痫’,看着蔡新一脸的苦笑,他心中雪亮,这个什么另一位万岁,想想都知道是谁了。

“蔡翁,您这是要杀我啊,您也是吃了大清朝几十年俸禄的,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蔡新和于敏中对望了一眼,眼中冒出了同样的光芒,乾隆是什么德行,这满清还有没有救,谁也没有他们这些乾隆的心腹更清楚。

特别是于敏中,他深知战事稍微一平缓,他立刻就要背后身中八铳,阿不,是患上各种奇奇怪怪的毛病然后病死。

他猜的没错,历史上于敏中就是被乾隆逼迫,只能饮鸩自杀的,所以也没有了那么多顾虑。

“自己看吧,是不是救你性命,看了就知道了。”

惊恐中的纪昀粗略看了看,豆大的汗珠哗哗的下,在信中,莫子布亲切称呼他为纪先生,还呼吁他为华夏文华多保留一些‘见证者’,声称只要他尽力去做,未来必定不失高官厚禄,子孙福报。

“你若是不从,那么本官可以告诉你,这位光中皇爷可不是泥捏的,死在他手里的黄带子、红带子也有数十人,凌迟处死,五马分尸,他可都会了。

你个小小汉官,兴唐大兵杀起来就更没什么负担。”

“下官,下官!”纪大烟袋正在飞速开动脑筋,突然听到外面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随即连宫墙边的抄写员都开始慌乱乱跑了几步。

“不用怕,不过是钦天监监副,番僧索德超被炸死了而已。”蔡新淡淡的说道。

纪大烟袋本来胆子就不大,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看着于敏中和蔡新,难以置信的问道: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两位都是朝廷栋梁,这大清国不过是北河败了一仗,至今还全有天下,难道就已经到这幅田地了吗?”

纪昀确实不理解,蔡新和于敏中可不是一般人,大清就输了一仗,情况就到了这种大佬都要找后路的地步了呢?

于敏中缓缓点了点头,如果光是乾隆想逼死他,他可能还没这么大的反应,但是眼看着大清这艘船要沉了,他家人全在江南,就必须要做一点选择了。

“尔不过一书生,哪知国家大事,此次北河哪是惨败就能说明的,这分明是萨尔浒,甚至是松山之战,甚甚至是淝水之战。

八旗精兵死伤过万,一下就打出了一个半通泊之战的战绩。”

“更严重的是,和通泊之战噶尔丹策零虽然赢了,但准部仍然无法号令漠南蒙古,更不用说中原的汉人了。

所以先帝输得起,哪怕输三次,输五次,都还可以与准部抗衡。

但这次,莫子布乃是前明忠臣之后,背靠广袤南洋为基,深得天下汉人期望,他赢了,至少是整个南方都要震动了。”总商潘启的儿子,内阁中书潘有为接着说道。

“让纪大人下去思考一下吧,是告密还是为子孙后代计,你就看你自己了。

老夫是没打算活着了,但你告了密,未来全家就等着千刀万剐吧。”

看到纪大烟袋极为惊恐的下去之后,潘有为和那个漳州籍的小官一起说道:“蔡翁,请与我们一起走吧。”

蔡新摇了摇头,“老夫走不了,老夫走了一定会让北面这位万岁爷发疯的,那时候大家都走不了,而且。”

蔡新突然有些咬牙切齿的,“自从老夫被迫背上不救被红毛鬼杀害乡党的骂名后,咱们闽粤人那里,就没了老夫的位置。

潘贤侄,你年轻有为,未来一定会成为新朝的枢臣,老夫之子孙,都要拜托你照顾了。”

于敏中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转过身看着潘有为,“没想到,我于敏中为朝廷效命一辈子,却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莫光中的两篇巨著老夫已经看完了,有疏漏与错处,老夫都给他指出来了,至于如何压服江南士绅也有些建议都写在了书上,贤侄也一并带着南下吧。”

于敏中脸色苍白,他是真不想死啊,可是没办法,乾隆看样子是真想要他的命了。

而潘有为则跟着那个漳州籍的官员点了点头,他们需要现在立刻跑到天津卫。然后自然有人接应他们,乘坐海船南下。

不过他们能跑,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小喽啰,蔡新和于敏中这样的大员可不行。

而且蔡新说的没错,新朝,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