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448章 白莲教来了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8章 白莲教来了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448章白莲教来了(第1/2页)

湖北,襄阳东北,马营村。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今年的冬天相当冷,是以哪怕现在是中午,村子里也没有多少人出来活动。

只有村北的刘家大门半敞着,雪花随着冷风吹进屋内,矮小的柴门口,因此堆积了薄薄的一层积雪。

离着这层积雪不远处,是十几个秸秆编织的蒲团,蒲团上面铺了一层粗布,十几个男男女女跪满了堂屋。

轻微的脚踏积雪声传来,柴门猛地被门边一个男人全推开,屋内跪着的人都伸长脖子向外看去。

只见在外边,大雪纷飞中,一个身着黑色粗布长袍,以黑布裹头,挎着一个黑色长包袱,看不清男女的人走了过来。

刘老大擦了擦眼睛,回头看着老三,不是说今天要来一个仙姑吗,怎么这看着也不像啊!

刘老三却看出了不凡,天上下着这么大的雪,黑袍人身上却没有多少积雪,袍子长长的,下摆亦没有多少沾染泥水。

几人疑惑间,看着挺远的黑袍人,却在几个眨眼间,就走到了柴门外。

刘老三噗通一声跪下,把手举过头顶,手心相对,五指展开,如同一朵花瓣,嘴里还在虔诚的念叨着。

“万劫常在世,老母发慈心,今众闻妙道,同此跪坛中.。弟子恭迎仙姑驾临!”

这几句经文乃是弘阳教的销释混元无上普化真经的经文,门口的仙姑听完,一双纤手从袖袍中露出,她手捏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印记,随后解开了身上的黑袍,走进了柴门深处。

昏暗的房间中,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飘荡在各处,乌三娘皱了皱眉头,床上的老妇人,恐怕已经不能动很久了。

看到乌三娘略有不善的眼神,刘老三赶紧说道:“老母瘫痪至今,一十有一年矣,姑嫂弟媳日日照料,从未懈怠。”

乌三娘走上前,轻轻揭开棉被,伸手进去细细摩挲了片刻,没有摸到褥疮后,方才点了点头。

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娘瘫痪十一年,没有褥疮,只有些许尿味,已经算是非常有孝心的了。

确定之后,乌三娘右手捏着往生印,嘴里开始带着奇特的韵味颂唱经文。

而听到乌三娘颂唱,屋内的妇人们又赶紧立刻跪在冰冷的地上,满脸虔诚。

此时的地下宗教中,开始流行一种血湖地狱说,认为女性身上带着不洁净的原罪,死后是要下血湖地狱的。

若要解除,必须要经过上人、仙姑,颂唱各种血湖宝忏之类经文,方能避免死后进入血湖地狱,受尽折磨。

究其起因,其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虽然还是延续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时代,妇女在生产生活中作用很低,只能依附男性生存而导致的地位低下等原因。

但起因,却是因为康雍乾三代不断用兵的锅。

特别是雍正后期到乾隆这段时间,就不说和通泊与征缅了,其他战场上也是旗人几百几百的战死。

持续不断地战争,产生了大量失去丈夫、儿子的旗人寡妇,而满清**的八旗制度,又极大限制了抚恤和补偿能真正落到实处。

所以在直隶,也就是京津冀,存在着大量穷困潦倒的旗人妇女,好多甚至到了要出卖**给直隶的汉人丁壮,以求这些丁壮帮他们完成种地等其他女人不能独立完成的活计。

这种看起来身份高但又极端痛苦的生活,需要有一个发泄口,于是血湖地狱理论,应运而生。

这套理论,把旗人妇女今生的痛苦,归咎到她们乃是不祥之身上,认为她们今生有罪,才害了父兄儿子,死后都要下到血湖地狱去受永世折磨。

旗人嘛,本来就比较迷信,这些旗人妇女文化水平又低,正统的佛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反而是这种简单的理论,能正中她们的要害。

因此许多北方的地下宗教中,旗人妇孺所占比例,比汉人要高得多。

历史上天理教之所以异想天开选择去打皇宫,而且还差点成功,其实就是在底层旗人中有许多内应。

甚至当时皇宫中有些大内侍卫,都是成长在这种祖母、母亲都信各种白莲教的环境中。

刘家屋内,随着颂经的声音越来越大,村子里骚动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知道刘家来了一位仙姑。

于是大量的妇女从各处赶来,就在刘家的破屋中,非常虔诚的跟着一遍又一遍的跟着诵经。

乌三娘看人基本都来了,他悄悄扣了两枚圆圆的草球在手中,右手藏在袖里缓缓搓动。

青烟随即缓缓从她袖口袅袅升起,在旁人看来,就像是从乌三娘身上散发出来的一样。

而且,这股味道不但不难闻,还带着一股檀香,伴随着乌三娘极富韵律,依靠胸腔共鸣,听起来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诵经声,直接把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农夫农妇们,给唬的纷纷磕头叩拜。

就在此时,床上处于弥留之际,拖了三四天都没断气的刘母,竟然缓缓动了两下。

乌三娘赶紧走过去,停下诵经,在青烟袅袅中,将袖子中仅剩一点草药快速吞进口中,随后张口吐出一个巨大烟圈。

烟圈摇摇晃晃朝着刘母飞去,乌三娘抬起刘母的双手轻轻一捏,刘母一直大大张着无法闭上的嘴巴立刻就合拢了。

“万道归一一归无,先拜诸佛后拜祖。儿女跪在东林地,答差对号认老母。

无生慈母,恩德无边,赐经度世将法船。传真经,垂金线,接引众生回那大罗真空天!”

刘母本就是虔诚的弘阳教徒,瘫痪之后就靠教义支撑,此刻听到仙姑诵经,弥留的她眼角流出几滴浑浊的泪水,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意,随后苍白的头颅缓缓一偏,终于魂归九泉。

妇女们发出了一阵阵的惊呼,乌三娘突然嘴巴一张喷出一股淡淡的,带着一些甜味的红色水雾,众人没见她往嘴里倒东西,一时间都以为这是什么法术。

窗口冷风夹着一点点雪花飞进来,红与白交加,烟圈同时缓缓散去,让这一幕看上去有种格外的震撼。

乌三娘此时仿佛体力不支一般摇晃了两下,随后噗通一声跪下,抬起头嘴里高喊道:“弟子叩谢老慈母接引刘氏信女登大罗之天。”

屋内男男女女都被震撼到了,连刘母的子女一时间都忘了哭泣,所有人一起跪下大喊: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降临人世,普度众生!”

入夜,刘家开始给刘母举行丧礼,乌三娘则在刘三的带路下,前往村东的一间小观安生身,用的理由自然是仙姑不住凡人居所,所以只能到道观挂单。

不过要是有人能看到此时刘三的神态,就会发现他早已没了在家时对乌三娘的那份敬畏。

乌三娘小心翼翼的踏进道观,右肘不断触碰着长包袱中的双刀,这能给她不小的安全感。

穿过供奉着真武大帝的前殿,进了一间屋子,乌三娘看见了一个穿着破烂棉袄,脸上露出和蔼笑容的中年男子。

此人看起来就跟一个老农一般,没有任何能引起人注意的地方,属于扔进人堆里,马上就会消失不见的那种。

“你就是南边来的大官?”乌三娘心中的紧张小了很多,有些不相信的上看下看。

对面男子没有说话,他收起笑容,解开了破烂棉袄,露出了里面的黑色劲装,随后双脚一前一后,摆了个奇怪的姿势。

就这么几个小小的动作,房间里的气氛好像一下的凝固起来了一般,乌三娘陡然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她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乌三娘的觉得,她面对的不像是个人,而是一只弓腰垂首的猛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8章白莲教来了(第2/2页)

若是他猛扑过来,一向对武技十分自信的乌三娘竟然发现,自己很可能走不了几招。

她退一步,男子进一步,两人在这小小的房间里踩着步伐,轻轻挪动着步子,好像两人中间存在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不断推开又拉拢他们一样。

终于,就在乌三娘忍不住要去摸包袱中双刀的时候,男人主动退后一步,消去了大部分气场。

乌三娘猛地喘了一口气,那股压的她胸口异常烦闷,叫也叫不出来的巨大压力,瞬间消除。

“你有王伦几成真传?”男子低声问道。

乌三娘不敢再怀疑对方的实力,乖乖施礼后低声回答道:“教主天生神力,武功盖世,小女子能得三分,已是师兄弟中最出色的了。”

乌三娘口中的教主,正是七年前在山东率教众起义,随后被满清镇压的清水教教主王伦。

史载王伦武艺高强,能站在马背上射连珠箭,与清军厮杀时在阵中纵越如飞,无人可挡。

不过武功再好,一枪撂倒,历史上不但王伦被镇压了下去,乌三娘也被满清火器营乱枪打死。

但这个时空嘛,打死乌三娘的那支满清火器营官兵,全部被莫子布坑死在了第四次清缅战争中,乌三娘因此活了下来。

前年,他被早就跟莫子布有勾连的山东顶级士绅袁家,也就是推荐梁国治南下的满清大学士袁守侗家族网罗。

袁家早就准备响应莫子布了,袁守侗的侄子袁煦做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山东千户,自然要网罗大量的江湖异人效命。

而让乌三娘感觉到极度压迫的男子,正是锦衣卫殿前司指挥,有锦衣卫第一高手之称的李拳宗师李存义。

李存义对乌三娘的机警和武艺都挺满意,当然最满意的,还是她这身装神弄鬼的本事。

“自今日起,你就正式成为殿前司的密探了,按从八品官发放俸禄。”说着李存义扔给乌三娘一块腰牌。

“你记住,混元教的齐林等人立刻就会来找你,你要注意在他们中间发展女弟子,旬日将他们的动向,汇报上来。”

乌三娘怔了一怔,握着手里的腰牌,天上神仙,地下阎罗都假扮过的她,没来由一阵颤抖。

“从今天起,我就是个官了吗,见着县太爷了,还用不用下跪?”

李存义嘿嘿一笑,“咱们可是直属万岁爷的御前侍卫,哪个知县敢让你下跪。

乌三娘,从今天起你就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了,不是谁的侍妾,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白莲教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变成了个很宽泛的概念,约等于这类搞怪力乱神,宣扬世界末日或者死后地狱忽悠人,建立小群体,搞互帮互助这种地下宗教的总称。

比如王伦在山东起义,建的就是清水教,而历史上即将爆发,以王聪儿、徐天德等人为主的川楚教乱,其教名唤作混元教。

不过此时嘛,王聪儿才两岁,徐天德也不过七八岁,连王聪儿的未来的丈夫齐林,也才二十多岁,在襄阳的混元教中,并不算特别核心的成员。

齐家在混元教的核心,乃是齐林的伯父,他们家世代在襄阳府做衙役,是士绅以下之地下社会的混江龙。

不同于历史上只能秘密传教,做个黑社会头子,此时在满清下令各地大办团练的情况下,包括襄阳、郧阳、宜昌、荆州的混元教徒,都进入了各地的团练之中,实际上掌握住了这些团练。

“弘阳劫尽,白阳当现。”襄阳府西南黄龙镇,混元教主宋之清正在侃侃而谈。

“当今天下,虞清相争,这满清自东北入关,害我汉人天下,实乃应弘阳之劫而生的妖魔。

虞莫生于南洋,乃是海外蛟龙所化,他有今日的气运,得入江南,其实是因为那莫光中化作人形之前,受了南无未来弥勒尊佛以白阳圣光照耀,所以才有这等造化。”

说着,宋之清呵呵一笑,“弟子们都知道,若论正道,我等混元信徒才是弥勒尊佛之亲传。

所以别看今日莫氏蛟龙势不可挡,待到遇上我等,管叫他冰雪消融,俯首称臣。”

按照混元教上承弘阳教乃至罗教的理论,世界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对应清阳、弘阳、白阳三个阶段。

其中过去世界的清阳之主,乃是南无过去燃灯古佛。

现在世界的弘阳之主,乃是南无现在释迦牟尼佛。

未来世界的白阳之主,乃是南无未来弥勒尊佛。

而目前,就正处于弘阳与白阳相交的时候,等到弘阳劫尽,白阳当现时,天国就会出现,他们这些教众,各个都会成为在天国永享仙福的神仙。

所以听完宋之清的话,教众们个个欢呼雀跃,兴奋无比。其中又以掌握教中武力的高成功、齐林、张正谟等人最是激动。

特别是张正谟,他们家是荆州府的大地主,张家在荆州下辖的宜都县,乃是一等一的大族,号称宜都首善(富)。

这次湖广总督陈辉祖的弟弟陈严祖到荆州来接收荆州驻防八旗留下的田产,张正谟积极响应。

张家花了大价钱,费了大心思把陈严祖伺候的舒舒坦坦的,得到了不少好处,光是土地,就又进账了超过三十万亩。

而此时,陈严祖组建的荆门五营兵中,张家就掌握了三个营,足足四千人以上。

张正谟听到教主宋之清宣告白阳世界马上就要到来,直接一阵手舞足蹈,他看着宋之清说道:

“教主,弟子已经打听到了消息,这大虞朝马上就要西征满清。

到时候他们两虎相争,我圣教坐观虎斗,虞胜则助清打虞,清胜则直接背后捅刀子。

若是两败俱伤,那就更好,一下解决两个大敌,有弥勒尊佛保佑,天下就该是我们的了。”

听到张正谟这么说,其他教众又一次兴奋地满脸通红,好像他们真的就赢定了一般。

只有教主宋之清微不可查的露出了不满的神色,这张正谟,教义学的不精,经文不曾熟读,脑子里天天都是打天下坐江山。

捏麻麻的,我们这是要进入白阳世界永享仙福啊喂,能不能不要总是想着这些凡间富贵,能不能有点格局!

众人正在欢腾间,外面弟子来报,清水教仙姑乌三娘已经到了镇外。

宋之清一听,立刻就抛下了对张正谟的些许不满。

因为对于混元教这样的地下宗教来说,传教最快的还是要从民间愚妇入手。

而男人,自然就不方便,必须要长得好,声音亮,会戏法的女弟子前去传教。

而这种仙姑,往往都是从杂耍戏班从小招募养着,一般还会成为教主的侍妾。

比如乌三娘与王伦,王聪儿与齐林。

而宋之清最得力的仙姑,已经病死快一年了,其余几个道行太浅,无法承担这个重任。

只有在马营村小小露了一手,且声名在外的乌三娘,符合宋之清的预期。

虽然不是从小培养,且年纪有点大了,但关键时刻,宋教主愿意放宽条件。

在所有欢腾不已的教众里面,只有站在门口,四十多岁却只能拜在二十多岁齐林麾下做大弟子,方才能进入教中的姚之富有些难受。

他是从襄阳西边的郧阳,也就是后世十堰市一带跑过来的,此时郧阳府是川陕豫鄂的流民汇聚地,堪称人间地狱。

他千辛万苦跑到襄阳来,是听说这里混元教的高人们,都是救苦救难的陆地神仙,可是来了之后,他才发现完全就是扯淡。

姚之富有些绝望,他看向外面雪花飘飘的世界,白阳现世后真的就有地上天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