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449章 开万世之太平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9章 开万世之太平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449章开万世之太平(第1/2页)

陈严祖只是贪,但不是傻,或者还说,他没傻到以为自己拉起来的民团可以对抗大虞,他兄长陈辉祖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湖北的陈严祖实际上只是过来拖时间的,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湖北士绅拖住大虞,等他兄长在湖南完成对各势力的整合。

按照陈辉祖的估计,只要他将长沙、常德、宝庆、岳阳这四府和澧州这一州整合完毕,四府一州的士绅完成抱团。

那就会出现一个掌握人口九百万,耕地两千二百万亩,民团十万加的超级地方势力。

要让他们投靠,光中皇帝至少要给一个大学士,三品以上高官八到十个,还要减免地丁银和地丁粮。

至于新朝建立一定会实施的平均土地、抑制兼并,放松对佃农的人身控制,更是想都别想。

只不过,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跟以往任何政权都完全不同的新式政权。

他们什么都算计好了,但是并不知道莫子布早就算透了他们的算计,根本不打算接受这样旧日既得利益者的投靠。

所以哪怕接近过年,莫子布也还是留在了九江,朝廷官员也都会留在九江过年。

而在原本九江知府衙门,莫子布正在给以江西巡抚阴承方,安徽巡抚闵鹗元为首的江西、安徽地方官员上课。

就是上课,面对这些满脑子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最好是关起门过小日子的官员,莫子布必须要给他们介绍一下即将到来的新世界,以使得这些旧官员做到至少不给他拖后腿。

莫子布先是解释了一下煤与铁的重要性,以及南洋对整个中华的重要性和现状。

“综上所述,目前的南洋,已经早就不是咱们以为的蛮荒了,简斋先生和惜抱先生把南洋称为下一个江南,朕觉得是非常恰当的。”

这袁枚和姚鼐都快成了莫皇帝的发声筒了,不管什么莫子布都喜欢拉着他们当备注。

当然,这两人也喜欢这种感觉,哪个文人不喜欢这种白衣傲王侯为帝王师的感觉呢。

特别还是莫子布这种相对比较好相处,又舍得给赏赐的帝王。

“而要稳稳拿下这样的百倍江南,除了需要大量百姓过番以外以外,还需要煤与铁,确切地说,是基于煤与铁产生的火铳、火炮。

没有火铳与火炮,咱们的移民就无法轻松压制当地土人,不能轻松压制当地土人,就无法吸引到足够的移民完成拓殖。

而要建立如此庞大的煤铁基地,就需要进行工业改革,引入泰西的蒸汽机等一系列机械,派出留学生到泰西学习西方科技并开拓视野。

同时,我们不能单单只建立煤铁等相关产业,其他的产业也一定会开始进行建设,而建设,就意味着大量的产出。

但以目前来看,泰西诸国在购买我中华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大黄、猪鬃、漆器等物品后,已经无法再消化多少其他产品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为即将到来的大量生产物资,找到一个可以购买它们的群体。

这个群体不会是士绅阶层,因为士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敞开消费,也消费不了多少东西。”

听到这,脑子还是挺活的闵鹗元明白了,“陛下是说,能消费这些东西的,是两万万普通百姓吗?”

“是的!”莫子布点了点头,“只有广大的百姓依靠人数优势,才有消化各种产品的能力。”

“可是.。”闵鹗元有些迟疑的说道:“陛下您是知道的,老百姓实在是没什么钱的。”

而一旁,一直笃信老派儒家思想的阴承方大喜,“陛下是要平均地权把富豪的土地分给百姓了吗?这是千秋万代的大好事啊!”

“算,也不算。”莫子布缓缓说道:“说算,是因为朕有这个打算,说不算,是因为哪怕就是把地平分下去,也没什么用处。

譬如湖南,均分之后,富庶的洞庭湖周围或许人均能有两亩四分地,其他地区,人均估计连一亩半都很难有,产量也会更低。

且就以最富庶的洞庭湖周围计算,五口之家十二亩地,亩产白米二百八十斤左右。

全年就是三千三百六十斤粮食,抛去留种、收割季节请人之外,最多还能剩两千八百斤白米。

五人来分,一人一年五百六十斤白米,平均一天一斤五两三钱,就算老弱妇孺吃的少一点,那也不够让两个壮年男丁吃饱。

当然,可以选择不吃白米,基本只吃粗粮,再加上渔获、采摘以及农闲时期种点红薯、黄豆等作物,那么,也就是全家吃饱而已。

而这个水平,已经是湖南一省最好的地方,湘南、湘西做梦也不会有这个水平。

所以,平均地权根本做不到让百姓吃饱,遑论有余钱消费。”

这真是一个扎心的现实,平日里装作看不见,百姓也还是在生存,但真当用数字呈现出来的时候,说触目惊心都委婉了,应该叫做血淋淋。

可以想见,哪怕在有盛世称呼的乾隆朝,能全年吃饱饭的百姓,最多也就一二成,大量的百姓都还是在温饱线以下至饿死的边缘,苦苦挣扎。

而要说中国官员,对比国外那些黑心贵族、高阶神职人员,道德素质在几千年儒家的教导和规范下,真要算良心相对多一些的。

也还确实有些心系百姓的官员,至少在不直接波及自身利益,只是有损官员整体利益的时候,还愿意做出一些让步。

房间里大多数人都沉默不语了,新任池州知府,乾隆三十四年(1769)乙丑科状元,苏州元和县人(吴县)陈初哲,就吸了口气对莫子布说道:

“民生多艰,此前我辈官员迷惑于逆清所宣传之乾隆盛世,对此几乎视而不见。

如今新朝甫立,又是我汉家大义之朝,若是还有此等百姓挣扎于饿死边缘之情况,我等官员之罪也,谈何为生民立命啊!”

“说得好!”不管陈初哲心里怎么想的,他能这么说,那就是好的,对于官员,你也只能论迹不论心。

莫子布表扬了陈初哲几句之后,继续说道:“所以按鸾台侍从文官司测算,要让一个湖南百姓过得好,乃至有余钱消费。

那么长沙、岳阳等府,至少需要人均六亩地,其余地方至少需要十亩地。”

所有官员听完,都在等着看莫子布怎么办,也有些猜到了莫子布的策略。

“这就是朕不会招降陈辉祖、陈严祖兄弟的原因,湖广的士绅借着支持满清湖广填四川的当口,在两省大肆兼并土地,控制佃户人身自由,一个个如同土皇帝一般。

现在他们还希望抱团起来,获得比在满清时期更大的好处,这是在做梦,朕绝不会容许他们继续存在下去。

所以这次湖广战役之后,湖广的士绅,只要对抗过朝廷天兵的,一律土地充公,发配南洋屯垦。

同时两省百姓,也要选出一部分继续填充四川,一部分也准备下南洋拓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9章开万世之太平(第2/2页)

嘉庆省和暹罗旧地多得是大平原,就缺人去种地,剩下留在湖广的,就按照这个数目均田。”

此时的四川是算上重庆的大四川,人口才一千万出头,显然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供分配。

但问题跟湖广差不多,那就是大量先移民去的官员和富户亲属占据了大片土地。

甚至有官员先到四川,把成都平原等地方的好田占据,跟他妈旗人跑马圈地差不多,一家就占据几百上千亩。

然后把填川的百姓骗过去,到了当地说是移民安置,结果直接成了他们的佃户。

所以未来的四川,不但要移民,还要直接上锦衣卫,配合户部、刑部狠狠地清查这些害群之马。

阴承方看着上面侃侃而谈的皇帝,忽然觉得那不像是一个深宫里的帝王,更像是一个大儒,一个先生。

阴承方也弄懂了皇帝的逻辑,那就是如今虽然人口众多,土地也多,但是大量的土地产出基本全被需要糊口的百姓给吃光了。

为了免除饥寒,他们就已经消耗完了所有的获得,根本没有能力去消费其他东西。

而百姓没钱消费,自然就限制了商品的大生产,商品不需要大生产,那么士绅的积存的钱财就只能拿来买地。

他们买地,必然不会老老实实,而是故意制造各种惨事,来半强迫百姓卖地。

而这又会造成更多自耕农破产,使得这些自耕农再次转化为只能为生存苦苦挣扎的佃农,结果就是更没人有钱消费了。

那么为了打破这个苦难的循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最上面的大地主利用战争为借口,直接干掉。

同时,把过剩的人口迁走,让剩下的百姓都过上有盈余的好日子。

这些人日子好了,就会出来消费,那么开工坊等等就会比种地养佃户要赚钱得多。

这有了其他更赚钱的项目,朝廷也支持,搞不好还能因此获得梦寐以求的共和议会议员资格。

在这么多好处的冲击下,那么买地的人就会减少,让土地回归它原本的价格,自然土地兼并就减轻了。

而这一套循环,是阴承方过去几十年完全没想到的。

他脑海里一直以来就认为要给百姓过好日子就是平均地权,这相当于给阴承方这种旧派,也算有些良心的官员,打开了新世界。

使他们明白,原本那种他们以为的百姓好日子,在皇帝眼里是猪狗不如的。

同时,阴承方也知道,皇帝这套理论能进行,还是在于皇帝有一个广大的南洋,他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华让大家去分享。

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的生活上一个大台阶,不用几万万人都挤在大陆苦苦挣扎。

而阴承方在思考时候,莫子布还在上面意气风发的说着:“湖广土地肥沃,所以人均最多十亩就能过上好日子,但北方不行。

日后到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山西,必须要做到每个家庭有地一百到一百五十亩。

朕未来的愿望,是在北方的大平原上建立大量有一百五十亩以上土地的小型地主,多余的人,都给朕出去。

去东北,去西域,到各处去开发。这样,所有人不但能吃饱,还能过得好!”

阴承方被说的热血澎湃,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是如此一来,北方五口之家有一百多亩地,根本没法种的出来,平均一人种十五亩地,应该就是极限了!”

莫子布指着在场的所有官员说道:“那这就是你们这些官员的责任了!

怎么让北方普及大量耕牛,如何改进农具,如何让百姓们互帮互助,如何从人口相对富裕的地方调集人口突击生产和收割,这一整套体系,需要你们去摸索和实践。

什么是张横渠说的为生民立命,这就是为生民立命!”

“臣等明白,敢不尽心竭力!”皖赣两省官员赶紧起身应喏并弯腰施礼。

“此外,尔等还要回去告诉亲朋好友,在江南朕没有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实乃因为江南经济活跃,有大量工坊可以安排百姓做工生存,江南的土地之经济产出也远高于湖广,是以百姓还算富裕。

所以,得了好处,就要知道珍惜,不要继续想着在土地上动手脚,也不要在缴税上动手脚。

明摆着说吧,真要在这些方面手脚不干净,朕不会让刑部去,而是让内廷转运司和锦衣卫北镇抚司、刑名司,这内廷三司组建的税务监察缇骑总旗队,来监察审理。

谁想发配南洋跟土人为伴,谁想进内廷诏狱,甚至想全家掉脑袋,那朕也乐意让他见识下!”

“臣等不敢,一定约束家人,并向地方传达陛下旨意。”

莫子布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就以目前的江南,也还是有许多穷地方的。

比如浙东的温州等地,江西的赣南,安徽的皖北,以至于苏北的徐州、淮安等府县都不富裕。

所以这些地方,也还是要进行改革,但情况比湖广要好一些,现在先看当地的士绅识不识趣吧。

三天后,给官员们上完了课,莫子布又带着一群即将去往欧洲留学的十二至十五岁学童,在田间地头体验农家生活。

莫子布看着这群由黄宗羲直系后代黄珏,为他培养出来的未来之星们说道:

“其实朕目前的政策,还是只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要让他们真的过上好日子,必须要靠你们。

确切的说,是靠科学。

如今泰西人在这一方面走到了咱们的前面,这就是你们去往泰西学习的原因。

我坚信,未来的丹化之学中,一定能用丹化的方法,炼出各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元素。

朕以为,目前泰西主流的腐殖质和生活力之说,存在很大的谬误。

这个世界应该是由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元素构成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元素,也在其中,只要我们能把它们找出来。”

莫子布端着土陶碗,里面盛着汤水都绿油油的野菜粥,他唏哩呼噜两口就喝了下去,很粗犷的用袖子抹了抹嘴巴,随后继续说道:

“民以食为天,此乃天道的基础,要是民众吃不饱,一切皆休。

朕向你们承诺,日后谁能真正用丹化发现并制造出可以大大提高亩产的肥料。

不管他是何出身,是谁家子弟,年方几何,朕亲自为他塑像,立在社稷坛中,让他陪祀天地!”

叮咣,咔嚓,惊呼声一片!

大量的碗、钵摔了一地,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孩童们惊叫出了声。

塑像社稷坛,陪祀天地,这得是多高的荣誉啊!张横渠说的为万世开太平,也就这样子了吧。

人群中,一个身材娇小,看起来有点像小姑娘的学童,眼睛里射出了璀璨的光芒,兴奋又崇拜的看着莫大皇帝。

莫子布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一点也没在意,只当是这时候的小男孩长得粉妆玉琢也不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