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488章 大虞朝的开眼看世界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88章 大虞朝的开眼看世界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488章大虞朝的开眼看世界(第1/2页)

曲阜,衍圣公府。

当莫子布车驾到达的时候,第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还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但就是不断气。

看到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和包括袁守侗在内的山东儒家士绅名流进来,孔昭焕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陛下,罪人是不能起来给您见礼了,犬子无知,被人蛊惑,还请陛下开恩啊!

罪人愿立刻上书请削衍圣公爵位,把孔家的一切都交出来。”

虽然人人都知道皇帝要废黜衍圣公爵位,不让孔家继续霸着曲阜,但毕竟还没有下明旨就不算事实。

要是这时候孔昭焕能自己上书的话,多少还是能给皇帝减轻一点舆论压力,也不用弄的那么难看。

不过莫子布没有立刻答复,因为孔昭焕提出的这个条件,根本不足以让他手软。

袁守侗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思索片刻就对病床上的孔昭焕说道:“世子孔宪培关押钦差,殴伤锦衣卫和内廷官员,藐视皇家,有违国法甚矣。

陛下若是这都能宽宥,置大虞律法于何地啊!

衍圣公,就不要让陛下为难了。”

孔昭焕本来就不算聪明,只是基于被坑过的往事,有所清醒而已。

现在听到袁守侗这么说,以为孔家真要死光光了,又无法辩解,只能躺在床上,泪如雨下的哀求。

莫子布被袁守侗的话,提醒了一下,孔昭焕病重如此,眼看是活不了多久了,没必要马上废黜衍圣公爵位,让天下人都觉得皇帝心狠。

莫子布飞速意识到,这是一个竖立声望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咳嗽一声,缓缓说道:

“朕所虑者,不在衍圣公府,而是在于今日儒家,已经走了死胡同中。

虽穷究天人,克己谨身,却总是在自身作文章,个人的仁义道德无有瑕疵,却对我华夏,无多少补遗。

昔日圣人克己复礼,行仁义教化百姓,确立有教无类之大德之行,定我华夏万世道统。

可是到了今日,后人故步自封,几千年来并无寸进,皓首穷经没有自身片言,不过鹦鹉学圣人之舌。

如此下去,再过百年,情况也不过今日之翻版,于国于民,有何益哉!

衍圣,衍圣,怎么可以只延续血脉,而不是延续文化呢?

昔日儒家兼包并蓄百家,始有我族几千年兴旺,今日大争之世到来,正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收各地有益于我中华之知识,壮大自身。

朕觉得,是时候应该开眼看世界了,儒者也该像两千年前的夫子一样,怀揣理想,游学寰宇各国。

若有真理,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虽远在泰西,我们也要去学习和吸收。”

有人听出来味道了,极少数作为孔家嫡系没有参与闹事,衍圣公孔昭焕之叔父,未来大文学家孔昭虔的父亲孔广森,出来拜倒在地说道:

“原来陛下下诏为亚圣立奉祀官,追封王文成公爵位,乃是为了号召天下文人向他们学习啊!”

“哦,那你说说是为了学习什么?”莫子布眼睛一亮,正缺一个捧哏的呢。

“亚圣继圣人之学说,更进一步确定道统,于学问一道上有增有减之余,又不迷信圣人,能推陈出新。

王文成公集古今大成,出一家新言,发人深省,乃近五百年儒家第一圣人。

草民听说,陛下在应天府太学立格物院,欲引泰西格物之说,意在于显微之处而追寻天地之道。

想来格物二字之来源,正是由先汉戴圣提出,后汉郑玄总结,大明王文成公守仁发扬光大之格物致知四字。”

格物致知,简单点说就是通过研究事物本源来获得关于它的知识。

确实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就由戴圣提出,它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与课题,只不过一直没走上快车道而已。

“哈哈哈,果然是圣人后裔,深明朕意。”莫子布哈哈大笑,谁说现在儒家没有能人,谁说儒家是因为无法触及世界本源而导致落后的。

不是,儒家这玩意,你说它是个学问,倒不如说它是个专门装文化的筐。

它是以仁义道德这种基本规范为材料编织成的一个筐,它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随时调整形状和位置。

这也是中华文明最强大的内核,它能在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做到兼包并蓄。

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儒家之所以呈现出这种万马齐喑,甚至往极端保守发展,变得非常陈腐的趋势。

那是因为把握着统治权力的满清半殖民政府,需要它变成这个样子。

与其说儒家代表的封建礼法吃人,不如说社会发展到那个地步,需要儒家出来吃人。

儒学其实一点也不保守,它从未拒绝过接受新事物,单纯就看使用者需不需要它改变而已。

真要保守,真要拒绝接受新事物,它能在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的几十年时间,立刻就敞开怀抱拥抱西学?

那么多深谙儒家内核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心态调整好,迎接西学对于儒家在表面的涂改?

不可能的,儒学这个一千多年的权威一百年就被打翻在地,这恰恰证明了不保守。

至于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保守,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天方教文化。

从唐代起,罗马文化衰落,天方教文化就开始与汉文明并行,成为世界文明的双中心。

他们也曾极为开放,在欧洲陷入黑暗中世纪的时候,天方教文化是何其的璀璨。

然后,当到了十八世纪以后,天方教文化发现他们干不过欧洲文明以后,它是怎么做的?

它立刻陷入了原教旨主义,极端保守的宗教思潮到处泛滥,以至于现在的西亚北非,比他们老祖宗都要保守。

这才是真正的保守文明会干的事,既然文化打不过你,那我就套上一层极端保守的外壳,把自己文明的所有人通通往极端方向引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8章大虞朝的开眼看世界(第2/2页)

通过保守的蛮横,把外来的东西清除出去,以避免外来文明触及内核,造成文明的替代。

这种文明下意识的癫狂般自我保护,那才叫保守。

而儒家不是这样,因为它内核很强大。

管你什么新事物,管你遵循什么样的准则,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你都无法改变仁义道德,这四个人类生产生活的最终要回归的本源。

这就是礼,你遵循我的礼,我不介意你的文明在我这里卷起滔天之浪,因为你最终会为我所用。

所以哪怕现在莫子布根本没明说,但已经有聪明人明白皇帝想干什么了。

那就是举起格物致知四个字,学习泰西欧罗巴认识世界的方法,再把这方法嫁接到中华文化的枝丫上,结出让中华文化再次强大的甜美果实。

说实话吧,真能把八股文这东西玩出花来的人,绝对是不笨的,笨的人绝对做不到把这玩意能玩出花来。

因为这玩意是教条的,几乎每个地方都给卡死了,要在基本都被卡死的地方,表现出个人独到高明乃至发人深省的立意,非常非常难。

搞这种学问,进士以下不好说,进士以上甚至举人以上,智商不够的根本玩不转。

周围人都在看着莫子布,而莫子布看到有人来捧自己的哏,他立刻准备重赏。

因为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皇帝期望儒学研究最新方向,给传遍全国。

“果然是圣人血脉,快快请起,我看你孔众仲也足可称当今大儒了,朕召你入内廷为翰林待诏,赏银元一千,锦缎二百匹。”

周围人脸上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皇帝的内廷翰林隶属于内廷侍从文官处,有待招和舍人两种。

其中的翰林待诏经常陪在皇帝身边,是皇帝最重要的秘书班子,约等于满清的军机章京。

且经常有外放的机会,起步就至少是大府知府,甚至是一省按察使、布政使之类,属于皇帝最核心的班子。

可就是皇帝如此礼遇,孔广森竟然拒绝了,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说道:

“草民叩谢陛下知遇之恩,然孔氏一族犯下如此大罪无可饶恕,草民实在没有颜面入陛下身边侍奉。”

哟呵,你还讲起条件了,搞道德绑架,我不赦免孔家,你就不出仕是吧。

袁守侗看到皇帝的脸色,就知道要坏事,但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跪下去替孔广森辩解。

“陛下,孔广森淡泊名利、为人至孝,实乃翩翩君子,今他关心则乱,有以私坏公之嫌疑,请陛下责罚。”

说是要责罚,实际上是在求情,而且点出了孔广森不是挟宠而娇,是他确实就是这么个人。

莫子布立刻就相信了,因为袁守侗可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

这孔广森但凡有半点不是这样的人,甚至不是袁守侗对他有所欣赏的话,绝对不会出来为之辩解。

嗯,莫子布当然不知道,这位孔家十九岁就中进士的大帅哥,确实是个大孝子。

历史上他爹被族人陷害流放,孔广森前后张罗拼命营救,后听说父亲客死异乡,他也悲伤过度不久病逝。

除了孝顺以外,这位还是刚刚去世的清代思想家戴震的女婿,曾经从姚鼐游学,他的儿子孔昭虔也被他培养成了著名文学家。

这种至诚至孝的翩翩君子,当然不止袁守侗一人喜欢,另一个山东著名地方士绅,进士出身的萧九成也出来拜倒在地,为孔广森求情。

这萧九成还知道莫子布的喜好,特意说道:“陛下,孔广森喜爱算学,曾游学于惜抱先生(姚鼐),著有算学著作少广正负术一书,还请陛下看在他关心则乱的份上,从轻发落。”

莫子布看到这两人出来,心里也明白了孔广森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但他不能随便赦免。

赦免的太随便,以后人人都有样学样,那还得了。

于是莫子布先站起来,对着病床上的第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说道:“虽然子不教乃父之过,但孔卿家病重如此,实无过也。

是以只要你在一天,这衍圣公的爵位,朕都为你保留,并留汝次子宪增一家在府内服侍。

孔宪培犯上作乱,但朕看在大成至圣先师的面上,饶他不死。

那些心怀不轨,拱火撺掇者,三法司会审后,该杀的一个也跑不掉。

曲阜孔氏分为三支,一支发配南洋南暨省洪兴城(巴达维亚),一支发配下缅甸毛淡棉,一支未来发配黑龙江。”

莫子布这算是相当轻罚了,但效果应该还不错,因为这三地都是汉文化比较薄弱的地方。

那么往这些地方扔点圣人后裔过去,应该能起到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作用吧。

轻罚了孔家,莫子布这才让为孔广森求情的袁守侗和萧九成以及孔广森本人起来。

“既然你孔广森不愿接受朕的征召,那这样,翰林待诏的官职朕不给了,但赐下的一千银元和两百匹锦缎还是照赐,就作为你游历世界的经费。

孔广森,朕命令你召集十五名有一定算术、丹化知识的山东、河南士子,跟随贸易船队前往欧罗巴洲游学去。

就像你老祖昔日周游列国一样,去增长见识,学习别人的长处吧。

哦对了,在此之前,选定人手之后,先到南都承天广州府的太学中,突击进修一年法兰西语吧。”

孔广森被震的目瞪口呆,但他刚才话都说出去了,现在势必不能拒绝莫子布的安排,只能跪下叩首,接下了这份差遣。

袁守侗和萧九成也对皇帝有了新一层的认识,这手段和拿捏人的节奏,至少跟乾隆是在一个级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