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497章 什么时代了,还想当下一个倭国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97章 什么时代了,还想当下一个倭国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497章什么时代了,还想当下一个倭国(第1/2页)

勃固城虽然被攻陷了,但勃固的事情还没完。

对于这种也要算是曼荼罗体系的下缅甸,除了吴温本人以外,也还是有很多中小型本地贵族跟随他一起叛乱,这些人也是要被镇压的对象。

不大不小,正好拿来以儆效尤,实在合适不过。

六月底,在请示了河仙的太上皇莫天赐之后,陈联下令将勃固侯吴温全族在勃固城外,就地处决。

与他们一起被处决的,还有七十多家勃固小贵族,足足一千多男丁,光是斩首就花了两天。

而整个勃固城内,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征印军的战利品。

军官们在随军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和五军都督府军法佥事、军法镇抚等监察官员的监督见证下。

将这些战利品,发卖给了从南洋各地驾驶着帆船来的大小经理。

现场非常顺利,三万多人不到五天就被瓜分一空,甚至还有得到消息太晚,跑过来什么也没买到不停扼腕叹息的。

现在整个中华,最多的公司不是开煤铁矿的,也不是搞纺织,搞瓷器、漆器什么的,而是这种做人口买卖的。

因为它成本低,买上一条船,拉上宗族乡党二三十人,就能成立一个商行。

打着某某远洋贸易公司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到处拉人往南洋填。

谁叫现在南洋缺人呢。

这种缺人,还不完全是缺人去占地盘,实际上现在的中华,已经在南洋占了很多地盘了。

所以这个缺人,是缺把这些胡乱弄过来的地,变成有价值地的人。

就以覃大为例,他不缺地,选择就在勃固退役之后,他得到了太上皇莫天赐替皇帝兑现的军功。

合计赐下了田庄一座,六十亩熟田,七百亩生田,以及一大堆可以开发成水田的大平地。

完全开发出发不得有两三千亩,此外还有一个小湖泊可以打鱼。

面对这么庞大的地盘,但是他现在呢,只有两个女人,以及预计弟兄们会给他抢来的一户暹罗奴隶耕种。

很明显,就凭这几个人,一辈子都把这开发不出来,所以覃大急需几个农业技能不错的庄户,来协助他开发土地。

而这个,就要用到这些打着外贸公司幌子,但实际上是干黑中介的经理们了。

他们会把缅甸的奴隶运往南暨(爪哇),把南暨的奴隶运往暹罗,把暹罗的运往缅甸。

拆散这些奴隶原本的部族,用各种手段使他们屈服,最后训练成熟练的农奴。

但这种只是最低级的手段,因为这些农奴并不好用。

暹罗和缅甸的贵族这么干了上千年了,要真是好用,他们早就崛起了。

事实证明,用奴隶来耕种,效率是真的低,使用成本也很高,危险系数也始终存在。

所以真正好用的,还是从大陆来的庄户。

这些人虽然没有勇气经历血与火的淬炼去抢地盘,但干活绝对没问题,只要你讲好价格,说好待遇,种田开荒的效率,那是有口皆碑。

可是,目前下南洋最多的闽粤两省和浙东,本身就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其中还有大量的新朝武勋和开办商业的。

把他们除开,真正会下南洋来种田的,现在每年已经衰减到只有十几万人了。

就算下来了,人家也还有宗族接纳,谁给你个外人开荒。

所以这时候,就轮到这些贸易公司大行其道了。

就因为他们有路子,不去闽粤和浙东,而是去湖广、江西、安徽甚至山东各地,哄骗当地百姓到南洋来垦荒。

他们在当地哄骗百姓,让百姓欠上一笔船费,到了南洋再集中起来养个把月,南洋三钱不值两钱吃食,被他们卖的和大陆一个价格。

在这时候,他们还会把哄骗出来的百姓进行分类,老实巴交的就卖给覃大这样的退役军人和小封臣种田,桀骜不驯的介绍到各中大封臣那里去当藩士。

要是还有些不会种田的,就去嘉西府等地挖金矿。

就这样经过筛选,等到百姓适应了南洋气候的时候,少则欠他们十几银元,多则欠了二三十银元,然后他们再基本翻了翻卖出去就行。

当然,大虞的政策是汉儿不为奴,所以卖出去的不是卖身契,而是工作合约。

这真是什么玩意都能有漏洞可钻。

最开始,莫子布是想阻止这种情况,但后来他发现他阻止不了,哪怕皇帝也不可能单凭意志斩断这么大的一条财路。

最重要的是,这些黑中介的利益,跟他这个皇帝,乃至整个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

朝廷没有这么多的官吏,来完成将不具有下南洋传统之省份的百姓过番。

就算有,出于传统对官府的不信任,百姓从来也不会积极参与官府搞的什么移民活动。

反而这种跟当地黑社会、黑宗族、黑乡绅勾结起来的家伙,说的连哄带骗的话,更容易得到百姓的认可。

这也算是一种时代的无奈吧,所以莫子布最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唯一的底线,就是在南洋通过战争得到的土人是奴隶。

而被贸易公司弄下南洋的农户是庄户,他们是签订耕种合约的半自由人,到期可以选择续与不续,工钱哪怕一个铜板你也得给,还不得克扣。

谁要犯了这条,那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过山峰胡全,此时就在跟一个客家黑中介闲聊,因为覃大要是想把地都开垦出来,起码还需要五个汉人庄户才行。

“也就是咱都是客家人,在下才跟胡大哥你说实话,咱们华人庄户,真没必要买。

六七十银元还只是转让一份五年的工作契约,每年你还得在这个基础上给他银钱,现在行情价基本就得一年三块银元。

这他妈到底是你招的佃户,还是你是他的佃户?”

这话,把胡全和旁听的覃大、覃三都给问愣了。

对啊,这在老家,佃户每年上缴租子不说,还得看地主老爷脸色。

怎么到了这南洋,反而是老爷供吃供住,还得给佃户银钱,这还有天理吗?

“这还不算啥,有些庄主自己完全不能劳动,全靠下面的庄户打理,五年时间一到,为了留住庄户,还得给庄户娶妻纳妾,有的连女儿都要搭上,那才叫惨。”

卧槽,覃大心更是凉悠悠的,真要那样,自己这地主老爷,当的还有个什么劲?

不过胡全可比他们精多了,知道这些黑中介口中没几句实话,当即眯了眯他细长的眼睛,对老乡黑中介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7章什么时代了,还想当下一个倭国(第2/2页)

“你小子不会是知道我们还要去孟加拉,是在打我们的主意吧?”

黑中介吓了一跳,双手飞速摆动,“可不敢,可不敢,谁敢把印度人引过来当庄户,超过五人被举报上去就要掉脑袋的!

锦衣卫南镇抚司日夜盯着这事,咱们可不敢乱来。”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大家都有点不理解皇帝的固执,这位光中大皇爷不允许抓捕印度人来南洋种地,到底是为什么。

按他们想来,印度距离南洋,比从大陆来还稍微近一些,也比很多华人更适应南洋气候,此时印度人口也多,随便就能抓几百万。

听说这些黑印度人勤劳又温顺,把他们引入到南洋各地,让他们在下面种地,华人在上高高享受,多好。

光是几年前英国人就在孟加拉饿死了几百万人,太浪费了!

但,既然是皇帝严令的,几人只能互相看看吞了口口水,随后黑中介岔开话题解释道:

“柯城子君叶公宪才你们知道吧?”等到几人点头后,黑中介才继续说道:

“这可是咱们客家人的大豪杰,手握两个子爵领,他的世子叶明月最近在宁波府组建了一个商船联盟,招募了十五条大船,能载十几门十六磅炮的那种。”

黑中介说着,还张开双手大大的比划了一下,“其余小船也不少,能打能杀的两三千人,说是要去收复琉球,然后进一步去跟倭人和朝鲜干。”

“草!”胡全突然破口大骂一声,看的覃大、覃三两兄弟莫名其妙。

“这真是一条路子啊,朝鲜和倭国的农夫可以弄来种地,女人也能做汉女的平替,一艘船过去,上了岸就跟他妈抢金抢银没什么区别了。

早知道,老子就不过番来南洋,老子去宁波投柯城世子去,这才是一本万利好买卖!”

到了这时候,覃家兄弟才明白胡全为什么要骂人,原来是印度人不准抢,但朝鲜和倭国的人可以抢!

黑中介嘿嘿一笑,“诸位,现在知道了吧,你们都是这海上的好汉,去了印度干翻英国人后,就别继续在这块干了,咱们一起搞条船,投柯城世子去。

至于这位兄弟,汉人庄户我先想法给你搞两个老实的,你先把开垦了的生田种起来。

真要把这的地都给开发了,等着咱们从朝鲜和倭国给你带好货来,那时候,你才能轻轻松松当老爷!”

下面的人在讨论未来,陈联也在讨论未来。

就在吴温原本的‘宫殿’中,缅王孟云和一票贡榜王朝大臣,都跪坐在木制的地板上。

陈联大马金刀坐在主位,这让他左下首的孟云看着就像是陈联的属下一样。

“本郡公来此的目的很简单,如今吴温已经伏诛,还有东吁的暹罗叛臣刍知,阿拉干王等没有受到惩戒。

缅王,只要你帮助本郡公剿灭刍知,并使阿拉干王放弃他们亲近英国人的立场,你的功劳,就会由本郡公直接上报大皇帝陛下。

我想,不出意外的,你可以顺利拿回东吁城,并获得相当大一部分阿拉干王国土地作为放弃勃固等地的补偿。”

听到陈联这么说,孟云和他一票缅人大臣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喜色。

他们稍微商量了一下,孟云的心腹,咨政大臣端廷德温就出来匍匐在陈联身前,高声喊道:“多谢郡公恩德。”

“此外惩戒逆贼刍知和攻打阿拉干王国的粮草、辅兵、民夫都由我们出,还请郡公阁下不要拒绝,这正是我们缅人对大皇帝陛下献上忠诚的最好机会。”

孟云此时也在侧面调整了一下跪坐的方向,随后看着陈联说道:“郡公,陛下曾说,缅人出自白狼羌,乃是汉人的一支,小王一直铭记在心。

日后在这下缅甸一定好好教导百姓,使他们明白汉缅一家的道理。”

陈联哈哈大笑,态度终于软下来了,也不坐在那张很突兀的椅子了,而是跟其他人一样跪坐下来。

他笑着对缅王孟云说道:“王能如此想就好,只要汉缅一家,别说南洋,就是孟加拉和整个印度,咱们也可以好好经营一下的。”

当即,宾主尽欢,一边敲定去攻打东吁城刍知的行动,一边好酒好肉吃的好不尽兴。

只不过,等到夜深人静之时,马上接任勃固侯的苏基将军,在一盏昏黄灯光指引下,来到了陈联的书房。

“侯爷,你怎么看?”陈联很平静的问道。

苏基将军抬起头看了看陈联的脸色,这位义安郡公,陆军上将,不单是皇帝的心腹,还是在南洋出生的华裔三代。

因此他完全可以算做跟自己一样的南洋人,对这里的政治、风土都非常了解。

“孟云还没死心,因为他根本没提亲自去应天府朝见大皇帝的事。此人未来定然是个麻烦,郡公不该给他这么多好处。”

自从小女儿苏氏诞下了皇三子阿榆,全族获赐姓苏以后,苏基将军已经完全站在了中华这一边。

哦,不!

不应该说站在中华这一边,苏基将军认为自己就是华人,是中华帝国的臣民,所以他非常直接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陈联赞同的点了点头,“没错,真要愿意臣服,孟云就该趁机提出去应天府朝见,现在这样,还是存了观望的心思。”

说着,陈联也叹息了一声,“三百万人啊!

这南洋三百万人以上的大族中,安南得以归汉,暹罗也执行了唐暹合一。

安戴土人四分五裂被朝廷各个击破,南暨土人也在八桂子弟的打击下,行将灭亡。

唯有缅人,他们内心还未屈服。

这缅王孟云是个人才,我猜他的理想,不是做一个你我这样的大皇帝臣子,而是想做一个朝鲜,甚至倭国那样若即若离的大国国王。”

“就是如此!”苏基双掌一拍,“在下想了半天,就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现在知道了,孟云就是想当倭王。”

随即,苏基猛地一震,惊诧的看向了陈联,“所以郡公把好处给的大大的,是想看看缅王孟云最后作何选吗?”

“没错!”陈联沉声说道:“地盘大大的给,如果他想做倭王,野心一定隐藏不住,迟早是要暴露出来,那就给了朝廷征讨的借口。

若他是想做李氏朝鲜那样的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现在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