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508章 殖民者的巅峰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08章 殖民者的巅峰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508章殖民者的巅峰(第1/2页)

就在莫子布解决陕甘和漠南漠北蒙古问题的时候,印度大陆上的战争,也到了最为紧张的时刻。

西元1781年,10月11日,中华光中六年,八月二十四。

先是莫公檐统帅的分舰队在通往马六甲海峡的入海口,逮住了一支英属印度分舰队。

双方是中华一艘五级风帆巡航舰加三艘武装商船,英国人是三艘武装商船和一艘排水只有两百多吨的护卫舰。

一场炮战,英舰四艘轻伤,战死三十余人,受伤两百多,随后向着马六甲海峡逃跑。

中舰一艘四百多吨的武装商船被堵住围殴重伤,战死五十余人,伤八十余人,其余四舰几乎毫发无伤,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随后八月二十九,联合舰队主力在印度东海岸八十海里处,与英国舰队相遇。

爱德华.休斯指挥的英国舰队大败,因为他只有一艘四级战列舰,而中华这边三级战列舰都有两艘。

但也正因为这样,英国舰队没有摆出战列线,双方完全是捉对厮杀打混战。

战斗中,中华舰队以重伤一艘,轻伤三艘的代价,击沉英国舰队护卫舰一艘,重伤两艘,轻伤六艘。

英属印度舰队彻底失去了作战的斗志,纷纷离开印度洋,向中东和非洲逃去。

只不过,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苏弗朗中将,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他没能追踪上由爱德华.休斯指挥的那艘四级战列舰,让这艘船北上溜进了胡格利河。

随后英属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下令将这艘四级战列舰上的火炮拖进威廉堡后,将它和三艘大型货船一起,凿沉在了胡格利河中。

等到九月十九,中华舰队护送两万七千迈索尔军队到达入海口,并沿着胡格利河而上之后,才发现威廉堡前的河道,已经完全被堵塞。

以前是担心三级战列舰进了胡格利河要搁浅,现在是连五级风帆巡航舰都进不去了,完全无法从胡格利河上炮轰威廉堡。

现在,要么想法将沉船给拖走,但这要冒着威廉堡上三十六磅舰炮的猛轰,难度很大,伤亡更是无法承受。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完全放弃从胡格利河进攻威廉堡,老老实实从陆地上一点点的啃了。

要从陆地上啃威廉堡这种巨型棱堡,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威廉堡还有两座,新堡位于东北,旧堡位于西南,两堡之间只相隔了不到一公里。

也就是说,你进攻新堡的话,西南边摆不开队伍不说,还会被旧堡的火炮轰击后背,所以为了能顺利拿下新堡,还得先把旧堡拿下来。

玛德,原本可以走水上绕过,只打一处棱堡的,结果变成打两处了。

至于从陆上绕到东北面去打新堡,不但旧堡中的军队随时可以出来切断你的后路,还面临着主要运输通道暴露在旧堡火炮射程的危险。

除非你能填平周围的小溪和沼泽,再修一条新路。

那.那还不如先把旧堡给啃下来呢。

苏弗朗中将自责的不行,陈联反而很看得开,他指着远处雄伟的新威廉棱堡说道:

“这是人家一百年血汗结晶,英吉利王国乃是寰宇有数的大国、强国,他们在东方的支点,自然没这么好攻陷的。

而且陛下的诏令已经到达,会举南洋之力,甚至全中华之力支持我们。

只要法兰西还在北美与英吉利进行战斗,中华也一定会继续在印度的攻势。

中法两大强国对付英吉利王国一个,我想,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

要不说陈联能当主帅呢,虽然他海上作战能力连马波(马纽尔.波恩)都不如,但是格局可大了一倍都不止。

而且他不但是这么说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来进攻威廉堡之前,陈联心里就明白,打这个把人连根拔起的战斗,哪有顺顺利利一蹴而就的。

半年前陈联在下缅甸给莫子布上了奏疏,就说了这个事情。

莫子布也同意,只要北美的战争不结束,朝廷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支持联合舰队一直围困威廉堡,就看谁扛不住。

威廉堡中,英属印度高层除了在吉大港镇守的伍德霍尔男爵以外,全部在此了,包括两次战败的海军中将爱德华.休斯。

不过最后这次,休斯中将把这艘四级战列舰带了回来,并成功沉入了胡格利河,算是小小的挽回了一下脸面。

“先生们,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威廉堡省政府这半年的成果。”总督沃伦.黑斯廷斯见人都到齐之后,开始拿出厚厚一迭文件分发。

此时英国政府还没将他们在印度殖民地直接以英属印度命名,而是称作威廉堡省。

这个威廉堡省包括后世孟加拉全境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恰尔肯德邦、比哈尔邦、北方邦大部分和一小部分中央邦。

基本就是从德里往下的整条恒河流域,也是后世整个印度最核心的地方。

总督沃伦.黑斯廷斯看了会场一眼,人来的很多,基本上整个驻军上尉以上的欧洲人都来了,甚至还包括一些已经与英国人深度绑定的本地人。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我们将柴明达尔体系做了完美的设计,这个系统照顾英格兰王国与印度本地贵族双方的利益。

它让我们可以更加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让我们一起享受印度的繁荣与富裕。

我想,不管是谁,不管从哪来统治印度的人,都不可能像英格兰王国,像威廉堡省政府这样,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

柴明达尔,将让我们永远不会分离。”

随着黑斯廷斯总督的激昂演讲,下面的本地人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显然他们看到的东西对他们很有利。

柴达明说穿了就是包税制,这在印度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千百年来他们都是这么玩的。

不过以前各种统治者来印度玩包税制是有规矩,也可以说有底线的,虽然这底线,是真特么的低。

在以前,印度的包税制类似倭人那种玩法,比例差不多是六二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8章殖民者的巅峰(第2/2页)

也就是农夫拿六,包税者拿二,最高统治者拿一,剩下的这一,则由统治者分配,用来保证王国的正常运转。

这玩意,基本还是能保证大家都受益,农民能活得下去,包税者和王国贵族都能过得不错的。

当然各地的规矩并不一样,但基本农夫至少能拿到自己收成的五成,虽然地位低,但收入还可以,勉强能保证家人吃饱。

当然,别看最高统治者才拿一,好似有点少,但你要考虑到印度的社会结构以及印度教文化。

在印度教种姓制的调教下,印度百姓极为认命,都是吃少少的还乖乖交税,这让印度统治者需要花费的统治成本,连中华的两成都不到。

而且包税制也不是在所有地方施行,他只在最高统治者力量比较薄弱或者不屑于直接统治的地区施行。

而到了英国人这,历史上他们几乎把全部占据的土地,都施行了包税的柴明达尔制度。

收税更是史无前例的狠,英国人要求包税的柴明达尔每年上缴他收到的百分之九十税款。

这.看似完全是不给活路啊!

也确实是不给活路,但不是不给所有人活路,而只是不给最底层的农夫活路。

因为英国人拿走九成之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也就是说,他们只按照目前的税收额度拿走九成,至于柴明达尔收多少,是不管的。

所以,在历史上施行这个柴明达尔政策后,包税的柴明达尔一般会收两次税,第一次收的九成交上去,第二次收的,百分百留给自己。

这使得底层农民从最开始的上缴四成产出,普遍提高到了上缴六成甚至会饿死人的七成。

那么要是因为天灾收不上来怎么办?

别慌,英国人允许柴明达尔欠账,只要照常付给利息就可以,你一年受灾,总不能年年受灾。

所以,历史上在印度,以至于形成了灾年不可怕,灾年后的丰年才可怕的诡异现象。

因为灾后的丰年由于柴明达尔要尽快把要付高额利息的欠税缴纳,会毫无底线的压榨底层农民。

那你要说我年年受灾呢,那就更简单了,当你欠到一个双方约定的数目,英国殖民政府就会把给你包税的土地收回。

同时剥夺你柴明达尔的身份,把土地拍卖给其他收得上来税的人抵账。

现在,能理解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什么总是动不动就大饥荒了吧。

英国人和印度本土的柴明达尔,活生生把印度底层百姓从人,逼迫成了蟑螂,在水热条件这么好的印度,年年都会饿死人。

而让威廉堡中大量本地人欢呼的,就是黑斯廷斯总督把柴明达尔上缴的税额从九成下降到了八成,并且还承诺会动用英属印度武力保护他们的财产。

别小看这么一个承诺,印度的底层情况是非常复杂的,黑斯廷斯总督要把所有柴明达尔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在包税上做到有所针对,还要协调他们的关系。

这是非常难的,因为英国人这种柴明达尔包税制,注定了每一个柴明达尔都是很小的。

原因在于柴明达尔一旦过大,就会脱离英国人的掌握,会有各种手段隐瞒税收,甚至暗中积蓄力量搞事。

而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个远比英国大的地盘划分出几百上千个柴明达尔,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这片土地上原本是有大贵族的,英国人需要先把这些大贵族碾碎,然后才能安置大量他们可以控制的柴明达尔。

最后,英属印度政府还要把收上来的五花八门各种形式的税款,都全部转化成母国所需的东西。

以及还要用尽量小的代价,摧毁印度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把他们纳入母国经济体系。

这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跟再造一个王国没什么区别了。

听到这些本地柴明达尔代表的欢呼声,会议室中的英国人,特别是军官们都安稳了许多。

只要这些本地人不会被中国人拉走,那么他们就有坚守的信心。

角落里,一个收了南镇抚司大量好处的汉诺威书记官叹息了一声。

中华帝国在印度的根基太浅了,他们还无法像已经在这里耕耘了一百多年的英国人这样,扎根于印度的最深处。

会议在欢快的气氛中继续,黑斯廷斯总督又宣布了几项政策,让会议室内的印度人更加开心,纷纷向总督大人表达着忠心。

只不过等这个会议结束,接下来进行的军事会议,他们如果参加的话,就会让这些人心惊胆颤了。

驻印军总司令,陆军中将艾尔.库特爵士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对所有人说道:

“我想,在中国人的军队向我们展开攻击之前,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们进行一次中等规模的野战。

目前我军兵力在一万四千人左右,其中包括两千五百名欧洲士兵以及一万一千五百本地士兵。

中国人和迈索尔人的总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但他们不可能协调到同时出现在威廉堡附近。

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与他们打一场一万人对阵一万五千到两万人的野战。”

“我们能战胜他们吗,或者说我们战败的可能性大吗?”黑斯廷斯总督问道。

“从马德拉斯围城战来看,我们战败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艾尔.库特爵士阴沉着脸说道。

但说了这句话之后,他那双有淡蓝色眼珠的三角眼,变得充满了狠毒的目光。

“但如果我们战胜,中国人的所有企图都会破灭。

如果我们战败,那么在肯定大量杀伤中国人的同时,也完美消耗了我们自己的军力,因为我们用不着这么多人守两座威廉堡。

我们只需要五千人就行了,再多的话,供应就会有问题。

我想这场围城战恐怕是要年来计算的,所以物资远比士兵宝贵。”

黑斯廷斯总督站起身来,满意的点了点头,“爵士,你负责具体安排吧,记住,尽量让我们这些本地士兵死的更有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