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536章 中英南京条约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36章 中英南京条约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536章中英南京条约(第1/2页)

西元1782年,10月11日。中华大虞光中七年,农历九月初五。

从英格兰来的密使终于妥协,莫子布也后退了一步,双方达成了协议。

(疯狂审核,我把小不列颠换成了乔治三世,不然你们懂的。)

一、双方立刻在印度达成停火,具体的前线安排,由英属威廉堡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和中华征印军主帅,右将军、义安郡公陈联上将具体商议。

二、乔治三世赔偿中华帝**费三百万银元,约合九十一万英镑,并同意在此后的贸易中,认同中华帝国一银元购买力与以往一两白银相同。

三、乔治三世王国承认尼泊尔,以及被锡克人占领的拉达克等地为乌斯藏的一部分,属于中华帝国本土。

其余印度东北阿洪姆王国、曼尼普尔王国以及那加人领土为中华帝国势力范围。但中华帝国并不谋求将其占领,只作为藩属。

四、乔治三世承认中华帝国在东方世界的领袖地位,承认整个南洋、朝鲜以及日本为帝国本土。

五、乔治三世承诺,将不在库克船长发现的新南威尔士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寻求殖民拓展。

六、乔治三世认同中华帝国对巴达维亚的夺取,承诺永远不会参加联省共和国以及任何欧洲势力对于巴达维亚的任何密谋与武装干涉。

七、乔治三世向中华帝国分享珍妮纺纱机、蒸汽炮筒镗床等技术,并将组织詹姆斯.瓦特等发明家前往中华帝国讲学。

这七条,基本达到了莫子布的要求,乔治三世相当于放了对于整个澳洲大陆的殖民权,在印度东北为中华干涉印度事务开了一个口子,放弃了对雪区的骚扰。

至于三百万的赔款,对于双方来说都不算多。

乔治三世为北美战争砸进去了超过两亿英镑,而对中华帝国的赔付,连一百万英镑都没到,毛毛雨都算不上。

这都不算赔款,应该算是双方打架完在派出所握手言和后,乔治三世请中华吃了一顿平价火锅。

而对大虞王朝来说也一样,帝国为这次战争四年花了超过一千七百万银元,加上暹罗平乱和拿下巴达维亚,共计超过了三千万银元。

这三百万银元的赔付,只能大概覆盖住后续的赏赐和抚恤,以及对伤退官兵的安置费用。

所以在赔款聊胜于无的时候,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英格兰王国认同了中华银元的购买力。

这相当于,中华帝国可以通过外贸,额外再收英格兰王国一笔铸币税,这笔额外收入,近几年估计在六十万银元左右。

但随着双方的贸易越来越频繁,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和购买力大发展后,未来累积起来,那就大了。

虽然莫子布能想的到,英格兰肯定会限制中华银元往英格兰流通。

但只要他们来中华做生意的时候,规规矩矩的先将白银兑换成银元就行,其他的一步一步再来解决。

不过到了准备用印准许的时候,莫子布还是叹了口气,因为实际上也有点不满意,但谁叫征印军没法攻下新威廉堡呢。

说到底,还是在南洋的实力不够强大,全南洋只有华人不到八百万,而南洋的土地面积有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跟剔除西域、乌斯藏以及青海、漠南的中华差不多大。

八百万人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支持大军作战。

且此次的征印军三万五千人中,陆军只有两万多,其余都是海军官兵和水手。

让珍贵的海军去陆地上打排队枪毙,还是太浪费了一些,莫子布不舍得这么用。

陈联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打不下来就等下次吧,等南洋有三千万人左右了,再来跟英格兰较量。

所以,莫子布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把大马力蒸汽机点出来。

有了蒸汽机,才可以让帆船不完全依靠风力和洋流,随时能进出南洋。

有了蒸汽机,才能发展出蒸汽机车头。

北边把铁路从兰州经过巴里坤、哈密和乌鲁木齐,一直修到喀什、伊犁等地

南边把铁路从广州经过北河平原(红河平原)修到嘉定,甚至是刚刚改名为望阁的泰平省(暹罗)省府吞武里城。

有了这个,移民的速度才会加快,中华帝国也才能把它真正的实力,投射到铁路延伸的任何地方。

当然,和约是双方的,在这份目前还算是秘约的和约中,中华帝国承诺:

一、释放包括在马德拉斯之战,亭可马里海战以及旧威廉堡之战中的被俘人员。

其中被迈索尔王国俘虏的,将由中华帝国出面协调,英格兰王国愿意为此再付出十万英镑的赎金。

二、中华帝国陆军退出阿拉干王国,允许英格兰王国扶持的阿拉干王复位。

英格兰王国则允许中华帝国藩臣缅王孟云派出不超过两千人的军队,驻扎在由中华帝国海军修建的阿拉干王国实兑港,并允许中华帝国非战舰自由停靠与自行管理。

三、中华帝国承诺,不继续用直接出兵的方式自己或者帮助法兰西继续谋求在印度大陆上新建、扩大殖民地范围。

四、中华帝国恢复与英格兰王国的贸易,英格兰商人可以到准许的通商口岸进行自由活动和贸易。

小威廉.皮特还是相对满意的,他长长松了口气,至少印度是暂时保住了,这相当于保住了英格兰王国的半条命。

唯一让他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皇帝不在北京顺天府立刻与他们签订合约,非要让小威廉.皮特等人在冬季来临之前,随他去南京应天府后,才会签订。

“威廉,我觉得詹金斯.考克斯这样的辉格党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中华皇帝能这么准确的抓住时机,一定是他们透露了什么。”

条约就要签订了,但正使查理伯爵并不是很满意,他把小威.皮特拉到一旁低声说道。

这位查理伯爵在政治上不行,但他长期在印度等东方混迹,还积攒了可观的家产,因此对印度还是很有见解的。

“威廉,你相信我,中华帝国的军队绝对不可能在明年夏季攻陷新威廉堡的。

我在那里呆过,新威廉堡是用印度人的血肉修建起来的,虽然比不上咱们在直布罗陀的棱堡要塞群,但在东方,也是非常难以攻陷的恐怖城堡。

同时,总督沃伦.黑斯廷斯,陆军司令艾尔.库特爵士,重要委员伍德霍尔男爵,他们每个人在印度都有极大的利益。

失去了印度这些人就会立刻破产变成穷光蛋,沃伦.黑斯廷斯甚至会有沦为伦敦街头流浪狗的危险。

所以他们是绝不会投降,且有勇气坚持下去的。”

查理伯爵都感觉的出来,小威廉.皮特自然也明白,他点了点头,对查理伯爵说道:“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中华皇帝不得到这些信息,他是不会跟我们妥协的,这正是条约能签订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标准的政客,小威廉.皮特没有那么高的道德底线,他也不像已经开始自认为王室边缘成员的查理伯爵那样,对辉格党充满了厌恶。

“伯爵,这已经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至少暂时是把中华帝国挡在了印度之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6章中英南京条约(第2/2页)

我想以后我们在印度,必须要更快推行柴明达尔制度,让印度本土精英与我们牢牢绑定。

如果能得到大量印度本地人的支持,以王国海军的实力,加上本地土邦王公和柴明达尔能动员出来的士兵,至少能保证在二十年内,我们都是有优势的。”

“那二十年后呢?”查理伯爵问道。

小威廉.皮特双手一摊,“没人能预料到二十年后,说不定二十年后中国人都统一世界了呢。”

紫禁城中,除了恶趣味把和约签订地点选定在南京以外,莫子布就没有格外关注了。

毕竟这是一个很小的和约,仅仅约定了中英双方在天竺的利益,至于其他的澳大利亚等,还都是只有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

且这些地方,不过是势力范围的划分,中华帝国目前还没法对南瞻洲(澳新)进行事实上的拓殖。

甚至就是廓尔喀(泥婆罗)的沙阿家族,侵占拉达克的锡克教克什米尔大君辛格家族,中华都还没能力去摆平。

所以,在敲定条约之后,莫子布是直接去了紫禁城奉先殿召见了漠南漠北和青海各部大小首领。

相对于跪在下面的漠南漠北部族首领,莫子布身边则站着六个蒙古少女,领头的自然是科布多杜尔伯特汗马克苏不扎尔的孙女喜娜。

这位小姑娘正在莫子布的左侧稍后,一脸仰慕的看着身前的皇帝。

她长的是挺漂亮的,一个科布多草原上的蒙古女孩,长出了一副江南美人的模样,只是可惜她年纪太小了,只有十四岁。

虽然此时已经算到了年纪,但莫子布还是有点过不去心里那关,因此小姑娘还是跟着皇后郑诗诗的。

而右侧,就是那天自己上来毛遂自荐的土谢图汗车登多尔济的女儿乌云嘎。

这个相当强壮的蒙古女人,一脸骄傲且挑衅的看着皇帝周围的女人。

因为这么多女人中,只有她有资格侍奉了大皇帝。

大皇帝非常喜欢她,称她为真正的草原烈马,还说她是什么电动小马达。

乌云嘎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她知道自己非常受皇帝喜欢,因而极为骄傲。

土谢图汗看到女儿受宠,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只要女儿诞下一个皇子,以后就可以把家业传给外孙。

到那时候,自己就能长期在北京城生活,宝马香车、醇酒美食,还有听不完的戏曲,比在草原上风吹日晒的好多了。

莫子布看着这些蒙古人,心中也感慨万千,中亚乃是欧亚大陆的中心,从这里去哪里都不远。

谁掌握了中亚,谁都掌握了欧亚大陆的战略主动权。

同时,对于中华来说还有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可以让西北边疆更加安全,可以阻断天方教的不断东进,不至于像后世那样,搞出今日‘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

而要控制中亚,关键就是铁路和蒙古人。

“诸位卿家,草原民族自古与我汉家,都是一家人,虽然几千年都打来打去,但那也是兄弟之间的争斗。今时不同往日,是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到了。”

说着,莫子布指着他门口值守的,来自匈牙利的长水胡骑近卫骑兵团,对土谢图汗等蒙古汗王说道:

“你们看,连去了泰西几百年的匈奴人,都已经回来了,还成为了朕的近卫,你们蒙古人当然也可以。”

土谢图汗、车臣汗等立刻跪拜了下去,“臣等明白,知道唯有效忠大皇帝才是唯一出路。”

“大皇帝陛下,我们蒙古人都知道谁才是最凶恶的敌人,罗刹人本是我们蒙古人的奴隶,但现在奴才欺主了,恨不得把我们全杀光才好。

谁要敢不听从大皇帝的命令,我们就把他们驱逐到西边去,让他们尝尝罗刹人的残忍。”

说话的,是土尔扈特部的汗王策凌那木扎勒,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东归英雄渥巴锡。

“汗王说的好,你父亲就是个英雄,只恨朕无缘得见一面。”

莫子布确实有点遗憾,渥巴锡已经在七年前的1775年病逝了。

此人其他不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对象。且土尔扈特部回归后,一直非常忠于中央朝廷的。

历史上1820年张格尔之乱爆发,土尔扈特部出动四千骑兵协助平乱,战死数百人。

1865年回部大乱,阿古柏入侵前夕,库车叛贼热西丁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平乱,结果被偷袭了老家,六千余人被杀。

1872年,阿古柏入侵,土尔扈特部在伊犁侧翼掩护,但由于装备太差且寡不敌众,四千骑兵几乎死伤殆尽,随后又有数千妇孺被屠杀。

这是一个时间和历史证明,可以信任的部族。

等到众人的拜见结束后,莫子布开始宣布他的草原政策,满清的办法好用,莫子布自然没有不继续用的道理。

草原上继续实行划区域固定游牧和朝觐政策,只是封臣的名字需要换一换。

对于漠北蒙古诸部,莫子布照样册封他们为汗王,不过由于大虞王朝自己都没多少王,搞出一堆蒙古人做王,肯定是不合适的。

于是,莫子布统一按照汉时旧例,把漠北的汗王封号称为列王,类比昔日汉时的列侯。

其中最高一等级的为顺义王,这是昔日大明分给俺答汗的,对应满清册封的和硕亲王爵。

比如土谢图汗被封顺义王,那他的全称就是土谢图部顺义王。

次一等级为顺宁王,这是大明封给马哈木和阿鲁台的王爵,对应满清的多罗郡王

第三级为顺治王,这是莫子布用来恶心满清皇帝的,对应满清的贝子爵位。

第四级别为忠顺侯,对应满清的札萨克辅国公。

第五级为忠义侯,对应满清的札萨克台吉。

当然,这个册封没有立刻开始,因为草原上的这些家伙这次来的时候,并没有准备九白之贡,也没有做好推戴莫子布的准备。

他们本来是来看看新皇帝的态度的,只不过结果让他们非常满意而已。

所以,临了莫子布与他们约定,明年九月,草原诸部凡原满清札萨克台吉以上者,都要携带贡物到北京来。

到时候再举行册封大典以及盟旗首领的任命。

“明年再来,大家都就北京城过冬,朕准备了丰厚的赏赐。

不过朕不需要推举大汗的仪式,因为中原的皇帝,就应该是东方世界的皇帝。

这个大皇帝尊号,就包含汉人的皇帝,草原的腾格里汗,乌斯藏的文殊菩萨。

此外,明年来时,各部都要将最勇猛的战士带来,顺义王最少出五百人,顺宁王出三百人,顺治王出一百人,忠顺侯出五十人,忠义侯出二十人。

这些勇士将组成朕的禁卫轻骑兵团,如果哪个列王无法提供勇士的话,就要被降级。”

嗯,满清不敢多用蒙古人,一是旗人自己人少,多了压制不住,二是满清没有打兵团大战的需求,而莫子布有。

他要好好利用这些蒙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