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87章 强项令没有,强拳令你要不要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87章 强项令没有,强拳令你要不要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787章强项令没有,强拳令你要不要(第1/2页)

兴龙省(马来半岛)新马府。

这里原本叫做满剌加,后来被华人改为了马六甲,听起来顺口多了。

然后因为这个马字,又引来了许多马姓人的汇聚,其中最多的,就是广州番禺马家和潮州普宁的马家。

马姓虽然也算是大姓,不过大多居住在陕甘等地,岭南来说,算是绝对的小姓,所以比较愿意抱团,不像陈、李、黄、梁、林、叶这些岭南大姓,他们人多势众根本不用太抱团,就能过的不错。

此后,马姓在马六甲开枝散叶,虽然作为主体的番禺马氏是说白话的,普宁马氏则是说潮州话,但在南洋,长时间的杂居,冲淡了彼此在语言上的隔阂。

加上朝廷一直在南洋推行南京官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拓殖的汉人之间说话还鸡同鸭讲,那还怎么守望互助。

于是,经过二十多年,南洋那些来自两广、福建和赣南、浙东南温州一带的人,比他们家乡那些同族的官话讲的好多了。

甚至朝堂上,岭南的官员一张口,大家就知道他是哪的,但南洋籍的官员一张口,基本都默认要么是南京周边的,要么是北京周边,官话实在是标准。

没有了语言的隔阂,番禺马和普宁马的区别,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都是汉人,文化和饮食以及道德观念本就大致一样,现在话都说开始趋同的,自然很快就融入到了一起。

在这两家马氏和其他马姓人的融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人,在当地话语权越来越强。

很快他们不但参与了附近的锡矿开采和贸易,还在周围用筑水田固土、修建水塘、沟渠等办法,极大减少了热带雨季长时间暴雨带来的水土流失,开垦出了十多万亩的良田。

而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十多万亩良田,实在太吸引人了。

就算这些马姓汉人不嗜杀,不想要把土人都搞成他们的农奴佃户,他们也要保证马六甲城内的两三万土著,以及周边密林其他地方的几万土著,不来打他们土地的主意。

更别说,朝廷实际上一直在暗中支持,甚至怂恿汉人用刀枪搞融合和兼并。

每年北大年兵工厂和新山兵工厂完全就是以打骨折,甚至打骨折还赊账的方式卖给华人大量枪支弹药。

当年兴龙省还叫安戴省的时候,便在第三任安戴总督四川人张问陶授意下,安戴镇军提督畲族人蓝廷和,悄悄将镇军中做军官和士兵的马氏子都放了回去。

这一下,直接就引爆了冲突,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华人比谁都清楚,现在自家勇士回来了,又不缺枪弹,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不间断的冲突,人数只有一万多,但大部分是丁壮的华人马氏,将总数在十一二万的马六甲土著打死了三万多人。

剩下的,除了有一两万人逃进雨林深处,其余的男人基本成了马氏族人的农奴。

而大多数女人,则被马氏丁壮霸占,开始为他们繁衍后代。

再之后,马家人觉得马六甲还是有土著的痕迹,于是把马六甲改成了马六家。

再再之后,随着下南洋的越来越多,马家人在南洋的第二代也出生并长大,马六家城再次兴旺了起来,城中人口来到了七八万,周围田亩扩张到了二十多万亩。

朝廷趁机在马六家成了一个府,以马六家为府城,改名为新马。

新马城中,马耀宗戴着白色的大帽,穿着十分清凉的半臂和短裤,脚上踏着最新款的皮凉鞋。

别小看这双皮凉鞋,在此时可是高科技产品,毕竟硫化橡胶等技术还没成熟多少年。

而原本多用在女装上的半臂,如今却成了男人们最喜欢的,稍微改进一下,跟后世的短袖差不多的时兴衣服就出现了。

“三少爷,你可回来了,知府李大人在府衙召集乡贤们议事呢,老爷担心这北佬耍手段,叫你一起去。”

马耀宗听完,顾不上回家休息,把给母亲买的几匹蜀锦交给身边的土人仆役,自己则登上了家仆开来的蒸汽车,往府衙而去。

此时的蒸汽车又朝前跨进了一大步,因为谁也没想到,包括莫子布也没想到,追随路易十六女儿夏洛特公主来的法兰西高端人才中,竟然混进了一个叫菲利普.勒本的家伙。

此人是历史上煤气机的发明者,这种用电火花点燃煤气产生动力的机器,是最早的内燃机之一,也是现代汽车工业向前一大步的重要标志。

而菲利普.勒本的研究在法兰西并不受重视,这不是法兰西高层和科学家们短视,而是他们不是莫子布这样的穿越者,并不能肯定内燃机和汽车就是未来。

但明确知道历史上汽车发展进程的莫子布,在一次意外发现了菲利普.勒本的发明和论文之后就如获至宝。

莫子布不但给了菲利普.勒本大虞国民身份,还特意让人把科举明算科的试卷用法语翻译了一份,等菲利普.勒本考中明算科以后,立刻就简拔到了内廷翰林院。

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两年时间,在莫子布的大力支持下,菲利普.勒本带着三十几人的小团队,就把煤气机这种最原始的内燃机给搞出来了。

目前已经能稳定以十八到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全重两吨左右,连续行驶八个小时以上了。

所以,虽然目前人们还是称这内燃机车为蒸汽车,但实际上蒸汽车已经跨过了蒸汽的阶段,真正进入了汽车时代。

“还是你们南洋人会享受,这蒸汽车,比马车舒服多了,还能自己享受一番驾驶的乐趣。”

跟在马耀宗旁边的,是他洪武太学的同学姚景杉,这位江南才子有些新奇的坐上汽车,左顾右看的。

马耀宗单手掌握着方向盘,也颇有几分得意,“南洋太热了,没有什么大牲畜能扛得住这酷热,更别说拉车了,不多发展一下汽车,出门总不能骑大象吧。”

目前的汽车,仍然不能替代传统的畜力,所以越往南见到的汽车就越多,原因就跟马耀宗说的一样,越往南越热,什么大牲口都扛不住,人也扛不住。

同时,越往南,人力资源就越紧张,运大件货物没了大牲口,交通缺少人力黄包车,自然汽车的重要性就上来了。

知府衙门中,挂左布政使衔的新马知府,山西忻州静乐县人李銮宣,正眯着眼睛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广式凉茶,等待城内几大家族的人过来。

知府挂左布政使衔也算是南洋的一种特色了,一是为了给愿意到这种极热之地来治理地方的官员们一些优待,这样如果能调走,回到神州赤县那就不是知府,而是高官大员了。

当然,这种挂衔的布政使并不是从二品大员,而是从三品。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南洋像新马城这种由大族大姓开发,大量田产地产由他们掌握的情况非常常见,如果不给知府、知县高配,就很有可能拿捏不了这些地方土豪。

没过多大一会,新马府十大家族的人就到齐了。

此时新马府管辖区域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大马的马六甲州、霹雳州和槟榔屿州相加,人口五十一万,华人约有四十二三万上下。

而这十大家族掌握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且其中十个家族中就有七个是姓马的。

想到这些,李銮宣李知府就不禁有些牙疼,若不是为了这从三品的官身,再干些年就能调回神州赤县去当富庶地方的高配道台,或者在南洋就地升任布政使,他才不想来呢。

他妈的,官没个官样子,民没个民样子,李知府一看来的十大家族族长个个身着锦袍赐服,心里更是不爽。

这些人中,穿赐云豹服的,乃是拓殖有功,也就是把当地建设的好的。

穿赐飞虎服的,要么是从军中以战功退役,要么就是满手血腥惩治土人,手里几百条人命的。

跟这些锦衣华服的族长相比,他这从三品挂左布政使衔的知府大人,反倒显得有些过于质朴了。

而这些人进来之后,完全没有神州赤县那些乡贤耆老看到知府大人战战兢兢,满脸讨好的样子,他们只是主动见礼之后,没等知府大人让他们坐下,自己就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椅子上。

而且他们连谁该坐哪把交椅都清清楚楚,绝不会弄错。

因为在南洋,知府、知县遇到大事召集这些人来议事,是经常发生的,双方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7章强项令没有,强拳令你要不要(第2/2页)

“这两位少年俊杰面生的很,似乎从未见过?”知府李銮宣指着刚进来马耀宗和姚景杉问道。

“府台,此乃老夫第三子马耀宗,这位是他的好友南直隶人姚景杉,他们是洪武太学的同学。”

番禺马的族长,一个身材雄壮,方面阔口,一看年轻时就是狠人中狠人的半百老者开口了。

此时,作为在大虞排名前三的洪武太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毕业后只要不乱整,都很有前途,特别是在南洋,那就更加珍贵了,因此知府李銮宣也高看了一眼。

“既然是士林新秀,亦当有座。”李知府把手一挥,命衙役们端来了两方锦凳。

当然,这些南洋的土豹子们不知道,李知府这么大方给座,不单因为这俩是洪武太学的学生,更因为李知府看姚景杉第一眼就觉得有些眼熟,后来一听是南直隶人,立刻就想起来是谁了。

这姚景杉不是别人,是桐城派大文学家姚鼐的幼子,母亲出身东洋使司朝日省大阪府丹南忠义侯(丹南藩)高(木)家。

这姚鼐与太上皇相交莫逆,姚景杉的母亲就是太上皇赐给姚鼐的。

同时,今年十八岁的姚景杉自小又跟皇帝长兄,追封琼王的莫子潢第三女临高郡主定亲,李知府当年在姚鼐府上赴宴时,见过一面。

“陛下的旨意,朝廷的命令都已经到了,新马府要出十万亩的土地,用来安置新的拓殖百姓。

诸位乡贤是新马的擎天白玉柱,手中良田阡陌成群,这十万亩的土地,肯定大多是要从诸位乡贤这里出的。

当然,朝廷肯定不会白拿,所有的土地丈量定级过后,都会按市价购买。

同时,陛下批准了新的拓殖法案,从今日起,这南洋的土人,就能正大光明的教化他们了。

咱们新马府的密林中至少还有七八万土人,这都需要诸位召集义从健儿,协助官军前去搜捕。”

对于朝廷来说,肯定不能允许马家这种大家族完全掌控当地。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好鸟,你让他们一手遮天,他们就敢在当地搞家族式的黑社会组织,完全攫取当地治权,把所有非本家族的人都当奴隶牛马来对待。

所以当局势稳定之后,朝廷往往会出一笔钱,强行从当地大族中收购一部分土地,分给其他下南洋的百姓。

且大族拿了卖地的钱,往往还要继续跟随朝廷政策,往更难的地方或者新近纳入统治的地方去拓殖。

比如目前最火热的大小瞻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北贺洲西岸。

只是对于大族来说,他们辛苦开垦的良田,哪舍得卖,这种地完全就是有价无市,可以传给子孙万代的。

是以,知府李銮宣的话音刚落,屋内直接就炸了锅,一群族长乡贤哇哇大叫。

脾气暴躁,城府不深的,嘴里已经在不停描述各种生殖器官了。

而李知府早就习惯了这些,只要他们不指名道姓骂自己,一切都当没有听见。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的族长见李知府脸皮奇厚,完全没有被激怒,反而还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这一关没那么好过。

要是这李知府急了跟他们对喷起来,亦或者拿出官威压人,甚至打他们一顿板子,他们完全不怕,反而可以借题发挥把事情闹大,把水搅浑,最好是能弄到共和议会里面去。

南洋的共和议会,可不是神州赤县那种样子货。

“大人,朝廷里这是出奸臣了啊,我们新马府一共不过五十余万亩的良田,我们十家人手中,总共也不到三十万亩,这一下就要划出去十万亩,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番禺马的族长说道。

兴龙省(马来半岛)毕竟不是南暨省(爪哇岛),耕地面积完全不能和后者相比,十万亩的土地,可真不少。

“有失才有得嘛。”李銮宣李知府看这些大族吃瘪,心里甜的跟蜜糖似的,他啜饮了一口凉茶,好像这苦苦的玩意都变甜丝丝的了。

“朝廷自然知道这要求有些过分,不过目前我大虞朝的形势就是这样,各有各的难处,大家要多克服克服。

当然,陛下仁爱厚德,不会让你们吃亏的,因此已经恩准新马府今年可以给三个镇守使的官位,以及一个大瞻洲亲藩君男的爵位,就看诸位谁肯为朝廷分忧解难了。”

听起来似乎不错,三个世袭罔替跟土司差不多的镇守使,以及一个属于贵族的华人亲藩男爵。

但屋内的十大族族长依然不为所动,因为现在早就过了南洋的初创时期了。

这时候的镇守使,大多封地就在雨林深处,不但需要自己去开垦建设,也远没有十几二十年前那么好弄。

至于大瞻洲的亲藩男爵,那更呵呵了,能淘金的地方肯定不会封,不能淘金的地方,他妈的,毒蛇成群,大老鼠站起来比人都高,据说还会拳击。

那他妈是去当贵族吗,那是去当野人好不好!

“诸位,诸位,这人呐,目光要放长远一点,当年这新马府除了府城,不也是处处瘴疫,遍地蛇鼠嘛。

咱们哪一家没有丁壮被猪婆龙和大蟒蛇吞杀过,但现在呢,不也是鱼米之乡了。

你们现在身家丰厚,但是却没有官帽更没有爵位,难道不该趁现在这个机会,为子孙再打拼打拼?”

李銮宣李知府还在循循善诱,但善财难舍,这可是十万亩地啊!

“府台大人说的有理,不过去开发地方当镇守使,去大瞻洲做男爵我们都可以,出钱出力都行。

但是这地,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哪有一道命令,就强要我们卖的?”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族长没有出来说话,但另一个马氏的族长不乐意了,他梗着脖子看着知府李銮宣,颇有几分不服的样子。

给脸不要脸,那就拿你当出头鸟吧,李知府在心里冷哼了一声,站起身来,看着这位族长。

“照你这么说,这新马府就是你家的是吧?”李銮宣甩了甩官服的袖子,一句白话国骂就出口了。

“我叼你妈的,你他妈的在老家的时候是个什么东西,看见了满清衙役都要被吓得抖三抖的玩意,现在倒是人模狗样了起来!

叼你妈的,当年你是怎么下南洋的,还记得不?

当年你他妈是坐着万岁爷免费运人的大船下来的,不但没收你一文钱船费,还管你全家吃穿。

到了地方怕你们饿死,又给三月的粮食,吃完了还可以继续申请。

怕你打不过土人,上好的刀枪免费给你,还专门派人来教你用。

怕你们得病,神仙水(奎宁水)、河仙石散(蒙脱石散)等上好药物,不要钱发给你们用。

怕你们种地亏本,五年不曾收一文钱的赋税。

这一切,都是万岁爷自己掏内帑给垫上的,以至于他老人家御极二十多年,宫室舍不得修,秀女舍不得选,一饭不过三菜一汤,四时八节常服不过四套,省下一分一厘,都他妈给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我叼你妈的!”李知府越说越气,把官服下摆往裤子里面一扎,袖子一撸,一个飞踹就把这出头鸟给踹倒,随后骑到他身上就是拳如雨下。

这出头鸟马族长年纪不小了,好日子过了十来年,早就没有当年的勇武,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没有还手之力,被四十岁还算身强体壮的李知府骑在身上打的嗷嗷惨叫。

雾草!

姚景杉都被惊呆了,堂堂左布政使穿着从三品的官服,就在府衙后堂痛殴乡贤,打的是拳拳到肉,惨叫连连。

震惊之余,这位马上要升格为姚仪宾的太学生只觉得大开眼界,果然人说南洋民风彪悍,这哪只是民风彪悍啊,这官风也。

这他么哪是读书人,你这当初学的不是论语,是抡语吧!

姚景杉哪知道,没有他这名门之后在,没有他这种能把李銮宣李知府今日英勇事迹传扬出去的人在,这位知府大人,绝不至于如此彪悍。

但既然有这种完美的传声筒在,李知府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咯。

他没有那个胆子做强项令,但是做一个为国为民打击豪强之强拳令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