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88章 二十年的恩情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88章 二十年的恩情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788章二十年的恩情(第1/2页)

南洋的这些个大族,绝大部多数还真就只占了一个大字,除了人多地多就没有别的了,因为那些地方官不敢惹的大族,人家叫勋贵。

这要是把那位挨打的马族长换成宋城君侯吴让,陶公君侯叶宪阳,吉达君侯叶丰昌这样的,你拿刀逼着李銮宣李知府,他也不敢上去打人。

这些君侯们,那可是皇帝起家时候的元从股,与满清的北河之战中,这些君侯、君伯们打的家家戴孝,甚至自身都差点殒命。

他们是可以任免官员,有藩兵的真正半君主,待遇自然和后来下南洋的完全不一样。

当然,宋城候吴让这些君侯,也不需要李知府来催促,皇帝只需要一道口谕,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这些年开发南洋,他们可没少贡献。

人打了,出了这三年知府的窝囊气,李知府爽了,他施施然站起来,回到座位上坐好,把脑袋上的官帽取下,换上了一个简单的网巾。

“平日里,你们私下不敬本官也就算了,今日竟敢说陛下一纸诏令要强买你们的田。

扑你母的!

你们好好想想,当年自己在唐山的时候,是个什么玩意,到了南洋,又是谁帮助你们站稳脚跟的。

本官就不说你们这些人应该是陛下的佃农,那就算是普通人这么帮你们,你们就能忘本了?

滴水之恩还要涌泉相报,你们现在受了陛下的雨露恩泽,仅仅只需要为了朝廷,为了国家卖一点地,就敢污言秽语,你们还有良心没?还是个人不?”

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是这么爽。

这话要是英格兰的官员对新英格兰的人说,西班牙官员对墨西哥的土生白人所说,等待官员的一定是万丈怒火。

但是大虞的官员对南洋的百姓这么说,还真就挑不出多少毛病,因为李銮宣李知府并未说错。

二十五年间,从神州赤县到南洋,包括广南、日南两省,也就是后世安南领土,一共过番超过两千五百万,平均每年一百万出头,一天近三千人。

这个数目,若是要靠自发,靠民间的力量,不可能办得到。

所以这其中至少七成的人,是靠莫子布组织复兴公司船队,甚至是军舰,一船一船运到南洋各处的。

运输途中和到达当地之后,莫子布怕过番的百姓死亡率过高,粮食、药品、武器几乎是不要钱的白送,从而保证了过番百姓死亡率不超过三成。

而这一切的花费,不算海军的运费,每年就要至少一千万银元,其中六成是莫子布拿出来的,因为要全靠朝廷拿,其他方面的支出就该拿不出来了。

所以李銮宣李知府这么说,一点错也没有,甚至说他们这些过番百姓该算皇帝的佃户,也有一定道理。

激情褪去,肾上腺素不飚了,李知府的拳头不由得开始隐隐作痛,心里却非常欢喜,因为局面却被他控制住了。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如今大虞朝能力最强的一批官员,是莫子布用小本本记上,未来要提拔的人。

哪怕就是历史上,这位李銮宣李知府也是幼年丧母开局,但十三岁就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三十二岁中进士的存在。

他在温州做兵备道,能让海盗蔡牵敬佩不打劫温州船只,在云南做按察使,敢为巡抚定罪的人翻案,是个善于治理地方,为官廉正的狠角色。

他此次出手,除了有姚景杉这样的免费宣传工具在,还因为此地为官三年,他把这些当地大族给摸透了。

这些人都是苦出身,好多人在老家的时候,饱饭都没吃过几顿,是靠着皇帝让他们过番才有如今的好日子,他们能打能杀,个个手中人命不少,但是心还没有完全黑透。

同时,由于他们出身低,不太适应神州赤县那种乡绅之间弯弯绕绕的表达方式,反而对于乡村式的粗暴议事方式比较赞同和适应。

所谓乡村的粗暴议事方式,相当直接简单,譬如如今在大虞,或者历朝历代的乡野,什么样的妇人地位最高呢?

就是那种有五六七八个孔武有力的兄弟,又生了五六七八个孔武有力儿子的妇人。

跟丈夫、公婆、叔伯不合,回娘家一顿哭诉,兄弟们浩浩荡荡跟着打上夫家,一顿老拳,让夫家再也不敢惹她。

跟邻居、外人不合,站在大门口一声吆喝,儿子们举着棍棒锄头冲出来,把邻居、外人一家打的惨叫连连,从此看了她就要绕道走。

李知府现在就是那个妇人,而他背后的娘家(朝廷)相当孔武有力,还占据道德制高点,所以此刻他就敢上去把出头鸟一顿暴打,用拳头,直接拿回主动权和掌控权。

别看南洋被大虞拿下二十多年了,但此前十几年,官府的力量除了在大城市,以及泰平(暹罗)日南(广南)这样的地方外,存在感一直不强,好多地方干脆就是移民在自治,压根没有官员来行使权力。

甚至可以这么说,新马府(马六甲)的拓殖大族们,这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威严。

这一通输出,让屋内的大族都闭了嘴,但显然他们只是被震惊了,也确实觉得在道德上有点说不过去,但他们并未服气,也没感觉到有多少害怕。

所以李知府的下一步,就是真正下狠手了,他双手一拍,几个穿着军服,戴着朱漆勇字盔的兵丁就进来了。

“诸位刚才也都听见了,马亚贵辱骂朝廷,藐视官上,扒了他身上的云豹服,给我叉出去!”

“李銮宣,你敢!”

听到要扒自己的云豹服,挨了打,本来是躺在地上咿咿呀呀呻吟卖惨,想把事情闹大的马亚贵顾不得浑身疼痛,一下就跳了起来。

“这云豹服,是陛下见我拓殖有功,光中十九年恩赏的赐服,你个小小的知府,凭什么说扒就扒!”

不怪马亚贵如此着急,这云豹服和飞虎服,在南洋就是最重要的象征。

像马亚贵这种人,苦出身到南洋才有点家业,但是朝廷里又没人的,南洋的共和议员,哪怕是省一级的,就是他最重要的护身符和倚仗。

而在南洋,能穿云豹服、飞虎服及以上赐服的,才有资格成为得到其他人推举,进入共和议会做议员。

可以这么说,在南洋,穿赐服的不一定是共和议员,但是没资格穿赐服的,一定不会是共和议员。

要是没了赐服,颇有点‘我们都是开奔驰,开柔丝莱斯,你开马自达肯定塞车,我看你没资格来参加这个会哦’的意思。

而且失去了这身赐服之后,他就没资格进入知府衙门后堂议事,也不可能看见知府还这么大大咧咧,这新马府的议事权,基本那就跟他无关了,后果可以说相当严重。

“哼,本府当然没有扒了你赐服的权力,但是他们有。”李銮宣把手指向了身边两个头戴朱漆勇字盔的士兵。

“这两位,乃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力士,专门来新马府,纠察官民不法行径的。”

咕咚!

马亚贵摇晃了两下,他做梦也没想到,他这样的土豹子,竟然被锦衣卫给盯上了,巨大的冲击中,他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噗通!噗通!

屋内的新马土豪们,也纷纷跪了下去,像是在给李知府赔罪,又好像是在遥拜皇帝。

毕竟是才崛起的第一代土豪,对于皇权,还是很畏惧的。

屋内,只有马耀宗和姚景杉没有跪下了。

姚景杉是预定的仪宾,别说锦衣卫的力士了,就是锦衣卫的镇抚、千户等高官来了,那也得先给他行礼。

至于马耀宗,他在南京洪武太学求学了三年,也算是见过世面了,知道锦衣卫没那么可怕,当然是指你本身没有作奸犯科的前提下。

马耀宗的父亲,神色复杂的看向了李知府,这些土豪中,他的能力最强,心眼也最多,立刻反应过来这位知府大人,是在扮猪吃老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8章二十年的恩情(第2/2页)

好可怕的心机和隐忍,足足三年在他们这些土豪的含沙射影辱骂与挤兑中唾面自干,今日则终于等到一击必杀的机会。

“府台大人,马亚贵狂悖无礼只是个例,我等新马府百姓,深受陛下大恩,绝大部分人都是敬爱君父的。

只是十万亩实在有些太多了,还请府台大人看在我们为国拓殖的份上,稍减一些罢。”

听了马耀宗父亲的话,其余那些本来就隐隐以他为首,知道这老小子能力的大族族长们,纷纷开始附和。

“是啊,府台大人,我等愿意为朝廷效力,只是十万亩实在太多了些。”

只是听了这些话,刚刚悠悠转醒的马亚贵又是一声惨叫,再次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他知道自己这下,算是完蛋了。

李銮宣听了他们的话,沉吟了片刻,本来嘛,让这十家人出十万亩,确实太多了,但这李銮宣考虑再三,却不想给他们少多少了。

因为不从这些家伙手里拿走十万亩,他们的实力还是太强了,到时候来分他们田地的新过番之人,未必能够拿得稳分下来的田。

必须要把他们削弱到不敢对抗朝廷命令的地步,打就要打疼。

当然,李知府也不会去动他们的核心田产,因为维持地方稳定,盘活地方经济,乃至出义从民团去干土人,防备盗贼,也还要靠他们出力。

属于必须要削,但又不能够削的太狠,这个度,可不好拿捏。

“诸位都起来吧,咱们大虞朝可不兴见官就跪。”李知府先让他们起来,然后反问道:

“你们不会觉得,我一个小小知府,有资格在这上面跟朝廷讨价还价吧。”

马耀宗之父将信将疑,把目光投向了儿子马耀宗,想着这小子在京城洪武太学求学,交游广阔、见多识广,一定知道真相,或许可以用看到的真实情况,堵一堵李知府的嘴。

哪知道马耀宗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他趁机立刻上前,对屋内十大族长说道:“诸位叔伯兄长,府台大人的话,你们可要听进去啊!

若是没有陛下,我们这些人还在给旗人做牛做马,别说现在的良田万亩,店铺数百,妻妾成群,就是一顿饱饭都难有。

陛下为了国家,为了咱们这些穷鬼,殚精竭虑,每年耗费内帑以千万计,是真把咱们都当成赤子的君父。

这是汉文帝、唐太宗和大明洪武皇帝都做不到的,是几千年来最圣明的仁君。

咱们得了君父这么大的恩典,如今不过卖些地,怎么还能推三阻四的呢?

而且,去未开化之地做镇抚使,去大小瞻洲做一方之君,那也是在为子孙后代留下产业,是荫庇子孙的大好事,正该踊跃参加啊!”

马耀宗老父一听这个,立刻就急了,硬要说十万亩,新马府这些家族咬咬牙也还是拿得出来。

但是马耀宗这番话,却立刻就把番禺马氏给架在火上了。

这以后,不得人人都说,是马家主动带头卖地的,其余人不得恨死他们家么?

“你你这黄口小儿,你知道什么.,你!”马耀宗父亲都急的结巴了起来。

哪想到,他这样子,反倒更加激起了儿子马耀宗的不认同。

在这位充满热血,认同此时是民族千载难逢机会的少年来说,做人,怎么可能这么蝇营狗苟,见私利而忘公义呢!

“父亲,你忘记阿公了吗?”马耀宗红了眼睛,看着父亲喊道:“阿公当年,一对八斩刀,打遍沙河无敌手,谁看了不说一声好汉子。

他在黄埔码头搬货,别人扛一袋,他能扛三袋,硬是靠着身手,挤进去了从不让给外人做的码头工行列。

可就是这样,咱们家也还是穷得叮当响,得罪了两个衙役,就只能举家往新安逃,最后到死也没回过故乡。

番禺老家大宗的叔爷,说他给家族惹了祸,不让他埋在家族的后山,不让他的牌位进祠堂,你和二叔、三叔只能把他埋在沙甲头的荒地里。”

马耀宗越说越心酸,想起父辈口中那个人称豪杰,但一辈子多灾多难的祖父,眼泪哗哗往下掉。

“老豆,你就真的比阿公厉害吗?你现在这么威,难道都是只靠自己打拼就能得来的吗?

没有陛下,我们父子,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不过是新安大屿山外的穷水鬼,连渔船都只能租别人的那种,与疍家佬差不多。

如今得了恩典富贵了,正好报效君父的时候也到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马耀宗之父愣住了,半晌,泪水也从他的眼眶里,哗哗的往下掉,他抽噎着,充满欣喜的喊道:“果然是要读书,我儿比我明事理多了。

我马大,远不如我爹英豪,但我能比我爹过的好一万倍,都是因为陛下之恩。

府台大人,我番禺马家出一万亩,您把大瞻洲那个君男的资格给我,我让我长子马耀邦带一百马家子弟,三百土人仆役前去大瞻洲,为国拓殖!”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新马最大的家族,番禺马氏的领头人转变立场后,其余大族族长,也纷纷出来应承,都同意卖地了。

此时,马耀宗再次上前,对着知府李銮宣一拱手,“府台大人,马亚贵并非狂悖叛逆之人,他今日口无遮拦被吓得吐血,也算是报应。

只请大人看在他开拓新马府有功的份上,饶他一命!”

哟呵,李銮宣李知府一听,眼睛一下就亮了,先占大义,再收买人心,是个人物啊!

这小子在洪武太学中就读,还跟姚景杉这样的人相交,未来不说大有作为,那也定然不是个庸才,给个面子,结个善缘也好。

此时,姚景杉也拱手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府台大人,两位力士,我看只要这马亚贵还知道好歹,愿意为国效力,不妨网开一面。”

姚景杉家世不凡,说话就更有水平了,而且还很有眼力劲的提了一下两个从南京来的锦衣力士。

两个力士不算啥大人物,好像也认出来姚景杉是谁了,毕竟他爹是桐城派的大文学家,太上皇最亲近的友人。

“姚公子说的有理,请府台大人定夺吧。”两个锦衣力士把决定权给了知府李銮宣。

李知府沉吟片刻,“既然大家都为马亚贵求情,本府就不当这个恶人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马亚贵,你也出五十族人,百五十仆役,派你儿子随马耀邦去大瞻洲,这云豹服我就不收了,你的狂悖之语,也就不往上报了。”

马亚贵死里逃生,哪还敢有半点不满,当即磕头如捣蒜,把条件答应了下来。

到了此时,问题完全解决了,李銮宣李知府才呵呵笑着,又拍了拍手,屏风后转出两人。

两个白人,一个身材瘦小眼神躲闪的男人,一看就是最好的农奴,另一个妇人反倒身材丰腴也不算矮,特别是那大屁股,一看就好生养。

“此乃鲁王世子居中联络,英格兰宰相皮特先生等供货,从欧罗巴洲来的白奴,数量不多,还算珍贵。

按朝廷的意思,谁愿意配合朝廷的战略卖地,这等勤劳肤白的白奴,就优先谁家购买。”

我草!

马耀宗之父更觉得背后发凉了。

这白奴可是好东西啊,干活比南洋土人好用的多,女白奴更妙,留下配种可比黑乎乎的土女好多了,看着都顺眼些。

这知府大人要是早拿出来,自己这些人或许早就答应了,他偏要绕这一圈,看起来就是为了立威,为了竖立朝廷和他个人的威望。

心思缜密,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还够隐忍,这样的狠人未来肯定是要一飞冲天的,还是别跟他作对了。

马耀宗之父马大服了,他把手一拱,弯腰过膝。

“府台大人,从今以后,我等唯大人马首是瞻,无有不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