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92章 帝国坟场金银多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92章 帝国坟场金银多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792章帝国坟场金银多(第1/2页)

太上清晖宫中,莫子布没有急着离开广州,而是准备今年的元旦,就在广州过了。

当然,此时的元旦,还没有让位给西元的一月一日,仍然是指中国农历大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后来的春节。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不一会,身穿蟒袍的越国公,原南洋使司总理大臣陈联,在内侍的接引下进入南阁御书房。

见到莫子布的那一刻,陈联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三跪九叩之后抬起头来时,眼中早已闪着泪花。

他已经六年没见过皇帝了,也终于可以离开南洋回神州赤县享福了。

“陛下,臣力有不逮,不能完成陛下交待的重任,累的万岁冒险起用广信郡公,臣有罪!”

莫子布恍然大悟,难怪陈联眼中都含泪了,原来是因为林通的起复。

嗯,在陈联看来,起用林通,一定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

而林通的起用,又是因为他能力不行,不能为皇帝分忧,继续镇守即将翻天覆地二次改变的南洋。

“起来,起来,大男人哭哭啼啼的。”莫子布一脸的嫌弃,让陈联赶紧起来。

“就用个林通,天塌不下来,事情再是有些困难,能比得上咱们当年起兵的时候?”

这可真是老兄弟了,起兵的时候就跟着的,好几次莫子布以小博大,身陷险境,陈联都是跟在身边,还出了大力气的。

而且以陈联的文治能力,没有给莫子布在南洋拉一坨大的,反而还是各方面都裱糊走了,已经属于超常发挥,有什么好责怪的呢。

“南洋十年总理大臣,有什么心得,说来听听。”

给陈联赐座之后,莫子布让内侍上了一桌各种点心,两壶酒,两人就在南阁御书房中小酌了起来。

陈联闻言喝了一口酒,想都没想直接说道:“陛下,咱们大虞国太大了,在南洋百姓看来,广州就已经是他们能关联到的最北边了,广州以北,都是北方。

特别对于生在南洋,长在南洋的第二代人来说,广州以北的地方在他们心中,跟外国都没有多少区别了,至于东北和安西,简直好比传说中的不存在之地。

隔得太远了,导致南洋人在身份认同上,还是很有一些焦虑的,加上血脉混杂,很多人都羞于说自己是泰平人、嘉庆人,往往只标榜自己的父母或者祖父母来自何方。

这又导致,泰平人跟泰平人并不亲近,甚至不视为一个地方的人,反而会由于跟邻省的都是潮州人或者都是嘉应州人而亲近。

同时这种亲近,又极大削弱了官府的治理能力,很多人出了事,根本不去找官府,而是找乡党宗族去跟人讲道理。

而南洋使司之前的官吏,不是唐山来的失败者,就是在南洋等着混日子混到时间就回唐山去的。

他们不想管,很多时候也管不了,偶有几个实心任事的也被潮流裹挟办不成事。

所以大部分时间,南洋使司的官吏,哪怕到了知府这一级,也基本都是泥塑菩萨,他们只管完成朝廷的税收任务,平日里根本不出城,其余一概不管。”

莫子布懂了,这是陈联对自己政策的一种辩护。

普通民众不认官府只认乡党和宗族,大小封臣更不认官府,他们只服宗人府管,有事基本都会在南洋的共和议会上解决。

陈联看着是南洋使司总理大臣,但在大小封臣的心中,地位肯定不如南洋使司共和议会的首席长老,若不是他是元从,怕是都没几个人理他。

“臣在南洋,能抓住的,就是南洋水师与外南洋水师,以及驻南洋的京营,所以一言一行都要靠军队撑腰,文治就实在难有什么功绩。”

陈联做了最后的总结,莫子布听完赞同的点了点头,自己这位老兄弟只是因为出身低,读书少,所以坐镇一方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

但你要不让他从政的话,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知道抓住军队,稳定局势,让南洋的大框架不至于毁坏,能运行下去。

至于他搞的黑社会大佬一样的理政,看来就是他无奈中的最优解了。

反正内部认同的不是官府而是宗族乡党,大多数官吏又都是在混日子,还不如搞江湖义气那一套。

当然,这也还是有陈联能力不足的原因。

因为南洋不可能都是这种情况,至少莫子布了解到了新马府就不是这种情况,新马的大族已经基本融到了一起,互相之间也是更加认同南洋新马府人这个身份。

“阿联,我欲分封诸子为王,命他们坐镇南洋,以各地镇军精锐为亲王三卫军,你觉得如何?”

莫子布缓缓问道,这个想法,在莫子布心里盘桓很久了,而林通一上任,立刻就给他上书,也是建议分封诸子统领各地。

但莫子布也拿不太准,于是趁着这个机会,问了问陈联的意见。

“臣认为可以。”陈联思考了一会,点了点头。

“臣知道陛下对于皇子的爵位一般不愿意给高了,是害怕本朝出现大明时期那种宗室数百万,耗尽天下赋税的情况。

但我朝不同于大明,土地和岁入广了三倍都不止,大封诸子也不用封在神州赤县,不但不会空耗钱粮,反而可以稳定各地。

臣不晓治国理政,但单就一乡野间地主的身份来看,用儿子管理家业,总比让掌柜的和伙计全权负责,要放心的多。”

这理论还真是粗糙,不过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莫子布暗自思忖了半天,现在的大虞,安西有事,一般要至少五个月才能传回两京,南洋有事,再快也要三个月,就更别说大小瞻洲和北贺洲了,都得按年算。

这种情况下,就不说造反什么的,单单就是吏治,便完全无法保证,因为你无法快速监管官员,他们就什么都敢干。

比如六年前震惊朝野的潮汕集团贩卖天竺奴事件。

一个君伯,一个君子,三个君男以及兴龙总督以下官员六十多人被波及。

他们四年时间从天竺运了超过五十万奴隶到南洋,其中光是被杀害的就高达数万。

如此骇人听闻的恶**件,朝廷硬是过了四年才收到风声。

还有三年前,复兴公司南洋副总裁官,总是莫善民腐蚀了整个复兴公司南洋分公司。

他们在新港(新加坡)、占碑、三宝垄、坤甸四处港口,控制数万码头工人搞垄断,涉案金额超过一千五百万银元。

最后若不是他们分赃不均有人把事捅了出来,说不定莫子布现在还不知道。

其余还有嘉庆省布政使与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勾结,让墨西哥来的,装满白银的大帆船到嘉庆省停靠,造成白银大帆船被风暴摧毁的假象,以此抬高银价大赚黑心钱。

还有泰平提督客家人叶贤基,私自奴役军士千余给自己家开垦田亩,一共囤积了超过八十万亩地,然后高价卖给其他人牟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92章帝国坟场金银多(第2/2页)

其余各级官员与当地豪族勾结敲诈、勒索,甚至明抢没有根基百姓土地、金银等事情层出不穷,每年都会有十几人因此下狱或者掉脑袋。

可以说,南洋使司是大虞朝吏治洼地这个称号不是白来的,大量官员要么不愿意南下,要么南下了就开始大贪特贪。

而如果能有诸子镇压当地,这些情况就可以很快被发现,不用拖到一爆发就震惊全国的地步。

此外,把儿子们放到各省做藩王,不但可以插手当地政务,还能让当地百姓找到归属感。

当然,最重要的是,莫子布发现,要是他现在不分封诸子去坐镇,等他百年归世,儿子们对于南洋上下百姓官员没有那么大的恩情,恐怕就是想要去坐镇,也坐不成了。

至于模式嘛,就用大明的模式。

诸王分封到各省,掌握一部分王府直属耕地,以三卫军为基础武力,战时节制本省兵马。

此外还可以统领本省封臣,利用藩王国相等文官,间接插手和影响本省政务。

而陈联见莫子布沉默良久,还以为是担心诸王分封之后,会受人撺掇有不臣之心。

他悄悄看了看皇帝严肃的表情,把牙一咬,对莫子布说道:“陛下放心,我大虞朝经济繁荣,贸易往来频繁,早就不是大明或者逆清之时了。

如今南洋大部分商品都是卖到神州赤县,神州赤县的各港口所发之货物,也有超过五成是直接到南洋的。

联系如此紧密,真要有人搞事,别说文臣武将,就是做贸易的普通人,也绝不会赞同。

此外,只要朝廷掌握着水师,南洋不管是哪里,都翻不起来浪。”

“阿联你说的对,是我多虑了,此事我会认真考虑的。”莫子布当然不会说他考虑的根本不是陈联担心的这些。

人家冒着被人说离间父子的罪名直言,肯定不能打击积极性的。

当然,目前这也还是个想法,要落地,至少也还要两三年时间,而且与之配套的,就是对内朝的调整。

目前对于莫子布来说,对于大虞朝来说,当一切都走上正轨后,内朝的权力,就有些太大了。

而且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复兴公司在二十多年的不断演变中,开始成了内朝的一部分。

前年莫子布让次子莫洲栩暗中找人计算了一下,涉及采矿、冶炼、银行、铸币、航运、教育、种植甚至大部分中央银行职责的复兴公司,已经成了资产超过六亿银元,年净利润超过两千万银元,相当于国家岁入八分之一的恐怖怪物。

这让莫子布通过复兴公司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得以在各行各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造。

可随之而来的,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从复兴公司中涌了出来,他们插手到了内朝的方方面面。

从目前来说,莫子布自己还是能掌握住这个怪物,毕竟锦衣卫-内朝翰林院审计司-复兴公司督察处-外朝御史台经济督察处,这四个监察机构还在正常运转。

这四套各自独立的经济监察系统,基本能够保证莫子布想查什么,就查什么。

可是未来阿森还能做到对复兴公司如臂指使吗,这样规模庞大的怪物,最好的归宿就是国企化,但谁能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所以莫子布还想利用这次政治上改革的机会,把内朝和复兴公司也做一定的调整,一步步来试错看看。

而就在莫子布为朝政改革以及南洋事情大伤头脑的时候,他最担心的长子大佬森,正在安西广袤的土地上,享受着胜利者的风光时刻。

喀布尔城外,民夫们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拉着巨大的火炮往山上运,不远处城头的阿富汗人也在绝望的向下面开火。

不一会,几个其实就是阿富汗人,但是被刀剑逼迫着来做苦力的民夫惨叫着被打死,声音极为渗人。

但其余民夫不敢停下,因为城头射来的铅弹只是有可能打死他们,但身后的汉人,是可以百分百杀了他们的。

喀布尔城坐落在喀布尔河谷中,此城三面环山,开口在地势陡峭的西面,要进攻这个开口,需要在陡峭的山坡上转移阵地,十分麻烦。

同时喀布尔河从城市中间穿过,把喀布尔城切成了两个城市,使得他们可以像历史上南宋的襄阳和樊城一样互为犄角,极难被围死。

果然是控扼兴都库什山脉的大城,固若金汤和易守难攻这两形容词,喀布尔绝对配得上。

所以从前年年底开始,皇太子大佬森就抽调安西四省两万多战兵开始围城。

一直断断续续打到今年,通过快三年的围攻,终于剪除了喀布尔周围所有反抗势力,把城市围的水泄不通。

城头上,几个向下射击的杜兰尼王朝士兵还没来得及欢呼,顺安君伯,安(延)集总管毛祥新的藩兵就摸了过去,一发臼炮,就把城头上的几个家伙炸上了半空。

随后,一百多安藩,也就是莫子布六弟,马上会获封安国王的莫子浚麾下神射手,也跟着摸了过去,他们与顺安藩士互相配合,很快就肃清了城头上敢于冒头的敌人。

没人再敢露头之后,民夫们终于可以推着几千斤的三十六磅火炮,缓缓到达了指定地点。

下午四点,喀布尔城响起了好似悲鸣的呼图白之声,随后仿佛回应一般,巨大的火炮轰鸣声响起,架在十几米高土墙上的三十六磅巨炮,发射出了几十斤的炮弹。

巨大的动能,顷刻间将喀布尔西城墙直接给轰塌了四五米宽,尘土飞扬,城破已经不可避免。

“进攻!”夏藩世子李兴泰大吼一声,抽出长剑向前一挥,一千多早就准备好,身穿甲胄,携带长弓和左轮手枪以及长刀的精兵,立刻冲进去开始了巷战。

而只要等着这些精兵站稳脚跟,剩下的一万多士兵,就会跟进,彻底清除城内的杜兰尼王朝残余势力。

“千岁,咱们真的不要这座城吗,我看这阿富汗还不错,就这么退走,是不是太可惜了。”

北庭提督杨芳在皇太子大佬森身边问道,因为按照原定方案,拿下喀布尔,运走价值上亿银元的杜兰尼王朝宝藏后,大军就要退出喀布尔乃至阿富汗,把这里留给大虞扶持的傀儡。

大佬森哈哈一笑,一点也没有贪念这里的土地。

“此地民风彪悍,山高谷深,道路崎岖,交通不便。

我们从康居(撒马尔罕)运火炮上来,都要耗时半年,损失民夫上千。

一石粮食从康居起运,到地方搞不好已经十不存一。

这样的地方,徒耗钱粮,白损我勇士生命,占据它干什么,拿到钱就走!”

阿森虽然不知道什么帝国坟场,但他知道以目前安西四省的实力吞不下这里。

而且,大虞又没准备去控制天竺,要这阿富汗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