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09章 英王交心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809章 英王交心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809章英王交心(第1/2页)

莫公泽不是尿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所以他在得到反法同盟出了大问题的消息之后,立刻就离开汉普顿宫打猎去了。

而且经过这一事件,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地盘和军队的重要性。

特别是军队,对于现在还没法拥有稳定地盘的莫公泽来说,军队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基,不可能随便拿出去给别人扛雷。

更何况,首相小威廉.皮特看起来已经快要完全失去王室的信任了,他没有那么大的脸蛋,上个门就想让自己卖命!

伦敦东北,剑桥郡。

莫公泽有三千五百人驻扎在这里,隶属于鲁王右卫的三个步兵千户所。

此时鲁藩兵力算上水师的话,已经接近了三万人,其中三卫陆军约两万五千人,每卫在八千到八千五百人不等。

这个规模,已经跟明初朱元璋分封诸子,还得是秦、晋、燕等边地大藩的三卫军兵力差不多了。

行猎完毕,将领们兴高采烈的去烹饪猎物,搬运美酒之时,莫公泽来到了中军大营。

他与兼任的鲁国相曹振镛,鲁国长史兼行军司马山西壶关县人申瑶,右卫指挥使刘荣庆等商议起了事情。

鲁藩看着实力雄厚,鲁王父子还有独行专断之权,但实际上鲁藩在大虞王朝内部,并不算什么好去处,甚至还要排在去南洋使司六省,安西使司四省之后。

也就是比去北贺洲都护府,瞻洲都护府好上那么一点点。

所以曹振镛一到欧洲就跑不掉了,因为压根没人来接他的班。

扛到前年,已经在欧洲工作十二年的曹振镛实在绷不住了,只能给莫子布上书。

莫子布这边,也是经历了好几轮的挑选,才选了申瑶等一群文官来到欧洲熟悉环境,预备几年后接曹振镛的班。

“世子殿下,按照目前来说,我们鲁藩军三万兵马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银元用来支付饷银,一百万银元用来负担被服枪械等军械的支出。

如果仗打的比较频繁的话,可能要翻倍,也就是一年需要五百万银元的军费。”

莫公泽默默算了一下,也就是说,和平时期每兵一年需要至少八十块银元,战争时期就得在一百六十银元以上了。

一百六十银元以上,换算过来就是五十英镑出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肩负起这担子,就很难理解叔父大皇帝的胸襟啊!”

莫公泽感叹的说道:“传令下去,自今日起,我军百户以上文武官员每旬日与我一起,向东叩谢大皇帝的恩情。”

这一串串的数字,一块块的银元,就是莫公泽这三万兵马能打的真正原因,完全就是用钱堆起来的。

与鲁藩军比起来,英法普罗的军队压根就是叫花子兵,只有他们中最精锐的,才能勉强与鲁藩军的待遇相比。

而这一切,莫子溶、莫公泽父子是负担不起的,每年五百万银元,卖了他们也拿不出来。

别看莫氏父子在欧洲有一大堆头衔,但是加起来每年的收入,只有区区四五十万银元而已。

这点钱维持他们基本的排场,封国的日常行政是够了,想爆兵,做梦去吧。

“不过这些年欧陆大战频发,很多东西都不好卖了,今年已过半,特殊贸易收益却只有八十三万银元,是以目前财政还是比较紧张的,世子殿下还需得想想办法了。”

长史兼行军司马申瑶出言提醒道,这每年鲁藩收到的五百万左右银元的补贴,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由大虞朝廷划拨,大约在两百万银元上下。

一部分干脆就是莫子布的内帑补贴,大约有一百万银元上下。

剩下的两百万银元缺口,则是靠特许贸易。

此时的大虞对外贸易是有一个总量限制的,因为华夏这种文化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粮食生产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果放开贸易,经济作物势必要严重冲击农业,在生产力还没有质的飞跃,至少化肥和现代农药没出来之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必须要有规划和规定。

同时,限制一下每年的总出货量,有利于保持大虞外贸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也不至于因过度倾销导致欧罗巴诸国强烈反弹。

所以,每年的特许外贸配额,光是这个额度,就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就是靠着这个特许额度,一方面自己组建商队来贸易,一方面把额度卖一些出去赚取钱财。

每年正好大约能有两百二三十万银元的收入,覆盖军费开支后,略微还有一点盈余。

可是今年,这都九月快完了才八十三万银元,全年能有一百二十万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八十到一百万银元,可哪去找啊!

不过,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右卫指挥使刘荣庆拿出了他的报告。

“世子殿下,咱们鲁藩到欧罗巴洲二十年,始终未能有个稳固的基业,因此对于祖国兵将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到了如今,如果不能很快确定地盘和封赏,那么就只能推高待遇,至少要再加一倍,方能留住人保住战斗力。”

鲁藩到欧洲插针的事,实际上最开始并没有这么设计,是莫子布根据形势一步一步走才完善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时间一拖得长了,就造成了鲁藩吸引力的急剧下降,这些年没有哪怕一员大虞准将以上的将领愿意来鲁藩,就是明证。

目前,鲁藩的官兵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其一是以莫公泽侧室香山洪氏为主的大虞勋贵给他的投资。

这些勋贵们在鲁藩行情好的时候纷纷下注,现在虽然觉得有些亏,但沉没成本太高了,只能继续硬顶。

鲁藩三卫中出自近卫军和京营以及各省镇军精锐的老兵,就是这些勋贵给鲁藩招募来的。

第二部分是来自东洋,当年莫公泽回去看望了祖父莫天赐之后,莫天赐就在他能控制的以尾张藩、仙台藩、广岛藩为主的东洋镇藩中,为鲁藩挑选精锐武士。

这些武士家族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代一代,父亲老了就去把儿子送过来,兄长伤了就让弟弟来顶替。

最后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皇帝莫子布亲自挑选的,基本选择各大军校的军官生以及各武勋家的子弟。

只不过这批人战斗力虽然强,但基本都是来镀金的,他们要的就是这三到五年的服役履历,有些甚至都是直接迫于皇帝的压力被指派来的。

所以他们战斗力强,但战斗意志不是非常坚定,至少在看不到跟着鲁藩混可以当封建领主的时候,不愿意为了鲁藩血战。

“是啊,远渡重洋,人生地不熟,每年拿不到一百银元,那还不如回家找个码头扛大包,或者去当黄包车夫呢。

在两京一都一府,黄包车夫每年都能挣五六十银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09章英王交心(第2/2页)

莫公泽感叹完毕,立刻就知道自己该找英格兰人要什么了。

一是地盘,这到底是给莱茵兰还是尼德兰,马上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是军费,莫公泽也不要太高,鲁藩军按照以前英格兰雇佣兵的价钱给就行。

第三,他的剑桥公爵必须现在就封,当然,他也接受册封玛丽公主为剑桥女大公。

但他必须得到英格兰上将的军衔以及相对应的待遇,只要他出现的场合,英格兰王国的军队,也必须听从他的调遣。

这其实并不离谱,只不过把女婿待遇升级为了亲儿子待遇而已。

“英罗联军深陷尼德兰出不来,精锐的近卫军团有被覆灭的危险,英格兰大王肯定是想咱们去营救的,你们说说,咱们该去不该去?”

想到了自己该要什么,莫公泽就开始考虑如何高效完成任务,他要给所有欧罗巴国君们看看,谁他妈的才是能挽救时局的那个。

“该去,因为根本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啊!莫公泽忍不住失去了一秒的表情管理,他还以为手下这些将领会反对呢。

毕竟英格兰人实在表现的有些忘恩负义,莫公泽准备好大一串说词,就是为了说服将领和士兵们放下怒火来帮忙。

结果,他压根就没开口,包括右卫指挥使刘国庆在内的将官就都同意了。

“说说理由,为什么没有太大的风险?”这回反倒是莫公泽好奇了。

“因为在尼德兰的法军,根本就不是什么精兵。”刘国庆笑着用戏谑的语气说道:

“英罗联军之所以会被法将布律纳打的狼狈不堪,完全就是因为约克公爵弗里德里克是个废物,但凡换个有点指挥能力的,这仗就不会打成这样。”

“殿下,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沙皇罗斯帝国派来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低了。

这些家伙完全就是从田间地头拉出来的农奴,他们甚至觉得尼德兰就是天堂。

其中很多人到了尼德兰打仗不出力,抢劫尼德兰的农夫倒是很起劲,他们什么都要,连农夫的房子都拆了用来煮饭。”另一个上校千户也憋着笑说道。

莫公泽听完,也有些忍俊不禁,同时心里也在提醒自己,他这些天被突然的‘背叛’所伤,失去了往日的冷静,连这些东西都没注意到。

“也就是说,布律纳在尼德兰的两万人,以及那个伪巴达维亚共和国的两万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强大的军队,他们无法与我们对抗。”

“是的殿下,我们只要出动六千人在英格兰海军的掩护下到达尼德兰,击败不敢说,但救出约克公爵等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刘国庆很笃定的说道,随后看了一眼莫公泽继续建议道:“殿下,您应该考虑的是,我们需不需要趁此机会收复比利时王国,还是选择救了人就走。”

收复比利时,莫公泽在心里一动,真能回到布鲁塞尔那可就太好了,比现在这样寄人篱下要好的太多。

“不,暂时不能这么做!”但很快,莫公泽就否决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布律纳还不算法兰西的上将,比利时的法军也只是边角料,如果我们击败一些边角料就想收复比利时,那么一定会遭到法军主力的进攻。

我看这第二次反法同盟就要结束了,先收缩一下,等到更加激烈的第三次反法同盟组建,所有欧洲国家一起上阵的时候,再来收复比利时。”

莫公泽的战略眼光还真是不错,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第三次反法同盟时期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怪物。

白金汉宫。

首相小威廉.皮特吃了莫公泽闭门羹,但国王乔治三世却没有在所有人都看小威廉.皮特笑话的时候,没有选择要求小威廉.皮特辞职。

他反而宽慰了这位首相一番,然后还公开发表了支持小威廉.皮特的言论。

这让王储威尔士亲王十分的疑惑,他看不懂父亲乔治三世国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乔治三世看着儿子这呆头呆脑,只知道喝酒赌钱玩女人的样子,心里更加担心了,也更确定了他一些想法。

既然莫公泽去了剑桥,乔治三世就把比利时亲王莫子溶从汉普顿宫请了过来。

两人一见面,乔治三世就把一份文件递给了莫子溶。

“我亲爱的兄弟,从今天起,汉普顿宫就属于你和你的儿子了,这是我表达歉意的唯一办法,请你收下。”

莫子溶稍微有些动容,这汉普顿宫在英格兰王室的地位可不低,虽然这些年王室很少去居住,但依然是英格兰排名前几的王室居所。

不过莫子溶没有立刻收下,而是问起了另一件事,一件王储威尔士亲王完全搞不懂的事。

“我的兄弟,看来议会对于你的压力还是挺大的,难道英格兰的议会里面,也藏着无君无父的共和分子?”

其实,乔治三世还要保着首相小威廉.皮特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此时英格兰国内,也颇受法兰西大革命影响。

要不是后来法兰西大革命太抽象,太残暴,乔治三世能不能坐稳位置,还真不一定。

而到了现在,虽然大部分英格兰人对于大革命已经祛魅,但英格兰议会中,辉格党,也就是主张限制,甚至推翻君权的一派,却借着这股风潮,更加强大了。

乔治三世是一个很有实权的国王,所以他跟辉格党的矛盾很大。

历史上辉格党在三十年后变为自由党,开始不追求推翻君主制,也不太提限制君主权力,那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自乔治三世以后,英格兰的国王,就逐渐开始失去绝大部分实权,成了真正的摆设。

而目前,就是正在双方交火的最激烈时刻。

“首相虽然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但他并不是,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现在不能倒下,因为我的儿子,还担当不起重任。”

乔治三世显得很是担心,话也有些悲凉。

“我的兄弟,我老了。”说着,六十一岁的国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也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我已经不能控制我自己,更无法控制议会了。

如果这时候失去了小威廉.皮特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托利党保王派大臣,搞不好汉诺威家族就会失去这个国家。”

“收下这座宫殿吧,顺带帮我劝一下斐迪南,请他原谅,很多时候我是身不由己的。

但很幸运,斐迪南坚持到了天平向他倾斜的这一天,我会给他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汉诺威家族还会迫切需要他的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