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7章 缅北泰南 哪里都不缺重量级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97章 缅北泰南 哪里都不缺重量级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97章缅北泰南哪里都不缺重量级(第1/2页)

满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十一月二十日。

缅军北路奇兵攻破盏达土司署衙莲花山,盏达土司刀氏子弟数十人殉国,土司楼被缅兵纵火焚烧。

缅军劫掠之后,又烧毁了距离莲花山不远处的太平街,向清军后路包抄而去。

驻守铜壁关的清军游击班第猝不及防,手中仅有一二百兵丁,只能死守。

第二日,缅军翻越绝壁出现在关后,并架起大炮轰击。

班第守关不住,只能拼死杀出,缅军衔尾追击,在半路追上班第,班第所部清军近百人被杀,铜壁关陷落。

而铜壁关就是铁壁关的后路,它的陷落,预示着清军后路已经完全被切断。

云南提督李时升大惊,他完全没想过,缅军会这么大胆直接攻入云南来切断他的后路,于是赶紧命令楞木的朱仑撤退。

朱仑早就撑不住了,狼狈率军往铁壁关,一路上丢盔弃甲,辎重、武器几乎完全丢失,三千多人肉身逃回。

李时升弄不清楚身后的缅军有多少,这时候才知道害怕了,赶紧派急使去向云贵总督杨应琚求援。

而杨应琚此时,杀了李时升的心都有了,因为李时升这万把人,就是全云南所有的武力了。

杨应琚除了几百总督标兵,根本抽调不出来任何支援力量。

难道要他新街大捷的捷报还没到北京的时候,又让他立刻发一封败报去北京,请求我十全调兵救援吗?

脑袋还要不要了?

再说昆明等地皇帝的眼线可不少,一旦传扬出去那还得了。

于是为了不让事情传扬开来,杨应琚竟然指示属吏将李时升的求援信烧毁,来了个我不道啊!

只要敌人没出现在我面前,嘿嘿,那就是不存在。

李时升这下傻眼了,毫无办法的他,只能从这一万多绿营兵再抽出九百精兵,由游击将军马成龙,守备马云、沈洪等人前出收复铜壁关。

同时,在铜壁关背后,临沅镇总兵刘德成、游击将军清泰率兵两千一百在南甸土司处驻扎,李时升也命他们从背后攻击铜壁关,意图前后夹击。

但刘德成等人不是李时升嫡系,平日里就与李时升多有龃龉,此时竟然假装交通不畅,迁延不进。

等游击马成龙到达海巴江外,迟迟不见刘德成的信使出现,于是回报李时升,言铜壁关前水流湍急,没有刘德成等人前来,不能贸然出击。

李时升此时已经失去了分寸,他大怒,命戈什哈把总田荣到马成龙这里督战,让他们务必渡河。

马成龙无奈,只能亲自率兵渡河,可河水湍急,没过腰杆,清兵携带的火药等完全被打湿。

此时又是寒冬腊月,云南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也并非一点不冷。

马成龙所部渡河以后,官兵冻得抖成一团,武器随意扔在地上,只顾忙着生火烘干衣服。

就在此时,早就观察到他们到来的缅军突然杀出。这哪怕马成龙素称悍勇,面对这种情况也无能为力。

一个时辰后,马成龙所部九百人,除了七八十个还没渡河的以外全部被杀。

马成龙与守备沈洪也战死,殿后的守备马云侥幸逃得一条性命。

李时升得到回报,这时候脑子倒是清醒了,不再指望几百人就打通后路。

他连派副将陈廷文、游击邵应泌等,抽调铁壁关中所有能野战的官兵三千余,前去打通后路。

同时自己率老弱残兵坚守铁壁关,抵挡缅军的进攻。

缅军也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遂背靠铜壁关坚守,与清军副将陈廷文等各凭营寨,打的有来有回。

都到这种时刻了,位于铜壁关后方的临沅镇总兵刘德成等人,走到干崖土司驻地时,又不走了。

他们置酒高会,还放纵兵丁掳掠妇女送到军营淫虐,抢劫民财大吃大喝。

李时升七次下令他进攻,刘德成都置之不理。

他认为李时升这次大败,马上就会被惩处,自己完全可以不听他的命令,甚至对李时升的传令兵破口大骂。

这副做派,就连杨应琚这种不要脸的都忍不了了。

他派缅宁通判手持总督军令前往干崖督军,刘德成要是再不出战,就立斩不赦。

刘德成被逼无奈,这才出兵磨磨蹭蹭向南。

而此时,缅军已经在中国境内纵横数百里,杀死绿营兵一千多,杀害我边民上万。

他们觉得已经达到了作战目的,害怕被清军前后包围,‘遂是夜于营外添设号火,散放马匹,仍作疑兵。’实际上早已潜退。

清军不知,围着空营寨放枪开炮打了一天一夜,等到正午仍不见缅军出战,于是壮起胆子前往探查,这才知道缅军已经遁走。

云贵总督杨应琚得知,不赶紧巩固防御,竟然恬不知耻的再次上报大捷,报说斩杀缅军五千余,官军大胜。

他这么无耻,云南上下实在无法忍受,有的官员为免被牵连,开始秘密上书我十全,告知真相。

而就在清军云南绿营大现眼的时刻,暹罗的阿瑜陀耶城情况倒是好了起来。

毕竟白象王孟驳的精兵就五万人的规模,一下少了一万人和两千多枝燧发枪,十几门火炮,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连最近一直躲在寺庙祈祷,祈祷佛祖显灵赶走缅人的暹罗阿迦达王,也明显感觉到了差别。

不过他不是选择趁此机会鼓舞士气,加固城防,检修器械。

而是大摆排场,拿出精米鱼肉水果等万余斤,犒劳这些天跟他一起祈祷的僧侣,又出动王室仪仗,浩浩荡荡的到城内各处寺庙布施。

这简直逆天,要知道缅军围城足足十一个月了,如今的阿瑜陀耶城别说普通百姓,就是郑信这种级别的勋贵大臣,都只能以米粥、果干勉强吃饱。

披耶碧武里郑泰来访,郑信招待他的也仅仅是鲜鱼米粉,还一人就一碗,多了没有。

普通的士兵混个肚饱都很难,平民一天只能吃一顿,老弱妇孺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缅北泰南哪里都不缺重量级(第2/2页)

披统帅站在郑信背后,看着阿迦达王声势浩大的礼佛队伍,眼泪哗哗的流。

在郑信的阵营之中,他是最为忠于暹罗国的,此刻难受的如同万箭穿心,崩溃低吼道:

“先王驾崩前,就不欲让阿迦达继位。

今日来看,先王何其英明,此种姿态,简直与徽钦二宗无异,不如桀纣多矣。”

若说披统帅这种人是心痛无比,那么在城南荷兰商馆与华人一起抵抗缅军的不列颠、法兰西、荷兰等国商人、传教士们,就立刻感觉到要大难临头了。

三日后,这些欧洲人通过为缅军效命的法兰西和葡萄牙人,找到白象王孟驳,声言只要白象王能宽恕他们,他们立刻就从阿瑜陀耶城撤离。

并将所部军械-五百杆燧发枪,五千斤火药以及大量铅弹都交给白象王。

白象王孟驳多聪明一个人,如果不是太过自大选择这时候去招惹满清,他基本能排进缅甸历代国王的前三。

虽然这是阿瑜陀耶城内欧洲人的转变,但他立刻意识到了城内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前些日子还坚定要帮助暹罗人守城的欧罗巴人,突然决定要跑路。

于是,白象王召见了城内欧洲人的代表,很轻易的就从他们口中得知了阿迦达王的骚操作。

这位三十二岁缅甸王当即兴奋地跪下,对着月光祈祷了起来。

“阿朗帕雅,六年前你没有完成的事业,终于要由儿子来完成了。

我们缅人,将再一次把泰人的王掳掠到阿瓦城,再一次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奴隶了。”

阿朗帕雅是孟驳父亲,贡榜王朝开国大王雍籍牙的尊号,意为即将成佛的大王。

六年前,雍籍牙就应该攻下阿瑜陀耶城的,但却在一次试射火炮时,因为意外炸膛导致重伤去世,缅军于是也只能撤退。

其实这也是暹罗阿迦达王,醉心于在寺庙祈祷的最大原因。

因为阿迦达王认为雍籍牙自称即将成佛的大王,是在藐视佛陀,所以佛陀才降下雷火将他殛灭。

现在雍籍牙的儿子白象王孟驳又来了,阿迦达王自然在等着佛祖‘再次出手’。

“佛祖有好生之德,看来你们是真心忏悔了。

三日后,我会在晚上七点的时候,撤开东南边的封锁一个小时,你们逃命去吧。”

祈祷完毕,白象王孟驳大发慈悲的饶过了这些杀伤缅军甚多的欧洲人。

因为他们带来的消息,让白象王对于城内的暹罗人,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1766年,十二月初十,就在城南数百欧洲人逃走的第三天,缅甸军队驻扎的方向发出了巨大的爆炸声,绚丽的火光在傍晚直冲云霄,橘红色映红了天空。

随后,阿瑜陀耶城内就开始传言,传言说是缅军的火药库发生了殉爆。

正在火药库检查的白象王孟驳,也跟他父亲雍籍牙一样,在即将成功关头伤重而死。

只过了不到一天,谣言越来越逼真,甚至有士兵说他看见缅军大营中正在秘密发丧,几个地方的缅军围困都减弱了。

阿迦达王闻言大喜,六年前绝处逢生的那一幕,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深信是他的虔诚感动了佛祖,使得佛祖在他最虔诚的两个种族中,再次选择了暹罗人。

不然缅军为什么会突然攻击力减弱,为什么火药库会发生殉爆伤了白象王,为什么城东南的欧洲人能轻易的突围出去?

这都是明证!

心情大好的阿迦达王第一次走出了寺庙回到了王宫,并在王宫中召集了城内所有銮以上的高官勋贵商议大事。

会议上,阿迦达王甚至身着僧袍,状若疯癫。

他极力用一件件哪怕蚂蚁大小的所谓祥瑞,证明是他的祈祷起了作用,佛祖再次帮助了暹罗人。

说是会议,其实是阿迦达王个人的表演场。

他对着所有曾经觉得他比不上武贲通王子,如果不是武贲通王子身患麻风病,他绝对无法继位的臣子们,骄傲的宣称。

他就是佛祖选定的暹罗王,是佛祖在尘世中最宠爱的追随者。

最后,阿迦达王宣布,十日后,城中的所有武力,都将在佛光的普照下,分六路出击,拔掉缅军围绕在阿瑜陀耶城外的十六座营寨,击退缅军。

第一路由披耶碧武里郑泰率领,出兵两千。

第二路由披耶达郑信率领,出兵三千。

第三路由披耶柯叻率领,出兵六千。

第四路由披耶宋加洛率领,出兵三千。

第五路由禁军统领披耶阿拍罗阇率领,出兵三千。

第六路由披耶拍克琅率领,出兵三千。

六路大军正好两万人,几乎是倾巢而出,如此这般之后,城中只余两三千正规军和两三万志愿兵了。

郑信面如死灰,这个出击计划完全就是在送死。

但他没有任何的反驳,因为他和郑泰的兵最少,合计才五千人,但要冲击的缅军营寨却是缅军最精锐的。

有母系华人血统的纳真披耶宋加洛也只有兵三千,同样是要去冲击有五六千缅军的营寨。

而阿迦达王的心腹披耶柯叻却统帅六千大军,出击缅军兵力最弱的营寨。

不单这个出击计划是在送死,阿迦达王对他很久都看不顺眼的郑泰,乃至郑信,都是下了死手的。

就算计划成功打退缅军,他两不死也得脱层皮。

郑信要是敢在此刻提出质疑,搞不好阿迦达王有拿他祭旗的可能。

瞬息之间,脸色灰白的郑信,眼中却好似要喷出火来了。

他自己不久前说的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得到的莫子布的消息和援助承诺后

现在突然变换成了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我将于十二月二十出城击缅。”回到府邸之后,郑信只对一直等待的魏长乐说了这么一句,随后就命人送他出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