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8章 十全我乾隆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98章 十全我乾隆

簡繁轉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3:26 来源:源1

第98章十全我乾隆(第1/2页)

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胆大包天的缅军统帅莽聂缈遮,收到北路奇兵带回来的,关于满清绿营兵战力低下的消息之后。

他再次做出了继续冒险进军的决定。

四千缅军出铁壁关,直奔陇川土司驻地。

也就是后世的德宏州陇川县,陇川县南边就是后世紧挨缅北的瑞丽市,位置十分紧要。

云南提督李时升的万余清军正好在陇川休整,见缅军追来,虽然畏惧,但毕竟人多,壮起胆子迎战之下,竟然把缅军团团围住了。

莽聂缈遮虽然胆大包天,但指挥能力也跟得上,他派出的四千先锋,实际上是障眼法。

在这四千人吸引了清军全部注意后,他亲自率领缅军仅有的一千五百骑兵,倍道走密林赶到清军侧翼。

清军围住了缅军先锋,虽然吃不下但心情放松了许多。

连续围攻几日没有多少战果后,又忍不住想打退堂鼓,各部推诿,都不肯主攻去吃缅军的枪子,只想着怎么保全自己。

就在此时,莽聂缈遮突然率骑兵从密林杀出,被围的缅军也奋起猛攻。

清军猝不及防,顿成惊弓之鸟,战斗不过一个时辰多,万余清军仅仅损失三四百人,就全军崩溃。

他们一路从陇川往腾冲狂奔,军械、粮草、骡马、被服等全部丢失。

不过速度倒是相当快,半天时间就狂奔六十余里,缅军骑着战马都没追上多少人,因而虽然辎重全部丢失,但人压根没死几个。

莽聂缈遮又取得辉煌的战果,但他也不敢再追了。

清军没损失多少人不说,缅军士兵也获得了大量的清军财货,每个人都发了大财,也不想再打下去了。

于是,陇川一战后,缅军尝试打了一下陇川土司署衙,也就是后世陇川县城没有成功后,就带着大量的物资,从容撤回了缅甸。

而云贵总督杨应琚这个不要脸的狗东西,看到缅甸人撤退,立刻又让师爷再修了一封捷报发往北京。

声言取得陇川大捷,斩杀侵扰境内缅军两千余人,还炮毙一大头目,只憾未能出城擒获。

北京,紫禁城,紫光阁。

五十五岁的我乾隆,已经当了三十一年皇帝了,但他的精力仍然非常旺盛,今年才得了皇十六子,未来的庆亲王永璘。

乾隆皇帝自己也经常以此为傲,认为他的身体康健,乃是历代帝王中罕见。

能不康健嘛,历朝历代皇帝,要么被困于深宫之中,门都难出一步。

要么一大堆烂事要励精图治。

要么被一大堆后宫佳丽围着,醇酒美人一起上,几年就榨干了。

而我乾隆,在满清封建集权巅峰的体制加成下,对于国家的掌握,除了秦始皇外,就没几个人比他更强,唐宗明祖都比不了。

要下江南,就下江南,要去塞北,就去塞北。

管权带着军机处就行。缺钱就找扬州盐商、苏州织造、广州十三行要。

还有畅通的海贸,带来了西洋的各种好玩意,文化生活特别丰富,别提多爽了。

同时乾隆早期,满清也处于国力最强的时代,哪怕就是准格尔人,也不能实质上对满清造成多大威胁,反而还可以让我乾隆刷刷战绩。

至于别的帝王,比如汉成帝那种要脸蛋身材有赵飞燕,要美艳有赵合德,要才女有千古第一才女妃子班婕妤的苦恼。

我乾隆一点都没有!

满人就这么一两百万人的小圈子,咱不是说一两百万人中就没有美人,但真不多。

就算有那么一两个,有可能小时候就定亲了,乾隆也不能硬抢不是。

所以,以乾隆这么旺盛的精力,从皇后到答应四十三个女人,几十年间竟然只给他诞下了十七个儿子,十个女儿。

平均一人一个。两年一个都做不到。

可见这群后妃的质量,真的不怎么样,好多估计是选上了勉强看了一眼,宠爱了一两个晚上就扔一边了。

所以,我乾隆那是游山玩水身体锻炼的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心情好,书画钟表管弦乐团情趣多,又没有赵飞燕那样绝世美人天天压榨,能不长寿嘛。

不过今天,章总的心情都不那么美丽了。

以至于连以他‘高明’艺术眼光鉴定为真迹的富春山居图,但实际上是赝品的子明卷题跋,都没兴趣了。

他把云贵总督杨应琚发来的捷报,按先后顺序一字排开,眼睛都冒出火来了。

好你个杨应琚,你把我乾隆爷当成傻哔是吧?

你特么自己发的战报,一场大捷接着一场大捷,乾隆亲自数了一下,光是阵斩的缅军就近万了,但是战线却越打越回来。

刚开始还在境外的新街打,打着打着就打到国门铁壁关了,现在这封大捷捷报,竟然特么是在陇川县打的。

歼敌一亿,虎踞台湾是吧!

特别是看到杨应琚末尾那句,‘官兵发炮,命中一伞盖,见一大酋落马,贼恸哭声骤起。’

乾隆长脸猛地一抽,白面上的点点麻子似乎都要闪光了。

你特么这段话,是从袁崇焕炮打我老祖的戏码上,直接抄的吧,缅甸人还用黄罗伞盖?

章总快速踱步了几个来回,他本想立刻下令把杨应琚逮捕进京问罪,但又怀着最后一点希望。

希望杨应琚这样的汉军正白旗奴才没有谎报,战事就是这样胶着,是他判断错误。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章总一边思考万一真是杨应琚胆大包天,该从何处调员去云南镇守局面。

一面静静地等待,等待他秘密派往云南的二等侍卫福灵安,把真实消息传回。

阿瑜陀耶城,阿迦达王第一次出现在了阿瑜陀耶的城墙上。

他照样穿着僧袍,还把城内寺庙中的高僧都给请了出来,集体在城墙上大声颂唱着经文,给出城作战的大军祈福,祈祷佛祖把愿力加持到他们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8章十全我乾隆(第2/2页)

不过在郑信眼中,这不是在祈福,整个一群魔乱舞。

暹罗地处热带,士兵基本是不披甲的,仅仅精锐在手腕、胸口、腹部有很短窄的防护。

至于长枪,一来由于长矛森林需要极高的组织度、纪律性和士兵身体素质,是以在南洋,排队用长矛互捅的时候也不多,他们达不到这个技战术水平。

二来南洋密林和沼泽较多,这些地方,特别是密林,长兵器根本施展不开,容易被地形限制,远不如双持泰刀跳跃纵横劈砍来的便捷有利。

是以他们装备的矛样武器不多,就算有也基本就是短矛,大多时候当投矛用,少部分时刻用来近战。

所以不管是暹罗人还是缅甸人,主要的武器就是长短刀。

长刀一般为指挥官或者象兵才用。短刀则是全员装备,样式主要在长短、刀头上略有区别。

除了短刀以外,士兵还会装备木盾和藤盾,一般为最前排战士破阵使用,后排负责输出的战士,基本就是双刀。

而在阿瑜陀耶王朝早期,暹罗还十分流行弓弩。

王室的禁卫军装备从明朝进口,或者明朝下南洋工匠制作的弓弩,主要是木制弩箭。民间则流行力道很小的竹弓。

但到了火器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后期,这些基本都被火枪给取代了。

而郑信此次出击的时候,根本就没选择象兵和刀盾兵。

他知道缅人火炮非常猛,让象兵上大概率是要自己吃亏。木盾和藤盾对于火枪的防护力,也有限的很。

所以,郑信这三千人,就是五百火枪兵和两千五百双刀兵。

陈联紧紧跟在郑信身边,他最擅用刀,可以说是此时暹罗第一刀术高手。

暹罗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号称断剑披耶者,虽然众说纷纭,但一般也就是限定在陈联和郑泰的儿子披阇耶罗阇两人身上,大概率就是陈联。

“信,缅军火枪兵众多,城寨中还有火炮,人数更是我们的一倍以上,不能硬上。”陈联低声对郑信说道。

从郑泰到了郑信府上之后,他们这些亲近就开始不称呼郑信为披耶达了,而是直接称呼为信。

这可不是不尊重,实际上有种称呼为‘我王’的意味。

郑信点了点头,“为了养育我的母亲,我们不怕死亡,但不能白白牺牲。

我猜这场战斗是白象王故意设的陷阱,他的目的就是尽力杀伤城中的有生力量。

所以他一定会命令实际处于优势的缅军,主动出击的。”

“我们等,等缅军离开营寨来攻打我们!”郑信非常沉稳的说道。

果然,局面完全就像是郑信预料的那样,暹罗本来就兵少,只有两万,战斗力也不如缅军。

而缅军足足有四万,两倍于暹罗,且这些年南征北战,英国人、法国人、满清都在他们手里吃过大亏,精锐程度完全不是暹罗军能比的。

出城作战的暹罗军四面出击,还去攻击坚固的缅军营寨,根本就是送菜,很快就被打的丢盔卸甲。

特别是披耶宋加洛的队伍,他们攻击的营寨中,驻扎有三百葡萄牙奴隶火枪手,一顿火枪就把他们的哭爹喊娘的,没摸到缅军的营寨大门就被击退了下来。

可以说,战斗刚刚开打,局势就向着暹罗人最危险的处境而来。

郑信对面,缅军依然没有出城,但他站在高处,目视四周,全部是暹罗的败兵在哭喊,甚至有其他地方的溃兵溃退到了他这边。

郑信一边收拢,一边向紧挨着他的披耶碧武里郑泰所部靠近。

而远处,白象王孟驳也骑在一头巨大的白象上,他用望远镜远远看见战场上唯有郑信与郑泰所部旗帜、阵型还算整齐,更看出他们希望合兵一处而战。

当即下令:

“调集主力,进攻那两支泰人军队,不能让他们合拢!”

战象嘶鸣,战马哕哕。

缅军接到了命令,很快就朝着郑信与郑泰而来,足足有一万二千人之多。

郑信见状,不敢再动,只能命令士兵原地结阵。

并且把溃兵从军阵中清除了出去,把他们安排在了后边,免得他们打起来大喊大叫扰乱军心。

缅军分两路而来,主力八千人围攻郑信三千人,偏师四千人围攻郑泰两千人。

郑信立阵一片缓坡,将仅有的两门野战炮放在最前面,五百火枪手列阵左右,两千五百双刀兵都藏在土坡后面。

缅军结阵前来,郑信先用火炮轰击,再以火枪三段击,一时间枪弹如雨,连续打退缅军三次进攻。

缅军统帅大怒,也派出火枪兵横阵与郑信部对战。

缅军火枪多,足足有两千人,郑信所部抵挡不住,火枪兵慌忙往山坡后退去,连大炮都不顾了。

缅军统帅转怒为喜,以为击溃了郑信,赶紧命士兵占领高处。

结果等他们赶到山破后,埋伏的陈联等双刀兵猛然跃出猛砍。

一刻钟后,缅军承受不住伤害,只能丢下一两百具尸体狼狈退下。

等他们一走,郑信的火枪兵又重新开始在高处列阵射击。

如此反复两次,缅军被打的死伤惨重,缅军统帅遂改变策略,冒险派人涉水包抄。

结果郑信看准他分兵,立刻亲自手持双刀上阵,猛冲缅军统帅所在。

以潮州乡党为主的郑氏暹罗军上下一心,竟然差点打到缅军统帅面前。

战线上一片混乱,陈联势若疯虎挥舞双刀在缅军中来回冲击,潮州乡音响彻战场,个个以一当十,缅军死伤惨重,又被打的连连后退。

白象王突然神经质的一笑,“这必是泰军精华所在,说不定就是那些在城南抵抗我军最为得力的唐人组成。

调我禁卫第三团去,一定要歼灭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