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183章 黄鹞子

倒斗 第183章 黄鹞子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时近正午,天朗气清。

但原本苍莽葱翠的群山间,却似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仿佛,正在酝酿着某种未知的杀机。

林文俊看了下表,侧头和那个保镖讲了一串马来语,接着他对我和黑水仙说快中午了,先出去吃点东西休息休息,等他安排人侦查一下,再看看具体该怎么办。

回到营地,窑址的进展也不小。

砖窑那边又挖出了整整五跺砖,而且其中还有一跺是画像砖,品相工艺相当不错。

至于瓷窑这边,虽然没找到地窖,但在窑址西侧三十多米、地下六米的位置,勘探到一处瓷片丰富的条形区域,有大概十几米长、一米多宽,用马哥的话说:就好像是一条专门堆放瓷片的地沟。

正要仔细观察探点时,引擎声传来,四名保镖驱车朝谷地中驶去。

或许是看这群人都背了家伙,郝润便问:“平川,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呀?”

侧头瞄了一眼,林文俊正在坑里看砖,我便简单说了下烟盒的事,马哥听后眼光一寒,低声道:“平川,刀疤,要不咱们……”

“不行!”

刀疤扬了扬下巴,我们这才注意到还有两个人,正分别朝南北两侧的山坡上爬去。

“看见没?这是要占制高点,虽说不冲咱们,但他们这会警惕性太高,咱根本没机会。”

我点头道:“我也觉着不应该轻举妄动,毕竟眼下还不清楚山里头到底有没有人,疤叔、马哥,咱们等等看,如果没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就还按之前的计划办。”

“好。”

“行!”

……

简单吃了点东西,见林文俊那边没啥动静,我打算去新发现的条形区域看看,看是不是挖个探坑什么的。

但刚要站起来时,我忽然注意到刀疤眉头紧锁,正仰着脖子看天。

“瞅啥呢疤叔?”

顺着他的方向抬头看去,就见高天之上,有个黑点正在盘旋,看着好像是只老鹰。

刀疤眯了眯眼,边看边嘀咕道:“我咋瞅着……那像是个猎鹰呢?”

“猎鹰?”

“对,望远镜给我,我试试看能不能望见。”

郝润从我包里翻出望远镜递过去,他举起来一边追踪一边调焦,大概六七秒后便放下道:“没错,是猎鹰。”

“我看看我看看!”南瓜抓过望远镜观察。

“卧槽?”

“真是啊,爪子上还拴着铃铛呢,这么说山里有猎人?那会不会是偷猎的啊?”

我皱了皱眉,也打算拿望远镜看看,却见马哥忽然抬手说:“等会!”

他看向我:“平川,我想起来一个人。”

“人?谁啊?”

“姓黄,听过没有?”

“黄……”

我脸色一变:“你、你是说……齐齐哈尔黄鹞子?!”

马哥抿着嘴,浅浅点了点头。

不同于南瓜和郝润,马哥是知道把头计划的,他也清楚,不光我们知道找庙的事儿,而眼下先有烟盒又有猎鹰,所以他自然会往这个方向上猜。

那么,黄鹞子究竟何许人也?

很明显,能让我和马哥都知道的,除了明星之外,基本就只有一种人,盗墓贼。

现如今了解这名号的人不多了,但如果倒退回几十年,黄鹞子在南北派中,也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不是因为他盗墓水平高,而在于他有两项家传绝学,一是驯鹰,二是寻金。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人还是通过周伶。

当初在济青高速上,我央求着她给我讲行里的事儿,她曾简单提过一嘴,说这人擅长玩鹰,直到后来认识了冯抄手,闲聊时再次谈及业内的奇人异事,我对这人才算有了深入的了解。

跟大家讲下吧。

黄鹞子祖籍山东,其祖上是光绪年间,从临沂闯关东来的东北。

各位看过电视剧《闯关东》没?

如果有记性好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剧中朱开山衣锦还乡,回到山东老家修坟,乡亲们曾向他打听一位龙口的黄老爷,说黄老爷在东北淘金发了大财,而后做起了当铺生意,并将当铺开到了全国各地。

对于这位黄老爷,有人认为作者使用了化名,因为清朝时龙口称“黄县”,但现实中,黄县将当铺开到全国各地的人并不姓黄,而是姓丁,号称“黄县丁百万”,另外,黄县丁氏家族也不是清末靠淘金发的家,而是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成为山东首富了。

但我觉得不是。

我觉得作者应该是进行了人物融合。

因为清末时期,漠河金场的确有个姓黄的人发了大财,这个人就是黄鹞子的爷爷,黄信奎,也就是初代的黄鹞子,后来由于为人仗义,乐善好施,人们都尊称其一声黄老爷。

冯抄手告诉我,黄信奎原本是跟着大哥二哥来黑龙江投亲的,但不曾想,亲戚早叫猪油蒙了心,为二钱银子的人头费,竟忽悠三兄弟去了漠河金场,也就是闯关东电视剧中提到的老金沟。

原本倒也没啥,毕竟年轻力壮有手有脚,给个营生能活命就行,三兄弟为人本分,也没打算运金,就想着先赚点钱,然后找个地方安家落户,做点小买卖。

可想归想,老金沟又岂是那么好混的?

刀口舔血,命如草芥,不说天天会死人,却也是月月埋新坟,远比电视里演绎的凶险万分,尤其当人人都私藏金子,你却如数上交时候,那你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坏人。

就这样,在金把头的指示下,黄信奎的大哥二哥先后被害,一个死在矿井里,一个半夜莫名其妙的淹死在了茅坑里。(把头二字并非盗墓专属,淘金、放排的首领也都称把头)

当时黄信奎只有十四五岁,想不到这其中的弯弯绕,送他上路的人将他骗到金沟旁的树林里,打算将他勒死,不料还没来得及凶,树林里居然出现了狗熊,那人当场就被狗熊按在地上活吃了!

黄信奎吓坏了,只能拼命逃跑。

看过闯关东的应该知道,老金沟周围全是官兵土匪,黄信奎慌不择路,误打误撞跑就进了土匪手里,由于没搜出金子,土匪怀疑他有可能是跑出来探路的,哪曾想一盘问才知道,屁的探路,这小子就是个十足的倒霉蛋。

土匪多有经验?

黄信奎想不明白事儿,他们一听就门儿清了。

得知两个哥哥并非死于意外,自己也险些被人所害,黄信奎悲愤交加,气的当场哇哇大哭。

也算他命不该绝。

土匪看他岁数小,还这么凄惨,就没伤他性命,把他给放了。

然而荒郊野岭、深山老林的,放了他他又能去哪呢?

于是黄信奎就起了当土匪的念头。

不仅是为了活命,更在于土匪有刀有枪,让他看见了报仇的希望。

可那个年代里,土匪家里也没有余粮,再加上他就是个半大小子,还总哭哭啼啼的,土匪根本瞧不上他,丢给他两个窝头就把他打发了。

老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一个人的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改变。

如果黄信奎当初做了土匪,就不会有后来大发横财的黄老爷,更不会有传承了几代的盗墓贼黄鹞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