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十六章 下墓开椁

倒斗 第十六章 下墓开椁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夜色如墨,微微风起。

几个黑影鬼鬼祟祟穿行在戈壁滩上,直至来到那片中心区域。

马纯良四处望了望后,便对把头说:“陈师傅,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反正现在小关刨土也不算慢了,要不我跟孟和负责警戒,下斗就你们干吧?”

把头颔首道:“可以,小心点没坏处。”

“成,那有情况随时手台沟通!”

离开之前,马纯良又跟我简单讲了一下。

赤峰通辽那头,辽金时代的很多贵族、汉族官吏以及地主,都会采用前后室方形墓这种形制,所以搞这种点子他很有经验。

他告诉我,这种墓的关键,主要在前后两个墓室的顶部构造,即穹隆顶和四角攒尖顶这两种。

穹隆顶的受力点在顶部,四角攒尖顶的受力点在角部。

这就导致切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和先秦战汉坑不一样,下这种墓一般不会锁定墓室的正上方,因为则一旦搞不好,很容易引起大规模坍塌。

而他们在搞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墓顶与墓室墙壁的衔接处,这个位置总体受力小,且时常会出现灰浆缝隙较大、砖块相对松动等情况,算是最薄弱的地方。

但考虑到之前五座墓都塌了,他说我和南瓜最好把盗洞打在前后室中间的甬道上。

这样最保险。

唯一缺点在于,要多干些土工活。

于是乎,这个盗洞我俩足足打了十一米,半夜一点时,吭愣一声,南瓜一铲子戳在了青砖上。

“歇会儿……歇会儿歇会儿……”

我摆摆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特奶奶的!

南瓜这小子,真特么能干!

我毕竟是团队大师兄,不想被看扁,所以之前这几个小时里,我一直在咬牙硬抗。

“卧槽?川哥你不是虚了吧?”南瓜喘着气问,并掏出瓶水递给我。

“净扯淡,我怎么可能会虚?”

我接过来顿顿顿灌了一气儿,然后说我这是今天下午没睡够。

“哎,川哥,你实话告诉我,那天晚上,你跟宝音有没有……”

说着,南瓜一脸坏笑的比了个动作,非常猥琐。

不知道他为啥突然提起这茬,我也没多想,就打算装个逼,于是我淡淡一笑:“大人的事儿,小屁孩少打听!”

“这就对了,所以你还是虚了!”

“……”

靠!

居然没反应过来,感情他特么在这等着我呢!

“滚蛋!赶紧干活!”

“好嘞!”

南瓜说完便抄起刨锤,狠狠砸向脚下的墓砖。

十几秒后,一块墓砖被锤碎,连带着周围几块噼里啪啦的落进甬道,一个黑咕隆咚的洞口出现在眼前。

我扶着头灯往里一照,大概不到两米高。

“别着急,慢点!”

我叮嘱道:“记住,以后拆这种砖,要一点点往外刨,不然碰上不稳定的,搞不好会突然连人带砖全陷进去,虽然摔不死,但很容易受伤。”

“放心吧川哥,我记住了。”

南瓜边拆边点头,很快就将洞口扩大到五十公分左右。

这没办法。

毕竟他比较壮,四十公分是我的尺寸,他根本就下不去,刚刚吃了亏,我立刻抓住机会损了回去,让他记得减肥。

通风十五分钟,我俩接连跳下盗洞。

甬道不长,只有不到三米。

我们下来的地方接近后室入口,抬头一看,整个后室的情况便尽收眼底。

和马纯良说的一样,是穹隆顶。

草原地区不比中原,没有地仗层和壁画,墓砖层层叠叠的罗列在头顶,显得十分规整。

“川哥,咋干?”

我一直都习惯循序渐进,重点留到最后。

不过这次我改主意了,打算直奔主题,于是我便朝着棺椁一指:“先干东家!”

转瞬间,两把头灯集中到墓室中央的棺床上。

好大!

这回不再是简单的独木棺,而是一座齐肩高的红漆箱型椁。

但不知道怎么搞的,椁面彩绘保存的一般,好些地方都脱落了,看起来斑斑驳驳的,按理说墓葬封闭的好,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才对。

我暗自点头,心说这东家也是牛逼,居然连棺材都从中原往过运,先不说搞这么大一具漆椁得多少钱,光弄回到草原来,怕是也要两三年不止了。

南瓜举起撬棍捅了捅,发现很硬,便道:“川哥,这玩意咱俩够呛撬的动啊?”

我点点头,这么大的木椁,盖板没上千斤怕是也得大几百斤,再加上封盖了上千年之久,气压作用下,纯靠撬是根本搞不开的。

于是我立即取出手台,按住说:“郝润,把斧子和锯放下来!”

这就是盗墓和考古的区别所在了。

如果是考古队碰上这种巨型棺椁,一般会采用大揭盖的方式把墓掀开,完后做足防护,用吊车将整座棺椁吊出墓坑,再转运到实验室一点点开启,以求将损坏降到最低。

我们就不同了。

拆、砸、砍、锯,各种暴力手段,有时甚至还会用火烧,总之为求陪葬品,完全是无所不用其极。

严格来说,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做,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得劲。

只能一边道歉,一边操起斧头猛干。

连劈带巨的搞了半小时,木椁一侧被我俩搞出了一个大洞,浓郁的香料味弥漫开来。

密封性破坏后,还是需要撬的。

虽然也可以继续用暴力把棺材破开,但这么干远比撬盖板费劲的多,一方面是这么干需要在椁上开出一个更大的洞,另一方面,木椁都保存的这么完好,棺材就更不用说了,绝对硬的一批!

参照开老太监石棺的办法,南瓜我俩又是叮叮当当一通乱搞。

十分钟后。

伴着一串刺耳的摩擦声,椁盖搓着边沿滑向棺床,由于惯性太强,触及棺床之后,又直接倾倒过去,狠狠拍击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剧烈的闷响。

待烟尘散尽,我和南瓜纷纷跳进木椁,开始搜刮陪葬品。

头一眼我就瞧见一件好东西,玉飞天!

足有巴掌大小,安安静静放在椁室一角。

玉飞天自唐代出现后,历朝历代都有传承,这个玩意很看工艺、大小和材质,所以价格跨度很大。

正打算仔细瞧瞧时,却听南瓜忽然道:“诶?川哥你看,盖子上是不是有字?”

“有字?”

我侧头一望,就见椁盖靠近侧面的位置,阴刻着一行小字:開皇五年,材自秦嶺之陽,匠作監楊熠,於長安督造此槨。

“……”

我呆住了。

呆了足足十多秒。

而后我觉得,我似乎知道这具木椁彩绘保存的不好的原因了……

……

Ps:各位朋友,求一手催更和月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