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228章 反常

倒斗 第228章 反常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辽代的筒子?”

“对对没错!”黄振武连连点头。

我惊讶的看着他,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不大相信。

筒子就是那种成串的、锈结在一起的古代铜钱,又称筒子货、筒子钱,一般来说,窖藏里出现的比较多。

很明显,黄振武他们搞了一处仅次于皇陵的辽代大坑,倒是有可能挖出筒子钱。

但作为游牧民族政权,契丹立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经济都是以物物交换为主,从辽太宗到辽穆宗,整整四代皇帝在位期间,自铸币都是极少的。

到了辽圣宗时期,虽然随着国力的强盛,有了一定数量的自铸钱币,但身为一代猛|男,辽圣宗那可不是一般炮,他把宋朝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通,迫使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年年都得交保护费。

可也正因为这个,宋辽双方经济交流逐渐加深,并在边境城市互设榷场(贸易区),使得大量宋朝钱币流入辽地,很快就成了辽国的主流货币。

这没办法,宋朝经济太繁荣了。

就算辽国不分昼夜的玩命造钱,也赶不上外流进来的速度快。

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提到的宋朝钱币可不单单指宋钱,还包括五代钱、唐钱甚至是汉钱,因为铜钱容易保存,古代人花古代人的钱是很常见的情况。

总之种种原因的影响下,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都别说存世量,就是辽代本朝的时候,也没多少辽国铜钱,筒子自然也就更甭提了。

举个例子说,1981年发现的内蒙林西窖藏,按官方发掘报告显示,铜钱一共出土777.5公斤,但等全部清理结束,辽钱仅246枚。

这什么概念?

普通直径2-3厘米的铜钱,一公斤大概是250枚,777公斤就是大概20万枚,也就是说,林西窖藏中的辽钱比例,只有千分之一!

所以辽钱一向多珍品,历来就有“半可得,半不可得”的说法。

截止到目前为止,有记载且已发现的辽代年号钱、非年号钱还有一些特殊品类,全加起来应该有四十多种,其中居然有近一半都被列为罕见珍品。

尤其是通行泉货以及神策、天赞、天显、会同、天禄、应历、保宁这七种通宝,每一种的存世量都不超过十枚,合称为“辽上八品”,全部位列大珍级别。

此外像大辽国宝、大辽天庆、开丹圣宝、天朝万顺契丹文、大安元宝折十、大康六年、乾通通宝折五……等等这些品类,虽然不属于上八品,但也都在珍品行列,存世量基本不比上八品多多少。

因此行里人一旦有发现辽代的筒子,是绝对不会往出卖的,都会自己砸开,去赌那万分之一的概率。

赌不到也无所谓。

毕竟是无本买卖,能出点存世量稍多的下八品辽钱,比如重熙通宝、清宁通宝之类的,那也一样有得赚,无非是少赚而已。

这一点,黄振武不会不清楚。

琢磨了几秒,我再度问:“真的?”

“放心吧兄弟,我向来不卖假货,绝对真!”黄振武使劲拍了拍胸脯。

见他这副举动,我微微一笑,点头说:“行吧,那就过去看看……”

并不是我信了,而是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偷听或者跟踪还摸不出他的底细,我可以拿这事儿当借口,直接弄他!

到时连人带货一扣,不信黄鹞子还能坐得住。

只要他敢露面……

呵呵,老谭那几十条砰砰可不是烧火棍!

凭疤叔和老谭的关系,我再多砸点钱,直接送他去长生天!

……

十分钟后,我和小安哥跟着黄振武,来到一辆黑B牌照的切诺基旁边。

车子北侧大概两米开外,有一顶红色双人帐|篷,看地钉就知道是刚扎好不久。

由于入口开着,经过时黄振武还好奇的往里看,嘀咕说咋都这时候了还有人来。

我哼哈的应付着,说地方好呗,地方好来人就多。

很快,后备箱打开,黄振武掀开一块脏兮兮的苫布:“兄弟,看……”

“嗯?”

瞧见苫布下的东西,我顿时愣住。

存钱罐?

不,不是存钱罐。

是钱还在,罐子不见了,但由于钱币牢牢锈在一起,就仍然还保持着罐子的形状。

说白了就是铜钱疙瘩。

一共两个,大的直径能有二十多公分,小的十五公分左右,钱疙瘩表层的币面种类很杂,有唐代的开元、会昌,宋代的祥符、天禧、熙宁等等。

而大的那个,在原本存钱罐鼓腹的位置,有四枚叠压在一起,形制完全相同,通过最上边那枚的面文看,是咸雍小平,也就是辽代的自铸币。

这倒叫我有点意外。

“筒子钱”三个字怎么来的?

是因为古代那些地主老财藏钱的时候,会先用麻绳串起来,然后规规矩矩放进地窖,千百年后,钱币锈在一起,就会是长长的圆柱形,好像竹筒一样,所以才叫筒子钱。

虽然向我眼前这种,形状不规则的铜疙瘩也有,但毕竟比较少,所以就一概而论了。

我之前认为黄振武有猫腻,是猜测他肯定“撬过”。

也就是把筒子钱里那些好的、个头大的拿走,然后再用胶水粘好,当原坑货卖给我。

这种情况很常见,现在也有。

而且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么说吧,目前市面上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筒子钱,就如同被挑过的刮刮乐,中奖几率不是小,是零。

虽然说这种钱疙瘩也可以撬开再复原,但那么干就太麻烦了,而且也容易被看出来。

这里大概有人会好奇:长条形状的筒子钱粘好后,难道就看不出来么?

对的。

因为条状筒子钱,根本就不需要全部撬开。

行里干宰花的高手们都是火眼金睛,只通过钱币的侧棱,就能万片**丝之中,独取珍品一枚,孔老爷子年轻时也干过几年宰花,他就能做到这点。

那这就怪了……

难道他请了高手,自信我看不出来?

琢磨几秒,我看向黄振武问:“金哥,能上手吧?”

“嘿,你这嗑儿唠,当然能了!”

“随便看,摔了算我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越是这样,就越说明有问题。

深吸口气,我率先捧起那个小的。

别看个头不大,实际上非常压手,得有十多斤重。

凑到眼前,我一寸寸仔细观察着,嗯……干、涩、没胶,锈样儿没问题,闻一闻……腥、腐、微微刺鼻,味道也对……

三分钟后,我瞳孔不自觉扩大了。

什么情况?

真的!

居然真的是原坑货!

至少凭我的眼力判断,没发现半点有假。

小的没瞅出问题,我开始看大的,结果这个更特么真了。

尤其是气息,竟还能闻见一股烂棺材味,通过这股气味的浓淡程度判断,刨出来应该不超过半个月。

见我放下钱疙瘩,黄振武便笑呵呵问:“咋样啊兄弟,对不对?”

东西对。

但这事儿肯定不对。

不过我现在的身份毕竟是卖家,再挑毛病就说不过去了。

于是我直接问道:“说吧金哥,什么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