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十四章 开棺

倒斗 第十四章 开棺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凌晨一点四十分,我们撬开了棺床正中间的一块石条。

周伶猜的不错,下面是空的。

当我们搬开石条,一个黑漆小木箱,便赫然出现在三把头灯的辉映之下!

由于石棺和棺床中间仅四十公分,所以我们当时都是趴着钻进来的,换句话说,如果这时候石棺落下来,我们都得被砸成肉饼。

“卧槽,真特么沉啊!”

长海叔一下没搬动,正准备再试,却被周伶拦住。

“不要搬,平川你来,直接把锁砸开!”

小木箱锁头很细,我一锤就搞定了,但因为闭合的太久,我用了好大的劲儿才掰开。

时隔多年,接下来的一幕仍令我记忆犹新。

伴着嘎吱嘎吱的响动,一抹柔和的光泽,从缝隙中乍现,而后随箱盖开启,一点点扩大,直至完全铺开,呈现在我们眼前……

是银锭。

所以周伶不让长海叔继续搬。

否则一旦箱子突然垮掉,产生磕碰,品相就会下降。

我第一次见古代银锭,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银锭颜色偏灰,表面比较粗糙,如果从侧面看,形状确实有点类似电视上的银元宝,但没有中间那个凸起,是平的,而且从平面中心开始,还有一圈圈水波一样的纹路扩散到边界。

此外,看着看着,我就明白了古代为什么会有“雪花银”的说法,因为随着光线的偏转,银锭表面,真的会显现出零星类似雪花的反光点。

周伶说这种银锭叫“十两束腰锭”,在明代,一锭这样的银子,就可以买两个丫鬟。

我有些吃惊,拿起来一个,感觉也就比鸡蛋大点,不过很压手。

银锭底部摸起来很粗糙,我翻过来一看,发现是一层蜂窝状的小孔,给人感觉不太舒适。

“诶?这是啥色儿?”

“卧槽伶姐!这不是假的吧?”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我仔细一看,发现那层蜂窝小孔表面,有一种淡淡的彩色。

就有点像那种电焊过后,留在金属表面的色泽。

周伶抬眼一瞟便道:“这叫五彩包浆,要长期稳定的氧化环境才能形成,一般只有窖藏能出,有这种颜色,不仅不是假的,反而更值钱!”

“哦哦,原来是这样。”我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心说这都是知识,我得记住。

经过清点,银锭总共一百枚,都是十两束腰锭,其中两个有字,内容是“成化十三年,济南府徵,银匠丁昭”。

周伶说明代太监虽然不差钱,但很难攒下这种成箱的制式官锭。

所以,这大概率是老太监退养时,王府赏赐的安家费。

而手札记述,修墓是正德六年,这个时候老太监还活着,如果他是成化十三年退养,就说明退养之后,这人少说又活了三十多年。

看着一地的银锭,周伶感慨道:“千两赏银,难怪这老太监敢越制啊!”

当时没明白她的意思,因为小时候看电视里,动不动就赏金千两什么的,感觉似乎不多。

后来我才知道,那都不对。

在明代,除去战场之类的特殊情况,日常生活中,赏银千两这种行为,基本只有皇帝、皇后以及个别受宠的亲王才能做。

其他人即便给得起,也不能超过这个标准。

这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你想想,皇帝平常才给一千两,你却给一万两,那你指定是不想混了……

收好银锭,我们从新垫砖准备开棺。

为了加快速度,周伶叫建新哥也下来了,三个人快马加鞭,放好砖后便叮叮当当开始猛凿。

其间周伶也没闲着,用小刀修起了木楔子,这是开石棺用的。

记住,电视上那种手推石棺的画面都是假的。

别说石棺,木棺一个人想推开都很费劲,就比如我爷爷的棺材盖,要三个成年人才能抬动。

开石棺要么暴力破拆,要么就是用巧劲,从一侧沿着缝隙往进凿楔子,让棺盖倾斜,最后依靠棺盖本身的重量,使它自己滑下去。

而在此之前,还要检查一下内部有没有卡槽。

如果有,那四个面都要上楔子,先把卡槽顶起来,然后再提升一侧的高度使其滑落。

这个环节我再度急中生智,提出应该把一侧垫的高一些,这样或许能节省出一点时间。

周伶听完直夸我,搞得我有点不好意思,就谦虚说自己这都是小聪明。

不料她却说:你这不是小聪明,你是大聪明!

唉……

如果不是没时间,我肯定要给她普及一下东北话。

石棺远比想象中要沉。

右边砸下来后,那一侧的墓砖几乎全都被拍断!

好在周伶早有预料,垫砖时她就指挥我们横竖交叠堆放砖块,并将砖跺摆成梯台形状,增强了抗压能力,所以墓砖虽然断了很多,但砖跺并没有要塌的征兆。

接下来,一切都很顺利。

半个小时后,伴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被铁索捆了四百多年的棺盖,轰然划落!

棺盖落地激起大量烟尘,我们全都退到了中室躲避。

长海叔掏出手台按住:“喂喂,长军,听没听见动静?大不大?”

手台红灯一亮,长军叔说:“还行,我这听着跟山里放了个二踢脚差不多!”

大概过了五分钟,烟尘散消散大半,长海叔立刻招呼大家进去,四把头灯急匆匆穿过甬道,逐一聚拢到石棺旁边。

看清棺内情况,建新哥惊呼道:“卧槽?这老太监没烂啊?!”

没人指责他大呼小叫。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被棺内景象吸引住了。

是的,没烂。

但很干,皮肤和肌肉组织,全都紧紧贴在了骨头上,黑不溜秋的,看着有点像五香牛肉干。

最为奇特的是,虽然皮肤干瘪,眼窝深陷,但老太监看起来,不但不觉的狰狞,反而还透出一股慈祥之意,尤其他干瘪的嘴唇微微抿起,似带了一抹浅笑,看起来就更显得温和不少。

这让我不自觉的,就想到了爷爷,我感觉老太监下葬时,遗容肯定比我爷爷好看。

这没办法,因为爷爷去世在寒冬腊月,下葬前早冻得梆硬,脸都变形了。

再加上他生前遭罪,不好看也是正常的。

所以我要努力赚钱,给奶奶颐养天年,等她百年之后,让她老人家漂漂亮亮的下去见爷爷!

我知道老太监这种情况,应该叫做干尸,就问周伶是不是。

周伶颔首说:“封闭完好,温度恒定,的确具备成就干尸的条件,不过……”

话一顿,她皱了皱眉,“颜色不太对,估计不是寿终正寝。”

我一惊,顿时想起电视里看过的某些桥段,正想细问时,建新哥大声道:“嗐,管他是正寝还是歪寝,你就是找个姑娘给她侍寝,他也不能自己把东西给咱!伶姐,我翻了啊?”

周伶略微点头:“说的对,找东西要紧,不过下手尽量轻点!”

“好嘞!”

建新哥招呼一声,直接上去翻找,同时嘴里还念叨着:“东家勿怪,借点小财,回头我指定烧几亿新世纪的冥币给你,保证你没见过!”

“卧槽!建新哥你干啥?”

建新接下来的动作把我吓了一跳,因为他一把掀开了锦被,直接朝老太监裆部掏去!

“嘿嘿,这不是太监么?我第一次搞太监墓,研究一下构造,开开眼界!”

“这……”

我本以为,他这种大不敬的行为,必然会遭到长海叔或周伶的呵斥,岂料我看向他俩时,却见他俩也都停下手上的动作,直勾勾等着开眼!

尤其周伶,还用力伸长脖子,完全一副很期待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