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156章 观水探墓

倒斗 第156章 观水探墓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炊烟袅袅,冉冉升腾。

令这片沃野连天、绿毡铺陈的景致里,更多出了几分诗情画意。

然而落在我眼里,这画面就显得不是那么唯美了。

如果这真是一幅画,那我指定得找块橡皮,把这烟给擦了……

嗯,还有那几个毡包,也得一起擦掉!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

碑额既然作为舔石放在草场里,那么周围肯定是会有人烟的。

这可怎么办?

草原不比内地,山上一棵树都没有,就算我们晚上摸黑作案,只要毡包里的人出来撒尿,山腹位置完全就是一览无余的。

而且我在牧场里生活过,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有狗。

所以真要干,实际情况就是都等不到人来发现,一旦有点动作,狗子第一时间就会叫。

“商量啥呢?过不过去啊?”手台里头,刀疤问。

我想了想,深吸口气就说:“马哥,先别急,咱过去先踩踩点,看看再说!”

把头不在,我绝不能掉链子。

哪怕就是装,我也得先装出一副有主见的样子。

两辆车子缓缓往过开,一个生火做饭的妇女注意到我们,立即侧头喊了句话,紧接着包里便钻出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他一边穿袍子一边朝我们望来,手里头还拎着家伙。

我暗自感叹:能在茫茫大草原里过活,果然都不是什么善茬子。

这警惕性,真特么够强的。

不过等车子开到近前,刀疤下车搭了几句话后,对方便将家伙事挂在了门口,笑容满面的连声说起了“他赛白努”。

经过交流,我们得知这家男主人名叫“达西巴特尔”,意思是吉祥的英雄。

他们是布里亚特人,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原本一直生活在北部山区,两年前才搬过来,主要是为了方便家里两个孩子在首府这边上学。

刀疤翻译完我左右一看,发现并没有孩子,便问怎么回事。

他将我的话又翻译给了巴特尔,巴特尔解释说眼下距离开学时间还早,两个孩子都送回北边去陪爷爷奶奶了。

和乌力吉一样,巴特尔非常好客,听说我们是自驾来草原玩的,便大方地留我们在他家牧场休息,并说中午时间来不及了,晚上要杀羊招待我们。

简单吃了些便餐和巴特尔家的奶茶炒米,我让马哥留下,我们三个则爬上山去“看风景”。

挖墓或许费劲。

但偷摸打几针,探探墓还是不在话下的。

刚走出不远,我们便在山脚下见到了一排排的舔石。

我眼尖,立即锁定了中间的一块,明显是断裂的碑身。

宽度厚度都和碑额相当,长度大概四十多公分,不过这块残碑是背面朝上,光秃秃的没有字迹。

南瓜我俩合力翻过来一看,就见正面风化侵蚀的很严重,只能大致看出一个“漢”字,再往下字也残了,而且笔画偏少,我瞪着眼睛瞧了半天,愣是没认出来念啥。

而在距离这块残碑五六米左右的地方,还有个深坑没长什么草,看轮廓就知道,那块碑额之前就是放在这里。

随后我们又发现了两段残碑,综合长度一看,整块石碑高度有一米七,和我估算的吻合。

南瓜踢了踢一块残碑问:“川哥,还要不要翻开看?”

“不用。”

我摇头说知道这地方有坑就行了,看碑的意义不大,等刨开了棺椁,东家身上肯定有随身印,自然会知道他姓甚名谁。

说着我取出手台,按下按钮说:“喂喂,马哥,没啥情况吧?”

手台红灯一亮,马哥道:“暂时没有,巴特尔跟他媳妇正要去抓羊呢。”

我收起手台没再说话,直接招呼郝润和南瓜继续往上爬。

沿着山腹中间那道浅沟爬了十分钟,我估摸着差不多了,就停下来用取土器刨出个小坑,倒了半瓶水进去。

这是把头教我的新办法。

通过观察水的渗漏,来判断地底下的情况,

如果渗的快,那就说明地底下大概率都是土,如果渗的慢,或者渗漏速度出现明显的迟滞,那就极有可能是存在石头、墓砖之类的文化层。

把头说我太依赖探针了。

尽管效率高,却还是不够精细,干李释缘那种地面没啥标志的墓葬群合适,可要是换成一些地势突出、标志清晰的点子,真正的行家里手,大都是一针定穴,完后直接卡边。

所以我要是想成为一流的把头,也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才行。

第一次用这个办法,我心里也没啥谱,看不太出来水到底渗的是快是慢,于是我就在心里默默数数,计下渗漏的时间。

接下来每隔三米观察一次,一连刨了二十多个小坑后,不光我和南瓜包里背的水,连尿都用上了,最后终于在浅沟的上半部分,发现两处渗漏不太正常的地方。

“川哥,你这办法靠不靠谱啊?”南瓜一脸疑惑的问。

“当然靠谱了!”

“还有这不是我的办法,这是把头教给我的办法!”我补充道,心说不靠谱那也是把头不靠谱,跟我没关系……

“就这了,不用取土器,直接上针头,先打一针尝尝咸淡,我跟郝润替你挡着!”

说着我拉过郝润站到前边,假模假式的东指指西看看,尽量表现的是在看风景。

过了大概十分钟。

“咋样?几米了?”

“不咋样啊川哥,这都快九米了!”

“继续往下打,把头教的办法不可能出……”

“哎不对!”南瓜忽然打断我说:“手感变了,像是夯土!”

听见这话我立即举起望远镜,发现羊已经放完血了,巴特尔夫妇正在剥皮,于是我赶忙转身接过探针,用力朝小洞里怼了两下。

没错,是夯土!

“牛逼!”

我顿时兴奋的跺了跺脚,完后叫南瓜继续往下打。

直到又打了三米左右,手感再次发生变化,变成了生土层。

南瓜抹了把汗,点上颗烟道:“咋回事儿啊川哥?为啥没感觉到有回填土,难不成这墓是挖洞掏进去的?”

“那不可能,要真是掏进去的,怎么还能出现夯土?”

说完我想了想,推测是因为草原这边都是那种细密的黑钙土,就算回填也还是单一土质,再加上年头太久,经过不断的沉积,熟土也就又变成接近生土的质地了。

我这判断没有错。

后来我跟一位东北的同行交流过,他说东北地区也是黑土,搞高句丽和金代的贵族墓葬时,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那位同行说一旦碰到单一黑土,别说是取土器,就算上大口径的弧形铲,只要土层中没有夹杂着木屑、石灰或残砖碎瓦一类的物质,也很难辨认出来。

如法炮制,我指挥南瓜又打了十个探点,完后将外围有情况的探点链接起来,可以看出这是处甲字形土坑汉墓,墓道不是很长,大概八米,墓室则将近三十平左右。

这非常不错。

因为甲字形汉墓葬的一般都是高级贵族。

墓室虽然不太大,但得分跟谁比,放在汉代初期这已经着实不算小了,就拿马王堆汉墓比较,一号墓辛追夫人的墓室最大,却也才五十平米出头。

辛追夫人何许人也?

那可是长沙国丞相的妇人,级别仅次于诸侯王了。

探明墓穴情况,我们装好东西下了山。

点子不错,但能不能干成,却还是个未知数,我边走边琢磨:如果是把头,他会怎么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