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198章 开眼

倒斗 第198章 开眼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疤叔带我们来的这处牧场主人名叫阿木尔,翻译成汉语就是“平安、太平”的意思。

南瓜说这名字好,就冲这名字,我们这次肯定也会平安无事。

而由于距离城区不远,阿木尔的老婆孩子都在城里生活,所以牧场不缺住的地方,疤叔简单沟通了下,我们就各自钻进毡包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简单喝了碗奶茶,见阿木尔赶着羊群深入草原,我立即挥手道:

“南瓜,放哨!”

瘦头陀要明天中午才到,眼下牧场环境也算安全,所以我决定:开启宝函,见一见里头的七珍法螺!

宝函第一重为铜函,函盖上绘刻了精美的缠枝莲纹,涵身四面则是佛菩萨的说法图,我只认出了如来和观音,其他两个不认识。

但这就能看出来,铜函应该不是第一重。

因为这类物件的首重宝函,通常不会有这么复杂的纹饰,所以最初埋进去的时候,外头应该还有一层木函或石函,又或是两者都有。

铜函封闭相对简单,是常见的“子母口扣合”装置。

即函身口沿凸|起(母口),函盖边缘内凹(子口),扣合缝隙处看着发黑,我估计是填充了蜜蜡一类的东西。

这种撬就可以。

不过要非常小心,不能损坏了扣齿。

我是用大头针一点点剜的,中间我眼睛都不敢眨,搞了半个多钟头才让扣合完全分离。

或许吧。

或许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受到了什么佛法熏陶,才开了一重而已,我似乎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信佛的小盗墓贼,鬼使神差的,我忽然双手合十念了句“哦弥陀佛”,然后才一点点将函盖托起。

和铜函刚现身时一样,内部宝函也是被黄布包裹。

不同的是,这一重的黄布不是系起来的,而是用条状的黄绸子,层层缠绕包裹着的。

看到这一幕,我脑门上顿时冷汗直冒。

得亏有这层黄布啊!

不然这一路颠簸,里头的宝函没准都撞碎个屁的了……

这一重黄布的碳化情况也不算严重,拿出来后依然保持完整。

到了这一步如果是考古队来干,就得两三个人戴上手套,用镊子夹着,一点点拆,估计得比我刚才剜扣合的时间还长。

我们就不同了。

只要布条上头没有字迹或者经文,那它就是块布,直接上手就完了。

当然了,我动作也是比较温柔的。

半分钟后。

随着最后一圈黄布被剥离,刹那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尽管我明知道是什么,但当真正看见时,还是被震惊到了。

一方银函。

白银雕铸,黄金镂边,表面遍缀五彩宝石,尤其在盖顶和函身四面,均以错金工艺勾勒,各自嵌有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鸟,鸟身以松石为羽片,鸟嘴处微张,还镶有一枚莲蕾状的红宝石。

后来我查了一下,神鸟名唤迦陵频伽,鸟喙衔莲,象征佛法妙音,遍传三界。

所以这种鸟还有一个好听的俗名,叫做“妙音鸟”。

当时,我看着这一方小小的银函,真是一个劲儿的咽口水。

太精美了!

更牛逼的是,在没有打光的情况下,函身上镶嵌的宝石,竟呈现出了微弱的火彩现象。

这说明无论宝石的纯净程度还是切割工艺,都已经达到了极致。

此时如果打光或者拿到室外,这方银函瞬间就会大放光彩,熠熠生辉!

开眼了!

真他妈的开眼了!

没想到,我一个野路子出身,十几岁的小土工,竟也能亲手挖出这种宝贝!

这趟外蒙,没白来!

不骗人,当时我看着银函,眼眶都湿润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刚刚剜子母扣时,瞪眼时间太长导致的。

“真好看呀……”

郝润趴在桌边痴痴地望着,嘴里喃喃叹道:“这真是我见过…见过最好看的东西了……”

“我看看!我看看!”

南瓜噔噔噔跑到近前,当即就是一阵牛逼卧槽,唾沫星子都喷我脸上了。

“川哥!川哥!”

他喘着粗气,紧紧抓住我问:“这玩意得值多少钱啊?”

我同样气息粗|重,摇头结结巴巴就说:“不、不知道,我也没…没卖过呀……”

我激动并不仅仅是因为值钱,更在于这玩意等级高的吓人!

要知道同类物件,如法门寺的八重宝函,那都是禁止出境的存在!

我们这个虽然没有法门寺的个头大,但纹饰奇特啊。

寻常的佛教宝函,都是以佛陀、菩萨、莲花纹饰为主,迦陵频伽神鸟虽然也时有出现,但并没有占据主位的先例。

我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别致的造型,肯定是因为里头放置的是法螺。

因为法螺在八瑞相之中,象征的是佛陀说法如海螺之音,声彻四方,广传天下,代表佛法永恒不息,所以承装法螺的容器,就选择以专司传音的迦陵频伽神鸟为主题。

再有就是,法门寺出土的宝函是唐代的,我们发现的这个,追根溯源,那可是出自恒岳寺塔,至少是隋代的!

咦?

不对。

我们本身就在境外。

如果这件银函够得上禁止出境级别,那我更得把它弄回去了……

直到好几分钟后,大家的情绪才逐渐平复下来。

我看了看南瓜,就见他眼睛都快镶到银函上跟宝石作伴了,便无奈的朝疤叔使了个眼色。

疤叔点点头,立即走出毡包放哨。

我深吸口气,驱散心中杂念仔细看了一圈,发现情况比我想象的好。

银函的封闭方式是“司前”加“铰链”,也是比较简单的装置。

这俩学名解释起来字有点多,我就简单说了,其实就类似于古装剧里头,大家常见的那种木箱的开合结构。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重宝函中,第四到第七重也是这种。

而且和法门寺的宝函比起来,这个要更简单一些,仅以一枚小小的银钥贯穿司前,并没有再用锁扣扣合。

这种就一点点尝试着往出拔就行了。

大概过了两分钟,银函顶盖亦被缓缓开启。

没有再出现金函,里头是一个一个的小黄布包,银函内壁还以魏碑錾刻了一段《佛说阿弥陀经》节录。

黄布包里肯定就是法螺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拆开看看。

但当全部拿出来后,就见银函底部还放了一块折叠的黄绢,绢帛表面透出细密的墨痕,明显是写了字的。

我看着这东西,愣了几秒,心里顿时开始砰砰跳。

随后我立即合十双手,虔诚祷告:“哦弥陀佛,慈悲的佛祖啊,求求你再赐给我一段发愿文,让我冒个大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