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十一章 家族式墓葬群

倒斗 第十一章 家族式墓葬群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把头!你说的好穴,具体位置在哪?”

我很兴奋,打算把头说完,我立刻拿上探针过去试试。

没想到把头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这一处好穴里头,葬的未必就是东家。”

“不葬东家?”

我一愣,忙问把头什么意思。

就见他凝视着远处的山岳,缓声道:“不一定,我合计合计,挖挖看吧……”

……

清晨,天刚蒙蒙亮。

我被一阵汽车引擎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才知道,是乌力吉准备回去了,为了保险起见,把头让他带上一部卫星电话,以保证碰到突发情况,双方间能有个照应。

临走前,乌力吉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孟和,并叽里咕噜的讲了串蒙语。

马纯良翻译说,孟和的姐姐知道我们要来这地方,就准备了一些护身符给我们。

蒙古的护身符是用牛皮做的。

虎口大小,裁剪成马蹄形状,上边绣着一个椭圆的云纹,看起来蛮别致的。

不管有没有用,毕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我们就一人拿了一个。

七点钟,大家吃饱喝足,便带齐装备爬上河床。

走了将近二百米,马纯良抬手一指:“看,骨头!”

我定睛看去,就见几米外一道不太高的断面中,掩埋着大量灰白色的骨头,骨架比较大,看起来应该是大型牲畜的。

而再往前方细看,就能发现地表很多地方,也都有骨头露出来。

南瓜兴奋道:“把头,咋干啊?”

把头朝矮山望了望,琢磨了一下就说:“回纥的点子我也是第一次,料想殉坑的范围应该不会太大,你们直接用铲子挖坑,两米一个,先把殉坑的范围摸出来。”

马纯良说的没错,无人区干活确实痛快。

天高地阔,除了我们,周围全无任何生灵,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持续搞了大概一小时,殉坑情况摸清,直径大概三十米,大体上是圆形的。

我一直惦记着把头的话,就凑上去小声问:“把头,你说那个不葬东家的好穴位置,具体在哪啊?要不你先告诉我,让我打几针看看呗?”

把头摇了摇头说:“那地方,必须最后挖!”

而后他指向殉坑北侧边缘,又叫我们从哪个地方开始,分散开朝着北方打网格。

打探孔这事儿,由于南瓜和郝润都是我教的,所以他俩用的就是探针,而马纯良是老派土工,用的是洛阳铲。

我心想,总听说内蒙土工多厉害,却一直还没见识过,于是我看向马纯良道:“马大哥,比比不?”

他瞅了一眼我手里的探针,摇摇头笑道:“平川,你小子当我傻啊?我拿铲子,再快还能快的过扎子?”

我一愣,指指探针道:“扎子?你说这个?”

马纯良满不在乎的说:“对啊,这不就是扎子么?姚师爷发明的啊!”

“……”

当时我的想法是:净特么吹牛逼!你咋不说姚师爷会上天?

“别着急!”马纯良边接套管边道:“想比拼艺,等一会找着坑了,咱俩好好比比!”

实际上,还真不能说他吹牛,探针虽然不是姚师爷发明的,但后来我才知道,姚师爷的确自创了一种名叫“扎子”的盗墓利器。

和探针不一样,扎子是用多段钢筋拼接而成的,不需要换取土器,因为以姚师爷的水平,早都不用看土了,人家是闻。

一扎子下去再拔出来,只需要闻闻尖头,地底下什么情况,姚师爷就了然于心了。

这话说起来虽然轻巧,但想做到却是极难。

尤其是埋藏比较深的古墓。

因为想打到文化层,你得先经过少说两道土层,这时尖头上往往是土味、农药味、木炭味、腐烂味等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要从如此复杂的气味中精确辨认墓葬年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几年后,我也学会了闻土,然而这种神乎其技的闻土功夫,我直到去进修时也没练成。

本以为接下来要经历一番苦干,但只过了不到五分钟,郝润忽然道:“平川,你…你过来看看……”

一听这话,我们立即从四面八方聚拢过去。

就见郝润的取土器中除了沙土,还夹杂着好些腐烂的碎木屑,把头捏起一点闻了闻,完后直接说了一个字——挖!

我想了想,默默退到马纯良身后,示意他先上,他也不墨迹,撸了撸袖子,抄起铲子就开干!

戈壁滩属于砂质土壤,颗粒较大,质地也偏疏松,这种土质再用尖头铲就不合适了,要换成圆口铲或平口铲。

大概十五分钟后,我脑门见汗。

特娘的,真是硬功夫啊!

坑不算深,也就一米出头,长宽分别是两米五和一米。

工作量不算大,但马纯良的时间也忒短了点!

我估计我就是铆足了劲儿干,也得少说半小时才行,于是我自我安慰道:男人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是个土坑墓,没有墓室,只有一具独木棺。

所谓独木棺就是选一整块粗壮的圆木,从中间锯开,再将内部掏空做成的棺材。

这种葬法还有个俗称,叫“树葬”。

树葬多见于游牧民族,但却并非游牧民族独有,在南方的一些楚墓中,也曾发现过不少独木棺。

由于埋得浅,这具木棺基本已经烂糟了,马纯良撬棍都没换,直接用铲角,没费多大劲就弄开了。

棺材里只一具尸骨,看骨架是个男的。

不过有点穷。

马纯良翻了半天,就抠出来一枚镶玛瑙的银戒指、一把烂的不成样的短刀,还有几个粗陶罐,估计那枚银戒指能卖个三五十块钱。

把头想了想便道:“继续,这次探孔只打两米深度,有发现就标记出来。”

不知道把头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但我们地毯式的干到下午,确实在两米这个深度线上,发现了好多土坑墓,每发现一处,就在探孔旁堆一个明显的小土堆。

而后整体一看,我立即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土坑墓总共一百六十九处,刨除零星落单的,大体上可以分成五个区域,也就是每二三十座聚在一起,而这些聚在一起的,基本都构成一个圆环形,中间或大或小,包围着一块几十到一二百平的空地。

此外这五个区域,大体上也是这个排列规律,不过只围成了一个半圆。

显而易见,这是一处家族式墓葬群。

这些土坑墓中间的空地,以及这五处区域围成的半圆形中间,必定存在大坑!

看了看时间,四点半。

我兴奋道:“把头,咱先干一处呗?”

把头看看众人,都是一脸期待,便笑着说道:“不累啊?不累那就干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