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十六章 码头

倒斗 第十六章 码头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凌晨三点二十,一辆猎豹通过青州收费站,朝着济南方向逐渐远去。

当时济青段虽然已经开通,但那时的长途运输,大多还以国道为主,所以高速上车辆并不多。

跟随周伶的是我和建新哥。

其实主要是我,毕竟长海叔拉我入伙,就是希望我多学点知识,好提高团队实力。

所以我可不能跟建新似的,一钻进车里就睡大觉,逮空摸空我就得学习,就得进步!

于是,上高速后我便笑嘻嘻对周伶说:“伶姐,困不?”

“干嘛?”

“嘿嘿,要是不困,给我讲讲行里的事儿呗?”

“呵~”她侧头瞄了我一眼,“那我要是困了呢?”

“啊?那更得讲了,说话能提神儿啊!”

周伶抿嘴一笑,俏皮的甩了个白眼:“点颗烟!”

“好嘞!”我连忙抽出支烟塞进她嘴里。

点燃后,她浅浅吸了一口问:“你想听什么?”

“听啥都行,你讲的我都爱听!”其实主要是我一时半会没想好要问啥。

“嗯……那就给你讲讲码头吧!”

“码头?”

“对!”她点头,“毕竟你们是飘船的,不熟悉码头,很容易碰上麻烦。”

飘船说的就是我们这种,靠买点干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固定活动范围的小团伙。

对应的,码头即指各个地区或某个领域,一些较大的势力、团队或是知名的人。

之所以叫码头,是因为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偏门行业,都有个共同的称呼。

这个称呼,就是“江湖”。

有江湖,自然就会有码头,然后才有五花八门的规矩和形形色色的人物。

时至今日,也不仅是偏门行业,基本上各行各业里,都存在拜码头的说法。

那天路上,周伶和我讲了不少,基本都是当时行里数得上的人物,有一些后来曾接触过,有一些则至今为止,都是只闻其名,未曾谋面。

简单说一下吧。

当年行里最牛的一号,大家应该都听过,就是姚师爷。

这个人确实牛逼。

传闻他观星玩盘的功夫,甚至比肩古代地师,所以他倒出来的东西,向来都是行里的抢手货。

姚师爷势力也大。

几年后我曾听人说过,说姚师爷巅峰时期,手下每天晚上干活的人,加起来足有二百多号!

这什么概念?

咱就往多了数,每组按二十人算,那也是少说十队人,这么一来,只要点子足够,他一晚上就能同时干十个!

这也是他能在短短一年内,就作案200多次的原因,用现在流行的话讲,这个人,就是绝对意义上的行业T0。

姚师爷是内蒙的,基本上,赤峰通辽再加上辽西地区,算是他的地头。

这也是周伶要去赤峰找土工的原因。

因为土工这一块,内蒙和河北的人是最厉害的,她之前就是打算去拜姚师爷的码头。

当然了,姚师爷本人是全国各地都跑的。

换句话说,他也飘船,只不过人家是有码头的大船。

除了姚师爷,其它一些地方也有大码头。

河南首屈一指的是宋氏兄弟,大本营在洛阳。

这伙人也不弱,而且就码头背景这方面来说,宋氏兄弟应该算第一,原因大家都懂。

西北是孟老大,主要活动在陕甘一代。

这人早年有传承,但后来发展成了行业垄断,所以到他的地头上,不需要拜码头,因为你无论倒出什么东西,都得低价卖给他。

河北地区最硬的码头姓田。

但周伶说这人虽然靠盗墓发家,却不算是纯干盗墓的,有“那个”性质,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那个,以至于天南海北,各地的那个,见了他都得给几分面子……

山西是侯老大,和河北情况类似,也属于那个,不过势力稍弱。

东北不用周伶说,长海叔讲过,姓吴。

但这人跟上边那些不能比,算不上大码头,也代表不了整个东北,前几年才进去。

所以如果哪条小船飘到了东北,也不会拜他的码头,不是因为他好欺负,是因为找他远不如找那个的人管用,我想这也是吴某没成大码头的原因。

这基本就是北方的情况。

注意,这里说的是北方,而非北派。

一方面是宋氏兄弟、侯老大、吴某这些人算不上北派,属于做大的野路子。

另一方面,好些正统的北派大手,基本也是飘船,只不过到了码头不用拜,通个气儿就会给面子。

至于南方,论名气是广东焦家。

焦家是正统南派,手上有家传绝学,算南北方唯一一份,靠技术拥有自己码头的。

而要论实力,周伶说南方最牛的,是两湖秦姐。

湖南湖北包括黔贵的部分地区,都是她的活动范围。

周伶告诉我,这人很懂韬光养晦,因为如果她想,她是完全可以往田老大那个方向发展的,但她偏偏没有,仍然干老本行,以至于不是行里人基本不知道她。

而且周伶说这人年纪不大,和她差不了太多。

后来我才知道,秦姐其实不姓秦。

称她秦姐,是因为她名字里有个“琴”字,但由于她太过低调,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她姓秦。

此外南方的大码头还有江西帮、四川帮以及沿海帮。

沿海帮说的不是一股势力,是从浙江到广西,靠沿海的好多个中型码头,因为南方除了搞水洞子,更多的是搞沉船,沉船都在海里,没什么具体范围,这么一来,就很难形成大的区域性码头。

说白了,我从山东搞条船,也可以划到你浙江的海域干活,完后我再划回山东出货。

海上碰到的概率就是零,这你还怎么管?

另外这些各种帮都不算正统。

这主要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更注重传统,好些大支锅也都是飘船,对发展码头没什么**。

相比于其他地方,山东江苏安徽这一片的情况是没有大码头。

原因是土地太贫瘠。

早在民国时期,这个区域,就被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军阀们干的差不多了。

虽说大墓也有,但要么是深埋地下无人知晓,要么就是被上头插了牌子。

同样没有码头的,还有蒙西疆藏这些区域,原因和海上捞沉船类似,地面太大……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除了各地大码头,周伶还讲了不少中型码头、业内高手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盗墓绝学。

当时真把我听的心驰神往。

心里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学会这些本领,也能拥有自己的码头……

不不,还是不要码头。

听了周伶说的,我大概能明白,什么特么的码头?说白了就是那个!

只不过是干盗墓的那个!

那个都没好下场,无非是死、跑、进,以及先进再死!

这一点东北人是最懂的。

宋某牛不牛逼?

可牛逼的下场,就特么是一颗黑枣儿钉墙上!

所以我不想发展什么码头,我能做条不算太大的船就行。

飘到哪,就在哪挖点小东西,发点小财……

……

“伶姐,那你们江西除了江西帮,有没有什么高手啊?”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问到这话时,周伶神色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她深吸口气道:“论技术,现如今江西最厉害的,应该是‘九江龙’了。”

“九江龙?”我重复了一遍,感觉这个绰号挺霸气。

周伶点头道:“对,姓蒋,叫……”

话一顿,她忽然皱起眉头,看着倒车镜问:“平川,后边那辆吉普,跟我们多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