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二十一章 隐藏空间

倒斗 第二十一章 隐藏空间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粗心?

我整个人都是一愣,立即扶着头灯四处乱看。

可看了足足三分钟后,我感觉墓室里,确实没什么东西值得拿了。

但我也不傻。

我很清楚,把头绝不可能无的放矢。

仔细琢磨一番后,我忽然间想到了什么,立即看向了棺床。

对!

腰坑啊!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有可能错过了几十万。

因为上次在青州,搞北魏傅显灵墓的时候,我就没想起腰坑这茬来。

虽然那趟也没少挣,但万一呢?

万一他真有,那里头指定放着比凤柄鸡首壶还值钱的大货!

真是,失策了……

所谓腰坑,就是棺椁之下的长方形小坑。

由于是在墓底中部,如同人腰部的位置,故而得名腰坑。

这种结构起源很早,要追溯到商朝早期。

不过在最开始,腰坑里放的,并非是值钱的陪葬品,而是,人。

因为那时候还是奴隶社会,人殉十分普遍。

所以腰坑里通常会放置殉人,大多为墓主人的侍从、奴隶或亲信,此外除了殉人,殉牲也有,其中狗是最常见的一种。

狗在当时,被认为具有辟邪和守护作用的生灵,把狗葬进去,就可以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守护墓主人的安全。

说起来挺惨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活着干死了算。

但在那时候,别说人了,就连狗子死了都去不了汪星,主打的就是一个生生世世!

所以呀,还是新社会好。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腰坑具有阴魂入地的作用,是墓主人死后去往阴间的通道,因为商代还是比较原始鬼崇,并不流行上天堂。

腰坑葬法一直流行到汉代。

一部分学术上认为,腰坑被取缔,源自人殉制度的废除。

但我觉得不太对。

我认为还是信仰出现了变化。

汉代打从汉武帝开始崇尚天人合一,大家都开始琢磨升天了,要是再挖个坑,误打误撞走到阴间去,那不就尴尬了么。

而到了唐代,虽然早就不流行腰坑了,但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东西从出现到消亡,从来不存在清晰的临界点。

好比我第一次下斗,在明代老太监的墓里,就同样发现了腰坑,还搞了一百个十两束腰锭呢。

更何况,这人本就是个盗墓贼。

搞不好哪些高古玉或者青铜器,就是他从腰坑里抠出来的,所以他有样学样,给自己安排一个,我感觉也蛮合理的。

于是我立即问道:“把头,难道是腰坑?”

把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几秒过后,却缓缓摇了摇头。

“方向大概对了,可还是差了一点。”

“……”

方向对,但却不是腰坑?

那会是啥?

我深深皱眉,一边挠头一边继续来回查看。

“咦?”

忽然,我的目光落到了北侧墙壁上,两处墙龛中间的部位,和左右墙壁相比,这里的空隙稍微偏大一些,但北侧墙壁的长度本身就比两边长,空隙大也没啥毛病。

望着层层叠叠的长条墓砖,我心里暗自泛起了嘀咕:难道说?藏了壁龛?

“南瓜,拿上刨锤,跟我来!”

径直走到北侧墙壁两处壁龛中间,我脱下外套递给南瓜,让他将刨锤包裹住,完后便将耳朵贴到了墙壁上。

这办法是跟冯抄手学的。

冯抄手并没有将他的听音功夫传给我,但若只是藏了个壁龛,我觉的应该不难发现。

而之所以要将刨锤裹住,是为了尽量降低刨锤击打墙壁时,锤子本身发出的金属声音。

“敲!”

砰——

一声闷响传出,但听起来却不像空心,正好奇是不是自己猜错时,南瓜却惊声道:“我靠?川哥,这里头还真是空的!”

我皱了皱眉:“你确定?”

“绝对不会错!”

南瓜说着就拿掉外套,不管不顾的凿了十几下,从墙壁上拆下来一块墓砖。

我立即扶着头灯照进缝隙,却见里头是实心的。

“艹,空个屁,你自己看看!”

南瓜望了望,也皱起眉头,嘀嘀咕咕说不可能啊,完后他又抄起撬棍,朝里头捅去。

我当时已经放弃了,打算去问问把头。

刚转过身,咚——

很明显的一声空响,从缝隙中传了出来。

“卧槽?”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立刻接过撬棍,朝里头怼了几下。

没错,确实是空的。

“牛逼啊!”

我对着南瓜就是一顿猛搓,并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南瓜指了指刨锤就说:“不是靠听,是靠手感!”

“手感?”

“对对!”南瓜大点其头,完后解释说,他爷爷李凤来干的是飞活,也就是入室盗窃,过去兵荒马乱,大户人家也害怕被抢,就常常会把墙砌的很厚,完后在其中开一个小空间用来藏钱。

这种秘藏墙,如果不是冯抄手那种听音高手,普通人靠听是很难听出来的,但锤击时的手感,和纯粹的实心墙却是不一样的,只要经过练习,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

三分钟后,墓砖被拆掉几十块。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里头是一层封泥。

关键是,我们拆出来的缺口,竟看不到封泥的边界,这说明里头极有可能不是墙龛,是一处小小的耳室。

我不自觉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不是把头提醒,我说什么也不可能发现!

这时把头走了过来,我立即问道:“把头你是怎么发现的?是听出来的,还是跟南瓜一样,靠手感?”

结果他却笑了笑,说都不是。

“啊?那到底是……”

“好了,”把头打断我的话说,“这些回头再聊,先弄开,看看里头究竟有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把头是靠猜的。

他告诉我当时出货量虽然不小,价值也很大,但总体上看,却还没有一样压轴的物件。

当然这里说的压轴,是针对于唐朝而言。

也就是说,这件东西最后可能卖不了多少钱,但在唐朝时,绝对是件够分量的物件。

这就和我当初在青州,发现老太监墓的道理类似,把头能想到这里别有洞天,是因为他猜透了墓主人的心思。

封泥很厚,大概有将近五十公分。

我跟南瓜刨了半天,才弄出一个拖箱大小的缺口,发现里头还是一层青砖。

南瓜抹了把汗,骂道:“特奶奶的,这老盗墓贼,是真会玩啊,搞这么费劲他也不嫌累!”

“别扯没用的,赶紧凿砖!”

我看看时间,快四点了,便连忙催促南瓜抓紧干活,现在是夏季,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长,目前外头肯定快天亮了。

又过了十五分钟,青砖也被一点点拆掉,一个洞口出现在面前。

我调亮头灯朝洞中望去,瞬间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