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234章 兴安盟盗墓往事

倒斗 第234章 兴安盟盗墓往事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感受到我话语中的凶戾,新手哥不自觉就是一哆嗦,而后他干咽口唾沫,舔了舔嘴唇说:“那、那天……”

“哪天?”

“昂…?”

“问你哪天,几月、几号,说清楚!”

“哦…我想想……是…七月底,好像、好像二十六七号吧,我记不太清了,唐伶她来了我们店里,跟我大爷在茶室里聊了好一会,当时不知道都聊得啥,完后过了有三四天,我大爷才跟我们说她有个点子,在兴安盟,但是她手里没人,对那边也不熟悉,就想找我们拼车一起干。”

兴安盟……

听到这个地方,我略微点了点头。

辽代时兴安盟归上京道泰州管辖,而泰州是辽国东北路统军司的所在地,属于契丹人控扼北方的军政重镇,是完全有可能存在辽国高级贵族墓葬的。

“嗯,然后呢?”

“然后……然后我们就跟着唐伶去踩点儿了……”

话说到这,新手哥面露犹豫,抬头望了我一眼。

我知道他在犹豫什么。

毕竟黄金面具都刨出来了,那这就已经不是几年窝窝头的问题,是要直接吃黑枣儿的。

“没事儿,具体地址、出啥货之类的,你不用说,我不感兴趣。”

实际上我特么超级感兴趣!

之所以忍住不问,一方面是行里规矩,不漏底,不打听,我又不准备靠点水去对付黄鹞子,打听的太清楚,一旦传出去就容易被人诟病。

另一方面……

开玩笑!

我特么又不是滤坑捡破鞋的,问那么清楚干鸡毛啊?

而且他们肯定搞的很干净,连根鸡毛都捡不着……

一听不用说地点,新手哥顿时松了口气,点点头便道:

“唐伶找那个点子倒是不错,我大爷说是个大坑,辽代的,而且多半不止一处,但是那块儿山不大,周围好几个村子,得先打窝儿再干活。”

“好在那地方种毛嗑的不少,正赶上开花儿,我们就打算弄点蜂箱,到那跟前儿放蜂子。”

毛嗑是东北的方言词汇,就是瓜子和向日葵的意思,伊春好些地方也这么说。

那这词儿是咋来的呢?

早先的时候,东北人习惯称呼俄国人为“毛子”,而毛子大多都很喜欢嗑瓜子,所以随着接触的时间一长,瓜子就被一些人戏称为“毛子磕的东西”,简称“毛嗑”。

至于新手哥说的那种打窝套路,这个就不局限于东北了,全国各地很多同行都会用。

甚至有些小型团伙,还会专门以这种方式作掩护。

小货车拉着蜂箱和生活用具,这跑跑那转转,在哪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就在哪站下,然后摸排寻访,踩点勘探,白天放蜂,晚上下墓。

说起来这似乎算不上多高明的手段,实则隐蔽性非常强。

因为顶着放蜂人的身份,他们既可以通过卖蜂蜜下村儿晃荡,又能借着补充蜂源、寻花找蜜的名头上山转悠,等出了东西,就往蜂箱里边一藏,提上裤子溜之大吉,堪称一个悄无声息、了无痕迹。

所以各位小伙伴儿们,尤其是生活在乡村里的,一旦发现周围忽然来了放蜂人,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辨别方式也不难,就看他勤不勤快。

因为放蜂这个工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是件非常细致且累人的活儿。

尤其春夏两季,早起晨检,白天维护,傍晚还要收尾,一整天下来基本上没啥空闲时候。

所以如果总看不见他们大清早儿起来忙活,那这人夜里,指定没干啥好事儿。

咳,那啥,要有喜欢放蜂的朋友看见这段,可千万别骂我啊。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窝头真的不好吃,凉水澡也是真的不好洗,至于黑枣儿……总之还是早点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吧。

话说回来,刚刚提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那种不超过三人的小团伙,要换成人手充足的大型团队就不好说了。

例如黄鹞子他们这趟,有专门的人负责蜂箱,放蜂的同时兼顾放风,所以不仅不会睡懒觉,反而比他妈正经放蜂子的起的还早!

这别说普通人了,就是碰上文侦队的,也很难被发现出什么破绽。

而根据新手哥交代,具体负责打窝的人就是伶姐,以及他那个色迷心窍的四哥!

我心想:嗯,靠谱儿……

伶姐她就爱放风。

毕竟放风不需要下墓,轻不轻松啥的都在其次,关键是安全,有任何风吹草动,她布置的暗手,立刻就能发现并做出反应。

讲了半天,新手哥声音有点发哑,我感觉他还比较听话,就让疤叔给他喝点水。

顿顿顿干掉大半瓶,他喘息片刻,继续说:“我大爷干活一直比较小心,不算买蜜蜂啥的,光打窝就干了三天才开始行动,等到下完铲子,我们发现这是一处辽代的贵族墓葬群,规模很可以,连大带小的,能有将近三十个坑!”

“三十个?”

“嗯对,没三十也得二十八|九,探墓那天我没上山,准确数不知道,后来也就忘了问了。”

我顿感吃惊不小。

尽管这个数字远不及李释缘墓葬群,但李释缘那一大家子,超九五成都是穷坑,如果不是因为他本人是个盗墓的,我们那趟根本不可能捞到那么多东西。

相比之下,新手哥他们这个就不同了。

货真价实的辽代贵族!

抛开出黄金面具的大坑不谈,我估计这些点子里,出货量最少的坑,单值怕也要在五十朝上。

虽然当时没问具体地址,但对于这种干一辈子也难见一回的大坑,我心里自然是好奇的。

以至于后来的好长时间里,每当我想起来,就会去查一查内蒙的考古新闻,看相关区域有没有类似发现,然而很可惜,直到我都去进修了也没能如愿。

直到两年前,萧曷烛墓现世,我才有了部分猜测。

仅仅只是猜测。

因为辽代史中没有这个人名。

读音相近的倒是有两个,一个是辽兴宗时期,北院枢密使萧合卓,另一个则是曾在兴宗一朝被流放的驸马都尉萧曷主。

如今黄鹞子早都去长生天了,黄家人也是死的死、进的进。

所以具体是谁、在哪,谁知道呢……

新手哥毕竟只是个散土小工,涉及到具体的下墓细节,他说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当然我兴趣也不大,都是厨子抡大勺,他再牛逼也炒不出飞机。

于是我直接问:“姓孟的啥时候到的?你们又是咋出的事儿,说这个吧。”

“哦,行。”

略微回忆了下,他道:“七号,姓孟的他们,是七号上午到的。”

“到哪?齐齐哈尔还是兴安盟?”

“兴安盟,兴安盟市区,我们在市区见的面。”

“对方几个人?多大年龄?”

“六个,五男一女,年龄的话……有两个男的比较大,五六十岁,姓孟的四十出头儿,剩下两个男的三十多,那女的年轻,大概也就二十多点,还挺俊的呢……”

最后这句一冒出来,我嘴角不自觉抽搐。

靠!

真特么是个色批,不看看自己什么处境,居然还有心情琢磨女人?

深吸口气,我也开始琢磨起来。

从二连到兴安盟,走公路大概一千多公里,如果他没骗我,那说明把头他们六号晚上离开后,就直接去兴安盟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伶姐和黄鹞子接触的消息,把头肯定早就收到了。

我转了转眼珠,扫向刚刚记下的一些关键信息。

7.26-7.27周黄接触

7.30-7.31出发踩点

三十号……

忽然!

我想起来了!

是,三十号就是我看手札发现佛宝信息那天,后半夜,也就是三十一号凌晨我去跟把头汇报,当时他没有睡,开门的时候还在打电话,并和电话那头说什么越快越好拜托了。

再往后我们出完货,五号那天晚上,瘦头陀才告诉我们交易日期确定的事,紧接着六号一大早,援军就到了。

我当时还好奇,心说这援军到的可真够快。

而现在一看,把头应该是三十号的时候,就已经的得到了周伶的踪迹,并开始往内蒙叫人了!

“额……”这时,新手哥突然出声。

见我朝他看去,他试探着问:“那个……能给根儿烟抽不?”

我脸一黑:“我抽你个大|逼斗!”

“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