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一百零九章 津门旧物,奉茶敬师

倒斗 第一百零九章 津门旧物,奉茶敬师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天津古称直沽、海津,打从元朝开始,就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漕运枢纽。

近代开埠后,天津租界林立,大量老外涌入,古董需求量大大增加,各类古玩商铺,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藏家、掮客也纷纷云集到此,使这个地方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古玩交流中心。

而除了古玩行当,这里也还流传着很多旧社会的奇闻异事。

现如今不行了,但二十几年前,走在天津的市井街头里,却仍能依稀寻见些,老辈子的江湖气息。

包括帮我们打探消息的人,把头说也在这里。

下午五点半。

沈阳道古文化市场东侧,名流茶馆。

这个时间茶馆刚休息,只开着半扇门,往里头一瞅黑咕隆咚的。

但不知是不是听到了我停车的声音,正拉手刹时,茶馆里忽然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胖老头。

这空档把头也刚好下车,那胖老头一见到他,脸色瞬间激动,连忙快步走过来抱拳道:

“陈师傅,久违了。”

把头微微一笑:“孔兄,别来无恙。”

随后把头为我引见,告诉我这人名叫孔景尧,早年曾在大罗天燕利号做过伙计,有了眼力后,便渐渐干起了铲地皮,而把头倒斗那些年,曾跟这人有过好多次交易。

……

进入茶馆包厢,待把头落座,孔老爷子便从怀里取出一个红布包放到把头面前。

“陈师傅,一晃十六年,可算物归原主了。”

听到这话,把头脸上也浮现出些许感慨,他伸手轻轻摸了摸,而后直接将布包推到我这边。

“平川,现在起东西归你了,打开看看吧……”

我干咽了口唾沫,大概猜到了里头是什么,赶忙在衣服上蹭了蹭手,小心翼翼伸向布包。

昏暗的光线中,红布一点点被揭开,一个掌心大小的物件映入眼帘。

是一枚青铜兽面错金带扣。

很漂亮,也很到代,我感觉至少是战国的。

不过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面的金子虽然也是老金子,但却是后补上去的。

这是干嘛的呢?

各位,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有人也许会不信。

但这个东西,的的确确才是真正盗墓行里,老派把头们的通用标识。

至于网上流传的各类稀奇古怪的信物,我不能说没有,但我确实没听任何一个老把头提起过,更没见他们佩戴过。

这方面各位要是不信,可以找任何一个老把头或认识老把头的人去问,看他们接触到的,是我说的这类东西,还是网上说的那些名词。

特征很明显。

首先得是件带兽纹的青铜制品,银质玉质的也有,但非常少。

其次是必须要上金子,或正面或背面或边框。

至于款式,腰带扣并不是最常见的。

最常见的就是一块牌子。

这是初代眼把头砸碎一件青铜器后,取其中兽纹最完整的一片,做出来送给帮他干活的把头的。

按过去的说法,这类到代的老物件,上头都有灵气,经过专业处理后,具备很强的辟邪功效。

至于上金子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当初曲水亭街算命老头那套,添些金匮气,生可避祸,死可买路。

其二么,说出来有点丢人。

就是盗墓贼这行吧,大都素质很差,尤其是古代的盗墓贼,有了钱就吃喝嫖赌瞎胡造。

直到干不动那天,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

这样的结局,打从当年初代眼把头第一次找他干活的时候,就给看的透透的了。

但这种事人家不会劝,因为劝了也是白劝。

而一旦混到这份上,要是牌子还能完好无损地留在身边,那说明此人尚存几分人性,至少是个念旧之人,因此昔日的旧情,便会在他穷困潦倒的最后时刻,成为救命的契机——把金子抠下来,换些粮食就能过活。

要是牌子都丢了,那你特么就是无可救药,趁早饿死算了!

这就是为什么铜制的居多。

因为在古代铜片不值钱,要是银质的或玉质的,很可能挨不到最后,就拿去换钱了。

所以在过去,这东西一传到弟子手里,第一件事就看上头的金子全不全,不全则要立即补上。

既是一份保险,也是一份告诫。

意在提醒徒子徒孙,别有了钱就瞎嘚瑟,否则你最后就得靠抠那点金嘎巴救命……

因此但凡北派老把头、南派老支锅,身上都会有这样一件东西。

那代表了他们的传承,代表他们具备最正统的盗墓出身。

如今,把头将这枚带扣传给了我,也就说明,他将我视作了他们这一脉的衣钵传人。

我立即站起身,整了整衣服,噗通一声跪在把头面前,深吸口气道:

“把头在上,受弟子一拜!”

恰巧此时,伙计将茶水送了上来,孔老爷子便端起一杯递给我。

这是老礼数。

弟子入门,需要奉茶敬师,师父喝过茶,才算认了这名弟子。

我接过茶水,恭恭敬敬捧到把头面前。

“把头,您请喝茶。”

把头略微颔首,接过去泯了一口:“起来吧。”

“好,好,陈师傅,您终于有传人了……”

孔老爷子笑容满面,连连点头,很是感慨地说了一句。

待我坐回椅子上,拿起带扣仔细欣赏了一番,便认真收好装进包里。

除了传承意义,这物件还有个实际作用,就是老派行里人拜码头的凭证。

过去没电话,信息也不像今天这么畅通,飘船飘到一个地方,自然也不太容易找到本地的盗墓贼。

这时候如果不守规矩,就漫山遍野找坟去了。

但如果守规矩,那么他们会到当地的古玩场所支个摊子,将牌子放在摊位上,当然也有直接挂身上晃悠的。

这个事情要干三天。

三天一过,如果始终没有本地同行找你盘道,那也属于是拜过码头了。

这么做不仅仅是表明自己守规矩,同时也是在彰显自己的实力。

大概意思就是:

我既敢光明正大上门来拜,那你想动我,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我目前虽然没什么实力,但若真碰上守规矩的老派同行,那只要亮出这件东西,不管人家认不认识把头,也都会给三分薄面的。

随后简单寒暄了几句,孔老爷子便道:“陈师傅,时间不早了,我在登瀛楼定了一桌,要不咱边吃边聊吧?”

把头笑道:“又叫你破费了……”

“嗐,哪的话!”

……

饭店距离沈阳道很近,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

席间二人交谈颇多,聊得都是些当年的往事,我完全插不上话,便只顾低头干饭。

登瀛楼是鲁菜馆,菜色味道相当不错。

也许是我那天饿了,我感觉天津的九转大肠,似乎比济南的要好吃……

大概九点半左右,把头他俩都喝了不少,走路都晃荡了,我特意叫郝润去扶把头下楼,他扫了我一眼,嘴角便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来到饭店门口,我给孔老爷子点了根烟,叫他稍等,完后立即跑到路边去拦车。

不料这时,侧面忽然走过来一个小胖子。

他步速很快,我一不注意就跟他蹭了一下。

“不好意思!”

听声音这人年纪不大,道歉的时候脚步却没停,似乎有什么着急的事儿……

我当时完全没在意。

说了声没关系就继续往马路边走。

但只走出了一步,余光便瞟见一道身影,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拦在了小胖子身前。

侧脸看去,居然是把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