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一百章 膏泥

倒斗 第一百章 膏泥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小安哥,会用不?”

小安看了看对讲机,完后又看了看郝润道:“你俩行么?要不让她放风,我跟你上去得了,还能帮你提提土啥的。”

“放心吧小安哥!”

我伸出大拇指,指了指郝润,随口胡诌道:“你别看她细皮嫩肉的,比我经验可多,她姥爷,她父母,全是我们北派行里人,绝对的根红苗正!”

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毕竟萍水相逢,还是谨慎点好。

不然万一掏出一大堆金子来,谁能保证人心不会变呢?

小安哥略显惊讶,上下打量了郝润一番,便点点头说那你俩去吧,有事儿手台喊我。

来到小诚家坟地。

昨晚探孔打了七米,其中上三米是淤土,下三米多是回填土,最后不到一米深度的时候,已经见到了夯土。

我套上套管继续,心里盘算着大概的时间。

前些天那场大雨过后,土层肯定比之前好挖一些,以我的速度,如果盗洞不超过十米,就算需要化合土,大概三个小时左右,应该也能完事儿了。

人就是这么矛盾。

昨晚我一个劲念叨着深点儿,现在我又怕它太深,万一碰上个十五六米的秦汉坑,那我一个人绝对玩不转……

正想着,呲溜——

铲子忽然下去了一大截。

我当场一愣。

不对啊?

这是我从来没体会过的手感。

很紧实,很均匀,但又一点不费劲,而且……还有点发黏。

这是什么土层?

难不成我打穿了夯土,挖到湿润的泥浆层了?

泥浆层是我们这行的土话,正经墓葬学里是没有这个说法的。

碰到泥浆层,就意味着马上要碰到地下水了,就是农村打井时,出水前的那种黏土甚至是稀泥。

这也不对啊?

就算是碰到泥浆层,也应该先出现生土,然后一点点变湿才对,没道理夯土下直接出现泥浆层啊?

我满脑袋问号,一点点将铲子拔了出来。

“郝润,拿手电!”

“哦,好的。”

“卧槽!别开强光!”

“哦哦,对不起对不起……”

头回干活,郝润也是一阵手忙脚乱,赶忙关了手电。

完后我告诉她,以后在这种开阔的、离村子近的山坡上开手电,要先用手遮住,将亮度调低后再照明,否则有半夜闲着没事儿干的人出来瞎溜达,五里地开外就能看得见。

郝润点头照做,然后举着照到了铲子上。

看她那副听话的、笨笨的小模样,我不自觉就是一笑。

收回目光,我定睛看向铲子。

不料!

就见十公分左右的夯土下,竟连接着二十来公分细腻紧实的青白色土块!

我瞳孔瞬间放大!

属实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诶?平川,这是什么啊?”郝润伸着小脑袋,好奇的问。

我干咽了口唾沫,吐出了三个字。

“青膏泥!”

其实无论周伶还是冯抄手,都跟我讲过膏泥层的手感,只不过我压根没往那想。

没敢想。

因为青膏泥主要流行于两汉之前,这难道……是个汉墓?

那还是不对啊?

唐半山,宋弯弯,汉墓出在山尖尖,可这地方是山腰啊?

这时郝润又问:“青膏泥是什么?很厉害么?”

“咳……嗯,一般般吧,也不是很厉害……”

“那你嘴唇哆嗦什么?”

“昂?没有啊?我这是累得!”

铲子上这节青膏泥,接近夯土的部分颜色偏清白,往下则是纯粹的青灰色。

这是典型的白带青,又叫干带湿。

因为青膏泥湿润的时候是青色,干燥后会变白或变成青白色。

第一次见着实物,我也好奇,就捏起一撮仔细查看。

没摸过的人体会不到。

湿润的青膏泥质地极为细腻,手摸上去时,就好像摸到了光滑的丝绸一样,特别温润。

而如果完全干燥成白膏泥,那质地就会比较硬了,会呈现一定的块状或片状结构,表面还可能会有细小的裂纹,但如果碾成粉末,依然可以轻易的附着在手上。

这种东西在古代比较贵,甚至有一两膏泥四两粮的说法。

因为青膏泥不是人工做的,是天然的,一般只有在合流或湖泊附近的黏土矿层中才有,所以古代搞青膏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时我心里直突突,好一阵深呼吸才恢复镇定。

“郝润你记住,一会等我刨土的时候,这种膏泥土你要单独放。”

“嗯,明白!”

我四下一看,见坟堆后边有很多荆条,便掏出刀递给郝润,叫她去那边砍荆条,越多越好。

虽然是野路子出身,但经过周伶和冯抄手的传授之后,除了风水以外,我下墓的理论知识已经算比较成熟了。

当然我实践也不差。

所以严格来说,我现在已经算是一名成手的土工了。

如果把头不要我,我觉得我给人当土工也能挣钱。

而这种清白膏泥土,一般是不能够回填的。

因为这种土一旦挖出来,再填回去稳定性就会变得非常差,雨季一到,整个盗洞就会陷进去,那样的话,等小诚他们家人来上坟,立刻就能知道这地方有古墓。

盗墓行里除了眼把头、土工、后勤、卖米之外,还有个工作是散土。

所谓散土,不是什么土都散。

主要散的就是这种膏泥土。

这种东西太明显,一看就是墓里出来的,所以必须做好处理,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扔,否则很容易翻车。

往哪散呢?

我眼珠滴溜溜一转,立刻就有了想法。

将膏泥土搞出来放好,再度把铲子怼进小洞。

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要镇定,但心还是砰砰跳个不停,膏泥层一般在三十公分到一米八五之间,而且大多只会覆盖在灌顶之上,也就是说,我马上就要打到灌顶了……

两铲过后。

吭!

我瞬间浑身一震!

不是石头,是墓砖!

由于我用劲足,这一下应该都把墓砖怼碎了。

“郝润,给!”

铲子拔出来后我立刻递给了郝润,因为我已经等不及要开干了。

接下来才是考验我实力的时候。

盗洞要打九米深!

实际上这种做法很鲁莽,因为目前为止,我并不知道下头是墓道还是墓室。

但这就是用铲子的弊端,耽误时间。

如果换成探针,那我势必会多打几个探点,卡出边界,然后挑最浅的位置直奔主墓室。

没办法,就我自己,有打探点的时间,两米盗洞都挖完了。

干!

我是要给北派大手做徒弟的人,不能被这点困难拦住。

尖头铲舞的飞快,地面上很快就看不见我了。

一小时后。

“快点郝润,再快点!”

“哎哎,好…我知道……啊!”

出溜!

郝润一个没抓住,皮桶突然落了下来!

“卧槽!你要砸死我啊!”

“平川!你怎么样?你……你砸着没?!”郝润趴在洞口急的大叫。

“没事儿!得亏我抬头看着!”

看看时间,十一点五十八分。

土比我想象中要好挖,此时已经打了五米,时间还有,我抹了把汗,点颗烟道:“休息十分钟!”

“平川,对不起,都、都怪我……”郝润趴在洞口,呜呜的就哭了,一边道歉一边说自己没用。

“闭嘴!”

我低吼道:“不许哭!抓紧时间休息!”

这真不能怪郝润。

她算不上大家闺秀,却也是小家碧玉,从小没吃过苦没受过类,能连续提土一小时,已经算很不错了。

一连抽了两颗烟,起身继续。

这次我只装多半桶,虽然提土次数多了,但郝润提的也轻松了,总体速度没啥影响。

又过了半小时,一铲子挖下去,大半铲都是青膏泥。

这时候就不能再一味闷头猛干了。

因为膏泥层是湿的,很容易坍塌。

正常来说,这时候要用木板,边挖边往下做框。

但我没预料到这种情况,自然也就没准备。

不过周伶教过我一个土办法。

就是如果膏泥层不是特别湿润,就先将盗洞扩大扩圆,然后将膏泥层的洞壁打成锅状,再洞壁上插蒿草,最后再用泥土拍实。

这么干,两三个小时还是等挺得住的,所以我之前才会叫郝润去砍荆条。

凌晨一点二十。

吭愣一声,铲子戳到了墓砖砌筑的灌顶。

我试了试,很结实,便将绳索系在腰间,抄起刨锤狠狠砸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