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天宝谜案 > 第48章 紫宸血诏诛国蠹 梨园密旨定

天宝谜案 第48章 紫宸血诏诛国蠹 梨园密旨定

簡繁轉換
作者:衙门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4 02:54:40 来源:源1

第48章紫宸血诏诛国蠹梨园密旨定乾坤(第1/2页)

子时末刻,大明宫。

飞雪如絮,无声地覆盖着巍峨的宫阙,将金瓦朱墙染成一片肃杀的银白。紫宸殿,这座帝国权力的心脏,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死寂之中。殿外当值的金吾卫甲士,如同冰雕般伫立在风雪里,呼吸间带起的白气瞬间被寒风撕碎,唯有盔甲上凝结的冰霜和紧握刀柄、指节发白的手,泄露着他们内心的惊涛骇浪。殿内,鎏金蟠龙柱投下巨大的阴影,数十盏巨大的牛油烛将御座照得亮如白昼,却驱不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沉重与寒意。

大唐天子李隆基,高踞于御座之上。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晚年却倦于朝政的帝王,此刻脸上再无半分往日的慵懒与倦怠。他须发微颤,面色是一种病态的青白,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御阶下匍匐在地、抖如筛糠的杨国忠,以及被两名龙武军力士死死按着、肩胛处血肉模糊、仍在微微抽搐的黑衣杀手。御案之上,陈玄礼呈上的铜匣已然开启,染血的奏报摘要、程千里的密报丝绢、鲁三的染血图纸与乌金断线、刘成恩的木雕双鱼信物、“九幽引”蜡块残块、那柄镶嵌着幽蓝宝石的诡异短匕…如同一条条冰冷的毒蛇,盘踞在象征无上皇权的御案之上,无声地控诉着滔天的罪恶。

陈玄礼甲胄染血(有他自己的,更多的是杀手的),单膝跪在御阶之下,声音因激动和嘶喊而沙哑,却字字如铁锤,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他将侯砚卿的推断、赵铁臂等匠人的证词、御马监内惊心动魄的搏杀与刘成恩被灭口的经过、程千里密报中关于金鳞卫与无形火刃的恐怖描述、安禄山供奉金匣密室…条分缕析,毫无保留地禀报。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李隆基的心上。

“……臣等拼死擒获此獠!”陈玄礼猛地指向那黑衣杀手,“其凶器诡异,武功路数阴狠毒辣,绝非中原正途!刘成恩怀揣信物,身藏‘九幽引’残毒,乃杨国忠勾连安禄山、构陷忠良、私启秘窖、谋害工匠、资敌以倾国凶器之铁证!安禄山于范阳蓄养‘金鳞’魔兵,供奉金匣,自称天命,反心昭然若揭!祸在眉睫,陛下!!”最后一声呼喊,如同濒死野兽的悲鸣,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杨国忠!”

李隆基的声音终于响起,嘶哑、低沉,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恐怖平静,仿佛从九幽地府传来。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阶下那团瑟瑟发抖的紫色身影,“朕,待你杨氏一门,恩宠何其深重?贵妃…贵妃视你如至亲!你…你就是如此回报朕?回报大唐?!”

“陛下!陛下明鉴啊!!”杨国忠猛地抬起头,涕泪横流,额头在地毯上磕得砰砰作响,瞬间一片青紫,“臣…臣冤枉!天大的冤枉!这都是侯砚卿…是陈玄礼…是他们勾结边将程千里,构陷于臣!安禄山…安禄山狼子野心,其罪当诛!但臣…臣毫不知情!这信使…这杀手…臣不认识!定是有人栽赃!陛下!陛下您想想贵妃…想想贵妃啊!”他声嘶力竭,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妹妹杨玉环的身上。

“栽赃?”李隆基猛地抓起御案上那柄镶嵌蓝宝石的短匕,狠狠掼在杨国忠面前!“这凶器,也是栽赃?!刘成恩身上的信物,也是栽赃?!程千里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也是栽赃?!还有鲁三…那个匠人…他身上的乌金火线,也是栽赃?!”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受伤的怒龙咆哮,震得殿梁簌簌落尘!“你当朕老糊涂了?!你当这满殿的臣工,都是瞎子聋子?!”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连忙上前,声音带着焦急,轻轻为皇帝抚背顺气。他的目光扫过杨国忠,冰冷如刀,再无半分情谊。

“息怒?哈哈…哈哈哈…”李隆基发出一阵悲怆而苍凉的笑声,笑声中充满了被至亲至信背叛的痛楚与无边的愤怒,“朕的江山!朕的社稷!就要毁在这等蠹虫之手!毁在朕的…朕的…”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由青白转为骇人的潮红。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压抑的骚动。一名小黄门连滚爬爬地冲进殿内,声音都变了调:“陛…陛下!万…万年县尉张巡,在宫门外…跪…跪求死谏!他…他还带来了…带来了大理寺少卿侯砚卿!侯大人他…他浑身是血,昏迷不醒!”

“什么?!”陈玄礼猛地抬头,眼中瞬间布满血丝!李隆基的咳嗽也戛然而止,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宣!”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嘶哑。

沉重的殿门被缓缓推开。风雪裹挟着刺骨的寒气倒灌而入。张巡一身官袍染满污泥和雪水,额头上磕破的血痕已经凝固,他几乎是半拖半抱着一个人,踉跄着踏入殿内。

那人,正是侯砚卿!

他依旧穿着那身破烂染血的青布直裰,脸色惨白如金纸,气若游丝,双目紧闭,显然在赶来宫门的路上便已支撑不住。他的一条手臂无力地垂下,袖口被血浸透,凝成暗红的硬块。风雪在他身上覆盖了一层薄白,更显得形销骨立,如同风雪中即将熄灭的残烛。

“陛下!”张巡扑通跪倒,声音悲愤交集,字字泣血,“臣张巡,斗胆闯宫,死罪!然侯少卿…侯少卿为查此案,九死一生!于诏狱受尽酷刑,于西市血战凶徒,于地下暗渠死里逃生!一身伤痕,皆是为我大唐社稷所留!他拼死送回的铁证,便是这倾覆国本的滔天罪状!今日,臣拼却这身官袍性命,也要为侯少卿,为这朗朗乾坤,求一个公道!求陛下…诛国贼!安天下!”

张巡的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怀中的侯砚卿,似乎被这震动所扰,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涣散的目光扫过御座上脸色铁青的皇帝,扫过御阶下抖如筛糠的杨国忠,扫过陈玄礼担忧急切的脸,最后,极其微弱、却清晰地吐出两个字:“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紫宸血诏诛国蠹梨园密旨定乾坤(第2/2页)

这两个字,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如同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点火星!

李隆基看着阶下那如同破布娃娃般奄奄一息的侯砚卿,看着他身上那一道道无声诉说着残酷的伤痕,再看看案头那一桩桩铁证,最后目光定格在杨国忠那张因恐惧而扭曲变形的脸上。所有的犹豫、所有的顾念、所有对贵妃的歉疚,在这一刻,都被无边的怒火和冰冷的恐惧彻底焚毁!

他猛地抓起御案上的朱笔,饱蘸浓墨,因用力过度,笔杆都在他枯瘦的手中发出不堪重负的**!他不再看任何人,目光死死盯着面前空白的、象征着最高裁决的明黄诏书,用尽全身力气,挥毫泼墨!笔锋如刀,力透纸背!

“敕曰:”

皇帝嘶哑的声音,如同寒铁摩擦,响彻死寂的紫宸殿:

“奸相杨国忠,欺天罔地,蠹国害民!结连逆藩安禄山,私启秘窖,盗取凶器图谱;构陷忠良,戕害能工巧匠;贪墨国帑,资敌以倾国凶兵;其罪滔天,擢发难数!着即…夺其一切官爵,废为庶人!交由三司(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严加会审!查抄杨府,一应财产充公,眷属没入掖庭!其党羽田令孜等,一体锁拿,严惩不贷!钦此!”

“陛下——!!!”杨国忠发出一声绝望到极点的哀嚎,如同被割断喉咙的牲畜,瘫软在地,屎尿齐流,瞬间恶臭弥漫!几名如狼似虎的金吾卫甲士早已上前,粗暴地剥去他象征宰相尊荣的紫色官袍,用精铁锁链将他死死捆缚,如同拖死狗般向外拖去。他凄厉的哭嚎和求饶声,在空旷的大殿里久久回荡,最终被沉重的殿门隔绝在外。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皇帝粗重压抑的喘息。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恶臭和浓烈的肃杀之气。

李隆基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颓然跌坐回御座,剧烈地喘息着。他看也没看阶下跪着的众人,目光空洞地望着殿顶的藻井,良久,才用沙哑疲惫的声音道:“高力士。”

“老奴在。”高力士连忙躬身。

“拟密旨。”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心力交瘁的虚弱,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以八百里加急,明发天下!痛斥安禄山十大罪状,削其一切官爵,令其即刻单骑入京请罪!命河东、朔方、河西诸镇,整军备战!命北庭程千里,严密监视范阳、平卢动向,若安逆有异动…准其临机专断,先斩后奏!”

“第二,擢万年县尉张巡,暂代大理寺少卿一职!主理杨国忠及党羽一案!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凡有牵连者,无论亲贵,一律严惩!赐…侯砚卿,”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在昏迷的侯砚卿身上,复杂难明,“紫金鱼袋,加…检校御史中丞衔。命太医署,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其伤。”

“第三,”皇帝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龙武军副将陈玄礼!”

“末将在!”陈玄礼肃然抱拳。

“着你,即刻持朕密旨及…此物!”李隆基从御案上拿起那块散发着甜腥冷香的“九幽引”蜡块残块,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忌惮与厌恶,“秘密清查诏狱‘天工秘窖’!凡近期开启过秘窖者,凡接触过此邪物及图谱者…无论何人,秘密缉拿!就地审问!所得口供,直呈于朕!若遇反抗…格杀勿论!”最后四个字,斩钉截铁,带着浓烈的血腥气。

“末将领旨!”陈玄礼双手接过蜡块和密旨,心头凛然。这是要彻底清洗内侍省和诏狱的节奏!

“都…退下吧。”李隆基疲惫地挥了挥手,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靠在御座上,闭上了眼睛,不再看任何人。紫宸殿的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深深浅浅、明暗不定的阴影。

风雪依旧。

当陈玄礼和张巡小心翼翼地抬着昏迷的侯砚卿退出紫宸殿时,东方天际,已隐隐泛起一丝鱼肚白。那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铅云和漫天的飞雪,微弱得仿佛随时会被黑暗重新吞噬。

梨园,听雪轩。

炭火重新燃起,驱散着轩内的寒气。数名太医署最好的御医围着床榻忙碌,银针、药罐、参汤的气息弥漫。侯砚卿躺在柔软的锦被中,脸色依旧苍白如纸,但气息在御医的全力施救下,已稍稍平稳。那枚象征恩宠与权柄的紫金鱼袋,静静地放在枕边,在烛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陈玄礼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依旧纷扬的大雪,手中紧握着那块冰冷的“九幽引”蜡块和皇帝的密旨。张巡则坐在榻边,看着侯砚卿沉静的睡颜,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忧虑与凝重。

紫宸殿的血诏,诛杀了庙堂之上最大的国蠹。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安禄山那条盘踞在范阳、磨砺着“无形火刃”的恶龙,绝不会引颈就戮。那供奉在密室中的金匣,依旧散发着不祥的冷光。诏狱深处的“天工秘窖”,还隐藏着多少未解的邪祟与背叛?

梨园的雪,掩盖了血迹,却掩盖不住那即将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皇帝的密旨,如同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指向了更深的黑暗。侯砚卿的伤榻之侧,放着的不仅是紫金鱼袋,更是帝国命运沉甸甸的砝码。乾坤未定,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