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天宝谜案 > 第52章 云锦藏蹊跷 老笔辨拙痕

天宝谜案 第52章 云锦藏蹊跷 老笔辨拙痕

簡繁轉換
作者:衙门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4 02:54:40 来源:源1

第52章云锦藏蹊跷老笔辨拙痕(第1/2页)

烛泪无声地流淌、堆叠,在紫铜烛台的莲花承盘里,凝固成嶙峋突兀、形态怪异的暗红色小山,像极了干涸凝固的血块。灯芯又结了一朵硕大的灯花,“噼啪”一声轻响爆开,几点细小的火星溅落在摊开的账册页面上,烫出几个微小的焦痕,散发出淡淡的焦糊味。

值房内只点了一盏灯,光线昏黄,勉强照亮侯砚卿伏案的方寸之地。他靠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圈椅里,身体微微前倾,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只有眼珠在缓慢而稳定地移动。他的目光,像一把冰冷而精准的刻刀,在面前摊开的几本厚重宫缎支取账簿上,一行行蝇头小楷记录上缓慢而有力地刮过。纸张翻动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混合着窗外依旧淅沥的雨声,是这死寂深夜里唯一的背景音。空气里弥漫着陈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墨汁和灰尘的沉闷气味,还有一种因长久伏案而产生的、淡淡的汗味。

窗外,更深露重。巡夜禁军沉重的、包裹着铁甲的脚步声,在远处湿漉漉的宫道上规律地响起,又渐渐远去,更衬得值房内静得可怕。

忽然,他移动的目光骤然停滞。伸出的、骨节分明的食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稳稳地点在一行记录上:

“天宝十载,七月廿三。库藏甲字叁号柜,湖蓝云锦缎,出库一匹。支取人:尚服局司制司,宫女赵阿秋。用途:贵妃娘娘新制《霓裳》舞衣,添补袖口镶边用。”记录清晰,末尾附有赵阿秋那歪歪扭扭、如同虫爬的签名画押,旁边盖着尚服局掌事女官一枚鲜红醒目的印章。

他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如同古井深潭。左手却已如同拥有自己的意识般,从旁边另一本略薄、封面标注着“柳才人宫中份例用度清册(副本)”的册子中,精准地抽出一页。目光扫过,上面同样清晰地写着:“天宝十载,七月廿三,领湖蓝素缎一匹,交司衣房,制秋日常服两件。”

侯砚卿的目光,如同冷静的探针,在两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却指向截然不同布料的记录之间,无声而快速地跳跃、对比。尚服局为贵妃支取的,是流光溢彩、寸锦寸金的贡品云锦;而柳才人按份例领取的,不过是相对朴素无华、宫中低阶妃嫔常用的素缎。云锦?素缎?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他再次拿起搁在砚台旁、用素绢小心包裹着的,从魇偶身上取下的那片湖蓝色布片。小心翼翼地展开,将其凑近摇曳的烛火。光线透过薄薄的锦缎,其质地细密坚韧的特征更加明显。他微微转动布片的角度,借着烛光侧映,在布料的经纬交织处,隐隐约约,浮现出极其细小的、如同水波般流动的云纹暗花!虽然被粗暴撕扯和揉搓过,但那独特的纹路和光泽,绝非凡品。

是云锦!而且是贡品级的上好云锦!只供贵妃一级使用的料子!

他指尖捻着那片冰凉柔滑的云锦碎片,指腹感受着那细密精致的纹理。布料是凉的,像一块刚从冰窖里取出的玉。一个在尚服局司制司当差、专门为贵妃缝制舞衣的底层宫女赵阿秋,她手中为何会有本该裁剪缝制给贵妃的云锦碎片?是正常裁剪时不可避免的边角损耗?按照宫规,这等贵重布料的边角料,也需登记造册,统一回收处理,绝不允许宫人私藏!还是……这碎片,本身就来自一个不该出现的地方?赵阿秋这个名字,像一枚投入看似平静死水的石子,在侯砚卿脑海中漾开第一圈带着疑点的涟漪。

翌日清晨,当值的钟鼓声刚刚响过,空气中还残留着夜雨的湿冷。侯砚卿已出现在内侍省靠近高大宫墙根的一处僻静小院。这里远离各司衙门的喧嚣,几间低矮的瓦房围着一个不大的天井,墙角生着厚厚的青苔,弥漫着一股劣质炭火未能完全驱散的烟味、老年人身上散不去的暮气,以及淡淡的汗味和药味。这里是内府库一些年老体衰、做些轻省杂役的老宫人轮值休息之所。

侯砚卿并未惊动院中零星几个早起洒扫的老宦官,只由王公公在前引路,两人悄无声息地穿过潮湿的天井,走向靠西边一间最为低矮、采光也最差的耳房。房门虚掩着,透出一线微弱的天光。

王公公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屋内光线昏暗,几乎如同黄昏。一个须发皆白如雪、穿着洗得发白、打了好几处补丁的旧宫服的老宦官,正佝偻着几乎成直角的背脊,凑在屋内唯一一扇狭小的、糊着半透明油纸的木格窗前,借着窗外透入的、惨淡的晨光,用一支磨秃了笔锋的旧笔,在一张粗糙的桑皮纸上,极其吃力地、一笔一划地描摹着什么。他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人偶背上恶毒咒语的朱砂拓本,那浓稠的红色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而诡异。老宦官描得极为专注,布满老年斑和深刻皱纹的手背青筋凸起,微微颤抖着,鼻尖几乎要碰到纸面。

“宋老公。”王公公压低声音唤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云锦藏蹊跷老笔辨拙痕(第2/2页)

老宦官惊得浑身一哆嗦,手中那支秃笔在桑皮纸上“嗤啦”一声,划出一道长长的、难看的墨痕。他慌忙转过身,动作因年老而显得僵硬迟缓,浑浊的老眼在昏暗中努力辨认着门口的来人。当看清侯砚卿那身代表着内侍省极高权柄的深青色官袍时,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瞬间因惊惧而扭曲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踉跄着就要跪倒行礼。

“免礼。”侯砚卿抬手虚扶了一下,声音平静,目光已如实质般落在老宦官面前那张写满歪斜字迹的桑皮纸上,“如何?可有看出些什么门道?”

宋老公颤巍巍地直起些腰,枯槁如同老树皮的手,将自己临摹的那张纸双手捧起,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又像是捧着一块烫手的烙铁。他声音沙哑如同破旧的风箱,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喘息:“回…回禀侯爷的话,这字…这字古怪得很呐!透着…一股子邪性!”

他枯瘦的手指颤巍巍地指向拓本上几个字,又对照着自己临摹的字迹:“您…您仔细瞧瞧这个‘散’字。右边这个‘攵’旁,起笔的地方,它犹豫了!笔锋软塌塌的,像是不知道从哪儿下笔好。可您再看收笔的时候!”他的手指猛地向下一戳,带着一股子狠劲儿,“它突然就变了!笔锋猛地往下这么一拖,又重又狠,力道蛮横!像是…像是憋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怨气、狠劲儿,硬生生杵上去的!”

他喘了口气,浑浊的眼珠在昏暗中努力睁大,指向另一个字:“还有这个‘堕’字。下面这个‘土’旁,按正理儿,这一横该是平平的、稳稳当当的。可您瞅瞅它!”宋老公的手指在虚空中斜斜地一划拉,“它斜了!它往上挑了!这劲儿使得…别扭!生硬!像是…像是平日里拿惯了扫帚、端惯了马桶的手,冷不丁让他捏起这轻飘飘的笔杆子,浑身不自在,劲儿都不知道往哪儿使,硬生生往上这么一撬!撬得这字都站不稳当了!”他边说边摇头,仿佛那歪斜的字迹让他浑身难受。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珠里,那点因专注而燃起的微光并未熄灭,反而闪过一丝阅尽世情的老辣精光:“侯爷,依老奴这双老眼看啊,这字,它皮儿上是在模仿,想装出个读过书、会写字的样子,想写得规整些。可骨子里,它藏不住!透着一股子从根儿上带来的粗笨气!像是…像是刚学会写字没多久,只认得几个常用字,勉强会写写自己名字的那种人。肚子里没墨水,手上没功夫,装也装不像!”他非常肯定地点点头,又补充道,“而且,看这笔锋走势,十有**,是个用右手写字的人干的!”

“刚学会写字不久…惯用右手…”侯砚卿低声重复着宋老公的判断,每一个字都像在舌尖上仔细掂量过。目光锐利如锥,仿佛要穿透这字迹,看到书写者本人。“宋老公,依你之见,这宫中,识得些字、能勉强写几个的宫女宦官,多在何处当值?”

宋老公浑浊的眼珠转了转,努力回忆着:“回侯爷,识得些字的…多在…各宫娘娘跟前伺候笔墨,做些抄抄写写的轻省活儿。或者…在文书房、内侍省这些衙门里,跑跑腿,递递文书卷宗。”他皱着眉头,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似乎在努力挖掘更深的记忆,“再就是…就是东宫那边了。太子殿下开蒙读书那会儿,身边总会配几个识字的伴当小监,跟着伺候笔墨,耳濡目染,多少也认几个字,能写写名字、记个简单的数儿。不过嘛,”他摇摇头,语气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了然,“那都是些粗浅功夫,做不得数,字嘛…也就跟这拓本上的,差不离儿!”

东宫!

这两个字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敲在侯砚卿的心弦上!宋老公关于“东宫伴当小监”、“粗浅功夫”、“字迹差不离”的判断,与那笨拙字迹可能的来源,瞬间与宫闱暗流中隐隐指向太子李亨的阴毒流言,在此刻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却异常清晰的连线!疑点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骤然炸开!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辛苦老公了。王公公,留下些辛苦钱。”示意王公公将一小锭银子放在旁边破旧的木桌上。

刚走出那间充满暮气的小院,还没来得及踏上回内侍省正堂的青石路。墙角阴影里,一个穿着毫不起眼灰布衫、身形瘦小灵活如同狸猫的小太监,便如同从地底冒出来般,悄无声息地溜出,闪电般凑到王公公耳边,急速低语了几句。王公公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那小太监又如来时一般,迅速消失在宫墙的拐角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王公公转过身,脸色在晨光熹微中显得有些发青,他快步走到侯砚卿身侧,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悸:“侯爷,御药房那边,有消息了!是…是连夜比对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