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福晋 > 第963章 何必自责

福晋 第963章 何必自责

簡繁轉換
作者:阿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5 14:56:23 来源:源1

第963章何必自责

胤禩心头一紧,九弟的话都在点子上,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说道:“让老大信我对他马首是瞻,是我和他之间的事,但不能让外人认为,我站大阿哥这边与太子为敌,尤其是皇阿玛,你且站下,我也该进去劝一句才是。”

九阿哥觉着有道理,没再阻拦,可是八阿哥跟着往殿内走,要进二道门时,被梁总管拦下了。

“八贝勒,皇上正与太子、四贝勒说话,您若有要事禀告,待奴才通传一声。”

“不是什么急事,不劳烦公公了。”

胤禩转过身,一手在胸前紧紧握了拳头,梁总管的话就是皇阿玛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甚至不被允许成为太子一党。

殿内,皇帝正自行收拾奏折,自然不是使唤不动奴才,而是要带几本重要的折子在路上批阅,抬头见太子和胤禛杵着,他轻轻一叹:“若是狂风暴雨,朕自然不勉强,不过是雨势大了些,而朕也要赶着这场雨,去视察下游的汛情。”

太子的嘴唇颤了颤,才道:“皇阿玛,这大雨一时半刻不能收,下游若有决堤泛滥之险,还是当以您的安危为重。”

皇帝轻笑一声,问:“朕不怕,你怕吗,说到头,是你不愿冒雨前行,怕直面灾害?”

太子猛地抬起头,满眼彷徨不安,脑袋轻微地哆嗦着,似乎想要开口,但无意识地咬紧了牙关,张不开嘴。

“皇阿玛,太子的意思是,由太子与儿臣先行视察汛情,待雨过天晴时,您再起驾往下游走。”胤禛忽然开口,镇定从容地说,“汛情刻不容缓,太子心系百姓,若与儿臣率水利官员轻车简从,可尽快到达下游,而皇阿玛您动身,队伍浩浩荡荡行进缓慢,若有灾情,只怕延误了时机。”

太子惊愕地看向胤禛,可他到底是储君,是跟着看尽朝廷风云的东宫太子,立刻冷静下来,对父亲道:“留下大阿哥与八阿哥侍奉皇阿玛,儿臣愿与胤禛先行,必将前方汛情及时传递回御前。”

皇帝手中两本折子,被一遍一遍交替叠放,终于被放在桌上时,皇帝才开口:“那就照你们说的去办,路上小心。”

“是!”

“谨遵皇阿玛之命。”

殿外的八阿哥与大臣们,只见太子与四阿哥匆匆出来,点了几名官员命他们立刻动身,没等众人弄明白状况,太子与四阿哥居然带着那些人冲入大雨中,车马疾行往下游而去。待大阿哥听得风声再赶来,太子和老四已跑没了影,而八阿哥也得到了皇阿玛的传话,命他与大阿哥、九阿哥等人原地待命,随时随圣驾动身。

大阿哥很是恼怒,有火无处发,站在屋檐下,看着滂沱大雨,口中念念有词。

胤禩听不清老大说的什么,可从他眼里蒸腾起的杀气,和眉宇间阴鸷的气息,不难揣测,老大是后悔没提早布置,不然太子这一行出点“意外”,就只能怪天了。

而大阿哥冷静后,将胤禩叫到跟前,低声道:“往后机灵些,你该学老四,紧跟着太子才是。”

胤禩垂首应下:“是……”

“效忠我,不是傻站在我这一边,打探太子的动静,事无巨细及时向我禀告,才是最大的忠心。”“弟弟记下了。”

大阿哥叹了一声,嫌恶地看着天上的雨,这一次嘀咕的话,漏出来让胤禩听得清楚,他嫌雨还不够大,不如再暴虐一些,好阻碍太子一行,又嫌雨不及时停下,好让他即刻随驾去追太子,莫让太子抢了功劳。

胤禩心中暗暗发笑,真不明白除了长子的身份,老大究竟有什么底气,要和太子争一争。

战功是跟着叔伯们沾的光,文治他连深奥些的折子都看不懂,就连惠妃都快成了冷宫弃妃,除了曾经被太皇太后抚养过一阵子的旧时光,他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可胤禩又很佩服大阿哥,大阿哥这不容置疑的自负和骄傲,恰恰是他没有的,同样是皇阿玛的血脉,是大清朝的皇子,他为什么要活得那么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只见梁总管走来,和气恭敬地说:“八贝勒,您是否还要觐见皇上,奴才好为您通报。”胤禩看了眼大阿哥,大阿哥果然好奇怎么回事,他谢过梁总管,待人离开后,才向兄长解释,本是要跟进去听一听太子和四阿哥说什么,没想到被拦下了。

大阿哥冷冷一笑:“这阉货向来是永和宫的人,平日里看在皇阿玛的份上,你我客气客气也罢,往后遇上要紧事,他若敢阻拦,一脚将他的肠子踹出来才是,一个奴才,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胤禩点了点头,不敢附和什么,他也知道梁总管对德妃十分敬重,可从小到大,算上梁总管的师傅,皇阿玛身边的奴才对自己无不和气尊敬,真没必要为了点小事和他们起冲突。

老大是骄纵惯了,他哪里能明白,紫禁城里好些事,往往主子说了不算,奴才手里怎么做,才怎么算。

转眼已是两日后,永定河流域和紫禁城上空的雨,都停了,趁着晴空万里,这天午前毓溪带上念佟和弘晖,来了五公主府。

弘晖额头上的青紫已散了几分,但还能看着伤痕,手掌的擦伤也才结痂,叫温宪无比心疼,将两个弟弟埋怨了一顿,说等她能进宫了,一定好好教训他们。

毓溪拦着说:“不与他们相干,是弘晖自己摔的,再说了,弘晖最爱十三叔和十四叔,叔叔们若受责备,他会心疼的。”

此时俩孩子已经跟着奶娘和下人去园子里玩耍,只姑嫂二人在屋檐下喝茶,说罢了弟弟和侄儿们的事,温宪道:“今早收到舜安颜的信,说他随驾留在行宫,要等天晴才动身,皇阿玛不往上游走了,调头往下游走,倒是离着家越来越近。”

毓溪说:“你四哥的信昨儿就来了,他不在皇阿玛身边,随太子先去了下游视察汛情,我也命下人去打探了,这两天雨势虽大,永定河倒是太平,没见河水倒灌,之前的河工治理有了成效。”

温宪很惊讶:“太子居然单独行动,他敢吗?”

毓溪嗔道:“为何不敢,太子从小受的教导,不论文武,都比兄弟们更严格,本没有他不能做的事。”

温宪不服气:“太子经筵讲学的确无人能及,可行军打仗、屯田水利,太子都能懂?”

毓溪说道:“太子懂不懂,我不知道,可你四哥早就向皇阿玛坦诚,此前随驾出征漠西,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擅军事,没有统帅三军的能耐。”

“当真,四哥居然对皇阿玛说这话,他不想要兵权吗?”

“你四哥觉着,早早与皇阿玛说明白,往后做些他能做好的差事,才是对皇阿玛和朝廷的忠心,何必尸位素餐,何必逞强呢,一切当以江山天下为重。”

温宪啧啧不已:“我四哥的境界,实在高,若是出家当和尚,一定能立地成……”

话没说完,就被毓溪轻轻捂住了嘴,另一手在她脑门上拍了一巴掌,责备道:“胡闹,这话是能乱说的吗,仔细我告诉额娘,赏你一顿板子。”

温宪嘿嘿一笑,先认错哄嫂嫂,哄好了却又道:“四嫂您听说过吗,坊间传闻皇爷爷是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说他老人家还活着呢,只因不能有出家的皇帝,太皇太后才对天下人说,他不在了。”

毓溪嗔道:“小丫头,你不是自诩宫里的事没有不知道的吗,难道在宁寿宫那么多年,没听说过当年的事?”

温宪摇头,正经道:“在宁寿宫什么都能说,唯独不能提皇爷爷,说白了,皇祖母恨皇爷爷,若非些场面上的事,她巴不得能忘了前半生的经历。”

毓溪轻轻一叹,太后果然是这紫禁城里最尊贵,也曾最辛苦的人,她道:“先帝是在太皇太后怀里走的,我父亲协理了身后事,亲眼见过先帝遗容,哪有坊间说得那么玄乎,先帝是有治国志向之人,岂能为了出家,把江山丢给老母亲和稚儿。”

“四嫂嫂,您说皇阿玛究竟是皇爷爷选的,还是太皇太后选的。”

“这不好说,若论出身,皇阿玛背后的佟家自然是最好的,可彼时的佟家不是如今的佟家,在当时看来,还是挑选皇子本身的资质才干最重要。”

温宪轻声道:“那您看咱们太子……”

她一面说,一面试探四嫂嫂的神情,倘若四嫂不愿意谈论东宫,她就不提了。

但毓溪今日,本就有些话要告诉妹妹,反问道:“舜安颜有没有提太子的事?”

温宪道:“您看我都不知道太子和四哥先去了下游视察汛情,这人嘴巴紧得很,小心得很。”

毓溪笑道:“小心驶得万年船,额驸做的对,不过你四哥说了好些事,我觉着他是心里有火气无人倾诉,才会写在信里告诉我。”

温宪谨慎地问:“那么您告诉我,合适吗?”

毓溪笑道:“那么些大臣和侍卫都看着的事,算什么秘密?”

原来去往下游的路上,因车马急行,颠簸得太子晕眩呕吐,最终太子停在半路,是胤禛独自带人沿河下行,视察完了汛情再回去接太子时,太子在一处民宅里呼呼大睡,直睡到天黑才醒,可醒了又发脾气,怪他自己没用。

温宪一贯晕马车,倒是很能理解太子的辛苦,说道:“这人身天然之事,太子何必自责呢,我上回东巡路上,差点就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