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最狂邪医 > 第1194章 百年静流,灵纪元年

最狂邪医 第1194章 百年静流,灵纪元年

簡繁轉換
作者:笑红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0:48 来源:源1

第1194章百年静流,灵纪元年(第1/2页)

灵纪元年的晨光,洒在天衍城的浮空塔林上。

灵气输送管像一条条发光的河流,在塔林间穿梭,灵能飞梭掠过,留下淡淡的灵光轨迹。

城中的凡人,抬手就能引动天地灵息,用符纹手环调出修行功法;孩子们在符阵操场上,跟着老师练习“心念感应术”,指尖的灵光忽明忽暗,像星星落在了人间。

谁也记不清,百年前那场终结的大战,具体是怎样的惨烈。

只知道,如今的大夏,是一个没有修真门阀、没有神权压迫的世界——灵气属于每一个人,修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源自一个被传颂成神话的名字:李辰安。

可此刻的李辰安,早已不在这尘世的喧嚣里。

……

终南山的云海,常年笼罩着山巅。

山上,野花岁岁开放,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灵气在这里汇聚成雨,又散成风,日夜不息。

竹林深处,李辰安坐在一块青石上,素衣沾着竹叶的露珠。

他周身没有丝毫光华,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安然——似乎他不是一个修士,而是山间的一块石、一株竹、一捧土,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百年光阴,对凡人来说是一生的长度,对他而言,却像一场醒得很慢的梦。

梦里有血皇的嘶吼,有龙脉的震颤,有战友的牺牲,可醒来时,只有竹林的风,和身边那个始终陪着他的人。

师尊苏清寒坐在溪畔的石头上,指尖拨动琴弦。她的容颜比百年前更清淡,长发用一根木簪挽着,风吹过,发丝与琴弦轻轻缠绕。琴声没有激昂的调子,只有淡淡的平和,像溪水淌过青石,像月光洒在竹林。

“百年了,外界再也没人提‘修真门阀’了。”苏清寒停下琴,声音轻得像风,“他们把现在叫‘灵纪’,说现在的人,不再向外求神,而是向内修魂。”

李辰安睁开眼,目光落在溪水中的月影上:“这样很好。神如果在人心之外,人永远会害怕;可神如果在自己心里,就再也没有人能奴役他们了。”

风掠过竹林,带起一阵灵息。李辰安抬手,指尖轻轻一点,一缕灵气落入溪水,水面泛起涟漪,月影碎成一片片,又很快重聚。

“你听,”他轻声说,“现在的天地之息,和人的气息,已经连在一起了。”

苏清寒侧耳倾听,果然听到山风中,隐隐有无数细微的声音——那是凡人修行时的吐纳,是灵能飞梭划过空气的轻响,是孩子们练习感应术时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灵纪元年最动听的旋律。

……

玉溪仙境的时光,比外界慢得多——这里的一年,外界已是十年。可即使这样,李辰安也知道,外界这百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机宗早就改名为“灵能科学院”,那些曾经研究阵法的长老,如今正带着弟子们,研究灵脑系统。他们把灵识晶体植入设备,让人的意识能投射进灵网,在虚拟空间里练习阵法、模拟修行——修士们把这叫“灵域副身”,既能提升修为,又能磨炼意志。

镇妖盟也变成了“大夏理事议会”,下设十二部:灵纪事务署管全球的灵气循环,天衍外交团调和外域的灵脉矛盾,秩序裁决司盯着功德值体系,谁要是滥杀无辜、掠夺资源,功德值一扣,灵气屏障直接封锁,连天地灵息都吸不到。

大夏之外,北欧的炼金师重建了圣城,用灵能和科技造出了能抵御外域威胁的防御阵;婆罗门的后裔不再执着于因果法相,而是把他们的修行功法,融入了灵网,供所有人学习;非洲的图腾术师团,也加入了灵能秩序,他们的图腾之力,成了守护灵脉的重要力量。

这是人类第一次,不靠神、不靠宗门,只用自己的双手,掌控了天地之力。可在这样的繁荣背后,隐忧也悄悄冒了头。

灵网里,偶尔会出现奇怪的数据震荡,修士们叫它“灵痕”——没人知道这震荡是怎么来的,只知道每次出现,都会有人的识海被干扰,修为倒退;还有些修士,太依赖灵能设备,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心魂,成了只会靠设备修行的“壳修”,没有设备,连最基础的吐纳都做不到。

这些新问题,像一颗颗埋在土里的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芽。

李辰安坐在青石上,指尖的灵气轻轻跳动。他能感觉到,那些“灵痕”的背后,似乎有一股熟悉的气息——和百年前天机宗星台上,那道天外意识的气息,很像。

“看来,太平日子,不会太久了。”他轻声呢喃,目光望向竹林外的云海。

……

“师兄!师兄!”

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竹林的宁静。萝丝提着一壶酒,快步走来,金色马尾甩动,她的脸上,还带着年轻时的活泼,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如今的她,已是灵能科学院的院长,掌管着整个大夏的灵脑研究。

“你怎么来了?”李辰安笑着起身,接过她手里的酒壶。

“还不是想你了呗。”萝丝坐在青石上,给自己倒了杯酒,“外界现在都把你当神话讲呢!课本里写你是‘龙帝’,说你大战后化身为龙气,守着大夏的龙脉,连小孩子都知道,‘遇到危险,就喊龙帝’。”

李辰安喝了口酒,摇了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要是天下人自己能守住太平,我早就该被忘了。”

萝丝放下酒杯,看着李辰安,眼神里有话想说,却又没开口。她从怀里掏出一支白玉笛,放在嘴边,轻轻吹了起来。笛声婉转,带着一丝怀念,像是在说百年前,他们在终南山一起修行的日子。

苏清寒从竹林里走出来,笑着摇头:“萝丝,你还是老样子,总喜欢勾他的尘念。”

“师尊,我就是想让师兄知道,外界还有人记着他嘛。”萝丝吐了吐舌头,收起玉笛,“而且,我也怕……怕再过几年,连我都忘了,师兄当年是什么样子了。”

苏清寒走到李辰安身边,目光温柔:“你师兄心里的宁静,不是靠别人记着,也不是靠琴笛,而是靠万灵的心。只要天下人还能安安稳稳地修行、生活,他就不会乱。”

李辰安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竹林里的灵气,突然像潮汐一样,围着他转了起来。溪水里的月影,碎成了无数片,每一片里,都映出一幅画面——百年前的战场,断壁残垣;血皇的化影,撕裂天空;修士们浴血奋战,灵气染红了大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94章百年静流,灵纪元年(第2/2页)

可很快,这些画面就散了,月影重聚,溪水恢复平静。李辰安睁开眼,眼底没有了怀念,只有平和:“都过去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萝丝看着他,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她知道,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只要师兄还在,大夏就不会乱。

……

很多人都以为,李辰安这百年,一直在玉溪仙境闭关,不管外界的事。可只有苏清寒知道,他从来没有真正“隐世”。

他的灵识,早就化作无数缕,融入了灵网。他在灵网的最深处,留下了一个“天心节点”——只要灵能系统出现大规模的震荡,这个节点就会自动释放功德波,把震荡平息下去。

去年,南疆的灵脉突然乱了,灵气倒灌,无数人的识海被冲击,功德值体系差点崩溃。就在所有人都慌了的时候,灵网里突然传来一股温和的功德波,像一只手,轻轻把乱掉的灵气捋顺了——那就是天心节点在起作用。

大夏理事议会的人,不止一次想找到李辰安,请他出山主持大局。可不管他们怎么找,都找不到李辰安。

李辰安不想见他们,他们就永远做不到他。

久而久之,外界就有了一句话:“天心若乱,龙帝自醒;若世道安宁,他即为风中一叶。”

夜里,苏清寒轻声说:“你已经超脱了,不用再把这些事扛在自己身上。大夏有那么多修士,他们能守住的。”

李辰安喝着粥,摇了摇头:“我不是在救世,只是在守心。当年我答应过那些牺牲的功臣,要给大夏一个太平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还没稳,我要是不守着,那我当年的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那你心里的‘道’,现在是什么?”苏清寒坐在他对面,轻声问。

李辰安放下碗,目光望向窗外的月色:“百年前,我用剑证道,杀血皇、破旧神,为的是让大夏活下去;现在,我用静证生,守着这片天地,为的是让大夏能好好活下去。”

苏清寒看着他,没有再说话。她知道,李辰安的道,从来都不是自己的道,而是大夏所有人的道。只要还有人需要他,他就不会真正停下。

……

灵纪元年的第六十年,外界传来消息——天衍城上空的“灵网之环”,夜里会出现奇怪的闪烁。每次闪烁,都会有不明的信号,传入灵网。

灵能科学院的修士,研究了很久,也没弄明白这信号是什么——只知道,这信号的频率,和百年前那道天外意识的频率,一模一样。

消息传到玉溪仙境时,李辰安正在溪畔看月影。他抬起头,望向星空,眼底的平静被打破,闪过一丝凝重。

“来了。”他轻声说。

苏清寒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星空:“是……天外的那些存在?”

“嗯。”李辰安点头,“他们看大夏这百年,越来越强,忍不住了。”

“那你要出山吗?”苏清寒问,语气里有担心,也有理解。

李辰安摇了摇头:“我暂时不会出山。”

苏清寒愣了一下。

李辰安看着她,笑了笑,“大夏靠的是所有人的力量——不是只是靠我,是靠他们自己。”

苏清寒怔了片刻,随即笑了:“也是。”

“嗯。”李辰安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溪水上,“百年前,我靠自己的剑,守住了大夏;百年后,该让大夏的人,靠自己的手,守住他们的家园了。”

风掠过竹林,带起一阵灵息。溪水里的月影,又开始轻轻晃动,像是在呼应着星空里的异动。李辰安知道,新的浪潮,很快就要来了。但这一次,他不会再冲在最前面——他会站在玉溪仙境里,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

灵纪元年的第一百年,黎明来得格外早。

天衍城的广场上,挤满了人——有修士,有凡人,有老人,有孩子。他们抬头望着天空,看着灵网之环发出的金光,脸上满是敬畏和期待。

今天,是《大夏灵能宪章》颁布百年的日子,也是灵纪元年的百年纪念日。大夏理事议会的人,站在高台上,向所有人宣布:“这百年,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守住了太平;未来,我们也会靠自己的双手,守住这片天地!”

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传遍了整个天衍城。

而在终南山,李辰安正站在竹林深处,望着山脚下的灵光。苏清寒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茶:“你听,外界很热闹。”

李辰安接过茶,轻轻喝了一口:“热闹好。热闹,说明他们过得好。”

“那你呢?”苏清寒问,“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李辰安笑了,“继续在这里,看着他们。看着他们把大夏,建设得更好。”

他抬头,望向星空。星空中,那道天外意识的信号,还在闪烁,可李辰安不再担心了——他能感觉到,大夏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股力量在苏醒。那是对太平的珍惜,是对家园的守护,是对自己的信心。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李辰安轻声呢喃,“只要他们还记得,修行不是为了自己变强,而是为了守护;只要他们还记得,人心才是天地的根。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能扛过去。”

苏清寒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她知道,李辰安的道,终于实现了——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独自扛着大夏的“龙帝”“神君”,而是成了这片天地里,最平静的守护者。

竹影倾斜,月色流转。李辰安转身,走进竹林深处,他的背影,慢慢和竹林、和溪水、和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灵纪元年的百年,就这样过去了。

新的百年,才刚刚开始。

外界的人,或许还会传颂李辰安的名字,或许会慢慢忘记。

但不管怎样,大夏的天地里,永远会留下他的气息——那是守护的气息,是平静的气息,是属于灵纪元年,最珍贵的气息。

世界,在他留下的光影里,继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