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最狂邪医 > 第897章 寒门照夜白,状元血染榜,第

最狂邪医 第897章 寒门照夜白,状元血染榜,第

簡繁轉換
作者:笑红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5 14:56:51 来源:源1

第897章寒门照夜白,状元血染榜,第一道裂痕(第1/2页)

崔衍那颗须发染霜的头颅,悬于东凰城北门旗杆之巅,空洞的眼窝正对着下方渐渐苏醒的城池。

晨风带着料峭寒意,卷动他凌乱的花白发丝,也卷动着整座东凰城千年未有的死寂与惊惶。

城楼垛口,李辰安青衫独立,身侧碧落黄泉剑悬空轻鸣。

他目光平静扫过脚下骚动起来的街巷,扫过那些因惊恐而汇聚、指指点点最终化作一片死寂的人群,最终投向远方天际那抹撕裂长夜的鱼肚白。无需言语,那颗高悬的头颅,便是最冰冷的宣告。

一夜之间,盘踞东凰百年、根系深入王朝脉络的崔家巨树,被连根斩断主干。

城下,几个身着锦袍、原本在茶楼雅间窥探动静的世家家主,手脚冰凉地缩回窗棂后。

赵家主掌心冷汗浸透了名贵的苏绣手帕,牙齿不受控制地微微打颤。“他……真敢……真把崔衍的脑袋挂上去了……”

旁边钱老太君手中的紫檀龙头拐杖重重顿地,发出沉闷回响,保养得宜的脸上血色尽褪,声音干涩:“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千年门庭,朝廷柱石,他说杀就杀……说挂就挂!礼法何在!体统何存!”

恐惧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每个目睹此景的世家核心心头。

昨夜贡院焚天大火被冰封的奇诡,七名血焰死士被一剑斩灭的恐怖,崔衍头颅高悬的彻底践踏……李辰安这三个字,此刻在东凰世家眼中,不再是什么皇命钦差、朝廷新贵,而是从九幽之下爬出、执掌生死的无情修罗!

任何阴谋算计,任何世家尊荣的筹码,在此人绝对的武力与无法无天的意志面前,脆弱得如同琉璃盏。

无人再敢妄动。

崔衍那张凝固着惊骇的头颅,便是最残酷的警示牌,悬在所有意图效仿者的头顶。

贡院方向,残余的焦烟与寒气尚未散尽,但秩序已在禁军与自发组织的举子协助下迅速恢复。

坍塌的号舍连夜清理,焦黑的冰坨被小心移走。

所有举子,无论出身,皆被妥善安置于城内尚算完好的官驿与寺庙,每人案头都悄然多了一份由钦差行辕统一发放的笔墨纸砚,一应规格完全相同,再无世家子弟特供的上等湖笔、澄心堂纸。

这无声的细节,传递着某种冰冷的决心。

……

“啪!”

一份盖着猩红“刑部急递”火漆印的卷宗,被一只的白皙玉手手重重拍在钦差行辕宽大的紫檀木案上。

案后,女帝萧雪衣一身玄色帝袍,玉面含霜,凤目冰冷。

她看向李辰安,声音不大,却字字带着雷霆余威:“崔家,完了。”

李辰安神情平静无波,仿佛昨夜摘人头颅、悬尸城楼的并非是他。

“崔衍丧心病狂,罪证确凿。贡院大火,意图屠戮数千国朝未来栋梁,此乃十恶不赦,株连九族亦不为过。”

“九族?”萧雪衣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修长的手指划过卷宗上密密麻麻的罪状,“抄家!崔氏一族,凡血脉亲眷,三代以内,尽数收押,查抄所有田产、商铺、库藏、浮财!其核心子弟、附逆门客、助纣为虐之官吏,就地锁拿,押解进京,交刑部会同大理寺严审!崔氏祖祠,给本王推平!其家藏典籍、田契地册,悉数运往贡院,充作此次恩科后续资费!崔家所有罪状,刑部会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这命令如同九天落雷,在东凰上空炸响,彻底碾碎了崔家残党最后一丝侥幸。

铁甲的铿锵声取代了昔日崔府门前的车水马龙,沉重的镣铐锁住了曾经趾高气扬的崔家子弟。

一箱箱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田契商铺文书如同流水般从崔家各个库房、别院抬出,堆满了贡院临时清理出的巨大库房。

曾经象征着崔家无上荣耀的祖祠,在无数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被力士用巨锤轰然推倒,烟尘冲天而起,埋葬了一个千年世家的图腾。

整个东凰城噤若寒蝉,往日气焰熏天的各大世家纷纷闭门谢客,族中严令子弟谨言慎行,约束门客。

赵家连夜将几个在乡间横行跋扈的旁支子弟捆了送官;钱家打开米仓,设棚施粥,美其名曰“体悯贡院灾厄”;就连素来与崔家交好、姻亲盘根错节的几个家族,也忙不迭地切割关系,送上重礼至钦差行辕“以表忠心”。

笼罩在贡院上空那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世家阴云,被李辰安那一剑、萧雪衣这一令,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刺目的裂口。

压抑了太久的地火,在无数寒门学子胸中暗暗奔涌。

……

贡院。

晨曦穿透高窗,洒在明伦堂的地面上。数百张考案排列整齐,纤尘不染。

经历过前番惊心动魄的波折,此刻的考场弥漫着一种近乎肃穆的庄重与紧张。

所有举子按照重新抽取的号牌落座,案上笔墨纸砚统一制式,再无区别。

考场四角,肃立着披甲执锐的禁军精锐,眼神锐利如鹰。

高台之上,李辰安闭目盘坐,膝上横着那柄碧落黄泉剑。剑未出鞘,一股无形的、冰寒冷冽的气场却笼罩着整个考场。

“时辰到!开考——!”

随着礼官洪亮而沉稳的唱喏,沉重的试卷袋被当众拆开,一张张承载着无数人命运轨迹的素白考卷,由身着统一皂衣的衙役分发至每一位举子手中。

整个考场,落针可闻,唯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汇成一片知识流淌的溪流。

考场之外,气氛却截然不同。

各大世家布置的眼线,如同隐藏在阴影里的鬣狗,焦躁不安地传递着消息。

赵家别院密室,赵家主烦躁地踱步:“全是糊名!誊录!交叉审阅!李辰安亲自坐镇!半点手脚都做不得!”

老太君捻着佛珠,眼神阴鸷:“盯着!给老身死死盯着!尤其是那些泥腿子!若有惊才绝艳者……哼,亦或……绝不能让寒门独占鳌头!”

他们的目光,更多地落在那些衣着光鲜、气度沉稳的世家子弟身上,期待着“自己人”能力挽狂澜,维护世家最后的体面与利益。

至于混杂在角落里,那些穿着打补丁长衫、面色黝黑手指粗糙的身影?不过是这场盛宴中注定被忽略、用来衬托鲜花的可怜绿叶罢了。

明伦堂内,李辰安缓缓睁眼。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奋笔疾书的芸芸众生,最终落在一个角落。那里坐着一个青年。

他身上的粗布葛衣洗得发白,袖口打着整齐的补丁,手指骨节粗大,带着常年劳作的痕迹。

他的面容算不上英俊,甚至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而显得有些瘦削,但眉宇间有一股山岳般的沉凝与执着。

他的眼神异常专注,清澈而明亮,如同北境冻土下坚韧生长的寒星草。

当他提笔时,动作沉稳有力,没有丝毫犹豫滞涩。墨迹在素卷上晕开,字迹谈不上名家风范,却如刀凿斧刻,力透纸背,透着一股刚直不屈、直指本心的力量!

他叫陈拓,一个来自帝国最北端冻土荒原的流民之子,身上背着整个被世家豪强侵占了土地、冻饿而死的村落血债。

李辰安的指尖,轻轻一点。一缕几乎无法察觉的真气,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贴着光滑的金砖地面悄然蔓延,无声无息地环绕在那个名叫陈拓的举子考案周遭丈许之地,形成一道隔绝外界一切恶意窥探与潜在干扰的绝对屏障。

寒门学子,当有公平一搏的机会。

接下来的数日,贡院考场成了全东凰、乃至整个帝国目光汇聚的焦点。

每一场考试,都在数百禁军精锐、数位元婴以上的高手以及李辰安那柄悬剑无形意志的联合注视下,严苛而公正地推进。

世家布置的那些手段,无论是试图传递夹带的眼神暗示,还是想利用身份言语干扰他人的小动作,在绝对的力量和冰冷的规则面前,尽数化为无形。

考场之内,只有才学与心智的较量,再无外力可以扭曲。

……

七日评卷,昼夜不息。

贡院深处,一座被重兵把守、布下了严密隔绝阵法的大殿灯火通明。

数百份经由专门书吏誊录过、彻底隐去考生姓名籍贯信息的朱卷,被分成十堆。

十名由萧雪衣亲点、李辰安复核、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派背景且素有清名的饱学宿儒,正襟危坐于各自的评阅案前。

殿内气氛凝重,唯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低沉讨论。浓浓墨香与提神醒脑的薄荷药油气味混合在一起。

“此文……了得!”一位皓首苍髯的老翰林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策论‘论寒门与国运’,不尚空谈,引据穷困黎民事迹,鞭辟入里!言‘寒门如地火,压抑愈久,其发愈烈。国欲长治,当疏此火,引其光热,而非堵其喷薄,终致焚城之祸!’字字血泪,句句惊雷!切中我朝时弊!此等见识,此等胸襟气魄……当为第一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7章寒门照夜白,状元血染榜,第一道裂痕(第2/2页)

旁边另一位来自南方文坛重镇的大儒凑近细看那份朱卷,起初眉头微蹙,待读到关键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随即又化为深深的震撼与激赏:“不错!更难得的是其建议!非空喊公道,而是条陈分田、改良吏治、广开学路三条务实之策!尤其这‘监察使直奏帝阙,不受地方掣肘’一条……胆识过人!此人若非大才,便是……疯子!”他深吸一口气,眼中再无犹豫,提笔饱蘸朱砂,在卷首重重画下一个力透纸背、代表最高等级的“甲上”!

另一张案前,却爆发了争执。

“此文辞藻华丽,引经据典,花团锦簇,然细究其策论核心,不过拾人牙慧,堆砌圣贤之言,毫无新意!更无解决实际弊政的可行之法!当属乙等!”一位面容清癯、眼神严厉的考官掷地有声。

“孙老此言差矣!”另一位与他相对而坐的考官立刻反驳,“此文虽略显空泛,但法度严谨,功底深厚,乃正宗庙堂气象!岂是那些只知哗众取宠、言必称寒门疾苦的偏激之论可比?我看至少是个甲下!”

“哗众取宠?偏激?”清癯老者冷笑,手指点着另一份他刚评阅完的朱卷,“你看看这份!那才叫字字珠玑!论土地兼并之害,数据详尽,事例鲜活,剖析世家田庄运作如庖丁解牛!其言‘膏腴尽归豪右,寒士无立锥之地,此乃国朝心腹大患,非猛药不可治!’这才是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空泛华丽的锦绣文章,于国何益?于民何补?”他越说越激动,将那篇堆砌辞藻的朱卷扫到一边,将那份剖析土地的策论推至两人中间:“此卷,甲上!方才那篇,至多乙上!不服?请李大人裁决!”

被点名的李辰安坐在大殿上首,并未参与具体评阅。

他虽在闭目养神,但殿内每一丝争论都清晰地传入他耳中。

当清癯老者与反对者相持不下时,他才缓缓睁眼,目光落在那两份争执的卷子上。他并未翻阅,只是隔空扫了一眼那字迹。

“土地策论,甲上。”

五个字,平淡无波,却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

那份华丽空洞的朱卷,被默默归入了乙等之列。

所有考官心头凛然,评阅越发谨慎认真。他们深知,这位坐镇于此的“钦差”,那双眼睛能穿透糊名的纸张,看到文字背后真正的力量与灵魂。任何门户之见、学派之争、乃至潜藏的私心,在绝对的公平意志面前,皆无所遁形。

七日焚膏继晷。最终,所有朱卷评定完毕。一份汇聚了十位考官最终评判、排列名次的密封名册,被郑重地送到了李辰安与萧雪衣面前。

殿门轰然开启,晨光涌入。李辰安手持密封名册,与萧雪衣并肩走出,沐浴在破晓的金辉之中。下方,所有考官肃立,神情疲惫却带着一丝完成使命的释然与隐隐的激动。他们知道,这份榜单,将真正只取决于文章本身的光辉。

……

放榜日,旭日初升。

贡院门前广场,早已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人群一直蔓延到几条街外。世家仆役、寒门亲友、看热闹的百姓、各方势力的眼线……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贡院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待。

“时辰到!放榜——!!”

随着礼官一声穿透云霄的高喝,贡院沉重的大门缓缓向内开启。八名身材魁梧、身着大红号服的衙役,合力抬着一卷覆盖着明黄绸缎的巨大金榜,步履沉稳地走出。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衙役们将金榜高高举起,在无数道灼热目光的注视下,猛地将那明黄绸缎掀开!

耀眼的金光迸射!巨大的榜单在晨辉下熠熠生辉!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瞬间聚焦到那金榜最顶端、最尊贵、最耀眼的三个大字上!

【恩科殿试金榜】

【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陈拓!】

陈拓?

短暂的死寂!如同无形的巨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这个名字陌生得如同天际尘埃!无论是盘踞东凰多年的赵钱孙李各大世家,还是消息灵通的各路行商,甚至那些来自帝国各地的举子本身,都对这个名字茫然无措!

不是赵家的麒麟儿赵文轩?不是钱家重金延请的西席高徒?不是江南文坛领袖的得意门生?不是任何一个他们熟知、押注、寄予厚望的“种子”?

陈拓?哪里冒出来的陈拓?!

“查!给本公子查!这陈拓到底是哪路神仙?!”人群后方,被家丁护拥着的赵文轩脸色煞白,风度尽失,一把抓住身边管事嘶吼,声音尖锐得变了调。他可是被家族寄予厚望,视为此次夺魁热门的人选!如今竟连三甲都未入!

“陈……陈拓?”几个寒门举子互相张望,眼中先是茫然,随即猛地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是……是北境来的那位陈兄!和我们同住破庙的陈拓兄!”他们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带着哭腔。

就在这片惊涛骇浪般的死寂与喧嚣中,人群如同被摩西分开的红海,自发地让开一条道路。

一个身影,踏着初升的阳光,从人群深处缓缓走来。

他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葛衣,袖口和膝盖处的补丁在晨曦下清晰可见。脚下是一双磨损严重的旧布鞋,露出沾着泥点的脚踝。他身上没有任何值钱的佩饰,只有腰间悬着一枚不起眼的青玉牌,那是李辰安给他的怕他被人所害,玉牌他加了阵法,可以保护陈拓。

陈拓身形瘦削,面容因长期的困苦生活而显得黝黑粗糙,如同北境荒原上饱经风霜的岩石。

但此刻,他挺直着脊梁,一步一步,走得异常沉稳。

他的眼神清澈明亮,如同冻土深处不灭的星火,穿透了周遭无数道惊愕、不解、鄙夷、嫉恨、狂喜的复杂目光,平静地投向那金榜上高悬的、属于自己的名字——状元及第,陈拓!

没有狂喜失态,没有涕泪横流。

只有一种历经万般磨难、最终凭手中之笔、胸中块垒凿开命运坚冰后的坦然与沉凝。

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力量,一种洗净铅华、返璞归真的光芒!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世家子弟人群中终于爆发出崩溃般的尖叫。

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指着陈拓,脸上肌肉扭曲,“一个流民!一个贱人!他懂什么圣贤文章?他识得几个大字?定是舞弊!是李辰安那疯子为了打压我等世家,弄虚作假!我等不服!要彻查!要验卷!”

“对!舞弊!”“贱民岂能登顶!”“还我公道!”几个心高气傲、名落孙山的世家子跟着鼓噪起来,试图煽动人群。

广场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危险。无数目光投向贡院高台之上。

就在喧嚣即将失控之际——

“可笑!”

一个声音不高,却如同蕴藏着万载玄冰的意志,瞬间冻结了所有鼓噪!

李辰安的身影出现在贡院高台边缘。

他并未看那些鼓噪的世家子,目光只落在场中那个静静站立、如同礁石般的青年身上。

“陈拓。”

李辰安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裁决之力。

“上前,接榜。”

四个字,如同四道惊雷,彻底碾碎了所有质疑与不甘!

衙役捧着代表状元荣耀的绯红官袍、金花乌纱,躬身来到陈拓面前。

陈拓深吸一口气,眼神更加明亮。

他并未立刻去接那象征无上荣光的衣冠,而是对着高台之上那道青衫身影,对着那昭示着公平与希望的金榜,缓缓地、无比庄重地躬身,一揖到底!

这一拜,拜的是拨云见日的青天!

这一拜,拜的是斩断枷锁的利剑!

这一拜,拜的是寒士终可照夜的朗朗乾坤!

当他直起身,接过那沉甸甸的绯红官袍时,初升的阳光正穿透云层,将他挺拔的身形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粗布葛衣与手中象征帝国文脉巅峰的状元袍,形成了最震撼人心的映照。

台下,无数寒门子弟热泪盈眶,紧紧攥着拳头,指甲陷入掌心。

他们看到了光!

台上,李辰安负手而立,碧落黄泉剑发出一声清越悠长的嗡鸣,剑气凌霄。

榜下,世家众人面若死灰,如丧考妣。

千年堤坝,被一个流民的名字,凿开了第一道惊心动魄的裂痕。

东凰皇城的晨曦里,一个崭新的时代,带着寒门的体温与墨香,正喷薄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