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57章:放出侯君集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57章:放出侯君集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02:59:48 来源:源1

第357章:放出侯君集(第1/2页)

来庭坊,别苑。

魏王李泰跟晋王李治过来听政。

“这不是羊入虎口吗,四哥,你说大兄会不会直接宰了我们。”

李治有些害怕的问道。

自然是不想来的,可是父皇那边已经交代了。

这个时候,只能是听从。

“放心,百官都在呢,大兄不敢将咱们怎样的。”

李泰看了眼褚遂良,见到其微微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兄弟残杀,这太子位还能坐得稳?

“太子殿下到!”

随着内侍文忠的高喊,李承乾走了出来。

“拜见太子殿下!”

“众卿免礼。”

“谢殿下。”

龙椅上的李承乾,冷笑着看着魏王李泰,晋王李治。

“青雀稚奴,当真是好胆量,还敢直接出现在我面前,是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们?”

李泰连忙作揖:“大兄息怒,我等过来,是奉了父皇的诏敕,前来听政的。”

李治则是胆战心惊的说道:“大兄明鉴,我等一时糊涂,受奸人挑拨,绝无冒犯之意。还望大兄念在手足之情,饶过我等这一回。”

李泰也连忙解释:“大兄,我真的只是被蒙蔽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求大兄开恩.”

李承乾冷笑一声,抬手制止两人的辩解:“够了!朝堂之上,岂容你们狡辩。今日若不惩戒,皇室威严何在?律法纲纪又有何用?来人,杖责五十!”

此言一出,殿内大臣们纷纷变色。

李泰跟李治也是吓得一抖。

杖责五十可不是什么小的惩戒,几乎可以说跟杖毙差不多了。

这是要直接格杀魏王跟晋王啊。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拱手道:“太子殿下!魏王、晋王乃陛下爱子,且年纪尚轻,一时冲动,还望殿下念及手足情深,从轻发落啊!”

作为舅舅的,三个都是外甥,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

房玄龄也上前一步:“殿下,杖责五十恐伤及性命,还请殿下三思。如今陛下暂委殿下监国,若此时兄弟相残,恐寒了陛下的心,也会让朝堂动荡不安。”

李承乾目光如刀,扫过两位重臣:“两位大人是觉得孤滥用私刑?皇室子弟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既然敢行不轨之事,就要承受后果。今日若不惩戒,他日是不是都要骑到孤头上?”

褚遂良作揖道:“太子殿下,臣以为,惩戒当有法度,但也需考量后果。陛下让殿下监国,是希望殿下能展现仁德与智慧,而非以暴制暴。杖责五十,太过严苛!”

李承乾冷笑:“褚大夫,你这是在教训孤?”

“为犯上作乱之人求情,是何道理?难道在你心中,律法纲纪都可以随意践踏?”

“朱雀大街公然袭击孤,又暗中调动禁军围攻来庭坊,自然是要受到一些惩戒的。”

褚遂良沉声道:“臣只知,刑罚的目的是惩恶扬善、以儆效尤,而非发泄私愤。殿下若执意如此,虽能震慑众人,却也会让人心生畏惧,失了民心。这对殿下监国理政,百害而无一利!”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魏征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诸公所言虽有道理,但殿下的威严也不容挑战。依下官之见,可将杖责五十改为杖责十下,既惩戒了魏王、晋王的过错,又不至于伤及性命,也能彰显殿下的仁德与威严,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李承乾道:“五十太多,十下太少,那就杖责二十吧。”

“行了,不必多说。”

“来人,把魏王跟晋王拖出去,行刑!”

裴行俭躬身作揖:“是,殿下。”

数名禁卫直接把李泰跟李治架了出去。

两人也不敢辩驳,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杖责二十虽是疼,但不致命。

他们心里也明白,肯定是要让太子出了这口恶气才行。

或许,这也在父皇的算计之内。

不一会儿,惨叫声便传入殿内。李泰咬牙硬撑,而李治早已哭嚎不止。

大臣们听着这声音,心中各有盘算。

待行刑完毕,李泰、李治被人架着拖回殿内,两人衣衫褴褛,臀部血肉模糊,连站都站不稳。

李承乾看着两人惨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两个家伙,也是要给点苦头吃了。

没要他们的性命,已经是最大的仁慈。

毕竟现在不是魏晋南北朝,一顿乱杀就能行了。

大一统时期,还是要有一些讲究的。

李世民是杀兄弟上位,却也最看不得杀兄弟上位。

消息传到宫廷内。

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相反还有几分开心。

既然惩戒了魏王跟晋王,那就意味着太子不会杀弟了。

至少暂且来说不会,这也让李世民放下心来。

——

退朝后。

房玄龄回府。

这个时候的房玄龄有些纠结,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他感觉到,陛下那边,恐怕是真的属意太子继位。

房府书房内,檀木熏香袅袅升腾,却驱散不了满室凝重。

房玄龄斜倚在虎皮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方刻有

“贞观御赐”的端砚,砚台边缘的裂痕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父亲今日回府后便一直心神不宁。”

房遗直跪坐在蒲团上,目光担忧地望着父亲紧锁的眉峰。

“可是朝堂上出了何事?”

房玄龄长叹一声,将案上的密报推了过去:“遗直,你且看看。太子杖责魏王、晋王一事,看似是惩戒兄弟,实则剑锋所指.”

顿了顿,苍老的声音里满是疲惫:“怕是直指陛下。”房遗直展开密报,目光扫过字迹,神色微变:“太子此举确实狠辣。但褚遂良、魏征等人劝阻,太子最终减了刑罚,也算留有余地。”

“父亲是担心陛下试探太子?”

“何止试探!”

房玄龄猛地坐直身子,袍袖扫落案上的镇纸。

“当年陛下玄武门之变登位,最忌讳的便是兄弟相残、父子离心。可如今太子这番惩戒,既立了威,又没要性命,看似周全,实则在试探陛下底线。”

房遗直沉思片刻,道:“父亲,那我们房家该如何自处?若太子真的继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7章:放出侯君集(第2/2页)

“难啊!”

房玄龄揉着太阳穴。

“我追随陛下数十年,从太原起兵到贞观盛世,君臣相知。如今若转投太子,便是背主;可若站在太子对立面.”

想起今日朝堂上李承乾冷冽的眼神,后背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太子监国期间,已经开始培植势力。”

房遗直眉头紧皱:“父亲,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自然不能。”

房玄龄起身踱步,衣袍下摆扫过青砖发出沙沙声响。

“明日你去拜访长孙冲,探探他的口风。长孙家与皇室联姻颇深,长孙无忌又是陛下心腹,若能知晓他的立场.”

“可是父亲,长孙冲会说实话吗?”

“他不得不说。”

房玄龄停下脚步,目光灼灼。

“今日朝堂上,长孙无忌为魏王、晋王求情最急。他既担心皇室血脉受损,更怕太子借此清洗异己。但他也清楚,若真与太子决裂,朝堂必将大乱。”

房遗直欲言又止:“父亲,万一太子继位后清算今日阻拦他的人,包括我们.”

“所以才要未雨绸缪。”

房玄龄拿起案上的茶盏,却发现早已凉透。

“明日你去见长孙冲时,可暗示他,房家愿与长孙家联手,共同维护朝局稳定。但记住,话不可说死,要留有余地。”

房遗直郑重地点头:“孩儿明白。只是父亲真的相信太子会顺利继位吗?”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房玄龄重新落座,神色凝重。“陛下至今未明确表态,就是想让诸子相互制衡。可太子等不及了,他急于立威,便是怕夜长梦多。”

“遗直,你可知太子为何在这个时候惩戒魏王、晋王?”

房遗直摇摇头。

“因为陛下默许了。”

房玄龄的声音低沉而笃定。

“太子若真敢杀了魏王、晋王,陛下定会雷霆震怒。但太子只施以杖刑,既震慑了对手,又没触到陛下的逆鳞。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怕是早有谋划。”

房遗直倒吸一口冷气:“父亲的意思是,陛下其实在暗中支持太子?”

“支持谈不上,但至少是容忍。”

房玄龄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飘远。

“当年陛下为了皇位,亲手杀了兄弟。他不希望历史在自己儿子身上重演,可又要保证皇权平稳过渡。太子此举,或许正合他意。”

“那我们”

“我们既要忠于陛下,又要为房家留条后路。”

房玄龄握紧拳头。“明日起,你多与太子一党的人接触,但不可表露立场。我会继续观察朝堂动向,寻找一个平衡点。”

“遗直,记住,在这场博弈中,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房遗直起身,恭敬地行礼:“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只是父亲也要保重身体。这些日子为朝堂之事劳心劳力,切莫累垮了身子。”

房玄龄摆摆手,神色疲惫:“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只是这房家的未来,就全靠你们了。去准备吧,明日一早便去拜访长孙冲。”

房遗直退下后,房玄龄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墙上悬挂的《凌烟阁功臣图》,李世民的画像在烛光下忽明忽暗。

他想起当年与李世民共商国是的情景,君臣一心,何等畅快。

可如今,却要在忠诚与家族利益之间艰难抉择。

另一边。

长孙府。

长孙冲眉头紧皱:“以父亲跟陛下的交情,何不直接向陛下进言,探探陛下的心意?”

“进言?”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

“当年玄武门之变,我助陛下登位;贞观年间,我尽心辅佐。可如今,陛下对太子的态度扑朔迷离。太子惩戒魏王、晋王,看似僭越,陛下却未加斥责。这其中的深意,岂是我能轻易揣度的?”

长孙冲沉思片刻,道:“父亲,太子虽行事激进,但毕竟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若我们支持太子,日后太子继位,长孙家依旧能保荣华富贵。”

长孙无忌摇摇头:“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若太子根基不稳便强行继位,朝堂必将大乱,到那时,长孙家说不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长孙冲心中一紧:“那父亲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急于表态。”

长孙无忌停下脚步,目光灼灼。

“明日,你去拜访房玄龄家的遗直,探探房家的口风。”

“可是父亲,房家也在观望,他们未必会说实话。”“他们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眼神坚定。

“房玄龄心中也在担忧太子势力过大,会威胁到陛下和朝堂的稳定。但他更怕贸然站队,得罪任何一方。我们两家处境相似,若能联手,或许能在这乱局中寻得一线生机。”

长孙冲欲言又止:“父亲,万一太子记恨。”

长孙无忌道:“所以我们更要谨慎行事。”

另一边。

李承乾自然也没有停止谋划。

当大牢厚重的铁门轰然洞开,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侯君集拖着沉重的镣铐,在昏暗的光线中抬起头,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

当他看清来人是李承乾时,这位战场上的铁血悍将,眼眶瞬间红了。

“太子殿下.”

侯君集声音哽咽,挣扎着要行礼,却被李承乾一把扶住。

“侯将军受苦了!”

李承乾亲自为他解开镣铐。

“孤已下教令,赦你无罪!”

侯君集呆呆地望着手中被取下的镣铐,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个头:“殿下大恩,末将粉身碎骨难报!末将就知道,殿下定不会弃末将于不顾!”

他的声音颤抖着,脸上老泪纵横。

“在这暗无天日的大牢里,末将每日都盼着能再上战场,为殿下效命!”

李承乾连忙将他扶起,眼中也泛起泪光:“侯将军,你我曾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孤怎会让你含冤受屈?如今你且先回府休养,待时机成熟,我们再一同整顿朝纲!”

侯君集紧紧握住李承乾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