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 第33章和育良书记聊明史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第33章和育良书记聊明史

簡繁轉換
作者:枕霞旧友江雪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1:01 来源:源1

第33章和育良书记聊明史(第1/2页)

梁瑜正要道谢,门铃声便突然响起。

吴慧芳上前打开屋门后惊道:“赵书记,您怎么来了?“

一听这称呼,高育良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迅速恢复常态,迅速地起身相迎。

梁瑜和孟钰见状,也连忙跟着站起身来。

赵立春在赵瑞龙的陪同下缓步走进屋子,脸上挂着标志性的和蔼笑容:“育良啊,听说你家里来了贵客了?“

高育良上前半步笑道:“是我的学生梁瑜,带朋友来拜访。“

“梁瑜...“赵立春轻轻重复这个名字,仿佛在品味什么。

他忽然展颜一笑:“既然是育良的得意门生,不如留下一起吃个便饭?“

梁瑜抬眼打量着眼前这位位高权重的赵书记,剧中从未出现过的人物此刻真实站在面前,先不说这种老狐狸的精明自己对付不了。

光看到他身后歪嘴笑着转钥匙的赵瑞龙,梁瑜就不愿与他们过多纠缠。

梁瑜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微微欠身:“实在抱歉,今晚已经约了人,“声音不卑不亢。

赵立春眉头微微皱起,又很快舒展:“年轻人交际多,理解,那我就不勉强了。“

他转向高育良,“我就是顺路来看看,不用送了。“

直到父子俩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吴慧芳才长舒一口气。

高育良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眉心:“小瑜啊...“他的声音透着疲惫,“立春书记毕竟是汉东的一把手,当面驳他面子...终究还是不妥。“

梁瑜当然明白老师话里藏着的关切,但他也丝毫不怯,一个远在汉东的封疆大吏,等进了京城,真以为还能一手遮天吗。

更何况,下一届省书记可是带着中央任务来整顿汉东的。

“老师的苦心我懂“梁瑜抬起头,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可我听说赵书记,不是马上就要进京了?“

高育良的话卡在喉咙里,他透过镜片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学生。

梁瑜既然能如此说,那他的背后可能就是某个扎根京城多年的实权派,京城...是赵家的龙潭,却也可能是梁家的主场。

“你啊...“高育良忽然失笑,摇了摇头,“既然心里有数,老师就不多说了,有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梁瑜郑重地点头致谢,:“谢谢老师。“

他忽然话锋一转,从孟钰的帆布包里抽出一沓装订整齐的文稿:“对了老师,我最近在写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小说,想请您指点一二。“

高育良原本略显疲惫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镜片后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哦?你也对明朝感兴趣?“

“老师也喜欢明史?“梁瑜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

吴慧芳掩嘴轻笑:“你这可问对人了,你高老师书房里全是明史典籍,连《明实录》都能背出几段来。“

高育良摆摆手,但眼角已经浮现出笑意:“谈不上研究,就是有些粗浅的见解。“

他接过梁瑜递来的手稿,封面上《明朝那些事儿》几个大字龙飞凤舞。

随着书页翻动,高育良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

“用这种幽默的笔法写历史...“高育良摘下眼镜擦了擦,“确实很新颖。“他将手稿轻轻合上,“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章和育良书记聊明史(第2/2页)

“老师但说无妨。“梁瑜身体微微前倾。

“你觉得历史小说的核心是什么?“高育良突然问道,手指在书封上轻轻摩挲,“是趣味性,还是...“

“是真实。“梁瑜不假思索地回答,“幽默只是外衣,但骨子里必须尊重史实。“

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得好!那你对明朝哪段历史最感兴趣?“

“万历年间。“梁瑜脱口而出,随即又补充道,“特别是张居正改革那一段。“

“好!好啊!“高育良突然拍了下膝盖,声音提高了八度,把正在倒茶的吴慧芳吓了一跳。

“跟我来。“他起身带着梁瑜走入书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万历十五年》,书页间还夹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便签。

“你看这段...“高育良激动地翻开书页,指尖在一段文字上重重划过,“张居正的考成法,放在今天都不过时!“

梁瑜凑近看去,发现书页边缘写满了批注,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在不同时期留下的。

他忽然注意到一段特别标注的文字:“老师,您这个观点...“

“怎么?“高育良眼睛发亮。

“关于张居正与冯保的关系,我查到一些新史料...“

吴慧芳将茶点轻轻放在托盘上,对着孟钰无奈地摇摇头:“让你见笑了。老高平时在单位端着架子,一聊到明史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她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这些年能跟他聊到一块儿去的,除了他以前的那些老学究同僚,还真不多见。“

孟钰接过茶盘,抿嘴笑道:“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是好事。“

她望向书房,梁瑜的身影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就像...“

“就像你们年轻人说的‘同好‘?“吴慧芳接过话茬,从果盘里拣了串葡萄递给她。

书房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高育良洪亮的声音穿透门板:“妙啊!这个‘考成法‘的现代解读!“

接着是梁瑜清朗的回应:“老师您看这段内阁票拟...“

话音未落,就听见高育良迫不及待的回应:“等等!我书房里正好有相关史料!“

吴慧芳摇摇头笑道:“瞧瞧,这哪像师生,倒像两个挖到宝藏的孩子。“

夕阳的余晖透过纱帘,在书房的地板上拖出长长的光影。

高育良意犹未尽地合上最后一页手稿:“小瑜啊,“他轻轻摩挲着书封,“这部《明朝那些事儿》,说不定能开创历史写作的新风格。“

书桌上的茶早已凉透,却无人顾及。

梁瑜恭敬地接过手稿:“多亏老师指点,能和您探讨明史,我受益匪浅。“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高育良的建议,墨迹还未干透。

高育良起身时,膝盖处的裤子还留着久坐的褶驺:“后生可畏啊!我教书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对明史这么有见解的学生。“

四人走出省委大院时,吴慧芳上前相送道:“下次来提前说,阿姨给你们做拿手的糖醋鱼,你高老师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高育良突然拍拍梁瑜的肩膀:“记住,无论写历史还是走人生,都要——“

“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梁瑜接口道,师生二人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