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 第73章与各市一把手的第一次试点会议

第73章与各市一把手的第一次试点会议(第1/2页)

在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接待大楼。

省办公厅副主任低声向刘维民汇报:“贵组安排在东侧‘石榴厅’召开首次闭门会。

日程与场地已全部准备就绪,文件包、发言名单、席位图已在会议室桌面放置。”

刘维民脚步未停,微微颔首道:“辛苦省办的同志们了。”

梁瑜默默跟在队伍稍后的位置,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一份沉甸甸的《汉东省制度试点资料蓝皮书》。

修长的手指随意翻开第一页,“汉东省重点制度匹配城市表”赫然在目。

他的目光迅速的掠过几个关键地名:“京州市,京海市,绿藤市,吕州市......”

上午十点整,接待中心东楼三层,“石榴厅”内灯光明亮,旗帜鲜艳。

十余张椭圆会议桌拼合而成的长桌中央,摆着一块红色铭牌:

>中央纪委行贿黑名单制度汉东试点工作启动会

一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占据了中心位置,桌面上整齐摆放着名牌、话筒、茶杯和文件。

围绕着会议桌,汉东省下辖各市的市委书记们早已悉数就位。

当中央调研组在刘省长陪同下进入时,各地的市书记都迅速起身,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入口。

京州市李达康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其他人翘首以盼时。

他正微微倾身,手指快速地在面前一份厚厚的文件上划过。

眉头微蹙,似乎还在对某个细节进行最后的推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世界里。

直到刘省长引着刘维民、梁瑜、何涛三人步入会场中心区域,热烈的掌声响起。

李达康才仿佛被惊醒,从容地放下手中的签字笔,抬起头来。

脸上刚要露出一丝歉意的笑容,然而,当他的视线越过刘维民。

落在他身旁那张年轻得过分、却又无比熟悉的面孔上时——

李达康的身体猛地一震!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他“唰”地一下挺直了腰板,迅速的站了起来。

动作之快、幅度之大,甚至引得旁边几位书记投来诧异的目光。

梁瑜显然也注意到了李达康这瞬间的失态,他目光平静地迎上对方震惊的眼神。

对着如今京州的掌舵人达康书记,微不可察地颔首致意。

李达康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瞳孔剧烈收缩。

梁瑜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中纪委的核心调研队伍里?!’

此时,刘省长洪亮的声音在会场回荡,为他解开了谜底,也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央试点办调研组组长刘维民同志!这位是副组长何涛同志!

这位——是本次试点工作的特别顾问,梁瑜同志!大家欢迎!”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彻“石榴厅”。李达康脸上保持着公式化的微笑。

双手用力地鼓着掌,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特别顾问?!’这个头衔到了梁瑜头上就绝非虚设。

‘难道…这次震动全省这个行贿黑名单试点制度,核心文本就是出自梁瑜之手?

这个认知让李达康的思路瞬间被颠覆,坦白说,他对这个试点项目本身是持保留态度的。

在他眼中,这套制度就像一副精心打造的枷锁。

看似规范,实则严重束缚了地方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灵活性。

他原本的计划是:绝不公开唱反调给中央调研组难堪,但也绝不会积极推动。

保持一种“有限配合”的姿态,静观其变,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如果这套制度是梁瑜同志亲手设计、推动落地的……李达康心中的天平瞬间倾斜。

梁瑜同志的能力、眼光和立场,他是深切体会过的。

由梁瑜主导的制度,其深意和长远考量一定是不凡的。

本次闭门会议由省纪委书记梁宝德主持,他开场发言条理分明,措辞铿锵有力。

频繁引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提升制度执行力”等关键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章与各市一把手的第一次试点会议(第2/2页)

表态坚决拥护试点工作,展现了纪委系统在此事上的坚定立场。

随后,由调研组组长刘维民介绍调研背景与核心试点目标。

他的发言沉稳有力,着重阐述了中央推行行贿黑名单制度的战略意义。

试点选取汉东的深层考量以及对未来全国推广的预期。

会场内鸦雀无声,只余下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以及各市书记们或凝重、或深思、或跃跃欲试的复杂神情。

接着,按照议程,由汉东省主管经营改革的副省长王政做本省营商环境现状及改革配套措施的汇报。

王政走到发言席,翻开早已准备好的讲稿。

他的发言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却缺乏实质性的锐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与他分管改革工作的身份,以及当前试点工作急需的攻坚克难精神,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台下,李达康的眉头早已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手中的钢笔悬在笔记本上方,迟迟没有落下记录。

王政这种“太极拳”式的表态,在他看来,简直是对中央试点精神的敷衍!

待王政发言完毕,梁宝德轻声道:“接下来,请调研组的特别顾问梁瑜同志,结合制度设计初衷与试点工作方案,做重点说明。”

梁瑜微微点头起身,在多道目光注视下,缓步走至发言席。

他不疾不徐地翻开准备好的文件夹,却并未念稿。

而是直接抬起头,平静地扫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响起: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约几个月前,我提出了一个看来颇为激进的建议。

构建一套覆盖政商领域、针对行贿方的动态信用惩戒系统,也就是——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他开门见山,直指核心:

它的核心不是‘惩罚’,而是‘倒逼’:让那些靠行贿开路的公司无法再以这种方式获取公共资源。

让清廉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而不是绊脚石。

今天这项制度选择在汉东落地试点,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起点。”

他略一停顿,环视全场,语气沉稳却带有穿透力:

“我们不能永远的被动等待媒体曝光、群众举报、案发入刑之后,才来‘亡羊补牢’。

制度建设,必须前置,必须让不正当行为在启动那一刻就有代价,有记录,有后果。”

会场鸦雀无声,不少人神情变幻不定,尤其是绿藤市书记的眉头一度蹙紧。

省长赵存明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眼中闪着极大兴趣。

而坐在主席台上的刘维民则低头微笑,默默在资料上做了几笔圈注。

李达康满脸严肃,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定梁瑜。

不时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要点,之前的烦躁已被专注所取代。

约十分钟后,梁瑜言简意赅地结束了汇报,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沉稳地回到座席。

短暂的静默后,省长刘存义主动拿起话筒,罕见地“破格”进行了即席点评,语气中充满赞赏:

“梁瑜同志的汇报,既有理论深度,也具实操性,体现出我们年轻干部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可贵探索精神。

省政府完全支持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的试点工作,所有配套部门务必全力以赴、确保试点成效。”

刘存义的话音刚落,李达康几乎是立刻。

甚至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地抢过面前的话筒开关,身体前倾,声音洪亮而充满决心:

“我完全赞同刘省长的指示!京州市作为省会城市,责无旁贷!

我代表京州市委市政府郑重表态:我们热切欢迎、全力申请成为试点制度的首批落地城市!

京州愿意为这项重大制度的成功运行提供全周期的测试场和坚实支撑!请中央调研组和省委放心!”

李达康这番掷地有声、态度鲜明的主动请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瞬间引来了全场疑惑的注目,这李达康书记不是对这项制度不算积极吗,现在怎么比谁都抢的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