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 第214章 纪录片拍摄团队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第214章 纪录片拍摄团队

簡繁轉換
作者:万木霜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1:05 来源:源1

第214章纪录片拍摄团队(第1/2页)

庆溪重工,架桥机研发生产车间里,正在经历第5次实验。

付永祥眼里的期待再次转化为失望:“又失败了。”

林朝阳呼出一口气,打开笔记本写下一句话。

架桥机主梁第5次试生产,失败。失败原因:待查。

吕建军安慰两人:“不着急,才第5次,听说当年生产挖掘机也来回调整了好几次,总会成功的。”

付永祥点头,大型机器设备的试生产,失败个几十上百都是正常的,5次根本不值一提。

他的失望不过是一瞬间,很快调整过来。

林朝阳呼出一口浊气,他向来情绪稳定,现在却没法不着急。

不知道小枫那边着不着急,自己慢一步,会不会对他有影响。

“开始排查失败原因。”

林朝阳把笔记本收起来,脱下外衣挽起袖子准备亲自上生产线。

“等等!”

杜明凯带着人冲进来,一个穿军大衣的人冲到林朝阳面前。

“你就是负责架桥机研发生产的工程师林朝阳同志?”

“啊?”林朝阳局促地说:“我是林朝阳,但我还称不上是工程师。”

来人眼睛雪亮:“你是林朝阳就行,听说你们刚刚试生产失败了?”

林朝阳冷着一张脸,他还没说话,付永祥就先受不了。

“你什么人,我们试生产失败了,你就这么高兴,莫非你是间蝶?”

来人吓了一跳,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是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我姓楚。”

“这是中央派来记录架桥机研发生产过程的团队,中央很重视架桥机的研发。”

杜明凯难掩兴奋,他赌对了,实际收获,可能比想象中更多。

一开始决定资助林朝阳,一来是因为人情,更重要的是他对林朝阳的实力有信心。

集团本身就想拓展业务,有机械总院的专家主动找上门,他怎么可能往外推。

一旦架桥机研发成功,生产基地必定属于庆溪重工,他作为庆溪重工的总经理,这是大大的政绩。

中央如此重视,派了纪录片团队过来,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一想到架桥机的记录片播出,他作为总经理怎么都能有几句采访,他要上电视了!

杜明凯兴奋得想跳起来。

他摸了摸下巴,糟糕,有点扎手,今早忘记刮胡子了,上镜会不会不好看?

就在这时,厂长跑过来:“林同志,机械总院给你打电话了,你快去接。”

林朝阳应了一声,立即跑去办公楼接电话,回来时,眼神还是迷茫的。

付永祥有点忐忑:“朝阳,怎么回事?”

“算是好事。”林朝阳还在消化刚才听到的消息。

“领导说会增加拨款,还组织了一支十几人的团队加入架桥机的研发团队,人已经上火车了。”

付永祥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激动,而是紧张。

他靠近林朝阳:“朝阳,我俩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新来了人,这个团队,不到我们做主了吧。”

林朝阳缓缓扭头看他:“领导在电话里说了,任命我当团队的总工,全权负责研发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纪录片拍摄团队(第2/2页)

付永祥深吸一口气,差点跪下抱住林朝阳的大腿喊爸爸。

“兄弟,你不能忘了我,要不你任命我当你副手,让我体会一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楚导演等不及了,委婉催促:“林同志,差不多可以开始拍摄了吧。”

林朝阳突然接收了太多信息,脑子还是懵的:“怎么拍?我、我要做什么?”

楚导演笑道:“你不用特地配合我们,平时怎么工作,现在也怎么工作,我们就在旁边架着摄像机拍摄。”

“可能需要你接受几段采访,不过现在不着急,对了,如果涉及机密,你提前说一声,我们的镜头会避开。”

林朝阳愣愣地点头,他招呼工人们继续开工。

一进入工作状态,林朝阳就像变了个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被他清空,眼前只剩下机器。

楚导演指挥拍摄,让人给林朝阳认真严肃的表情一个大大的特写。

他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台本。

我们来到庆溪重工架桥机生产车间时,这里刚刚经历了第五次试生产失败。

总工程师林朝阳的脸色凝重且严肃,他一言不发,带领工人们排查失败原因……

……

贵省的冬天不太冷,至少在秦枫看来,是相对暖和的天气。

石塘村的村民说,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好,不下雨不下雪的,对施工队很友好。

经过半个月的谈论,薛景林拍板,得出了最终方案。

传统浇筑与节段拼接相结合,桥墩由传统的建筑方法建造,梁体使用预制拼接。

预制场也已经选了址,贵省交通工程公司派出另一支施工队,进行预制场的建设,机械总院也派人从京市赶来。

秦邦彦一出手,原本困扰秦枫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秦枫的压力也骤然增加。

一旦失败,他会因此影响未来前途,别的不说,交通设计院是绝对进不去的。

不过对比起贵省和秦邦彦的损失,秦枫自己的损失微不足道。

秦邦彦可是立了军令状的。

这次工程失败,不仅秦邦彦的仕途要受影响,黑岩山还会失去一座桥梁。

薛景林连夜把项目组成员分成两队,一队留在黑岩山跟进桥墩浇筑,另一队去预制场。

项目组所有人都想去预制场,只是不可能人人如愿。

秦枫是一定会去预制场的,薛景林自己也想去,只是最后,他把这个机会给了徐强军,自己留在黑岩山。

徐强军知道后泣不成声。

因为原本的计划,是徐强军留在黑岩山跟进,薛景林年纪大,回到县城休养,时不时来视察就行。

设计方案改变后,应该还是薛景林回县城休养,徐强军留在黑岩山,秦枫去预制场。

薛景林为了能让徒弟第一时间接触新技术,放弃了休养的机会。

时间紧迫,队伍分好以后,去预制场的人马上出发。

同时赶到预制场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派来的另一支纪录片拍摄团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