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 第217章 再回百丰村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第217章 再回百丰村

簡繁轉換
作者:万木霜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1:05 来源:源1

第217章再回百丰村(第1/2页)

“成功了!”

随着付永祥一声大喊,庆溪重工架桥机生产车间的工人欢呼雀跃,呐喊声和欢笑声传出去好远。

秦枫站在车间门口,庆幸自己居然赶上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架桥机测试成功,各项数据都很漂亮。

楚导演也很兴奋:“快,把工人的欢呼记录下来,你拍近景,你拍远景,这不是拍戏,没有重来的,都给我仔细点!”

庆溪重工的一名研发员首先发现了秦枫。

这人从前也是庆溪挖掘机厂的工人,在高考冲刺班学习,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庆溪重工。

只不过现在他不再是一个车间工人,而是技术部门的高级研发人员,职务和社会地位都跨上了一个台阶。

他感激秦枫,几年没见,他依然记得秦枫的模样。

“是秦枫,秦枫回来了!”

林朝阳立马回头,他因为架桥机大获成功感动哭了,见到秦枫又开始笑,又哭又笑地跑过来。

“小枫,成功了!”

付永祥也兴奋地跑过来:“朝阳外甥,我们成功了,马上就把架桥机送去贵省。”

秦枫跟着兴奋:“恭喜你们。”

杜明凯激动得破音,这台红色涂漆的架桥机,在他看来比仙女还美。

脚踩赤红祥云出现,给他送了大大一份政绩的仙女!

他当即破着音宣布:“今天晚上,厂食堂里开庆功宴,我自掏腰包,大家好吃好喝!”

秦枫蹭到了一顿饭。

热闹了一晚上,第二天林朝阳等人的工作还在继续。

这台大型架桥机长度超过90米,重量达到几百吨,运输是大麻烦,不可能整体运输,只能分段拆解运输。

林朝阳带着人连夜赶工,把架桥机分段拆下。

接着就是装车,先是火车运送到贵省,接着换货车,路上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过这也没办法。

谁让黑省和贵省距离这么远,谁让全国就没几个工厂有技术有资金还愿意支持架桥机的研发。

到了这个地步,还把秦邦彦牵扯进来了,所有关于贵省黑岩山峡谷大桥的行动,都受到十足的关注。

架桥机的测试完成后,中央立即和黑省协调,腾出了一列火车,专门用来运送架桥机。

林朝阳亲自盯着架桥机装车,又看着火车开走。

付永祥主动请缨,要跟着架桥机一起走,林朝阳因此能够晚几天出发,大家在贵省集合。

连续一周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林朝阳的双眼布满了红血丝。

不到四十岁的人此刻看起来年过半百。

“小枫,我们也要准备出发了,我想再回百丰村看一眼。”

秦枫也想回去看一眼。

吕建军给严胜利批了假,严胜利陪着他们回村。

百丰村这几年变化太大,村道原本的石子路泥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田间的农机轰隆隆地开着。

一眼望去,秦枫都数不清田里有多少农机。

严胜利说:“挖掘机厂开起来以后,我们村的好日子就到了,后来又包产到户,不少年轻人进厂做工人,年纪大点的留在老家种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7章再回百丰村(第2/2页)

“种田也比以前轻松,大队里买了不少农机,什么拖拉机播种机的,都租给村民。”

“反正现在种田不像以前那样,人少了,反而产量高了。”

严胜利说到这里忍不住得意大笑。

“我告诉你们,现在咱们百丰村可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村子,村里未婚的汉子姑娘都是香饽饽。”

林朝阳从出生起在这里生活了30年,看到老家人人富裕了,他满心欢喜。

秦枫也感慨颇多。

他还记得自己刚来时,一个大队只有一台大型拖拉机,还是动不动就撂挑子不干的货。

现在的百丰村大队,不仅农机多了,大队里的公车不再是自行车,而是摩托车,甚至还有一辆小汽车。

知青点只剩下两个人。

这几年,知青们大多数已经回城,少数还留在村里的,基本和当地人结婚,起了房子搬出知青点。

秦枫和林朝阳在村里绕了一圈,最后绕回林家。

严胜利道:“我老娘和媳妇儿每个月来打扫一次,屋里保证都干净着。”

林朝阳很不好意思:“不用老打扫,家里又没人住。”

严胜利却笑道:“多大点事,不费多少功夫。”

他反而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家里能有今天,多亏了林朝阳和秦枫提携。

还有一个原因,他家孩子正在读书,成绩挺不错的,孩子也想去京市上大学,若是考中了,将来说不得还要麻烦林家照顾一二。

秦枫和林朝阳没在百丰村住宿,他们回到庆溪重工住了一夜,第二天启程去贵省。

林朝阳原本是要去看看李二妞和李三妞的,既然秦枫去过了,他也就不再去。

架桥机在路上耽误的时间比想象中久。

秦枫和林朝阳回到石塘村,桥墩桥台等前期设施已经完工,架桥机才姗姗来迟。

付永祥一下车就大吐苦水:“我半条命丢在路上了。”

要是知道路途中有这么多困难,他打死都不要随车走。

他举起手臂闻了闻自己的身体,又凑到林朝阳身边。

“你闻一闻,我整个人好像酸掉了,你媳妇儿腌的酸菜都没我入味,刚刚几个姑娘从我旁边走过,居然捂着鼻子。”

“还有,我都不记得几天没刮胡子了,我这么英俊潇洒的一个人,现在走出去,别人以为我是丐帮的。”

林朝阳丝毫不嫌弃地拍他的肩膀:“兄弟,辛苦了,走,我带你去洗洗。”

接着就是林朝阳等机械工程师忙碌的时候,他们就在石塘村外建了临时车间,现场组装架桥机。

石塘村的村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每天工程师们开工,村里就一群人结伴去看热闹。

到了春末,万事俱备,也不欠东风。

华国第一台架桥机正式投入使用。

华国第一条使用预制节段拼接技术设计的大桥,来到了建造的关键时刻。

这一天,除了楚导演的纪录片拍摄团队,来到现场拍摄的,还有新闻联播的记者团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