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升堂审案

轮回路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升堂审案

簡繁轉換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6 21:31:3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夜里,王玉环在嫂子的床上翻来覆去,思想倦了,依稀看见杨公子急匆匆的又往绣楼上窜,却被嫂子抓住,交送族长。族长横眉立目,喝令一帮彪形大汉把他五花大绑吊在村前一棵柳树上棒击棍捶,朝死里打。玉环哭成个泪人儿,横竖也要去救,正踉跄着扑向杨公子,却一跤摔倒,醒过来,惊出一身虚汗。

这时,楼板不知什么碰响,她有些惊吓,便亮起灯盏。忽然一道闪电扑入眼帘,又听到淅淅沥沥的风雨在窗外骚扰。“噼喳——”一声炸雷竟把罩着的蚊帐震落,俨然一块湿云厚厚的压在她身上。她后悔不该换床睡觉,她的头钻出蚊帐懒得起身拴系,就那么失眠地躺到天亮,便急忙穿戴下床。开门到厨房洗漱了,准备上楼梳妆,叫唤丫环红玉上楼看闺房门开了没有。

红玉上楼,忽儿惊呼,不好了,出事啦!玉环赶去见红玉面色苍白,一股呛鼻的血腥味儿扑来。走近闺房门口,见楼板上躺着两具无头尸体,血淋淋的。玉环吓得连连后退,要不是红玉扶住早已跌倒。

王荣在楼下听到惊叫声,迅速上楼目睹惨状,一阵晕眩,泪如泉涌,随之狂呼怒叫,我可怜的儿子媳妇哟,是哪个雷打火烧的害了你们啦!那婆婆上楼,更是呼天喊地,抱着无头僵尸,嚎啕不止。一时间:悲风卷怒涛,愁雾压眉梢,哀惨惨一片哭声冲霄汉,痛煞煞万般悲切贯阴曹。

杨春龙昨日把那篇文章做到夜深入睡,早起备课,翻开那本《四书》,却见一个纸角儿。打开看时,心里一怔,正莫名其妙,陡闻楼上哭声。

以为是玉环小姐出了事,细听传来员外数落之语,知是兄嫂二人遭了横祸,顿念他们平日的好处,尚未图一丝报谢,禁不住一阵辛酸泪溢出眼眶,喃喃自语,仁兄贤嫂,我要为你们投状告官,捉拿凶手,以慰你们在天之灵。他怀疑这短短数言的书信不一定是玉环所书,其中必有跷蹊,便持信上楼,边走边抬袖拭泪。

他走进闺房,抱尸悲号的那婆婆反身一把扭住他的双手直叫嚷,狼心狗肺的下贱畜生,我儿子和媳妇可是你杀害?因昨夜张氏和玉环换床,意在捉奸,被她看破,故有此疑。

大娘,我两手无缚鸡之力,焉敢杀戮无辜?他翻转掌心说,你看,这书信与此案或许有些瓜葛。婆婆接过它却目不识丁,王员外夺去过目,怒道,下贱货,你与玉环做出那种辱门败户之事,合谋杀害我儿子和媳妇。

纸上写的什么?婆婆更咽着问。

还不是这个通风报信的妖女,叫他昨夜不上楼去。王员外凭感觉恼怒地直言。

玉环看那纸上是她的字迹,一时悲愤交加,双手蒙头嚎哭,悲兄嫂之不幸,愤公子之不仁。婆婆赶去照她的腮帮一巴掌,怒道,说,是怎样杀害他们的?

这书信是我写的,我可没有参与谋杀,你问他。玉环一手抚着一阵麻痛的腮帮,一手指着春龙说,哭着往楼道上奔跑。红玉怕她寻短见,过去扶住,亦泪流不止。

杨春龙双膝跪下,噙泪细言,蒙员外大恩,寄居篱下,日习经文,夜做文章,小生着实没有做那等伤天害理之事。

住口。王员外捏着书信一抖,说这是证据,你每日假装读书习文,暗地与我那孽种勾勾搭搭。昨夜他们两个就想捉你,不料你下此毒手,问你,我王荣哪点对你不住,他们两个与你又有几多冤仇?再望一眼无头尸体,怒火中烧,哼,你杀了人,还把两颗人头丢了。员外嚷着,朝他的膝盖猛踢一脚,说,两颗人头丢到哪里去了?

可怜春龙身子一倒,跌得面青嘴白,哭道,小生没杀人哪知人头?小生蒙您搭救已居数月,不曾上过绣楼,与小姐没有瓜葛,却不知小姐写的那份书信是怎么回事,要是晓得昨夜上楼有杀身之祸,我这个早该抛尸的贱命小生情愿顶替,以换出兄嫂两条性命,报阖家厚遇之恩。

混账,还想以巧言诓骗老夫。员外吼着,并邀来家人将他捆绑;又派人四处寻找人头,却踪迹不见。

张大洪混在其间假装挤出几滴鳄鱼眼泪,为死者叹息,却窃喜于心:哼,昨夜错杀了人,算相公命长,可案情没有下落,他最终还得做一个替死鬼。他率先到油铺门口未找到人头,此案便怪赖不上陶宋中,心里尚藏着一丝阴谋未得逞的遗憾。

当日杨春龙被押送县衙,报了案情。县官孙有发随即坐轿至王家察看现场,又四处寻找人头,仍无着落,便返回县衙。

次日升堂,传杨春龙跪于堂前审问:庶民王荣有状在此,告你杨春龙与他女儿王玉环乱l,十二月十三日夜晚,王玉和、张氏与王玉环换床,意在捉奸,却遭你杀害,割去头颅未知丢在何处。此骇人大案,可是你亲手所为?快从实招来,如有隐瞒抵赖,王法不饶。

禀告青天大爷,小生幸得王员外救助之恩,屡蒙仁兄贤嫂惠顾,意在诗书,妄图功名,昼夜攻读,以备来年会试,不负众望。至于王员外状纸言小生与小姐乱l,确无此事,实属臆断。小生与小姐并无一面之识,寄居员外之家,却常避男女交谈是非多之嫌疑。仁兄贤嫂捉奸拿人死于非命,小生实在不知。

只是十四日凌晨偶得书信,其信据说是小姐所书,不知与此案是否有些瓜葛,小生本想投状贵府擒拿凶顽,为他们夫妻讨还血债,不料小生反被牵连蒙冤。杨春龙话到此间默然垂首。

贵府大爷,切莫听这混蛋巧言哄骗,我儿子媳妇是他亲手杀害,青天在上,明镜高悬,望大爷秉公执法。王荣在旁插言。

住口。孙有发从左袖口倒出一纸书信,是昨天王荣作为捕拿杨春龙的佐证给他的。他拆封过目问道,是这个吗?

正是。

带王玉环上堂。

一会儿,一名小卒推王玉环于堂前,王玉环噙泪跪伏。孙有发抖开那书信问,这可是你所书?玉环点头垂泪。

王玉和夫妇可是你与他合谋杀害?

大爷,兄嫂遭难那夜,奴家睡在楼下不知。

你既然下书给他,便有合谋之意,焉能不知?快实言其事,否则王法不饶。

第三百三十二章伸手乞讨

王玉环唏嘘噙泪不言。春龙跪在玉环旁边见她苦楚不堪,更添伤感。孙有发喝道,二人通奸合谋,快当面对质,谁是杀人凶手,若不招,莫怪本府刑罚。

大爷,小生行为老天明察,唯求已故兄嫂显灵,捉拿凶手,为蒙冤人伸冤昭雪。

孙有发把惊堂木猛地一拍,大胆,还敢巧言蒙哄本官,拿下去重打三百板,这妖女要打一百五十板。

几个打手袖子一挽,正欲揪拿。

住手,我招了。杨春龙睃视玉环见要动她刑罚,知女人家皮肉嫩弱,经受不住,便想独自蒙受这不白之冤,叫道,大爷,我是杀人凶手。

孙有发皱眉凝思,问道,既然你是杀人凶首,怎不把人头交来?

可怜未杀人的杨春龙哪能交出人头,无奈遭一顿毒打,血痂粘连衣襟,被关进城东南一座漆黑的牢狱。玉环免了拷打,被关进杨春龙隔壁的一间小牢房。孙有发限杨春龙三日之内交出人头,否则施加酷刑。

那守牢小卒名叫吴良心,长就一双三角眼,生成一副狼子心。他素常食皇粮、刮民脂民膏,将自己养成一只肥猪模样。此刻他又想借杨春龙之难发一笔横财,瞅着杨春龙道,贱货,我有一个办法让你死得痛快,免受这些折磨。春龙一听,忍住疼痛,跪在他膝前道,求大人开恩。

别来这一套,只要你依我一条,给我四百两白银,我便给你找回那两颗人头。到时候,我在县令面前善言几句,准叫你死得利索。

小生谢恩。杨春龙即刻向小卒要来纸笔起草一份家书。

持家书骑一匹黑马,吴良心当日赶至沙羡县境的杨家村。在村前树桩上系住马,问一个老妈,老妈正是春龙的母亲张氏。听说儿子有份家书,她憔悴的脸颊立刻爬满了喜色,问道,我儿春龙今在何方?吴良心把家书给她说,你看了就清楚的。

张氏不识字,捧至内屋交与媳妇菊花,喜盈盈的地讲,我儿来了家书,快念给我听。菊花识得几个字,拆书信过目,正欲出声念,忽然双目泪泫,扪脸哀哭。张氏情知不妙,脸色骤变,问道,春龙么样?

他进了牢房,有人栽赃他闹了人命案子,现在要他交出两颗人头……菊花言之已是泣不成声,张氏当下六神无主地在屋里绕圈子。

我儿遭孽,我儿蒙冤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哀哭不止。吴良心呆在堂屋无人递茶水叫坐,一股无名之火早已唐突于胸,便打雷般的吼叫,快取四百两白银老子上路——

婆媳俩哭声顿止,张氏弄懵了,直觑着他,菊花看过家书,内容详知,凝噎拭泪,走近他面前双膝跪下,说大爷息怒,奴家就是变卖房屋家产也要弄回四百两白银交付给你,望你鼎力救助蒙难官人。

两天之内若不付清白银,官家酷刑是不留情面的。吴良心恶狠狠地讲。

张氏未听明白,以为付清四百两白银,儿子就有救,便忍悲越过门坎,靠在媳妇旁边跪下,望着吴良心说,大爷,只要我儿有救,老妪就是叩头作揖沿街乞讨也要弄来四百两白银。

少说废话,时间紧迫,我当面点清白银为数。吴良心仍是凶巴巴地吼叫。

未牌时分,吴良心出了一个歪点子,把她们家的房屋田产卖给附近的刘大坤。刘大坤只出三百二十两白银,吴良心一并收了,牵马欲走,又回头道下欠八十两白银限你们两天之内送去,否则杨春龙性命难保。言毕,吴良心跨上马,一扬鞭,得得地消失在浓重的夜色中。

婆媳俩商量后,连夜起程。初冬天气,夜晚寒风刺骨。菊花年轻还受得住,而张氏年迈,尽管穿着缀了补丁的厚棉袄,身子仍不停地打颤。菊花把她背上的包裹取下,加在自己的背上道,大妈,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是不去为好。就在邻居杨六家暂时歇息,也好有个照顾,待我攒齐银子领回官人,再作生计。

她断定即便给春龙付清了银两,但是冤案未雪,他仍将性命难保。想到这里,就禁不住簌簌落泪。

张氏心酸地道,只要有一口气,我爬也要爬去见我儿。她咳嗽一声,一口酽痰噎住咽喉,久吐不出。菊花扶着她渐至一座山前,张氏年轻时在这一带躲过清兵,对此地形颇熟,便道,菊花,山上有一座龙王庙,不知如今拆了没有?我们上山看看,若庙还在,便歇息一会儿再走吧!

婆媳俩沿着灰蒙蒙的山路入了寺院,里面寂静昏黑。她们摸进一间脏而窄的房子,扶着石块什么的坐下。此刻肌肠如鼓响,菊花开了包裹取出一把干苕朵与婆婆分着吃。

第二天凌晨,寺院仍无人迹,只见:枯梗黄叶陈荒敝,禽争兽闹野风吹。菊花给婆婆找一根木棍拄着出了寺院,艰难前行,见她咳嗽不止行动又慢,料想如此去见落难异地的春龙不是一两天的事,便道,大妈,最好你在寺院歇息,精神好了些下山。

张氏也感到自己精力不济,答道,菊花,快些走,讨齐银子就及时送去,时间只一天了,不要让我拖累你。菊花噙泪解下一个包裹,快步下山,穿村过镇,沿途向穿戴礼面的人伸手乞讨,诉说苦情。

张氏坐在山路边,瞅着媳妇的影儿消失,喘息着,一把老泪模糊了视线:唉,我一身痨病命悬旦夕,不知能不能见我遭孽的儿子一眼。

山风冷嗖嗖的朝她刮来,她身子一颤又一阵咳嗽,花白而昏沉的头无力地靠在那个同样冰冷的包裹上,渐渐一点拒寒的温暖贯注周身。就那么靠着,忽儿一轮白热的冬阳从一架包裹般的山头升起,用它那灿烂的光线织成一卷天然锦被样的披盖在她身上,热量给了她活力。

她抬头背起包裹,拄着木棍一步一步地走到山麓,每一道石级音阶一样起伏着她坚毅的足音。她正想乞讨而去,猝然听到悠悠的马蹄声,抬头一匹红马已出现在那边村口,老远她就跪在地上望着骑马奔来的彪形大汉叫道,这位大哥,求你施恩施德捐一些银子救命啦。

汉子近前勒住马,见老妇垂泪,必有原因,问道,大娘,此处无豺狼虎豹,又无拦路强人,为何喊救命?

大哥不知,我儿春龙近日在外地吃官司。

哦,你就是杨春龙的生母?

老妪便是,你怎么晓得?

我就是教你儿子的那个王先生。

二人对答之中,王先生即刻下马扶起她,说大娘,你儿子怎么吃官司了?

她便哭着将吴良心如何带信来说杨春龙闹出人命案子,需交官府四百两白银便能救他性命等话一并言毕。王先生潸然泪下,摇着头讲,我不信弟子春龙会闹出人命案子,一定有人加害于他。大娘,救人要紧,你就是讨得八十两银子,一两天也不够赶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